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8131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哲学复习提纲Word文件下载.docx

是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本原是具体的物质

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本原是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

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正确的科学的哲学)

主观唯心主义:

本原是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

客观唯心主义:

本原是客观精神(上帝、神明、理念、绝对精神等)

9、什么是辩证法?

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0、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的作用与功能)

1)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经验和成果。

2)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3)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11、马克思主义哲学:

  产生条件: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主要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和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唯物论基本观点:

世界物质性原理,意识能动作用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原理,运动与静止)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世界物质性,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规律客观性,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世界观: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客观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分析国家政策稳中求进)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原理: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6、规律的三能与三不能:

  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规律不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

7、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

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9、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的本质,意识的作用)

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人脑的机能;

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意识的反映作用和反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表现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

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3、如何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起来。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认识论基本观点:

实践是基础--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真理三特征,追求真理过程三特征)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2、实践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是认识的目的

4、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真理的含义: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是其最基本属性

  2)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5、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要求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6、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 

法 

论】:

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

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否定观)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联系观基本观点:

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理论)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⑴整体观: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⑵部分观: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⑴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⑵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①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发展观基本观点:

普遍性、实质、道路<

途径、趋势>

--前进性与曲折性、状态--质变和量变、辩证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观和发展观

1.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原理 

【原理内容】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事物发展的趋势(道路、途径)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

①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②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反对盲目乐观主义和悲观失望思想。

) 

4、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观基本观点:

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矛盾基本属性)

【原理内容】

(1)矛盾的含义:

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1)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例如水果);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完全个性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统一。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 

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

矛盾的特殊性。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9、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主要是: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否定观基本观点:

否定观、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哲学依据及作用)

1、辩证否定观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也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

(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原理内容】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作用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4)结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的哲学依据:

认识过程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辩证否定观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发展的主体--群众观、价值和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认识社会(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发展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主体--群众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3、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人类实践(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群众史观)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选择(价值和价值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什么是人的价值?

价值是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人的价值: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

(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①必须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4、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主体差异性):

社会历史性、阶级性、认识的角度、立场

5、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

  

(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

  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

  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6、人生价值及其实现的原理

【原理内容】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方法论】

(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劳动和奉献。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主观条件-----①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③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