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优质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荷塘月色优质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塘月色优质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所以全文结构为:
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四)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
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
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
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
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得到淡淡的喜悦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
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
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七)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授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
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
(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一)解析第4段: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
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
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
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
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相似处:
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
作用:
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
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
(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析:
“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
“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
梦的本体又是什么?
薄薄的青雾;
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
“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杨柳——稀疏的倩影;
“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
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
本体——月色;
喻体——名曲;
相似点:
和谐;
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
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
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
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
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点面结合)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
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
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
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
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
“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
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
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
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完成《成才之路》上的练习
荷塘月色优质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学习《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1课时
一、请两位同学分别用几句话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荷塘景色,然后引入课文。
二、解题
1、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
月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2、写作背景
:
本文写于1927年,这段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什么事情?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
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
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请学生听朗诵带,并注意体会其中的语言、思考如何划分层次。
怎么划分层次,并归纳大意。
全文分三大段:
一段
(1):
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点明题旨)
二段(2~6):
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主体)
三段(7~8):
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偏重抒情)
四、释义:
幽僻:
幽深、僻静。
蓊蓊郁郁:
草木茂盛的样子。
踱:
慢步行走。
弥望:
满眼。
弥,满。
袅娜:
柔美的样子。
脉脉: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
风致:
美的姿态。
斑驳:
原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
梵婀玲:
小提琴。
一例:
一律。
丰姿:
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
也写作“风姿”。
碧:
青翠欲滴的样子。
大意:
大概的轮廓。
五、讲读第一段
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深夜离家去荷塘?
文章第一句就说: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强调了“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
而且时间上也不是一天半天,而是几天以来的心情了。
我一烦闷便想到外面散步,这就忽然想起荷塘,想到满月的光,于是便离家去荷塘。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
是不是家里的矛盾?
注意联系一下背景来体会可知不是家事矛盾。
文章第一段写道: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孩子安详地睡着,母亲还哼着眠歌,一切都很平静、温馨。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些举动都体现了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可见不是家里的矛盾。
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社会就可知道,作者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
这正是作者通过文章表达出来的。
全文的第一句是文章的“文眼”。
缘由:
颇不宁静、忽然想起。
第2课时
一、讲读第二段:
(一)、:
大家看看各小节都写了些什么,总结一下,作者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
按漫步荷塘的过程来写。
按作者的活动、视线的转移,有层次地来展示荷塘月色,同时,作者也是按漫步——思索这样一条线索使得情景交融。
来路(2、3)——荷塘(4)——月色(5)——四周(6)
漫步——思索
(二)、讲读第2节
请一位学生找出小路的特点。
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衬托月下小路的美?
曲折、幽僻、树多是小路的特点。
幽僻是基本的特点。
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
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
这一对比就给以往那种阴冷的氛围蒙上一层朦朦胧胧的诗意。
形成了静悄、幽寂、朦胧的氛围,这也是笼罩全文的氛围。
(三)、讲读第3小节:
这一段是讲作者去荷塘的感受,请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怎么理解这种感受?
重点理解这个句子: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作者怀着排除烦闷的心情来到荷塘边上,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
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
(四)、讲读第4小节:
请同学朗读第4节,并划出本节的比喻句。
作者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用了哪些比喻?
先是写了叶子、出水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接着写花,白色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再接着是荷香,微风过处才能闻到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最后还写到流水,流水脉脉,虽被遮住,不见其形,但留给我们的想像余地是极大的。
这里用了许多比喻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先来看这一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的舞女是些高挑有风姿的女郎。
亭亭的舞女的裙更是给人一种美好、轻盈、动感的联想。
这一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出水很高的娇美姿态,洋溢着情趣。
由此可见,贴切的比喻可以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产生身临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起加深印象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这一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句与一般的比喻有什么不同?
里面蕴含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
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
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
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
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
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官的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作者不仅描绘了叶子、花、荷香的静态美,还描绘了它们动态的神韵。
用了“颤动、闪电、霎时、传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
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
(五)讲解第五节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五节,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如何写荷塘的月色。
作者写月色时用了哪些动词?
泻、浮、洗。
假如把“泻”改成“照”,把“浮”改成“升”,好不好,为什么?
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的分。
“浮”同样写出一种轻柔的动态,“升”则失之轻柔。
在这里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
“月光如流水”“静静地泻”下来,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而青雾则是薄薄地浮起在荷塘里,朦朦胧胧地四处泛散开来,呈现迷茫空朦的景象,一上一下交结在一起,便是成了牛乳和轻纱。
大家想象一下,牛乳和轻纱,自上而下的月光,自下而上的轻纱,是不是很美又很形象?
如流水—流动
(六)讲读第六节
荷塘月色优质教案三:
【教学目标】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
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
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
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
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
《文心雕龙》说:
“人禀七情,应物而动。
物色三动,心亦摇焉。
”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
“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
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
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
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
美点寻踪。
⑴既写荷塘又写月色。
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
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
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⑵用词句美、语言美。
⑶情感很美。
总结:
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
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此句称“文眼”。
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
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