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word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word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word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
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说明文阅读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
《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考查要点】
在整体上,理解或概括全文的内容,准确抓住全文的中心句,把握说明的对象的特征,辨别与判定说明的顺序,准确地看出全文的结构特点,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正确筛选和提炼文中的信息,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联系文章与生活实践谈自己的感受、发现或设想,等等。
在局部或细节上,准确抓住文段的中心句,给不同结构的段落划分层次,要言不烦地对文段的内容、事物的特点进行概括或诠释,品析说明的语言,说明词或句子的含义、词或句子的表达作用及语言的表达特点,根据文章内容对陌生的科技内容进行阐释,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对文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文字“再表达”,阅读图形,辨识表格,解说表格,或者根据文章某些内容设计表格,或画出图形,等等。
【知识疏理】
1.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2.说明文语段中的中心句与文句。
3.说明文的文章结构特点与文段结构特点;
总说与说。
4.说明中限制语的运用,确数和约数。
5.说明文语段的层次划分角度。
6.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7.平实与生动的语言。
8.说明中的描摹。
9.科学小品的特点。
10.图表的设计。
11.联想与想像。
12.一定的生活知识与生活见闻。
【试题特点】
主要题型为填写题、简答题、简述题、概括题、图表题,简答题设题最多,比例最大。
次要题型为仿写题、判断题、选择题。
【解题导引】
例1.(2018年盐城)
人体内有一种淋巴细胞,它们是人的“生命卫士”,担负着消灭外来入侵病毒的重任,医学上称之为“免疫细胞”。
人类二十世纪,这些“生命卫士”遇到了一种强悍凶险的对手——艾滋病毒。
这种病毒十分狡诈,一旦侵入人体细胞组织,它们就会用“融合”的手段进入免疫细胞内部。
原先的“生命卫士”被迅速异化为病毒感染细胞,并会“走火入魔”发疯似地复制,病人每天大约会产生1000万个变异的病毒颗粒。
由于它的高速的变异和复制,病人即使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剿杀,这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也马上会针对性地再度变异,使抗病毒药物在一段时间后失去攻击能力,也就是说病人很快会出现“耐药”反应。
当人体“生命卫士”的组织系统被瓦解后,病人就会并发多种疾病,直至死亡,所以艾滋病也被称为人体免疫系统缺陷综合症。
八年前,科学家针对耐药性,变单一抗病毒药物治疗为多种抗病毒药物的配伍联合用药,创造了“鸡尾酒”疗法,虽然有较好抑制病毒的作用,但最终还是不能逃避“耐药”的黑洞。
最近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共同研制的一种新型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有可能使之成为首个能逃避“耐药”黑洞的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
该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能有效阻断艾滋病毒融人免疫细胞内部,就像给人体的“生命卫士”穿上了坚固的防弹衣,使病毒无法进入免疫细胞内部进行“策反”,并无从复制和变异,只能处于“孤立”状态,最终在免疫细胞和抗病毒药物面前束手待毙。
这一新型药物已得到美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将用于临床。
1.第1段开头为什么把人体内的一种淋巴细胞称之为人的“生命卫士”?
2.根据第1段内容,为下图的3个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3.第3段“只能处于‘孤立’状态”中“孤立”的意思是什么?
(依据文中语句回答)
4.第3段中加点的“有可能”能不能去掉?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大意。
上面用于命题的材料是一篇科技说明文。
第1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要求对陌生的内容进行阐释,解答时要反复浏览相关内容,找到与题目有关的辅助材料作为答题的依据;
第2题考查对段落的理解,采用了图表题,要能通过阅读抓住语作答;
第3题考查对句子中语的理解,并要求依据文中语句回答,要细读词语前后的文字;
第4题是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对答题的理由进行解说,此时的解说一要利用平时的积累,二要利用文中的材料,语言表达要准确、精练、层次分明;
第5题考查对语言材料的整体理解,要精心地从文章中撷取带实质性的有关内容,精心组合语言,写出简洁、通顺而又合乎题目要求的答案。
此题的参考答案为:
1.因为这种细胞能消灭外来入侵的病毒。
(或:
因为这种细胞能使人免疫。
)2.免疫细胞(内部)病毒感染细胞组织系统3.指艾滋病毒无法进入免疫细胞内部,也无从复制和变异。
4.不能。
“有可能”表示情况并不确定,去掉后就变成肯定了。
“有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状态,去掉后就不准确了。
)5.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给免疫细胞穿上了“防弹衣”。
说明了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致人死亡的过程,以及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的神奇功效。
或:
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将置艾滋病毒于死地。
新型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能有效阻断艾滋病毒融入免疫细胞内部。
)
例2.(2018·
荆门)
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这既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所蕴含的能量实在是太巨大了,它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万年的光和热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在400万年的时间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
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万年为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的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近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出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人类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地球资源总量!
如果按照现在的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年后乃至400万年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如果人类可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替代一些不可再生资源,那么这种替代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毕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
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吃咸萝卜操淡心的!
⑦所以,人类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1.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什么?
2.文章第②段中“这一过程”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波浪线在原文中划出。
3.文章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中能量消耗者应是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第③段中划线部分的内容,20字以内。
5.文章第⑤段关联词语使用有误,请改后将正确的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如果()……那么()……毕竟()……
6.文章第⑥段中“吃咸萝卜操淡心”一语是个______语,它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一个与“吃咸萝卜操淡心”意思相同的成语。
7.阅读文章第⑦段,指出人类不能控制自身的含义并举例加以说明。
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
8.仔细推敲文章结构,如果将文中的第⑥段调换位置,你认为应放在哪一段前为宜?
9.请你以“地球与人”为主题策划一则有创意的公益广告。
要求有明确的主题词和具体的画面描写,40字左右。
上面的第1题考查整体阅读能力,不妨从首段中找出总起句作答:
①“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
②“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当然,善于自己概括更好,即可答作:
①地球资源的多少;
②地球外在环境的稳定与否。
第2题看看是否明确复指的内容,当划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
第3题的判定需承前蒙后,酌指“太阳”,因为“太阳所蕴含的能量实在是太巨大了”。
第4题务必考虑到限制的条件,答案并不过死,或曰: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地球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或曰: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地球资源的关系,关键在于积极地提取主要信息,思维聚合要快。
第5题考到关联词语,凭语感可知道前一个复句应为转折关系,由此得到下一句的结论,连贯看来,需改为“虽然……但是……所以……”才较为合适。
第6题直击熟语(俗语),熟语自有其妙处,“吃咸萝卜操淡心”如同“杞人忧天”一样,纯属“庸人自扰”,于是很艺术地告诉人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都无须担忧地球的外在环境会对地球产生威胁。
第7题是要发掘句子的含义,推敲而言,这个句子说的是人类在消耗地球资源方面不能做到自我约束(无节制、肆意破坏、掠夺性开采……),举例来说,人类无限度地开采石油,无限度地采伐树木等等,就更加使人折服了。
第8题关乎文章的结构,商榷的结果还是放在第⑷段前适宜,这也与语义语境关系甚密。
第9题借题发挥,由选文的题材生发开,提出创意广告,足以实实在在考核出考生的素质。
此题的主观性特强,但无论怎样也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
所谓主题,得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有生动的画面,譬如:
黄河已经成了悬河,长江之底已干裂见缝,旁边站立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老人脸上挂着一颗硕大的泪滴(特写)……二是要有鲜明的主题词,譬如:
如果说地球上还有一滴水,那就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整个作品务求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发人深省,产生必要的社会效应。
(参考答案:
1.地球资源的多少和地球外在环境的稳定与否(或“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和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2.指代的内容是“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3.太阳太阳所蕴含的能量实在是太巨大了。
4.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以地球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或:
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地球资源消耗的关系5.虽然……但是……所以6.熟语(或俗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类都无须担忧地球的外在环境会对地球产生威胁。
杞人忧天(或“庸人自扰”等)7.含义:
人类在消耗地球资源方面不能做到自我约束。
人类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肆意破坏或掠夺性开采)8.第⑷段9.例:
画面中出现黄河、长江的景象,黄河早成了悬河,长江之底已干裂成缝,旁边立一饱经沧桑的老人,老人脸上挂着一硕大的泪滴(特写)。
主题词:
解答说明文时:
1.先读阅读题,了解所考查的内容,判断其难易。
2.阅读选文,反复读两遍,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说明顺序,初析文章结构,辨识说明方法,理解事物特点。
3.读文并答题,可“顺流而下”,也可“先易后难”。
先在心中默答一遍,然后再答在试卷上。
【常见失误】
说明文常见的答题误区有:
不能准确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不能掌握根据语言材料给事实下定义的方法,不能熟练地运用表格等方式表现或整理文中的重要信息,不能对事物的特点进行准确的概括,在阅读图形和辨识表格上有困难,解说答题的理由有困难等等。
要针对说明文阅读中的这些难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
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18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还满意吗?
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