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实习手册.doc
《微格教学实习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格教学实习手册.doc(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工程学院
微格教学实习手册
姓名: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一、微格教学概述
1、定义
微格教学,又称微型化教学,是一种用于培训准备成为教师的师范生或已是教师的人,使其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方法。
2、特点
微格教学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和方法,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分解和简化,并使受训者获得大量和及时的反馈信息,具备以下特点:
(1)授课时间短(10~15分钟),减少了试讲学生的压力和负担;
(2)教学内容单一(只教一个概念或一项内容),受训者易于熟悉教材内容;
(3)训练目标单一(只研究某一种技能),试讲学生容易掌握;
(4)反馈及时,试讲学生印象深刻,易于评价和纠正自己的不足;
(5)学生人数减少(10人左右),便于控制,减少失败的风险。
二、微格教学的步骤
微格教学就是要把课堂教学这个复杂的系统分解简化成若干个子系统,并分别实施训练和实践。
教学技能实践的过程是师范生分步骤、有重点、有针对性、逐项通过微格的方式练习教学技能和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过程。
1、事前的学习和研究
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微格教学技能的分类、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微格教案编写的方法、反馈评价方法等有关知识。
2、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
结合学生的需要,一般以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板书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为主,再结合其它的各项技能进行多次培训。
培训技能确定之后,就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并按照编写微格教案的要求编写出较详细的板书设计及微格教案。
3、提供示范
通常的做法是,在正式训练前,为了让试教者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利用放录像或实际的角色扮演,或观摩优秀教师讲课的方法,对所要训练的教学技能进行示范,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各项技能的要领。
4、微型课
这是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的关键步骤,也是微格教学的主体。
主要由如下三部分组成:
(1)组成微型课堂微型课堂由扮演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由指导教师、学生与微格系统操作人员共同组成,一般10人左右为宜。
(2)角色扮演由试讲的师范生充当教师角色上台讲课。
所讲内容要少而精,只讲一个概念或某一项内容,要单一。
主要练习一种技能,其它技能视需要适当运用,所用时间为10~15分钟。
授课时要按照设计编写的微格教案进行。
(3)准确记录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整个过程中,运用微格教学系统设备,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教和学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准确的摄录,以便及时反馈。
5、反馈评价
通过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使学生进一步把握技能实施的要领。
(1)重放录像
为了使培训的师范生及时获得自己教学行为的反馈信息,当角色扮演完成后进行重放录像。
由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评价人员和指导教师一起观看,使教学角色扮演者及时获得自我反馈,也便于大家共同评判角色扮演者实现培训目标的程度。
(2)自我分析
看完录像后,首先由教师角色扮演者对照事前确定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检查实践过程是否达到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所培训的教学技能是否已掌握,哪些地方需要纠正等。
(3)讨论评价
所有组成微格课堂的人员都参加讨论评价,起主导作用的是指导教师。
评价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学技能使用的情况,即是否达到了事前规定的要求和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情况,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要讲的内容。
通过分析、比较,达到互相切磋、改进提高的目的。
还要进行定性评价,对照技能目标,肯定优点,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6、修改教案后重教
重教是微格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经首教实践后,根据讨论评价的结果,试讲的师范生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教案进行修改,对教学过程重新设计,进行重教,然后再进行讨论评价。
许多人都以为试讲之后指导教师指出不足,试讲者只要心领神会,在以后的授课中注意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实践证明,经过重教后对教学技能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对教学过程中的其它环节也能更好地把握,重教是一个教学改进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对指导意见的检验。
没有重教这一步,就不能算是微格教学。
因为微格本身是一种闭环的练习情境,没有重复循环的操作不是练习。
三、微格教学的要求
1、微格教学教案编写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微格教学的理论、方法和特点,微格教学教案与常规教案不同,微格教案的编写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学技能的运用。
其具体要求如下:
(1)教学目标(包括技能训练目标)
在每个微格教案编写之前,首先必须确定教学目标,即本教案所要达到的目的。
教学目标的语言要准确、简洁、具体,既要达到技能训练目标又要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
(2)教师的教学行为
高等师范学生的微格教学训练是在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进行的,故要求初上讲台的师范生必须完整地写下每一项具体的教学行为和主要表达的语言。
例如,随着教学的进程,把讲授的内容、提问的问题、演示的实验、列举的实例、师生的活动等教师的行为编写在内。
尽可能不用提示式、提纲式的语言编写。
这也是微格教案与传统的教案不同的地方,应引起重视。
(3)教师应用的教学技能
微格教案应充分体现出技能的类型和规范程序,让听课者清楚地识别所运用的教学技能,并按照技能目标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的讲授。
所以要求将教学进程中教师所运用的主要教学技能标明。
(4)学生的学习行为
它是教学设计中预期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学生的回忆、观察、回答和活动等各方面。
它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认知策略。
(5)准备的教学媒体
随着教学的进行,教师将需要运用的教学媒体,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加以注明,以便准备和使用。
(6)时间分配
在微型课进行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预计持续的时间。
以零分开始,累计到微型课的结束。
(7)板书设计
将微型课的板书进行板书设计,理清问题线索,摘出内容提要,提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微型课的提纲要领。
2、微格教学教案的审阅和批改
师范生为进行微格教学训练编写的微格教学教案,先由小组讨论并交由指导教师批阅。
指导教师从教案中了解师范生各种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的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引导师范生分析教学,经小组讨论后由师范生进行修改,使之不断完善。
微格教学教案完成后,即可进行角色扮演、录像和反馈评价。
微格教学的教案应便于讲授、便于检查、便于总结经验和改进教学。
四、微格教学的基本技能要求
所谓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与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它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在训练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在微格教学培训中,为了便于学习、操作,将教学技能分为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授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和课堂组织技能等十种。
其中导入、讲授、板书、结束技能是应重点并熟练掌握的技能。
1、导入技能
(1)导入技能的定义
所谓导入技能,是指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所以又称为定向导入。
(2)导入技能的应用
应用于上课之始或开讲新课程,进入新单元、新段落的教学过程之中。
(3)导入技能应用的意义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和戏剧中“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
精心设计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4)导入技能的类型
1)直接导入
这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教学程序的导入方法。
概括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2)经验导入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或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自然地导入新课,鼓励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简称为“从已知推出未知”。
3)旧知识导入
以复习、提问、做习题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
简称“温故而知新”。
4)实验导入
在学习某些章节的开始,先演示实验;从已知实验入手,向本章内涉及的未知实验过渡。
5)设疑导入
在章节开始,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研究的主题。
6)事例导入
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事例来导入新课;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
7)悬念导入
提出带有悬念性问题来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8)故事导入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
(5)导入技能的应用原则
各种不同的导入类型,在设计和实施中应遵循下列原则,才能导之有方。
1)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
要有助于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
怎么学?
为什么要学?
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
2)导入要具有关联性
善于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
也就是说,导入的内容应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
3)导入要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
应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或实验为基础,引入新知识、新观点,使设问或讲述达到激其情、引其疑,发人深思。
4)导入要具有趣味性,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能引人注目,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这种魅力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生动的语言和炽热的情感。
概括讲,导入的基本技巧是:
贵在方法之妙,妙在语言之精,精在时间之少。
2、语言技能
(1)教学语言技能的定义
所谓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组织练习、不断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所运用的语言技能,也称课堂语言技能。
(2)教学语言技能的意义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保证。
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3)语言技能的应用原则
在运用教学语言上,应当遵循下列一些基本原则:
1)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
学科性教学语言是学科的教学语言,因此必须运用本门学科的术语。
科学性第一,用词必须准确;第二,讲话必须合乎逻辑。
2)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
教育性一是与所教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在组织教学中要对学生用尊重、鼓励、爱护的语言和态度;三是要用思想性强、积极向上的语言。
针对性就内容而言,它必须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范围内能够理解的,同学生的思想感情必须是能够相通的,不能超越学生的认识能力;就表达而言,它应当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应当是简单明了、生动活泼的。
3)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简明性讲述要简明扼要,判断应准确无误;话不在多,一听就明白。
启发性一是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是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启发学生情绪、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思想感情。
3、提问技能
(1)提问技能的定义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
(2)运用提问技能的意义
在班级授课中,不时地运用提问技能,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反应,与学生进行知识和情感的沟通,较好地解决集体讲授与个别指导的矛盾。
(3)提问技能的类型
学生学习知识是多种多样的。
对这些知识有的需要记忆,有的需要理解,有的需要分析和综合。
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形式和水平。
所以提问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包括多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