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
《景观设计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设计理念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遵循“绿色奥运”的理念,胡洁巧妙地将森林公园设计成北京的“绿肺”和生态屏障:
全园种植450公顷绿地,林木覆盖率达到67%,超额完成北京申奥时的承诺(40%~50%);
近自然林系统成为植物种源库,全园树木53万余株,其中乔木100余种、灌木80余种、地被102种;
全园林木年产氧5208吨,年吸收二氧化碳32吨,年树木滞尘4731吨,是名副其实的“北京绿肺”。
同时,在公园的细节设计上还体现了万物灵长对动物的关爱:
公园里建有中国第一座城市内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和中国第一座雨燕塔。
建成后,这座北京最大的公共公园将成为市民的森林和休憩天堂,也是奥运会为北京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绿色财富。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也是展示中国环保理念的平台。
它采用了中水净化、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建筑等多项生态技术。
仅以水资源的利用为例,就有5种环保技术:
中水净化、雨水收集、污水利用、智能化灌溉和生态防渗。
从2005年至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共召开专项技术专家评审会24次,承担国家及地方科技课题项目12项,得到来自国内外诸多专家的一致好评。
其中,可持续发展世界组织——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评价说: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环境的需要,向全世界传递着北京的绿色信息。
”
本着能省则省、能用则用的原则,全园实现了建筑节能50%~60%的目标。
对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公园年产肥5200吨,价值130万元。
公园设计理念解析
皇城记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中,处处呼应了北京的文脉,体现了北京的地域特点。
其中森林公园的山水做法把这一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山式的造型大气、平缓;
由北向西,由高到低,与整个西山的走势相呼应。
不仅符合传统造山做水、山北水南、山水融为一体的做法,更与颐和园、北海在风景与文韵上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型北京山水园林系统。
“通往自然的中轴线”——
“通往自然的轴线”既贯穿了整个北京城,也贯穿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设计师们将北京的中轴线延伸到奥林匹克公园之中,延伸到了自然之中,也延伸到了历史之中。
其尽端的湖泊与轴线东侧的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已延伸至26公里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成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整体。
一条由亚运会场馆、国家体育场、体育英雄公园组成的斜轴,与“千年步道”相交于一座巨型广场,并延伸至巍巍燕山之中。
这是对中华文化独到的理解。
山水园林——
中国式园林和西方园林最大的区别在于把自然山水通过艺术、哲学和文化方面的深层提炼,浓缩后在城市中再现,将大自然引入城市。
这与西方几何式的、将园林作为建筑空间外延的传统有很大不同。
从这个理念上说,奥林匹克公园通过森林公园真正体现了中国数千年造园文化的传统理念。
而将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场馆容纳其中,形成了一个有时代气息的中国式园林,更加体现了中国文化千变万化、包罗万象的魅力。
滨海森林公园规划9个功能区“绿肺”年内开放
4月8日从天津市塘沽区建委获悉,滨海新区建设规模最大的生态绿化工程——滨海森林公园,年内将完成大部分基础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正式向社会开放。
据悉自2001年初开工建设以来,滨海森林公园在财政投资仅有3000万元的情况下,采用挖湖堆山、明渠排碱、草甸改良等方法,逐步降低土壤盐碱度。
累计植树达到40万株以上。
在一片含盐量大于千分之六,PH值达到9的重盐重碱土壤上打造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城市绿肺”。
目前,滨海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总面积已达到4.6平方公里,挖湖70多万平方米,堆山350万平方米,铺设淋碱盲管12.3公里、供水管道43.4公里,更换种植土95万平方米,106种乔灌木在此安家,不但白蜡、栾树、洋槐等传统树种扎根森林公园,而且乔桑、水杉、白玉兰等引进新品也能落户存活,初步形成了树种多样、丘陵起伏、道路蜿蜒、湖面开阔、河流环绕的郊野公园特色。
据了解,滨海森林公园将规划建设9个功能区,包括文化游憩区、休闲度假区、运动娱乐区、异域风情区、动物区、生态演示区、安静休息区、气垫船游乐区、马术活动区。
2009年将投入资金2亿元,建成门区景观,建设道路22公里、桥梁28座、主题码头8座,完成现有开发区域内的水系、游船等基础设施和水、电、气、热、通讯等配套设施以及休闲长廊等部分附属设施建设,正式向社会开放。
未来,滨海森林公园的建设将继续突出“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发展”的主题,逐步提升分区功能,加强森林公园运营管理和周边环境建设,加强与体育休闲园、滨海庄园等项目的功能互补,形成绿色生态、休闲旅游产业链,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融自然湿地景观、休闲娱乐、生态园林为一体的城市生态绿化工程。
(记者赵晖
实习生田甜
通讯员方沐)
节约型园林的理念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种植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
丘荣李毅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来源:
本站 点击量:
7 更新时间:
2009/5/1411:
03:
00
--------------------------------------------------------------------------------
摘要:
本文通过对节约型园林理念的理解,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的实践中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节约自然资源,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特别提出了根据管理要求不同选用不同植物的理念,从而使种植设计一最合理的投入而达到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
节约型园林森林公园种植设计
一、什么是节约型园林
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
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
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那些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或者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以及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等,都不能称其为节约型园林。
①
节约就是利用很少的投资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中的应用
1.现状利用
充分利用现状植物是节约型园林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植物做为一个生命体,需要生长的时间,如果现状中有植物既可以很快成景,也可以节约很大的投资,特别是有一些大树,如果我们重新栽植,不可能有很大的苗木,即使有也是破坏的原来的环境,并且要花费很大的价钱。
在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中我们充分考虑利用了现状植物。
在森林公园中有洼里公园、碧玉公园、苗圃地、林地、现状村落里的大树,我们的原则就是尽量保留,并加以改造。
种植设计原则是:
充分保护现有绿化植被,丰富树种及生物多样性,保证高比例的密林
因此,方案中提出利用原有树木区域为39%,新植树木区域为61%。
现状保留植物约56000株。
2.根据管理要求不同选用不同的植物
节约型园林应该便于养护管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和日常运营中尽量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在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中,我们要创造森林的景观,同时我们也要考虑游人活动的环境,因此我们按照不同的管理要求将其分成不同的管理等级区域,根据人流活动的情况确定公园管理的等级,也根据不同的管理等级确定植物种类。
我们考虑在游人活动多管理程度较高的地方种植精细的植物,而在人流较少的地方创造自然生态的景观,选种管理粗放的植物,增加公园粗放管理的面积,控制公园精细管理的范围。
一级:
种植需要人工精心养护管理的植物,如:
月季、绣线菊、应时花卉、修剪草坪等,在人流较集中的地方及主视线上。
二级:
选用较需要人工管理的植物,一般养护即可健康生长,如:
特别栽植的水生花卉,花灌木及建筑物周边的植物。
三级:
林下选用人工栽植适宜北京生长的野生地被,减少管理,尽量做到低维护,但不能长野,还有人工控制的痕迹。
四级:
林下灌木选用十分适宜北京地区生长的野生灌木,地被任其自然生长,适者生存,真正做到免维护。
图养护管理分区平面图
3.适地适树
节约型园林不必为减少用水而牺牲美观设计,也不局限于使用低耗水植物,而是充分利用植物对水的要求进行分类,如山坡地上种植耐旱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及地被(乡土植物),而在沟谷水边可种植喜水植物,如水杉、火焰柳等。
适地适树还表现在植物的选择上要尽量选用适宜北京地区生长的植物。
在森林公园二标段总绿地面积164万平方米,需要栽植苗木7万多株、灌木34万株。
我们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选用多树种,选用常用植物,多规格栽植。
这也符合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符合我们所要追求的自然山林的效果,因此我们选用了许多北京地区自然生长的灌木及地被,共栽植乔木81种70920株,灌木88种,333650株。
选用的主要大乔木有:
栾树、元宝枫、银杏、白蜡、绒毛白蜡、国槐、水杉、洋槐、垂柳、旱柳、毛白杨、臭椿、新疆杨、悬铃木、枣树、核桃、杜仲、柿树、榆树、桑树、蒙椴、皂荚、暴马丁香、各色海棠、山桃、山杏、紫叶稠李、构树、黄栌、火炬树、茶条槭、沙枣、丝棉木等落叶乔木。
油松、白皮松、华山松、云杉、侧柏、圆柏等常绿乔木。
花灌木有:
金银木、各种红瑞木、各种丁香、珍珠梅、迎春花、连翘、荆条、胡枝子、绣线菊、水栒子、平枝栒子、郁李、麦李、棣棠、榆叶梅、天目琼花、欧洲雪球、太平花、黄刺玫、野蔷薇、锦带花、接骨木、雪果、火焰柳、金叶莸、月季等。
地被花卉多为野生花卉:
甘叶菊、萱草、紫花地丁、苦荬菜、蒲公英、二月兰、荚果蕨、旋复花、马蔺、蛇莓、连钱草、匍枝毛茛、玉簪、萱草、落新妇等。
观赏草类:
狼尾草、拂子茅、野古草、白茅、远东芨芨草等。
水生植物:
香蒲、芦苇、千屈菜、水葱、泽泻、荻、红蓼、菖蒲、慈姑、雨久花、黄菖蒲等。
选用北京地区野生地被
4.提升土质
节约型园林应该是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应该改善植物的生长基质,为植物具有持续力的生长创造条件。
在森林公园中有一个人造的土山,是在半年内堆起来的绝对高度48米的人工筑体,平均坡度1:
3。
既然要做山,又这么大的坡度,首先就要保证山体的稳定,经岩土专家多方论证,由岩土工程施工队负责施工,将土山一层层碾压上来,山体中间达到0.93的密实度,而这么高的密实度对植物长远生长是不利的,为给植物创造好一些的生长环境,我们采用加大坑径,进行换土增加腐殖质和有机材料,改善土质,以提供土壤的吸水及保水能力,为抗旱植物提供支持。
同时为了保证植物根系下面排水良好,增加了疏排水层,保证植物根系的通气良好,确保植物健壮成长。
图大树栽植基础处理
图大树栽植基础处理
5.浇水方式
节约型园林应该充分利用能源,特别是水资源。
森林公园中主山上的种植,采用根部盘管浇水的方式,从而使水分直接送达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还防止了水土流失。
改良土壤及浇水管
三、结论
实现节约型园林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必须先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只要从点滴做起,就能够达到。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种植设计就是本着向节约型方向努力而作的一个尝试。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设计方案
[日期:
2009-05-18]
来源:
中国风景园林网世奥公司
发表评论(0)打印
绿色规划是全园规划的主要基调。
作为“通向自然的轴线”整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北京市中轴线北向的终结,作为一处城市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设计理念以建设美轮美奂的自然生态系统为终极目标,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绿色奥运”的宗旨。
因此,将生态与绿色的理念作为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对包括竖向、水系、堤岸、种植、灌溉、道路断面、声环境、照明、生态建筑、绿色能源、景观湿地、高效生态水处理系统、绿色垃圾处理系统、厕所污水处理系统、市政工程系统等方方面面与营造自然生态系统有关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综合的规划设计,并为保障五环南北两侧的生物系统联系、提供物种传播路径、维护生物多样性而设计了中国第一座城市内上跨高速公路的大型生态廊道(图4)。
图4生态廊道鸟瞰图
在如此规模的项目里全面应用各种最新的生态高科技技术,在中国目前的城市公园建设案例中是绝无仅有的,具有巨大的科技示范意义。
本着“充分合理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因地制宜,节约投资”的原则,对生态廊道、全园雨洪综合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绿色垃圾循环处理、消防、生物多样性对北京市环境影响、全园水质模拟及维护、人工湖湖底防渗漏处理、生态水处理温室、生态建筑、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智能化管理、数字交通、照明、声环境、厕所污水处理、智能化雷电预警、智能灌溉等各个专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为该地区生态系统完善、功能使用、景观与文化主题的确立制定出一系列指导性原则,科学地制定了施工与管理计划,因地制宜,节约投资,体现“科技奥运”的宗旨。
公园规划范围:
北至清河南侧河上口线和洼里三街,南至辛店村路,东至安立路,西至白庙村路。
被东西向穿过的北五环将其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
园内现状主要有林地(405公顷)、湖泊(12公顷)、碧玉公园别墅区(7.83公顷)以及河道(渠)、农田、村庄、仓库、工厂、历史遗存等。
用地内的村庄、仓库和工厂做拆迁预备,碧玉公园别墅区少量保留,历史遗存及已有的林地和水面尽量保留。
奥运森林公园内共有文物古迹14处,其中包括石刻2块、龙王庙1座。
规划将这些文物全部保留。
种群源地为物种“持久”生存的源地。
森林公园位于温榆河的支流清河南侧,地处北京第一道绿化隔离带中,有条件成为种群源地,通过河道、绿化带与温榆河种群源地联系,使城市北部第一、二道绿化隔离带形成良好的景观生态体系结构。
森林公园由于现状五环路的存在而自然地形成了南区与北区两个部分,因此,根据这两个部分与城市的关系及周边用地性质、建设时间的不同,将二者分别规划成以生态保护与恢复功能为主的北部生态种源地以及以休闲娱乐功能为主的南部公园区。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防火分区图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竖向规划设计图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全园植物利用分析图
以自然密林为主的北部公园将成为生态种源地,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功能为主,尽量保留现状自然地貌、植被,形成微地形起伏及小型溪涧景观。
公园减少设施,限制游人数量,为动植物的生长、繁育创造良好环境。
南部定位为生态森林公园,以大型自然山水景观的构建为主,山环水抱,创造自然、诗意、大气的空间意境,兼顾群众休闲娱乐功能,可设置各种服务设施和景观景点,为市民百姓提供良好的生态休闲环境。
重要景观区有入口门区、主山景区、主湖景区、现状森林区(原洼里公园、碧玉公园)、景观湿地区等。
构筑完善的功能结构体系,充实各项为人们服务的内容(图5)。
图5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图
主山景区力求创造出极富自然情趣的生态山水环境,为中心区营造出优美如画的背景,使北京中轴线渐渐消融在自然山水之中。
龙湖与中心区曲线形的水系与几何直线的城市格局对比映衬,在自然的形态中,完形了“奥运中国龙”的存在,“曲水架构主轴,游龙若隐,气韵生动;
环山主脉蜿蜒,风水流转,气象万千”。
森林公园的山水形胜又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营造创造了良好的生境条件(图6)。
图6主山效果图
奥林匹克公园龙形水系的龙头部位即为森林公园的主湖景区。
此景区位于森林公园南半部居中的位置,与主山景区共同构筑森林公园中最为壮美的自然山水景观画卷。
规划以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对仙境的追求模式为蓝本,营造蓬瀛仙山灵岛的氛围。
主湖作为奥林匹克公园最大的集中汇水面,面积达24公顷,是森林公园灵动之所在。
对于开阔的主湖湖面,经过综合现状分析和统筹考虑,确定主山主峰高度为48m(相对于湖区常水位),海拔86.5m。
这个高度使得自龙湖南岸北望主山可以保持约1:
12的视高比,同时主山向西南延伸形成诸多次级山脉,并且根据渐次视域规律在中轴线两侧设置诸多岛山飞屿,从而形成均衡而丰富的山水格局(图7)。
图7主山俯视主湖效果图
中国风水思想中通常北以山体作为屏镇,南为水系,负阴抱阳,形成理想人居景观格局,人造山体中以明清景山最具代表性,可以认为以山体作为中轴线北端点是最为简明和有效的中轴线端点的终结模式。
主山水框架布局的建构更是备受各方专家瞩目。
整个设计团队认真地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对若干古典园林,如北海公园琼华岛、颐和园万寿山、景山公园的山体形态、体积、比例进行了大量比较研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讨,经过反复推敲,根据孟兆祯院士的建议,最终得到调整后的山水设计方案——山体设计绵延磅礴,以势取胜;
水体设计绰约大气,以形动人。
在整个主山主湖区尽可能避免设置大型醒目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主要以绿化植被为主。
主要景点有“天境”——山顶观景平台、“林泉高致”叠瀑、景观湿地等(图8)。
图8天境效果图
山顶观景平台是森林公园最重要的节点,设计为自然状态,游客可以停留回望主湖及中轴线赏景,也可以驻足游玩休憩。
最高峰下东西两侧山体顶部各设一处平地,这两处也有良好的景观视线,可以鸟瞰主湖和中心区景观。
在主轴线上的湖心岛设一滨水平台,平台伸入水中,是中轴线在进入主山高潮的一个前奏,也是主湖与主山在景观序列上的一个过渡区域,同时为游人提供活动、观景的场所。
这一景点与主山景区的天境景点同处中轴线位置,两者遥相呼应。
该平台上承“天境”的雄阔及天人合一的理念,形成一处以圆形为基本造型的汇聚广场,延伸至水边。
同时辅以夜间光表演——其主题为浑圆完满的圆形广场中光照形成的弧线变化象征月相变化——既有简练、浑厚、终极的造型,又含悠远、缥缈、轻灵的意境(图9)。
图9湖心观景平台效果图
从主轴画面上看,北侧是高耸的主山,得高远之“势”;
南侧是开阔的主湖水面,得深远之“意”;
圆形平台四周波光潋滟,人声悠远,空气中弥漫着温和的水汽,游人站在平台上犹如置身在一幅山水画卷的中心,得平远之“景”。
“林泉高致”叠瀑位于主山的西南余脉,该景区环境相对封闭,以山体自然形成的谷地设计而成的一条溪涧瀑布,从西向东汇入人工湖中,构成山水相依的空间格局。
山顶设飞瀑,蜿蜒而下,直汇主湖,林荫小径在溪流上穿行,林泉相映成趣。
围绕小溪设计一系列自然景观,林荫小径在溪流上穿行,形成空间趣味点。
从生态方面考虑,山体雨水自然汇成小溪,最后蓄积在湖中。
植物配置从山体的混交风景林向草甸、滨水水生植物逐渐过渡,形成自然的植物群落(图10)。
图10林泉高致效果图
景观湿地也是公园的重要景观之一。
通过在景观湿地内种植各类湿地植物,一方面营造一个舒适、优美而又生态的自然环境,同时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实地接触各类湿地植物,了解其生长特性以及生态功能,以达到教育展示作用。
功能上可分为3大区域:
温室教育示范区、湿地生物展示区及游览区,其中湿地生物展示区根据湿地植物的自身属性分为沼泽区、浅水植物区、沉水植物区以及混合种植区。
原洼里公园区拥有较好的植被、地形和水体基础。
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保留尽可能多的树木,同时设置相应的各类服务设施。
规划要求森林公园结合各种生态环境技术,通过人力打造具有和谐生态基础的自然环境,符合各项具体指标,形成科学的生态体系。
因此,生态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林地、草地、湿地、水域等系统进行规划,恢复其动植物群落,最终实现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服务价值,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北区严格控制内部的房屋建设,使其成为较为完整的几片种群源地,将人对自然的干扰降到最低。
通过在公园的各个区域规划设计不同的林地、灌木丛、草地以及各种各样的湿地,使得每个区域都有其特定的自然风貌,对应不同的动植物群落。
通过培育具有遗传学优势的种群,强调本地物种,由这些物种组成林地、草地、溪流小湖区、湿地以及水域中的主要生境结构。
植物的自然生境结构形成后,许多昆虫和其他动物将会自然地迁入,同时还将由生态学家引进其他物种,以便加快生态功能的形成。
例如,设置吸引鸟和蝴蝶的设施,将会推动生境的完善,同时还会带来显著的公共利益。
随着不断变化的物理环境和气候,上述动植物的生境将会发生改变,表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生物群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生境之间的边界也会发生缓慢的变化,从而反映出环境中的自然改变。
为此,设置了各种生境类型,以便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的这种自然动态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方制定了科学的工作体系,为实现“城市的绿肺和生态屏障、奥运会的中国山水休闲后花园、市民的健康大森林,休憩的大自然”的规划目标,建立了强有力的专业设计团队,架构了全方位的专家队伍,以科学严谨的精神,对多处重要景观结点及科技亮点进行研讨与论证,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环境生态科学技术完美结合,让奥运会为北京留下一份绿色的遗产。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
notforcommercial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