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651625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

《《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用心理学》专科判断题Word文件下载.docx

13、心理特性是体现个体差异的心理现象,包括能力和人格。

14、认知过程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15、职业选择的适宜与否不会直接影响到人生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16、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是真实、自然、客观,完全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

17、区分度高的测验能把能力水平不同的被试很好的区分开来。

18、访谈法分为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19、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还存在一种额外变量,它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也要考虑和关心到。

第2章感觉和知觉

1、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对客观世界的是从认识事物的复杂属性开始。

2、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错×

3、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选择性的表现。

4、相较于对其他时间的估计,人对1分钟左右的时间间隔估计比较准确。

5、在错觉种类中,最常见的错觉是视觉错觉。

(对√)

6、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是固定不变的。

) 

7、感觉和知觉是两种相同的心理过程。

) 

8、我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总是根据以前获得的知识经验,对物体进行加工处理,赋予其含义,这是知觉理解性的表现。

9、由感觉到知觉要经历一个主观选择的过程。

10、感觉和知觉都是单一感官活动的结果。

11、视觉的适应可区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12、直觉的恒常性很普遍,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但方向不存在恒常性。

第3章 

意识与注意

1、前意识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一目十行”说明注意的分配好,而边唱边跳属于注意的广度。

(错×

3、同注意的稳定相反的状态是注意的分散。

(对√) 

4、正在上课,一位迟到学生推门而入,引起大家的注意,这是无意注意。

(对√)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对√)

6、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

7、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不随意注意。

8、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后注意。

9、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的特点和人的主体状态有关。

10、边跳边唱属于注意的分配。

11、注意的转移和分心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都是更换注意的对象。

12、在个体从事复杂活动的过程中,注意的转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第4章 

记忆与学习

1、记时将默念几遍,这是属于机械性复述。

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

2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半分钟。

3、著名的“遗忘曲线”是艾宾浩斯提出的。

( 

对√)

4、采用联想的方式进行记忆,借助形成视觉图像强化记忆材料,这种方法指的是增强记忆的方法之一的关键字法。

5、遗忘可分为两类,分别是暂时性遗忘和非暂时性遗忘。

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有不均衡的特点。

7、遗忘的进程只受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程度、记忆材料的位置和记忆者的态度四种因素的影响。

8、分别很久的老朋友,见了面还是会认识,这是记忆。

9、一般来讲,对信息采用单一的编码方式会比采用多种编码方式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10、对地名、人名、定理、定律等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

11、程序性记忆到了纯熟阶段,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就会自动出现。

(对√)

12、情景记忆可以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开。

13、外显记忆是当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所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14、隐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的经验队当前任务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15、学习专属于人类的活动。

16、复述策略中部分学习比整体学习更有效。

17、有效的划线法是建立在思考之上的,画出重点,而不只是在划线。

18、在策略监控中常用的方法是学生自我提问法。

(对√) 

第5章 

思维

1、医生根据病人体温、血压、心电图等给予确诊,这是思维的概括性。

2、按照思维的创新程度可以将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创造思维。

3、按照思维的方向可以将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发散思维。

4、已经会开小车的人,再学开挖掘机就会感到容易些,这是由于定势的作用。

5、人的知识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围和可能性越大;

知识概括水平越低,则迁移越难。

6、发散思维的三个维度指的是流畅性、理解性和独特性。

7、功能固着会影响到个体的问题解决。

8、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规律、法则,都是思维概括的结果。

9、思维不同于感知觉,所以思维和感知觉没有任何关系。

10、抽象与概括是思维过程的基本过程。

11、应用一般原理解决特殊的问题是具体化的表现。

12、按照思维的构成可以将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3、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大致分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

14、对问题的不同认知和理解方式,会影响问题解决的思路和结果。

15、定势都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16、功能固着是一种心理上的阻塞,使思维无法突破问题解决的瓶颈。

17、迁移有正负之分,定势是一种正性迁移的表现。

18、在某一领域中,专家比新手有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更快地解决问题,这说明的是迁移影响了问题解决。

第6章 

情绪

1、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动机的指标是性格。

3、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的情绪,被视为人际关系建立纽带。

4、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包括快乐、痛苦、愤怒、忧愁和恐惧五种。

5、勃然大怒、欣喜若狂指的是情绪的应激状态。

6、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对√) 

7、情绪在各个维度上的变化具有两极性,但情绪在每个维度上不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8、调动注意的具体形式包括分心、专心和沉思。

9、情绪只是一种主观体验。

10、父母根据婴儿的不同情绪表现进行照顾。

11、情绪和动机没多大关系。

12、积极情绪能提高认知功能,而消极旭则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

(对√) 

13、表情是一种非言语性交际方式。

14、在朋友聚会中,别人开了自己的玩笑,如果个体认为是侮辱,就会产生愤怒,而如果认为只是别人善意的举动,就会减轻愤怒的情绪,这就是情绪调节过程中的调整反应。

15、认知重评是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情绪事件对个人的意义。

16、表达抑制是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

第7章 

动机与行为

1、人类大多数动机都是在动机。

2、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是安全的需要。

3、需要层次理论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

( 

错×

4、个体的成就动机包含了两种成分,分别是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5、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这两种因素是保健因素和维持因素。

6、使职工感到满意,唯有它们的改善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指的是激励因素。

7、双因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是相吻合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要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维持因素。

8、双因素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是相吻合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归属需要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

9、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部动力。

10、社会性动机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有可能导致适应不良,出现某种心理障碍。

11、所有动机都处于一个层次,无主次之分。

12、与外在动机相比,在动机支配下的行为更持久。

13、有实验表明,恐惧会使人们的亲和动机增强。

14、Y理论的观点是人是经济人,人的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15、X理论的观点是人是负责的、有创造力的,人工作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驱力。

第8章 

能力差异

1、能力与知识、技能有密切关系,因此能力等同于知识、技能。

2、多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

 

3、大多数人的能力的发展模式是稳定发展。

4、全人口的智力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多、中间少。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说明能力受到教育因素的影响。

6、人的能力的发展,主要是先天生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7、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有人称之为述性知识。

8、只要勤奋努力,能力的高低不会影响到知识、技能掌握的水平。

9、在能力上存在个体差异。

10、前期发展很慢,但后来居上,得到了高水平的发展,这是能力发展模式中的大器晚成。

(对√) 

11、男女在总体智商上存在的差异比较小,甚至可以说没有。

(对√)

12、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和主观努力。

第9章 

人格差异

1、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这说明了人格的功能性。

2、认知方式是个人所偏爱于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3、场独立型的人处理问题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社会科学知识更感兴趣。

4、场依存型的人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洽,他们更喜欢自然科学知识。

5、体液说把人的典型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6、奥尔波特把特质划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7、场独立型—场依存型这一人格维度主要涉及了人对外界的一种依赖程度。

8、早期童年经验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发展,不幸的童年不利于儿童良好人格的形成,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9、分析型个体更容易注意到对象的整体特征,而综合型个体更容易注意到对象的细节。

10、一般来说,在认知风格上,女性擅长系列加工方式,而男性擅长同时型加工方式。

11、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在智力、气质等特征上,遗传较为重要。

12、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不具有任何作用。

第10章 

社会认知

1、人格的核心成分是主我。

2、主我和客我的概念是由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3、自我完善的四部曲是指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延伸自我、创造自我。

4、自我又称为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

5、偏见是指对某些特定团体的成员形成的一种敌意或负面的态度。

6、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

7、偏见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干预改变不了人们的偏见。

8、正确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分析自身的不足,以正确态度接纳自己的不足。

9、“我很快乐,我喜欢美食,我热爱音乐”,这反映的是社会自我概念。

10、当一个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一致时就是自我实现。

11、自我能顾封闭在自身的部世界里,不与他人交流。

12、社会态度是指人们对现实社会各方面的评价。

13、社会态度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形成。

14、遗传因素不会对社会态度产生影响。

15、社会态度是个体主动的选择,社会规不会影响人们的态度。

第11章 

社会行为

1、在安德森的研究中,性格特征中的热情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2、助人行为是以特定的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它属于亲社会行为的畴。

3、侵犯行为是指违反社会规、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包括了动作侵犯行为和言语侵犯行为。

4、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是的大小,此外群体的凝聚力也会影响人们的从众行为。

5、依从的理由是在的,服从的理由是在的。

6、依从的理由是外在的,服从的理由是在的。

7、助人行为主要受到助人者人格特征、情绪、移情能力影响,自然条件不会影响到助人行为的发生与否。

8、相对于A型人格,B型人格更有竞争意识,也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9、地理距离的接近时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起关键作用的其实是人们生活轨迹的相交频率。

10、人们一般喜欢那些态度、价值观、兴趣、个性与自己反差较大的人。

11.1

11、在别人的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外表有吸引力的人比没有吸引力的人更让人喜欢。

12、在安德森的研究中,性格特征中的聪慧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13、在安德森的研究中,性格特征中的善良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14、在安德森的研究中,性格特征中的开朗是最为重要的品质。

15、亲社会行为等同于助人行为。

16、助人者的人格特征、当时的情绪和是否具有救人的技能都会影响他的助人行为。

17、侵犯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18、高温环境对侵犯行为有影响,它使人的攻击性行为增多。

第12章 

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是这么描述的:

个体要保持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生活在复杂环境中的个体,既要与环境保持各种交换,达到适应,又要发挥潜质,不能被环境或磨灭。

2、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能找到特定的压力源。

3、人格障碍是指人格适应不良,也就是伴有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

4、最普遍的恐怖障碍可分为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特定恐怖症三种类型。

5、遗传不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只有后天因素才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6、强迫障碍包括三个成分:

强迫的生理表现、强迫观念、强迫行为。

7、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因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而导致的立刻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8、个体的经历、创伤、对冲突和社会环境的体验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9、焦虑表现为对现在的担忧。

10、焦虑表现为对过去的担忧。

11、人格障碍一般起源于儿童时期,并且延续到整个成年期。

12、边缘型人格障碍对社会的危害最大,最受心理学家的关注。

第13章 

心理咨询与治疗

1、心理治疗是心理健康专家帮助个体认识、澄清和克服他们的心理和人际关系障碍,并促进其适应的过程。

2、阻抗是患者的一种有意识防御策略。

3、厌恶疗法多用于戒除吸烟、吸毒、酗酒等,也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强迫症。

4、厌恶疗法虽然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不愉快的体验,但是因为其疗效好,治疗师一般会把厌恶疗法作为优先选择。

5、人本主义疗法有很多种,其中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和格式塔疗法比较有代表性。

6、格式塔治疗中经常使用的是贝克认知疗法,这种疗法比来访者中心疗法更具有指导性。

7、在心理治疗中,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的迁就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8、精神分析首要目标是要辨认进入意识的想法和感觉,让患者面对现实。

9、在系统过敏过程中,患者先想象最可怕的情境,然后慢慢降低可怕程度,直到最后不再害怕。

10、认知疗法的原理是反应的直接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认知。

11、在治疗中,来访者可能会体验和觉察到强烈的情绪,这种情绪是行为改变的主要动机。

12、大部分来访者寻求心理咨询,都有比较强烈的改变的意愿。

第14章 

毕生发展

1、狭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成年晚期)所发生的心理变化。

2、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提出了关键期这个概念。

3、感知运动阶段的重要特征是数量守恒性。

4、创造性思维表现十分突出的一个时期是成年中期,大学阶段处于创造性思维的准备和强化期。

5、柯尔伯格认为,4岁以下的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大部分处于前习俗水平。

6、柯尔伯格认为,13岁的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大部分处于习俗水平。

7、个体的社会化包括个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8、科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习俗水平。

9、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所

发生的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10、如果提问“甲比乙高,甲比丙矮,问哪个高?

”,儿童较难回答,但是如果改用积木问,儿童就比较容易回答,这时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11、成年晚期的认知活动发生了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尤其是感知觉和记忆力。

12、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表现出智慧收益的增长。

第15章 

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

1、外向型性格的人更适合从事研究人员、会计师、统计员等一些有计划的、不需要与人过多交往的职业。

2、向型性格的人更适合从事政治家、推销员、记者等与外界广泛接触的职业。

3、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活动的心理倾向。

4、我们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这是职业选择的胜任原则。

5、职业生涯亦即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

6、米切洛兹总结的生涯规划目的之一的突破障碍,包括突破在的障碍和突破外在的障碍。

7、符合自己的兴趣才是理想的职业,无关能力问题。

8、个体的个人因素、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共同对职业选择产生影响。

9、求职者为了获得一份工作,可以包装自己,适当的欺骗是可以的。

10、“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的是个体兴趣的差异。

11、兴趣在职业活动中从始至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不同的人受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引导,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13、机会面前,求职者可以主动出击,毛遂自荐,进行自我推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