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全国说课竞赛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传统文化的继承全国说课竞赛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的继承全国说课竞赛说课稿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此,对教学的重难点是这样设想的:
1、重点:
传统文化的表现和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平常都接触过这一概念,但其具体内涵是什么都不太清楚。
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阐述来介绍,学生难以理解。
因此教学中只有通过对其表现形式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通过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来概括传统文化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文化的魅力和作用。
因此传统文化的表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
在文化生活日渐多元化、多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学生对为什么还要重视传统文化的问题理解不深,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看到今天的优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关系,没有看到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的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促进作用。
同时,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十分重视,但教材中只有简单的理论阐述而没有分析,有必要加以补充。
学生只有认识了传统文化的作用,才能明确今天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才能从情感上形成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观念,同时只有认识其双重作用,才能形成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因此,传统文化的作用是教学的又一个重点。
2、难点: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由于绝大多数学校的思想政治必修课开设顺序是按照教材顺序进行的,所以学生还没有学习过哲学常识,认识和对待事物还不能自觉地做到一分为二、全面辩证。
从学生思想方法上看,正确对待不同的传统文化是一个难点。
同时,要真正做到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分清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需要掌握判断的标准,即它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作用。
对于这个标准和作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
从价值观形成上看,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个科学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只有突破这个难点,才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并为后面的文化创新与发展、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教学打好基础。
(四)教材处理和教学资源的利用
1、教材处理
(1)教材各个目的标题设计得比较轻松活泼,但对教学内容的反映似有不足。
为此,在教学要点设计和板书设计上,我进行了提炼:
对第一目“传统文化面面观”,我提炼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和含义”;
对第二目“传统文化在今天”,我提炼为“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对第三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提炼为“正确对待传统”。
这样做有利于使学生明确不同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2)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不太一致,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和特点,特别是有大量篇幅在介绍传统文化的表现。
这对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必要的。
但叙述的顺序改变教材从传统文化的概念出发的做法,而是从传统文化现象入手,通过分析概括出含义和特点,遵循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从感受到认知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认识顺序,让学生在更熟悉的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达到教学目的。
在传统文化的几种表现中根据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新增添一种表现形式——“传统工艺”,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表现。
(3)在传统文化的特点这部分,教材只介绍了“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由于本课主要讲文化的继承,所以我增加了“历史继承性”这一特点;
同时,利用传统文化教学的时机,将后面将要涉及的“时代性”提前放在这里,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传统文化的特点。
(4)在分析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之后,学生能够初步懂得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但判断一种传统文化是先进还是落后,是精华还是糟粕却相当困难。
因此在这部分内容处理上,我把教材中“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突出出来,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判断的标准,学会明辨是非善恶,进行科学文化选择。
以上对教材的调整和处理比较多,目的是使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更加突出,教学程序和教学逻辑更加清晰。
2、教学资源利用
根据新课程强调生活化、实践性和倡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新理念,本课以学生生活地福州的闽都特色地域文化作为主要课程资源,以课本上的案例为辅助材料进行教学,运用了学生课前调查探究、课中展示讨论的教学方法,自始至终围绕福州相关地域文化来展开教学。
这样做使学生更加明确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意识,产生于客观的社会实践之中,又将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二、教学手段和教法学法
(一)教学手段:
我们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我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适时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和全面发展。
(二)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从知识能力上看,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作用,学生在第一课中已经学过,具有一定的认知、思辨和实践能力,为理解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从学习心理上看,作为高二学生,他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敢于提出问题,对事物具有新感,同时,他们又具有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普遍不足,由于缺乏社会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看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被现象所迷惑,认为传统就是过时,就是落伍,就要被淘汰。
2、理论分析:
美国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主张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传承文化的意识,我秉承了我校“两情两主”的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主动发现,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
3、教法学法:
(1)教法:
设疑激趣法:
陆九渊说: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在教学的四个层次中层层设疑,让学生带着疑惑去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断激发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行为。
情感引导法:
激发学生的内心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引导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陶冶性情,以达到知、情、行最佳效果。
情境教学法:
将视频、图片、音像、时事等资料有机整合,将学生带入到浓厚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围绕着传统文化让学生去体会、去感受、去讨论、去运用,使教学中的内容、学生、教师较好地融为一体,师生共同在教学中获得新知。
(2)学法:
合作探究法:
课前的实践调查、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共同协作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的能力。
课堂上合作探究讨论,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思考分析,进而提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辩证认识事物的能力。
对比分析法:
从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对比,得出福州传统文化的内涵;
从传统文化的不同作用表现的对比,得出辩证看待传统文化的正确价值观,突破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立足实际,发挥学生实践调查和收集、分析资料的能力。
根据本模块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前准备的分工安排,在课前就布置四五位学生分别就福州特色民俗、工艺(福州三宝、榕城三绝)、艺术(闽剧、评话、十番)、民间传说(陈靖姑祈雨、林则徐放鹤)、三坊七巷等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历史、现状,进行探究活动收集资料。
(二)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必须统一于学生的发展。
从形式上说,以学生展示、思考、讨论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文化背景下,获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从内容上说,主要以福州地方传统文化为素材,围绕海峡两岸同时举办的“元霄灯会”为主线,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更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情感,并将生活世界与知识世界衔接起来,在实际情景中分析传授相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提高学生认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价值判断。
教学过程,紧紧围绕传统文化,分为“激趣导入——活动感悟——探究思辩——升华导行”四个层次,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德国的普克朗认为:
“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新知识”。
因此,一开始,我就运用对比方法,进行设问,福州和西安、南京、北京一样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你们同意吗?
(有的学生会表示同意,有的学生可能会表示惊讶并质疑。
)然后再设问:
“为什么说福州是一个文化古城?
”进一步制造悬念,引发学生思考。
由此开始新知的学习。
2、活动感悟:
紧接“为什么说福州是一个文化古城?
”的悬念,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展示,并与教师经典点拨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感情,并从中悟出传统文化的真正含义。
播放视频:
元霄灯展。
要求学生围绕着教师提供的元宵灯会的传统习俗、制作工艺、节日活动、举办地点的建筑等方面,以图片影音资料等方式进行展示,然后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议。
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比如,对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灯展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同根同祖的传统文化习俗,源远流长,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突现了政治学科特色。
再如,通过文化现象的分析,让学生对福州传统文化产生情感共鸣:
她虽没有宠大恢宏的气势,却具有好似茉莉花一般清淡精致的南方闽文化特色。
如此,使学生看到了福州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她在于:
追求和合、圆满,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产生这样的情感,能为后面重点知识的突破提供基础。
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归纳提练,通过所展示的材料进行归纳,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几种表现形式。
第三,引导学生思维延伸、思想升华,通过引导学生从认识认识福州传统文化延伸到认识中华民族,从福州地方传统文化上升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达到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从而增强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
通过学生的展示活动,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让学生在点评中思考归纳传统文化的含义。
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
这些特点教材中绍了“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此外,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学生容易简单将二者直接等同,教师应抓住契机,引发课堂讨论,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产生于历史,具有很深厚的民族历史渊源,又在历史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
所以历史继承性和与时俱进应该是传统文化应有的特点。
这样,师生在课堂中通过讨论、探究,产生共识,在疑中思,思中辩,辩中悟,悟出传统文化的特点:
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应有的时代性。
3、思维探究
(1)问题探究,培养能力,突出传统文化的作用。
继续运用灯会的案例,进行递进式设问。
设问一:
福州市政府为什么要举办灯会?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设问二:
是否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起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设问三:
为什么同是传统文化但作用不同呢?
以陈靖姑祈雨故事(见资料)中包含的积极与消极作用的对比分析,温习第一课中学习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的道理,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借助问题的探究和学科知识的支撑,突出传统文化作用双重性的这一重点,为实现难点突破提供基础。
在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时,要突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反映课标思想。
(2)案例探究,把握标准,突破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难点。
通过对传统文化双重作用的学习,学生能较容易看出相对应的态度:
对先进的传统文化要继承;
对落后的传统文化要抛弃。
明确了对待先进与落后的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可是如何判断传统文化的先进与否呢?
引导学生围绕着“如何评判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这一案例,掌握辨别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标准尺度:
是否与时俱进,是否促进社会个人的进步发展。
由这一判断标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评价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4、升华导行:
(1)小结延伸:
教师运用讲述法,配合多媒体展示板书(见附一),点出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继承,“怎么样”继承的问题,进一步引导思想和行动上的升华。
(2)升华:
作为中华子孙有义务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现代人也必须借助先进传统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
所以,继承发展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3)导行:
思考:
福州地方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但在洋节盛行的今天,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请你结合自身实际从传统节日这一角度,谈谈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紧扣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地方特色,我引用福州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地域的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感受不深,但对于福州本地学生来说触动很大,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错。
但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老师对当地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缺少多媒体设备的学校,本课也可以以丰富的图片、文字、幻灯片等材料来辅助教学。
本节课,我以福州闽都文化为平台,以元宵灯展为线索,将生活现象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通过情理上的引导,让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提升学生认知、分析和应用能力,使学生知我福州,爱我福州,通过认识感受地方文化,进而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和传承。
但由于广泛引用学生身边的文化现象,课堂生成不断。
因此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使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起来。
这堂课中涉及的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在课后还可以延伸引用,如组织学生就其如何发展,某种具体文化形式如何创新等活动进行课后探究,撰写学生小论文,同时也为下一课教学做好准备。
传统习俗
传统工艺
传统文艺
传统建筑
传统思想
附一:
板书设计
含义
传统文化的表现、含义
传统文化的继承
历史继承性
相对稳定性
鲜明的民族性
应有的时代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
判断
标准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积极促进作用
消极阻碍作用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附二:
学习评价表
姓名
研究内容
自 评
社会实践参与情况
课堂学习情况
思考
作业
完成
纪律
参与度
质疑与创新
知识掌握
能力培养
情感态度形成之路成
教 师
家 长
说明:
1、“课题研究情况”评比可从各小组展示的内容、创新观点、课件制作、解说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2、此表课后收回,作为期中考综合评定指标。
资料
福州概况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城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期,福州先民就创造了昙石山文化。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受封“闽越王”,兴建“冶”城,开始了福州最早的城垣建设。
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因“州西北有福山”,始称“福州”,一直延用至今。
唐末、五代后梁初(公元901~908年),闽王王审知先后扩建“罗城”和南北夹城,将风景秀丽的于山、乌山、屏山圈入城内,故福州亦称“三山”。
北宋时期,福州太守张伯玉倡导“编户植榕”,令“榕荫满城,暑不张盖”,使福州又有了“榕城”的美誉。
元代,设“福建行中书省”于福州,福州成为省城。
明末,唐王朱聿健入闽称帝,福州又称“福京”。
清代,福州设为府治。
1946年,民国政府正式设立福州市。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设为福建省省会。
福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和国际贸易的重要口岸。
早在东汉时期,福州就与东南亚地区有贸易往来。
唐宋时期,福州已成为“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华国际贸易港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
明代,福州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福州港正式成为国家港口。
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都是在福州太平港(马尾、长乐一带)增加给养后扬帆出海。
清代自康熙、雍正之后开禁设关,福州对外贸易又趋繁荣,“使西南洋诸口咸来互市”。
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成为全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享有国家赋予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等优惠政策。
福州民风淳朴、文化昌盛,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早在三国两晋时期,严高、虞愿、江淹等名流已在福州传播中原文化。
唐开元年间,福州就设立书院庙学。
韩愈曾称道:
“闽越有长才、秀民通文书,与上国齿”,认为福州文化水准可与京都长安相媲美。
宋代,福州教育、文化更为发达,有着“路逢十客九青衿,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
当时,福州开设的巢经楼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石鼓书院亦被称为海内四大书院之一。
明清以来,福州更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汇集地,“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名人灿若繁星。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福州籍进士达4100多人,其中文状元16人,武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府州前列。
宋乾道二年至八年福州永泰县曾七年蝉联“三状元”,宋嘉定元年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均为榕籍人士,都被誉为中国科举史上的奇迹。
目前,福州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有50余人,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列。
福州传统文化面面观
(一)传统习俗
福州传统节庆活动和时令节俗很多,春节拜年、正月十五闹元宵、逛灯市、清明节祭祖扫墓、端午划龙舟、七夕话鹊桥、中秋赏月、重阳敬老、过小年(十二月廿四,也叫”祭灶”;
家家户户打扫厨房,迎接新年,食品主要是灶糖灶饼),除了以上这些中国传统节日外,福州地区独有的节俗主要有拗九节、冬节搓丸、祭灶、迎春、迎年、中元节、做夏等。
拗九节: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
“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
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二十九……(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
据传,古时候有一叫目连的,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连随口答道:
“这是拗垢粥。
”(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
因此“拗九粥”才昨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
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俗中,正月分为“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
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元霄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谓上元佳节。
福州元宵花灯,始于汉代,至宋代被列为京都灯节的上品。
《武林旧事》记述入京的福州灯采“纯用白玉,晃耀夺目,如清冰玉壶,爽澈心目。
”福州的桔灯、菜头灯、莲花灯等,形态别致,色泽鲜艳,独具福州乡土气息,引人注目。
据王应山《闽大记》载:
“沿门悬灯,通宵游赏,谓之灯市。
”这一习俗,也始自宋代。
其时家家户户,张灯悬门,十里灯街,红兴辉映。
州县官吏,每逢元宵,倡导大闹花灯,“官民同乐”。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刘瑾当福州太守,为了观赏花灯,下令挨家挨户捐灯十盏。
郎官巷诗人陈烈,愤然在鼓楼挂上一盏诗灯:
“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
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
犹恨笙歌无妙曲。
”从此,官府不再强令百姓捐灯。
历代灯会时间也有变化:
唐宋多为正月十四至十八日;
元代不提倡大规模的灯会;
明代为十三至二十二日;
清代为十三至十七日。
民国后则无定规。
从春节至元宵前夕,福州民间有送灯习俗。
对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灯,福州方言中“灯”与“丁”谐音,取添丁之意。
元宵闹花灯自初七开始,昔日福州南后街与南台台江汛专售纸制各种花灯。
挑的有八角灯、球灯、西瓜灯;
扛的有关刀灯、龙抢珠灯,后来还有飞机灯、战舰灯等;
地上走的有猴子骑绵羊灯、牧童骑牛灯、状元骑马灯;
堂上挂的有宫灯、走马灯等。
当时有首诗云:
“华灯成市将元夕,色色精工费剪裁,几种寄供新岁玩,清光四壁照衔杯。
”描出了福州灯市的盛况。
元宵之夜,有的乡镇街道游灯上街时,结合迎神赛会。
迎神队伍中,多随有舞龙灯、高跷、舞狮、地下坪、陆地行舟等民间文艺活动。
有的居家百姓见迎神过境,便举灯放炮,祈求合家平安。
如今,元宵迎神已被禁止,送灯的习俗仍在一些老年人中流行。
八闽迎奥运脸谱灯闽都第一楼——鼓楼
中秋节:
中秋“摆塔”,是节日的一大乐趣。
农家儿拾瓦片,砌瓦塔,至夜以柴点燃,米光四照,盘诗赏月,互相娱乐。
城内人们购泥塑或陶瓷铸就的人物形象,有《西湖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历史人物,并有烛台、花瓶、香炉等陈列展出,供人观赏,富贵人家有的在厅堂搭架“摆塔”,少则三层桌,多则十层桌,最高层摆以泥塔或者铁塔,低层陈列一双秧盆,青葱叶绿,以示丰收。
中间各层则排列历代名人和戏曲人物,整个庭院灯烛辉煌,增添佳节气氛。
砌塔送祝福
(二)传统文艺
闽剧:
又称“福州戏”,由明代昆山腔、弋阳腔衍化而成的福州方言戏曲。
清光绪初到辛亥革命前后,称“闽班”。
1924年,郑振铎先生出版传统剧目《紫玉钗》等,正式以“闽剧”取代了“闽班”的称号。
十番:
原名“协欢”,意为声协和而成欢,是福州主要地方乐曲之一,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曲调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
评话:
福州地区主要曲艺品种,讲究说、吟、做、花,被誉为“人文活化石”。
伬艺:
原名伬唱,表演形式为民间艺人传唱戏文唱段和民间故事,现已成为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
(三)民间故事传说
陈靖姑祈雨:
陈靖姑是福建民间普遍尊崇的一位妇女、尊称有临水陈夫人、倾天圣母等,俗呼娘奶、临水奶。
据传陈靖姑于唐大历二年(762年),祖籍福州仓山下度,嫁于古田人刘杞为妻。
相传靖姑曾赴闾山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