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2844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

《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儿推拿课件上下肢分筋法文档格式.docx

患儿左臂反仰平伸。

用右手大指顶住患儿做手掌背面中指的骨节,食指、中指握住患儿手掌及手腕右侧面,用右手大指往里推,食指、中指往里合,使患儿的手掌呈向上往里仰勾,与肩头相对。

同时,用左手大指往里推住患儿左肩井上通往项部的大筋,食指、中指扣住背部靠肩胛处,同时用右手将患儿的左手往外抻,左手扣住患儿左肩的筋往后推,使患儿左肩反仰(正面反仰和反面正仰)

第八步:

分拨肩头的筋。

右手仍顶住患儿左腕骨,随即将患儿左手翻过,使患儿手往下垂,用左手食指、中指按住患儿左肩头,用大指按住箭头骨节处的筋,用右手将患儿左臂向前后来回摆动。

同时,左手大指分拨患儿箭头骨节处的筋。

第九步:

反背手臂。

右手仍扣住患儿左手腕骨,用左手大指扣住患儿左腋下前面的筋,食指、中指扣住肩井部位,将其手臂向后反背2-3次,以患儿的左臂能反背到右侧软肋下为止。

但不可勉强,如手臂不能屈伸,能反背到何处,即到何处止。

第十步:

拈拨手指。

患儿的左臂成直伸平,所及用右手捏住患儿左腕,用左手的食指及大指,将患儿的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猪顺次拈拨,同时用右手大指,顺次拨弄左手腕背面的与指相连的筋。

第十一步:

颤抖手臂。

用右手握住患儿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左手握住患儿食指和中指,以两手大指扣住患儿手掌背面,颤抖患儿的左臂,舒其筋络。

第十二步:

再次反背手臂。

用右手反捏住患儿的左手腕,用左手大指托住患儿左臂腋下前面的筋,以虎口、食指和中指托住左

腋下全部及后面的筋,用右手将患儿左臂向后反背过腰,以能背过至右边软肋为止,做3-5次,但切不可勉强,能反背到何处,即到何处。

第十三步:

环形转臂。

左手握住患儿左腕,用右手大指扣住患儿的左肩井部位通项的大筋,食指、中指拨按住患儿的肩胛骨,将肩胛骨向上扳起,同时左手握住患儿左腕,将患儿左臂蜷起,使手掌微仰拎起。

从胸前循右上方将患儿的手掌往外翻,向外环转,循左下方徐徐转至肋下随即顺其势,经胸前,向右上方往复绕转作环形,做2-3次。

第十四步:

捏拿左肩头及腋窝部的筋。

用右手扣住患儿左肩头,左手托捏左腋窝的筋,命患儿将左臂扬起,由头顶摸右耳。

用双手捏拿左肩头及腋窝部的筋3-5次。

第十五步:

安抚搓摩双臂。

左手放在上臂上端,掌心贴准患儿臂部,右手放在对称位置,双手搓摩至患儿手腕,做3-5次。

上法重复做3遍,结束。

右臂分筋法与左臂分筋法操作相同,患儿仍为坐位,医者站在患儿的右外侧进行操作。

下肢分筋法

右腿分筋法。

患儿仰卧,右腿屈起,足趾向里靠合,足跟与股相对。

医者站在患儿左侧,按以下步骤施治。

向内侧扳腿。

用两手大指,扣住患者右腿膝盖上两膝眼部位,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扣入右膝后面的筋,向患儿左侧面缓缓扳下,缓按3-5次。

拨大腿膝面的筋。

仍将患儿右腿屈起,用右手大指按膝上,中指、无名指扣阴陵泉部位,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膝上面的大筋,大指扣住膝后,食指和中指拨膝上面的大筋,缓缓向前拨动至大腿根部。

拨大腿外侧下面的筋。

右手掌仍按在膝上,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扣住膝面,左手大指扣住右膝后外侧大筋,缓缓向前拨动至环跳部位止,做3-5次。

拨膝内侧大腿的筋。

左手掌按膝上,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扣住膝面,大指扣住右膝后内侧大筋,缓缓向前拨动3-5次。

拨委中至承山的筋。

患儿右腿屈起,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腿弯内侧阴陵泉部位的筋,大指扣住膝上。

用左手大指扣住右膝下髌骨上端,食指和中指扣住委中部位的筋,向下缓缓拨动,揉送到承山部位止,做3-5次。

拨足三里至悬钟的筋。

左手扣住患儿脚腕,用右手食指、中指扣住足三里部位的筋,顺其筋势,向下缓缓拨送到悬钟部位止。

患儿的足趾及脚背,均有感觉,做3-5次。

分拨脚腕部的筋。

患儿右腿仍屈起,用右手大指扣住足三里部位的筋,食指和中指扣住小腿后面,左手食指和中指扣住右足跟肌腱,大指分拨脚腕部的筋。

自右足内踝起,经解溪部位止外踝止,将其筋络向后拨动,做3-5次。

拨动脚背前面的筋。

右手仍如第七步不变,用左手大指拨动脚背前面的筋,自右足大趾根起,到小趾根止,反复拨动,做3-5次。

拨阴陵泉和三阴交的筋。

患儿右腿蜷起,右脚外侧压在左膝上。

左手中指、无名指扣住右膝后内侧阴陵泉部位的筋,左手大指仍扣膝上;

右手大指端分拨三阴交部位的筋。

曲抻腿部。

左手中指、无名指仍扣住患儿右阴陵泉的筋;

用右手握住右足内外踝,曲抻3-5次。

按压右腿。

再将患儿右腿屈起,足跟靠住股间,足趾微往里合。

用左手大指按住足背解溪部位,食指、中指按住足外踝及足跟;

用右手大指扣住右膝外侧大筋,食指、中指按在膝上,用右手掌按右膝上,像左侧面缓缓下按3-5次。

揉腿环跳,肾俞。

右手位置不变,将患儿右腿向左侧按置左腿上;

左手叉开,用拇指在环跳部位揉推3-5次后,即顺胯后推至肾俞穴。

左手随即改成钳形,用左拇指、中指将两肾俞穴扣住,拨1-2次。

左腿分筋法与右腿分筋法的手法相同。

患儿仍仰卧,右腿平伸,左腿屈起,足心向下,足趾往里靠合,足跟与股相对,医者站在患儿的左侧,按照右腿分筋法的手式操作。

小儿病推拿方法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1:

感冒:

(一)风寒感冒:

流清鼻涕,打喷嚏,鼻塞,无汗,发冷,或有低烧,咳嗽痰稀,舌苔薄白,脉浮。

处方:

一窝风,清肺平肝,天河水

加减法:

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加清胃

葱白水:

用葱白两到三根(带须的)再放一小片姜,放小半碗水一块煮,煮好后加红糖服用三到五勺,一天分三次喂服,主要针对受凉引起的感冒。

 

苏叶泡脚:

三根指头抓一撮放热水里,温度适合时泡脚出汗为度,不出汗的泡10分钟左右。

花椒梨:

一个梨扎上30个眼,每个眼放一个花椒后煮水喝(用于流清鼻涕伴咳嗽)。

(二)风热感冒:

鼻塞流黄鼻涕,发热重,恶寒轻,面赤唇红,有微汗,咽痛,红舌尖舌苔薄黄,脉浮数。

清肺平肝,六腑

咳嗽加八卦,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加清胃

2:

发热:

(一) 

外感发热:

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咽痒,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数,指纹红或紫浮露。

38度以下:

清肺平肝,天河水

38度以上:

清肺平肝,六腑,提捏大椎

(二) 

惊恐发烧:

惊吓发烧,面色发青,枕后热,耳廓冷,警悸哭闹不安。

清肺平肝、天河水、掐五指节

惊悸甚者加小天心,大便色绿加外劳宫

其他疗法:

藿香正气水贴肚脐:

用棉球蘸正气水放在肚脐上,胶布固定。

三豆饮:

黄豆、绿豆、黑豆各等分,煮或高压锅压,水要多放代茶饮。

发烧嗓子痛均可用 

黄豆白菜水:

黄豆先煮开后放白菜煮开喝

3:

咳嗽:

常由感冒演变而成,病因为外感风寒,风热引起;

慢性支气管炎多属内伤,脾湿生痰。

急性支气管炎:

初为感冒干咳,后痰变多,咳嗽加重,伴发烧,胸闷,白黄痰,苔红薄黄,脉浮或滑数,指纹红紫。

八卦,清肺平肝,四横纹,清天河水,捏脊

喘重逆运八卦,痰多去四横纹换小横纹

干咳:

大蒜冰糖煮水喝。

痰多:

川贝梨或杏仁梨,把梨挖小洞,梨核拿出,把川贝或杏仁6-10克加冰糖放入梨内蒸。

白萝卜去皮切成小块和蜂蜜泡在一起,密封2-3小时后把蜂蜜过滤出来用温水冲着喝。

(二) 

慢性支气管炎:

久咳,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甚者活动后喘,体虚自汗或盗汗,表虚易反复感冒,舌质淡红少苔,脉沉细,指纹淡红而沉。

补脾、八卦、清肺平肝、天河水

久病体虚自汗或盗汗加二马

久咳食疗:

两个梨的梨皮,15克陈皮,15克生姜煮开后放红糖调味

4:

哮喘:

天气变化,吸入花粉绒毛或食入下泄鱼腥,情绪波动等触动伏痰,肺失宣降,使气管痉挛

症状:

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喉间痰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一)寒哮:

兼见吐痰稀白,面色青白,四肢不温,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脉

滑,指纹淡红。

逆运八卦,外劳宫,清肺平肝,四横纹

(二)热哮:

兼见发热面红,吐痰黄稠,渴喜冷饮,尿黄便干,舌苔薄黄或黄厚,脉浮数

滑数,指纹色紫。

逆运八卦、退六腑、清肺平肝、二马

寒哮或热哮推拿完后:

揉天突,膻中,肺腧,定喘,按揉走搓摩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

(一)伤乳食泻

大便酸臭有泡沫,夹有不消化食物,腹痛腹胀,泻后痛减。

伤于乳者,大便稀薄,夹有奶瓣或蛋花样。

兼有呕吐纳呆,苔厚腻,或微黄脉滑,指纹紫滞。

(二)热泻

泻时暴注下迫,泻下黄水臭秽或带泡沫,日10余次,肛门灼热,尿黄而少或伴腹痛身热,呕吐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红紫。

八卦,清大肠,清脾胃,退六腑,捏脊

腹胀加四横纹,舌黄腻转白退六腑换天河水

热泻小偏方:

云南白药1克,用75%酒精调糊后贴肚脐,伤湿止痛膏固定。

(三)虚寒腹泻 

泄泻清澈或清水色绿,气味微腥不臭,腹痛肠鸣,口不渴,或四肢不温小便清长,或食后即泻,色黄加有不消化食物,神疲乏力,脉沉缓,指纹色淡。

外劳宫、清补脾,平肝

便秘:

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数日不行。

多以牛奶喂养,奶糖不在,喝水太少,贪食肥腻导致胃肠积热,或病后体虚,气血亏耗。

(一)实秘:

大便干结呈羊粪状,排便困难,数日不行伴腹胀,烦渴口臭,舌苔黄厚,重者 

肛裂出血,脉滑实。

清大肠,清胃,运水入土,四横纹,六腑,下推七节骨。

实秘食疗:

蜂蜜9克加1.5克食盐用温水冲服

(一)虚秘(长期便秘),大便艰涩不畅,伴面色无华,舌红少津,脉细数。

二马,清补脾,运水入土、清补大肠。

有热象加天河水

虚秘食疗:

杏仁5-10克+黑芝麻30克+大米50克熬粥

呕吐:

伤乳伤食,脾胃积热,脾胃虚寒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一)伤食呕吐:

呕吐酸腐,吐出不消化物,恶心不欲食,腹胀腹痛,大便干或泻下酸臭,

舌苔白厚腻,脉滑有力,指纹暗滞。

(二)胃热呕吐:

食入即吐,吐物酸臭,身热烦躁,口渴喜饮,小便黄少,大便臭秽或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八卦,清胃,天河水

腹痛腹胀加四横纹,便秘加清大肠

(三)虚寒呕吐:

进食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呕吐,吐出物不酸不臭,不消化或吐清稀黏液,面色苍白,或四肢不温,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苔白,指纹淡隐。

外劳宫,清补脾,清胃

外寒寒邪腹痛加一窝风

寒吐小偏方:

干姜30克、生姜30克、白酒炮制半月,大人呕吐可以喝5-10克,日两次,也可以红糖调味,小儿可以抹肚脐和中脘穴。

小儿时间病的推拿疗法

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有一些患儿在疾病发作上每一天总是有一定的时间上的规律上,这是怎么回事哪?

中医认为这种现象与人体内的营气的运行有关。

简言之,中医认为一天有12个时辰,营气分别运行于十二条经络,如果某一条经络的运行出现了问题就会在某一个时辰发病或加重。

这就是为什么十二时辰的病在临床上都能见到,并且发病的时间也往往是一个时辰的原因。

不论哪种病,只要是发病或加重总是在某一个固定时辰,再看这一时辰营气是流注于哪一条经络上,然后就可以采用“病时间甚者取其输”的治疗方法为治。

时间性疾病应取穴位:

子时23-1——胆经当令

足临泣:

位于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丑时1-3——肝经当令

太冲:

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寅时3-5——肺经当令

太渊: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卯时5-7——大肠经当令

三间:

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后,桡侧凹陷处。

辰时7-9——胃经当令

陷谷:

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巳时9-11——脾经当令

太白: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午时11-13——心经当令

神门:

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未时13-15——小肠经当令

后溪:

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

申时15-17——膀胱经当令

束骨: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酉时17-19——肾经当令

太溪: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戌时19-21——心包经当令

大陵穴:

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亥时21-23——三焦经当令

中渚:

在手背部,当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