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61663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Word文件下载.docx

1、景物描写也叫环境描写,其中包括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本课我们重点学习有关自然景物描写的一些方法。

自然景物描写一般是指描写日月星辰、草木山川、时令变化等。

绘景,必须抓住景物特征。

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的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区别于其他景物的地方。

时间、地点、景物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的特征。

要写好景物的特征,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2、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

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它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它全然相似的。

早、中、晚的景物不同;

春、夏、秋的景物不同;

风、雨、雪的景物不同;

高山、平野、沙漠的景物也不同。

同一类景物由于时间、地点、时代的不同,也赋予景物各自不同的特征。

写作时就要考虑时间的特点、地点的特点、时代的特点。

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3、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学生喜欢写景,但常常忘了为什么写景,抓不住景物的特征。

这里所说的特征和说明文中的事物描述不同,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自然景物是客观的,但是由于作者的心境不同,受到感悟的地方也就不同。

作者头脑里的景物特征已经深深印上了主观的痕迹。

有的甚至会大大变形。

“极度失望的人竟会看见黑色的太阳”————

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应当让学生明白,景物描写的标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自然景物是客观的,写什么,不写什么

,却全由作者的感悟来决定。

《故都的秋》和《沁园春·

长沙》写的是不同的秋景,但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引起作者感悟的一面。

所以,学习写景,既要认真观察,对景物有准确的了解,又要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

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情景交融。

指导案

导学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

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是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不同的人,对自然的感悟有深浅不同,情趣有高下之分。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悟,“大漠孤烟直”的审美,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朱自清的江南之春,峻青的海滨仲夏夜,老舍的济南冬天,郦道元的三峡四季,都写得脍炙人口,美不胜收。

那旖旎的春光,成熟的田野,多姿的冬景,奇异的山水,如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眷恋和热爱。

  春和景明,百花吐艳;

夏山如碧,莲叶满湖;

秋风送爽,金桂飘香;

冬雪漫天,素裹银妆,你能不停下匆匆的脚步,静心观赏?

自然是画,自然是文学,自然是哲理。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用赏美之心,感知风景的多姿;

用爱美之心,领略风景的魅力;

用审美之心,探究风景的神韵,创作了一篇篇流芳千古的写景佳作。

探寻这一篇篇写景佳作成功的秘诀,我们不难发现,要写好一篇写景的文章,关键在于善于观形察色,悟情品理。

写作方法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质地以及音响、气味等方面。

2、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

[1]观察和描写景物,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

观察景物的方法大致有四种:

a、定点观景。

观察点固定,观察的景物固定。

b、动点定景。

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某一种景物,正如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移步换景.指随着立足点的移动,观察的对象或同一对象的角度也不断变化,这是游记散文常见的写法。

描绘景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

a、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

b、时间顺序如写《日出》,可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

[2]观察和描写景物要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我们习惯用视觉去感受描摹景物,其结果往往犹如一幅寂静的,并无多少生机的平面画作,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说过:

“我们期待的散文,应该有声、有色、有味、有光。

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写了红、粉、白各色花之后,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接着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多富有诗意的春意啊!

活生生的“满园春色关不住”!

[3]观察和描写景物,要特别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特点。

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不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地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有这样的体会,他写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呢,荷叶纵然还在,绝不会是“无穷碧”了。

[4]描写景物要观察细致,还要用词准确,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要写好景物,仅仅通过细致的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我们在注意观察,培养自己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注意通过阅读,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

要注意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如,朱自清在《春》中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比喻写出了春雨的细密、闪亮、绵长的特点。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这样来描绘雪后美景: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贴切的比喻,准确的动词,生动地绘出了景物的特征。

[5]融情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不仅是作者对自然界景物的肉眼所见,更主要的是作者的心灵的感受。

朱自清在《春》中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三峡》表现了郦道元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流动着情感的文章才富有感染力。

1月亮快要出来了。

月亮还远着呢,可是在地平线后边,人们觉得它从黑暗的深渊上升。

一道微弱的光,给围绕在高坡上的树顶镶了一条花边,好像高脚杯的边缘,这些反映在微光中的树峰的侧影,一分钟比一分钟显得更为深黑。

法罗曼•罗兰:

《母与子》

2、雾霭消散了,银色的月光好像一身自得耀眼的寡妇的丧服,覆盖着广阔的沙滩。

河面没有一条船只,甚至看不见一丝微波,河心河岸,到处是一片宁静,这宁静有如死亡带给受尽苦难的病患者的一种无休止的安宁。

(印度泰戈尔:

《沉船》)

写作技巧

1、写景锦囊一:

给你一双慧眼

⑴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物?

明确:

最有典型性,最能代表学校的特色

⑵你为什么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

这是景物的特点

⑶什么是景物的特点?

即这个景物区别于其它景物的标志。

⑷景物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我们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方法一、多方面去发现和感知景物的特点

如何多方面感知?

你能以我们已学过的课文《春》为例吗?

例:

“春花图”

视觉——“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嗅觉——“花里带着甜味儿”

听觉——“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方法二、注意把握不同时间和地点景物的特点

举例:

荷:

(杨万里)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霜枝。

(苏轼)

2、写景锦囊二:

送你一枝神笔

过渡语:

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那样,这几位同学的语句之所以得到推荐,就是因为他们在描写景物的特点是注意了用准确的词语、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样,语言就会变得美起来。

方法一、恰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

那么,有没有其它方法也可以达到美的效果呢?

《春》

衬托——《春》以蜜蜂和蝴蝶来衬托花的甜香

联想——《春》由眼前的春花联想到果实

4、写景锦囊三:

抒我一片真情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

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那醉人的绿呀!

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

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朱自清《绿》

练案

一、鉴赏与训练——写景

(一)赏析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

写的好,好在哪里?

(发资料)

[学生习作] 

听雨 

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

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

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

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

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

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

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

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

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

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

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红的花。

点评:

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就像小作者说的那样“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

春雨很平凡,但不平凡的可以是我们“听雨”的思考,雨有什么样的特点?

不仅用我们的眼睛却观察,更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

这感悟便成了文章虽不巧妙,较为深刻的立意。

文章到这儿已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语言的表达功夫,小作者的笔还很稚嫩,但尽量地模仿引用课文原句,尽量用一些整句表达,使语言流畅起来。

当然文中对雨的描写略显单薄了一点,使内容不够不够充实,抒情言志略显牵强。

下面这篇是一篇参考例文:

(让学生读文章) 

雨丝、绿海 

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

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

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

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

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

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

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

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

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

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

让你莹洁纤细的身体,没入那深深沉沉的绿海,去捕捉那柔柔细细的雨丝。

而当有风的时候,雨丝如珠帘般的,在淡灰的天幕前,畅快地斜斜地扫过去,扫过那波涛汹涌的稻浪,在那波峰上激起一片白濛濛的雾,给稻浪涂染上一抹梦痕。

你更会爱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的两朵深红的伞花,持伞的人没在深深的稻浪里,只有那两朵圆圆的深红,在浅绿的海面上飘着、飘着,慢慢地,不像是要到哪里去,而只是无目的地那么飘着,在斜风细雨里。

你能不想到“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句吗?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

让那雨丝的清凉,洗去你心灵上的尘;

让那雨丝的安闲,抹去你思想上的俗;

让那无声的雨丝告诉你,那些躲在房中,关紧了门窗的人们,所永远不会了解的,雨丝和绿海那心底的爱,和永恒的诗。

多希望你来!

来看看我未关的窗,来看看我被雨丝沾湿了的窗帘,来看看为爱那如丝的雨而不肯关窗的我。

(选自《罗兰散文》,有删动)

先让学生说说读了文章后的感受。

教师再点评:

“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正是这份爱,在作者的笔下,落在绿绿的稻田上的那场雨这样的富有诗意。

这诗意从作者的心中溢出,伴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流淌在作者的笔尖,便成了同样富有诗意的语言:

稻田成了“海”,小丘成了“海”中的“岛屿”,连那煞风景的电线杆也成了点缀。

“雨”更让作者浮想联翩,想着与她亲近,让她抚慰;

想着受她洗礼,涤去尘俗。

借雨景,抒雨情,言雨志。

这一切融合在作者的笔下,就是那生动联想,贴切的比喻,深刻的感悟。

这雨倒不像从天上落下来的,分明像从作者的心底流淌出来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其它景物的描写特征:

1、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

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

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迎着金黄的阳光,透明如片片碧玉,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黄河浪《故乡的榕树》)

这段文段作者把榕树的特征魁梧、卷曲飘拂的长须、春天新长的嫩叶都描写得非常清晰时了。

同时还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

2、“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

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

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

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 

(茅盾《风景谈》比喻、白描)

  点评:

写景物的特征,也可以用工笔描摹。

这里用工笔写景范围不大,却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都仿佛带着泥土的气息,一草一木,每个细小的景物,都没有脱离开这一特征。

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点评:

这段文字写出了荷塘下的景色,作者给我们写出了荷叶、荷花、荷香等景物的特征。

并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4、“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通感) 

这一片段是通过树影来衬托月亮的美丽,从而使得月亮更加朦胧而富有美感。

(二)、教师小结:

由上可见,景物的特征只是简单的描绘还不够,恰当的写作方法如“大笔勾勒、工笔描摹、衬托”等和巧妙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才会使效果更加明显。

(三)课堂片段训练 

(同学们开学以来天气都是多雨的天气,哪你们也试着写一写有关雨的文段好吗?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练习: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2、使用大笔勾勒与工笔描摹手法写一段雨景,200字左右。

学生写作后将学生的片段练习进行点评。

二、课后小活动(二选一)

1、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写一篇景物观察笔记。

要抓住景物特点,作具体描绘。

参考题:

1.花圃2.月夜3.雨中4.秋晨(也可以根据所观察的其他景物自拟题目)

题解:

景物描写包括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胜景、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等的描写。

描写景物,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要写出特色,就要注意观察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时令特色,包括春夏秋冬、晨昏昼夜不同的景色,传统节日不同的景观;

二是地域特征,南北东西、山川湖海、城镇乡村、风景名胜,都有其各自的风光特色。

写出景物特色的诀窍为十个字:

细节、形象、特色、感受、体验。

细节:

“描写风景的时候,应该抓住琐碎的细节,把它们组织起来,让人看完以后,一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那个画面。

”(屠格涅夫)

形象:

“作者对山川景物的种种感受,由此得到的种种启迪、联想、思想感情上的升华,都需要凝聚在足以吸引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

”(袁鹰)

特色:

“一个风景有一个特别的美,永远独立。

假若在作品中随便地写些风景,即使写得很美,也不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老舍)

感受:

“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

景是自然界的存在;

写景,是通过作家的感受再现于作品的。

它除了自然的美外,同时包含着作家抒发感情的美。

”(碧野)

2、开展一次“用我的眼睛看校园”的观察活动。

三五人自由成组,集体观察校园里的景物。

可以观察校园全景,观察有特色或你感兴趣的局部。

观察结束后,每人写一篇观察笔记。

景物描写要取得动人的艺术效果,就要注意写景的层次和角度。

写景的层次,就空间而言,有远近、高低、里外、上下等层次的差别;

就时间而言,古今有别,四时不同,朝暮有异。

一段写景文字,应该写出处于不同空间和时间层次里景物各自的特点。

写景的角度,主要有如下要求:

调动多种感官去体味,让景物呈现出丰富瑰丽的声、色、味、态;

注意动态、静态的调和,实景(眼前之景)、虚景(联想想象之景)的互补;

善于炼字、运用修辞,用具体可感的景物来描绘抽象的事物;

注意手法多样,兼顾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对比与烘托等。

此外,写景离不开深刻的意趣,见景又见情,景物描写才动人。

三、写作

1、以“秋色”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参考题目:

《却道天凉好个秋》、《萧瑟秋风今又是》、《秋日胜春朝》

2、下列题目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听雨》、《遥望星空》

课后作业

收集写景的名言警句

—————————————————————————————————————————————————————————————————————————————————————————————————————————————————————

课后反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