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学段第二学期室内课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五年级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学段第二学期室内课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学段第二学期室内课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真了解体质健康标准,知道考核的项目:
必考项目:
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
8往返跑选一项、坐位体前屈。
三、合作学习,复习基本体操
重新调整队伍。
组织复习
1、按老师要求排好队,了解自己的位置。
2、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找到同伴,合作复习广播操。
3、听音乐集体复习,体会整套操的动作和良好的节奏。
4、柔韧放松,积极参与小结。
小组分散
散坐在草地上
场地器材:
操场、录音机
第二课:
体质健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体质健康内涵和作用。
2、知道《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测试内容。
3、积极参与阳光体育活动,努力通过实践来促进体质健康。
教学内容:
1、体育常识:
2、室内游戏:
换位接力、蹬三轮等。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改善和提高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老师首先提出:
什么是体质健康?
以问题导入进入本课学习。
2、板书:
体质健康。
3、组织学生联系实际充分讨论,鼓励学生跟踪发言,畅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习新课
1、老师讲解有关体质健康的要点。
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在其宪章中提出健康定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
2、由体质健康问题,自然引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课题,板书。
3、重点介绍:
(1)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
(2)简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意义
(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分组与项目
(4)如何改善和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加强体育锻炼;
提高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大胆说出自己的认识。
三、室内游戏:
换位接力、蹬三轮
1、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要求。
2、小组试做。
3、注意游戏时的安全。
4、分组练习。
第三课:
自测脉搏的方法
(1)知道什么叫脉搏,了解自测脉搏的意义。
(2)学会简单的自测脉搏的方法,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3)踊跃体验并尝试自测脉搏。
教学内容:
(1)健康常识:
(2)室内活动:
吹鸡毛、打“排球”(气球)、小吊车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自测脉搏的方法
教学程序:
一、学习新知
教师教法:
(1)从医生看病量脉搏导入本课:
“同学们,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也常常以测量脉搏来判断身体对运动负荷反应的情况。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
(2)介绍测量脉搏的意义,启发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体育活动实际谈谈感受和体验。
(3)示范自测脉搏的动作,指导学生实际测试安静时和活动后的脉搏。
(在室内连续蹲下站起)
(4)让学生回家后学着测量家人的脉搏.
学生学法:
(1)结合日常实际说一说哪些地方要测量脉搏。
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
(2)听教师介绍测量脉搏的意义,与教师、同伴一起探讨有关测量脉搏的知识。
(3)观看教师示范,练习自测脉搏动作,同桌互相观察,互相测试,了解自己安静时与运动后的脉搏。
(4)读一读黑板上记录的教学内容,把本课的要点记下来,回家与家人体验自测脉搏,讲一讲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具有关爱家人健康的意识。
二、室内活动
(1)讲解室内活动“吹鸡毛”、打“排球”(气球)、“小吊车”的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游戏活动
第四课:
养生之道:
皮肤要多擦如厕要少话
(1)记住“皮肤要多擦如厕要少话”十个字,对养生之;
酋有兴趣。
(2)明白养生、健身的道理,自觉实践,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3)尝试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更多的养生、健身知识。
教学内容
(1)养生之道:
皮肤要多擦如厕要少话
(2)民间体育活动:
拾子、抓骨牌
明白养生、健身的道理,自觉实践,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有关体育锻炼的录像带、录像机、电视机等
(1)把“古人的经验”——“皮肤宜常干沐浴,大小便宜闭口无言”工整地写在黑板上,并结合实际加以讲解;
皮肤干沐浴,就是按摩全身皮肤,使皮肤洁化、强化、美化;
大小便闭口,就是在二便时轻合上下唇、微咬上下齿,做到不说话、不呼叫、不哼唱。
(2)围绕按摩皮肤、二便勿言,讲清两个要点:
一是“干沐浴”前必须先将两手洗净并搓热,然后模仿洗头(沐)、洗澡(浴)的动作干擦各个部位的皮肤;
二是“闭口勿言”必须做到情绪安定、呼吸平缓、不吁不喘、自然自在。
(3)借助插图讲如何落实“我们的行动——净手干擦皮,如厕把嘴闭”。
(1)认真听教师讲课,理解“皮肤宜干沐浴,大小便宜闭口无言”的道理。
(2)为了健身、健心、健美,自觉做到皮肤上多搓擦,厕所中少说话。
(3)把自己到本学期为止所学到的、可以把养生之道概括为十六个“要”(身要运动,睡要放松,食要得中,面要多擦,发要多梳,衣要适时,目要常运,耳要常弹,背要常暖,胸要常护,饭后要摩腹,饭后要行步,身要常摇,足要常擦,在家里老人过生日之时、老人节时、新年来到时赠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祝他们越活越年轻,越来越幸福)。
二、室内游戏
(1)讲解和示范几种民间体育活动“拾子”、“抓骨牌”的玩法。
然后指导学生小组活动。
(2)先看、听教师介绍“拾子”、“抓骨牌”民间体育活动的各种玩法,然后自由组合小组,进行游戏活动。
第五课:
营养素与科学进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六种营养素的重要作用和均衡营养的道理
2、学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树立终身身体健康的思想
3、积极参与讨论,关注营养与健康,回家向家人宣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大营养素的作用和各营养素的缺乏症;
难点:
营养素的缺乏症,建立健康饮食观。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频为主】,几种代表食物。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PPT展示多幅实物图】
食物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是什么?
新课讲授:
食物为人体提供了六大类营养素: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分、维生素、无机盐。
一、三大热能营养素
为什么称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为热能营养素?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根据自身生活经验总结:
1、糖类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2、蛋白质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3、脂肪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二、其他营养素
1、水的重要性
2、无机盐的作用和缺乏症,不同无机盐的食物来源
3、维生素的重要性及食物来源,介绍维生素的缺乏症
4、膳食纤维的相关常识和食物来源
三、小结
【PPT以图表形式对比归纳各营养素的作用、食物来源、缺乏症】
六、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较多,但由于与饮食健康密切相关,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及兴趣点引导学生分析,结合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
第六课:
武术
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与武德武礼
武术的民族精神、武术的内涵、武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
武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
1、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
2、明确武术的民族精神,了解武术的内涵。
3、使学生对武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影响有全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武术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两大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它的起源与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二、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1、武术的特点
武术是由人的技击自卫术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套路和搏斗,单练与对练,无论什么民族使用何种器械,都保留了攻防技击的技术特点。
(1)武术产生、发展于中国,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2)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心理要素,体现于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
(3)注重和谐。
追求人己物我的和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
(4)注重形神兼备。
武术在技术上不仅重视外在形的美,更追求内在神的美。
(5)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
武术不仅注重单个动作与单个动作之间的衔接,而且要求整套的演练气韵生动、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6)既重外练又重内练。
外练指人体骨骼、关节、肌肉所组成的运动系统完成的各种动作;
内练通过调整呼吸,掌握运气调息的方法,达到精、气、神、力、功的更高境界。
(7)多种拳种并存。
武术是个多拳种、多流派的传统体育项目。
2、武术的作用
(1)健身作用
中国人历来重视运动,重视生命,注重养生之道,所以在武术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养生导引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如轻柔缓慢的太极拳运动,不仅对心血管、呼吸系统有良好影响,而且对调节神经系统、陶冶性情、缓解压力都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受到海内外人群青睐。
(2)技击作用
在以冷兵器为主要兵器的时代,武术的技击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到了现代,武术技击作用虽不如古代那样突出,但在战争中仍不可避免会遇近距离的搏斗,尤其在公安战士执行公务时,娴熟的格斗技能对完成任务的作用更重要。
(3)观赏作用
武术既是人的身体活动,又是一种武技,尤其是现代的套路运动:
高、新、难、美的技术要求,使武术运动的观赏性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即使在人们进行攻防技击时表现出的神态与神秘技击色彩,也同样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4)教育作用
武术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颜元,他主持的漳南书院里就有武备课。
现代学校体育课程中的武术课,其功能是通过武术向学生传授武技,更重要的是灌输武德思想,提高民族意识,激发图强精神。
(5)经济作用
武术同其它体育运动一样,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如对国内外武术爱好者进行教学、训练,开办武术馆校,举行武术表演、比赛,这些活动,使武术以劳务的形式为社会提供了服务,加上武术器材、服装、教材、音像资料等用品的消费,充分发挥了武术的经济作用。
三、武德与武礼
1、武德,即指在从事武术活动群体中形成的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它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武德影响着习武者的各类活动,贯穿于拜师择徒、教武、习武、用武的全过程。
儒家仁学思想成为传统武德的主要内容,表现为“仁、义、礼、行、勇”等方面。
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
武德是武术的灵魂,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
2、武礼,也是武德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动作规范与精神面貌,能直接反映出习武者对武术运动认识程度与修炼品行层次的高低。
而抱拳礼是武礼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并赋于新的涵义。
做好抱拳礼也是被人欣赏,或者欣赏他人品行一种表现。
抱拳礼的方法:
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
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颏平齐。
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
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举止自然大方。
抱拳礼的具体涵义是:
左掌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屈指表示不自大,不骄傲,不以“老大”自居。
右拳表示勇猛习武,左拳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弯曲成圆,表示五湖四海(泛指五洲四洋),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文武兼学,虚心、渴望求知,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四、课下思考
1、武术的文化特征表现在那些方面?
2、什么是武德?
武德包含哪些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3、武术对培育和弘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哪些作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