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93260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

《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色素辣椒酱用番茄大棚蔬菜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试验与示范申请书文档格式.docx

(1)辣椒的绿色防控。

(2)番茄的绿色防控。

(3)大棚蔬菜的绿色防控。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指标

1、绿色防控效果达85%。

2、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5%以上。

经济指标:

1、每667㎡防治成本平均降低15%。

2、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到10%以内。

3、每667㎡增产15%以上。

主要作物

面积

1、番茄8.5万亩。

2、辣椒12.3万亩。

3、大棚0.2万亩。

完成年限

2011年—2012年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与示范单位

1.1项目名称:

1.2项目实施地点: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才吾库勒镇

1.3项目实施单位:

1.4项目负责人:

1.5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1)种子检疫:

从源头截断病虫传播流行。

(2)长期监测,及时预报。

加强病虫害的监控和阻截,防范病虫害的入侵和传播。

(3)生态调控技术,农业防治,多措并举。

(4)生长素诱导素制剂应用技术。

(5)抗生素制剂应用技术。

(6)微生物菌肥应用技术。

(7)生物防治,保护天敌。

(8)物理诱控技术。

(9)化学防治,科学用药。

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攻方向,而绿色消费则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绿色消费呼唤绿色农业,绿色农业呼唤绿色植保,绿色植保呼唤绿色防控技术的不断创新与产业化推广。

一、项目(课题)概述

焉耆垦区。

随着红色产业的发展,大棚蔬菜的崛起,同时也是病虫灾害多发时期,这些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日益突出,给植保带来诸多问题。

绿色防控是以保护农作物,认真贯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植保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现代农业,坚持"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采取生态控制、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和化学调控等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科学合理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作物生产,不利于病虫害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把作物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使番茄、辣椒、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无害的目的。

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分别形成了以基地、作物、防虫产品、靶标、农业设施和生态环境为主线的多种技术推广模式。

1、以焉耆垦区红色产业基地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

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按照目标产品的生产标准,制定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使用技术规范,生产绿色农产品。

2、以作物辣椒、番茄、大棚蔬菜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

针对作物生长期全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集成多种植保产品和技术,实施全过程绿色防控,保障绿色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3、以靶标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

针对番茄、辣椒、大棚蔬菜重点有害生物(病虫草),组织、集成、实施绿色防控。

4、以现代农业产品农用杀虫灯、黄板色诱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

例如,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和黄板色诱杀虫,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对天敌的杀伤,不会引起人畜中毒。

而且省工、省力、方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近年来,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已在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

5、以现代农业设施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例如,以现代农业设施加压滴灌灌将杀虫剂、杀菌剂、微量元素滴入。

在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与植物之间,地下生物与地上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它们不间断地发生能量交换与信息交流,土壤微生物通过其新陈代谢促进各种营养元素,杀虫剂和杀菌剂的转化,易被植物摄取利用。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侵入,还可以大幅度抑制昆虫的采食。

同时还可减少机械、人工费用。

6、以生态环境调控我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例如,我区每年实施的秋耕秋灌,利用日光暴晒,水淹深埋,杀虫灭菌,控制有害生物。

二、项目(课题)的意义和必要性

焉耆地区近些年作物结构多元化,品种繁多,受市场经济影响较大。

为了调整作物结构,重配资源组合,发展高效可持续农业,生产绿色产品,十分重要。

随着番茄、辣椒、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品种的增多,种植方式多样化,其病虫发生种类和面积也明显增加,危害损失日趋严重,防治难度逐步加大,已成为制约番茄、辣椒、大棚蔬菜生产的严重障碍。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种植制度的发展,促使我们要从高效集约农业角度考虑问题。

因为资源配制的合理性是产业形成的重要条件,科技的转化率主要表现在产量效益方面,如何将有生资源合理配制,通过科技手段,达到高效益的目的,很有必要。

随着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问题已成为农业生产中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

食品安全对加工番茄、辣椒、蔬菜的生产(特别对植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国都以“植物检疫”为手段,以“安全、质量”为借口,限制它国农产品的进入,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农产品、平衡贸易的目的。

因此要想发展新疆的名优产品,并使其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声誉和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水平,这就要求对其病虫害必须进行无害化防治。

否则就会遭到进口国“绿色壁垒”的限制。

我国是欧美“绿色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项目(课题)关键技术措施

  1.农业防治是无公害农产品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基础。

采用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为害的生态环境条件,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

  1.1.加强植物检疫。

根据国家的植物检疫法规、规章,严格执行检疫措施,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随种子、苗木、植株等的调运而传播蔓延。

  1.2.选用抗(耐)病虫品种。

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最根本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结合当地种植的作物种类和病虫发生情况,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减轻病虫为害。

  1.3.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

从无病留种田采种,并进行种子消毒。

常用的方法有洒种、温汤、浸种或采用药剂拌种和种衣剂包衣等方法进行种子处理。

  1.4.培育无病壮苗,防止苗期病虫害。

育苗大棚彻底清除枯枝残叶和杂草。

采用培养钵(或苗盘)育苗,营养土要用无病菌、无虫卵、无杂草的基质,同时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加强育苗管理,及时处理病虫害,选用无病虫壮苗移植。

  1.5.清洁田园。

病虫多数在田园的残株、落叶、杂草或土壤中越冬、越夏或栖息。

在播种和定植前,结合整地收拾病株残体,铲除田间及四周杂草,消除病虫中间寄主。

1.6.适时播种移栽。

合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移栽期,可以避开某些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危害盛期,从而减轻病虫危害。

  1.7.合理轮作。

连作是引发和加重病虫为害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生产中按不同的作物种类、品种实行有计划的轮作倒茬,既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肥力,又可减少病源虫源积累,减轻危害。

  1.8.深耕晒垡。

深耕可将土表的蔬菜病残体、落叶埋至土壤深层腐烂,并将地下的害虫、病原菌翻到地表,受到天敌啄食或严寒冻死,从而降低病虫基数。

而且使土壤疏松,有利于蔬菜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逆性。

  1.9.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条件,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应以有机肥为主,适施化肥,增施磷钾肥及各种微肥。

施足底肥,勤施追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杜绝使用未腐熟的肥料。

氮肥过多会加重病虫的发生,

 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无公害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防治手段,可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且不污染产品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它包括保护利用天敌和使用生物菌肥,微生物及代谢物制剂等控制作物病虫害。

目前,“以有益菌抑制有害菌”"

以虫治虫"

、"

以菌治菌"

以菌治虫"

以病毒治虫"

以抗生素治虫"

等生物防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无公害农作物生产中。

  2.1.保护利用天敌。

即利用田间害虫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

田间害虫天敌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育、生存的有利环境,充分发掘利用自然资源的控害作用防治害虫,显然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生物防治途径。

多种捕食性天敌(包括瓢虫、草蛉、蜘蛛、食蚜蝇等)对蚜虫、红蜘蛛、叶蝉等害虫起着重要的自然控制作用。

2.2.微生物菌肥应用技术。

主要示范推广农晨生物菌肥,有益菌大量繁殖,抑制有害菌生存,改善营养环境,增进土质肥力,增强农作物抗病虫能力。

2.3.生长素诱导素制剂应用技术。

主要示范推广福施壮诱抗素,龙生绿源生长强壮剂。

诱抗素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侵入,在植物的抗病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诱抗素可以大幅度抑制昆虫的采食,脱落酸也是一个抗虫剂。

生长剂促进植物须根和根毛的生长及根系发达,维持健全的生长发育状态,诱导植物开花授粉,保花保果,提高植物品质和产量,避免病原物的侵染。

消除不良环境和病害侵扰,提高植物对水肥的利用率,减少或避免化学农药的施用,

2.4.利用抗生素等生物制剂防治蔬菜病虫害。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生物防治技术。

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害虫,阿维菌素(虫螨克)防治棉铃虫、小菜蛾、菜青虫等,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防治多种蔬菜的软腐病、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

  3.物理防治

  3.1.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对光的趋性,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利用害虫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的特性,将光波设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色和味引诱成虫扑灯,灯外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达到降低田间落卵量,压缩虫口基数。

尤其在夏秋季害虫发生高峰期对蔬菜主要害虫起到了良好的诱杀作用。

  3.2.色板、色膜驱避、诱杀。

即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用色板、色膜驱避、诱杀害虫。

在田间铺设或悬挂银灰色膜可驱避蚜虫。

利用蚜虫、白粉虱等对黄色的趋性,在田间悬挂黄色捕虫板以粘住蚜虫、白粉虱等。

可以有效控制害虫发展。

  3.3.太阳能土壤消毒。

在夏季高温季节,通过耕翻土壤,覆盖塑膜来提高土壤温度,籍以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和病原微生物。

  

3.4.食物趋性诱杀。

利用成虫补充营养的习性和对食物的优选趋性,在田间安置人工食源进行诱杀,也可种植蜜源植物进行诱杀。

  3.5.栖境诱杀。

很多害虫都有昼伏夜出习性,利用这一习性,人为在田间模拟设置害虫栖境进行诱杀。

可利用杨树把诱杀棉铃虫。

3.6.合理调控塑料棚室内的温湿度防治病害。

塑料棚室内的温湿度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

合理调控棚室内的温湿度,使其利于蔬菜生长,不利于病害的发生,从而达到防病高产的目的。

如采用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等。

同时还可采用无滴膜、铺地膜、膜下灌水,降低棚室湿度,控制病害发生。

  4.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仍是目前防治病虫害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无公害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

严格控制农药残留不超标和严格控制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是保证化学农药不超标的重要措施。

  4.1.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农药使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治理乱施滥用农药现象,推进农药的应用向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发展。

  4.2.严禁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有"

三致"

作用的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4.3.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预报,根据防治指标,结合病虫发生特点,选择有效药剂和最佳防治时机,对症用药,适时用药。

  4.4.加强病虫抗药性监测治理,轮换交替用药。

对同一种类的病或虫,用对症的几种或几类农药轮换交替使用,可避免或延缓病虫抗药性。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合理复配混用,可起到扩大防治范围,兼治不同病虫害,降低毒性,增加药效,延缓抗药性产生等效果,既降低化学农药用量,又扩大杀虫谱,又延长持效期。

  4.5.选用合理的施药器械和方法,讲究施药技术。

积极推广机械喷雾技术,大力推广烟雾剂及粉尘剂等高效剂型。

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病虫选用恰当的施药方法和技术,提高施药质量,减轻病虫危害。

特别是铜制剂严禁用铁容器。

4.6.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做到科学安全合理用药。

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

同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人畜安全。

  4.7.加强对作物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严禁销售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

为绿色环保的需要,在焉耆垦区特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绿色防控,为团场职工增收、增效,为今后农业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其意义深远。

四.市场需求分析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绿色产品已占主导地位,这充分反映了消费者“重归大自然”的消费意识,人们越来越希望从众多的食品中选出更健康的产品。

新疆番茄酱、辣椒粉因质优、价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一路杀入国际市场,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番茄酱生产省区,为将“新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闯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辣椒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辣椒红色素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红色素,我国的食品着色剂产业随着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而壮大,国家根据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对食品添加剂提出了“天然、营养、多功能”的发展方针。

今后我国化学合成着色剂必然被天然色素所取代。

蔬菜是人们一日三餐所必需的食品,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蔬菜的需求已经由数量增长型转为质量增长型,对安全、营养、无污染的蔬菜需求与日俱增。

这就对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尤其是化学农药的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要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病虫抗性增加,病虫再猖獗危害,农药残留等恶性循环,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就成为蔬菜生产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五、项目(课题)的主要目标和技术经济指标

(1)主要目标:

完善绿色防控配套技术规程,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期缩短,农产品质量提高,同时还可带动焉耆垦区和周边乡镇,显著提高了生态和社会效益。

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最终实现焉耆垦区产量的提高,促进经济效益,增加职工收入,逐步实现绿色植保。

通过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达到团场增效,农工增收的目标。

(2)技术指标

(3)经济指标:

六、项目(课题)完成后形成的成果和综合效益

以综合防治,丰产栽培为基础,绿色防控作为创新点,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成果。

七、申报单位现有工作基础

1.农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提供农业技术服务的单位有能力负责好管理好这项工作。

2.申报单位现有的工作基础

2.122团场耕地面积14万亩地,人口2.7万。

2.2有绿色防控试验、示范分析资料。

2.3具有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有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基层技术队伍。

八、项目(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研究内容

2010年通过试验、示范,调查整理出依据,积累了些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2.关键技术(包括技术难点、创新点)

(1)技术难点:

二十二团属焉耆垦区,湖区气候,病虫易发区,主要有三大不利因素,即:

①气候因素:

是制约病虫发生的主要自然因素。

②品种因素:

根据特殊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作物,不同的品种,抗病虫性不一样,因此品种选育及选择迫在眉睫。

③栽培技术措施:

焉耆垦区没有完善的适应本区的辣椒、番茄大棚蔬菜栽培措施,主要以加压滴灌栽培为主。

由于品种多,措施差异大,给病虫防治带来难点。

(2)创新点:

通过绿色防控作为创新点,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成果。

(3)以二十二团为中心,可以带动整个焉耆垦区的农业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

九、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及实施方案

1.必要支撑条件

①有成功的绿色防控试验、示范调查技术资料。

②有供示范的土地条件;

③有成功的滴灌技术;

④有配套的水利设施;

⑤有科研育种单位和厂家提供药剂;

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

2.组织管理的措施

①由师农业技术推广站、二十二团生产科、农科站负责制定管理措施;

②参与种植单位农机配套和劳动力协调工作。

3.组织实施的方案

由师农业技术推广站二十二团生产科、农科站制定该课题的试验方案,农科站对作物农艺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研发指导和病虫害的预测及防治,土壤水、肥、盐动态监测,指定相应的栽培技术指南和跟踪栽培技术的落实与指导。

十、研究人员队伍和合作单位基本情况(含课题负责人背景资料)

主要参加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专业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十一、联合申请单位须签定协议,明确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

十二、申报单位意见(并加盖公章)

同意申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