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8628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考研笔记春秋战国至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春秋开始铸造金属货币;

战国各国均有自己的货币形式,楚“郢爰”。

C:

度量衡:

战国时期各国度量衡渐趋一致。

D:

高利贷资本活跃:

E:

城邑成为交换中心:

春秋为政治中心,战国为政治、商业中心的合一。

五、城市的发展临淄、武阳/燕下都、郢、陶。

第二节春秋战国的改革与变法一、改革、变法的背景1、经济的发展2、兼并战争的发展二、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春秋)1、经济方面:

首次打破井田制,对“鄙野”出现的大量“私田”,变以往的不收税为“相地而衰征”的税制。

衰(cuī),是等差的意思。

就是按土地好坏分等征收实物税。

这表明齐国经济发展较快,井田制首先在此破坏,所以要求赋税制度做出相应的改革,以便增加国家税收。

管仲还对山海渔盐的管理进行改革:

免除关税以鼓励出口,设盐铁官以促进煮盐、冶铁业的发展。

另设置“轻重九府”管理货币和物资储运,既满足了人民需要,又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2、政治方面:

实行“叁国伍鄙”制。

当时把周人所居之地称“国”,把被征服族居住地称为“野”,或“鄙”,即郊外。

“叁国”,即把“国人”分为三部分设三官管理。

国又分为21 

乡,其中6 

个工商之乡,15 

个士乡。

西周时,国中住士农工商“四民”,各有定居。

现在居住混乱了,管仲改革管理办法,要四民定居原处,“勿使杂处”,以确保士农工商各业世代相承。

“伍鄙”,即把郊外分为5 

个属,设立五大夫管理,一属含10 

县。

具体划分为:

30 

家为邑,300 

家为卒,3000 

家为乡,9000 

家为县,90000 

万家为属。

分级设官管理,每年考核,惩劣择优。

这一改革表明,春秋初年,齐国的国野关系开始破坏,出现“四民”杂处的情况。

如此整顿内政,为的是集权于贵族,加强统治。

3、军事方面:

实行兵民合一组织。

因为“国人”才有当兵的权利,所以管仲规定在“国”中5 

家为轨,10 

轨为里,4 

里为连,10 

连为乡。

全国三师(即三军)由桓公、二卿统帅。

按此系统组织的国人,平时生产,战时出征。

既扩充了军队编制,增强了战斗力,又减少了养兵的兵赋负担。

4、外交方面:

军政合一,国民以军事编制组织起来,设轨、里、连、乡、帅五级制。

结果:

为桓公称霸打下了基础。

三、鲁国宣公“初税亩”(春秋)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这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

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

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四、魏、楚、齐、韩的改革1、魏文侯用李悝改革A:

作《尽地力之教》:

鼓励与强迫结合,推行“平籴法”,保护农民。

废除官爵世袭制:

《法经》:

保护王权,加强专制。

2、楚悼王用吴起变法A:

摧毁贵族势力,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

撤无能、无用、不急之官。

迁贵族开发边地。

3、齐威王用邹忌变革4、韩昭侯用申不害改革以“术”为核心,加强君主对臣下的控制,提高行政效率。

五、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注意相关史料)1、变法前秦国的状况A:

经济发生变动:

初租禾B:

国乱、兵弱、主卑C:

以夷狄之国被歧视,无法参预中原各国盟会。

2、公元前356年变法(以厉行法治、强化君主集权为主)A:

什伍连坐制:

互相监察,互相告发。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生产粟帛多者可免除傜役;

怠惰或弃本逐末籍没为奴。

拆散大家庭: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奖励军功:

平民立功可得爵,宗室无军功,不能取得贵族身份。

3、公元前350年变法(注重于制度建设)A:

废井田,开阡陌,行授田。

普遍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商鞅方升。

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居。

4、意义与影响A:

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成为即将出现的大一统专制政体的社会基础。

重农抑商政策成为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

新的授田制客观上助长了土地私有化的趋势,为以后土地兼并埋下了伏笔。

六、官僚体制的建立(即改革、变法的结果)1、相、将分职制度2、郡县制的产生(注意史料)3、官吏任免制度4、符、玺管理制度5、俸禄制度6、上计制度(朱著133页)7、爵位、封君制度:

爵位不能世袭;

封君只享衣食租税,不治民。

第三节春秋战国社会等级关系的变化 

一、春秋以前的社会等级1、贵族阶层: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2、平民阶层:

庶人、手工业者、商人3、奴隶阶层:

官府奴隶、家内奴隶、生产奴隶二、春秋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化社会结构变动巨大,由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

春秋末年,对社会阶层的概括由贵贱之别转向职业区分即“四民”。

结构变动导致社会复杂化,统治者对治国方式作出调整,典型例子是成文法的公布。

前536年郑国子产“铸刑书”,前513年晋国“铸刑鼎”。

(《简史》P35)1、阶层内的变动A:

诸侯凌驾天子之上: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诸侯权力下替,卿大夫主政,甚至代替原来的诸侯,为一国之君,如田氏代齐,前453年三家(韩、赵、魏)分晋,成为诸侯等(这是战国时期的事情)。

2、阶层间的流动A:

庶人上升为士,春秋后期还可以为官。

工商业者地位提高。

春秋后期可因战功为官,进入统治阶层。

3、新阶层的形成A:

地主和佃农:

贵族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实物地租,成为地主;

农民成为佃农 

开始出现自耕农:

土地不再定期轮换,农民家庭占有小块土地,自给自足。

三、战国时期新型社会等级关系的定型(井田制瓦解造成)1、贵族阶层的没落与地主阶层的形成A:

贵族阶层的分化:

成为游士;

成为地主。

地主阶层的壮大:

贵族食封地主;

军功官僚地主;

豪民(土地买卖形成)2、自耕小农的普遍存在 

A:

转化途径:

贵族转化而来;

“国人”、“庶人”转化而来。

权利和义务:

治田百亩,独立,有财产;

缴纳法定赋税、定期服役、服兵役。

存在的意义:

各国立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

从变法目的分析。

3、佃家和雇农A:

佃农的形成:

农民失去土地,有的流离失所,成为“宾萌”;

有的成为佃农。

雇农的形成:

农民出卖劳力,成为雇工。

农业、水利、手工业方面均使用雇工。

4、奴隶的种类和来源A:

官府奴隶:

罪犯罚为“隶臣”,其家属没收为奴;

战俘奴。

可以赎免,条件苛刻。

私人奴隶:

官府赏赐;

市场购买。

赘婿:

家贫子壮则出赘。

5、士阶层的变化A:

士来源复杂化:

知识分子的代称,摆脱等级制束缚,自由流动。

布衣卿相之局:

受国君重视,战国养士之风盛行。

四君与吕不韦;

《吕氏春秋》。

推动文化发展:

口头论战、著书立说,导致“百家争鸣”。

四、社会等级变化的意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深刻的变化,标志着一个新型社会的形成。

第四节从诸侯割据到秦统一一、春秋大国争霸(东周迁都洛邑)1、尊奉王室:

郑国率先“挟天子以令诸侯”,郑庄公成为最早称霸的国家。

2、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在大国争霸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一些著名的霸主,文献中称之为“春秋五霸”。

关于五霸有两种不同说法。

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共涉及齐、宋、晋、秦、楚、吴、越七国。

七国当中,宋国只是一个中等国家,其国君宋襄公有志图霸,实未成功。

秦国是周室东迁后在宗周故地发展起来的诸侯国,虽一度号称霸主,但只是称霸于西戎,霸业并未及于中原。

吴、越到春秋晚期才相继崛起于长江下游,霸业短暂。

总体来看,春秋最主要的霸主当属齐、晋、楚三强。

秦、吴、越也是大国,但稍逊一筹,只具有“偏霸”的性质。

葵丘之会:

前651,齐桓公会诸侯,天子派人前往,桓公成为霸主。

晋楚相争:

前632年,城濮之战,晋确立霸业。

前597年邲(音必)之战;

前575年鄢陵之战C:

弭兵盟会:

公元前579 

年,争霸的晋、楚两国在宋国大臣华元的调停下议和,但两国都并无诚意,只是矛盾的暂时缓和,以后战端再起。

公元前546年,在宋国大臣向戍的提议下召开了14国参加的“弭兵”盟会。

会上规定:

晋、楚两国的仆从国以后要既朝晋,又朝楚,承认它们是共同霸主,平分霸业。

这次盟会以牺牲仆从国的利益为代价,换来了中原地区相对的和平与安定。

吴(伍子胥、孙武)越(范蠡、文仲)争霸:

前506年,吴王阖闾陷楚都郢;

前494年,伍员助夫差灭越;

在邗(扬州附近)开凿运河,连接江、淮;

前473年,越灭吴,成为霸主。

3、争霸的历史意义(三促进):

促进统一 

促进新旧制度更替:

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

促进民族融合(从民族大迁徙、大交流考虑)华夏之名在西周已出现,指中原主体居民;

四夷则指较为落后的四邻。

春秋时期,四夷势力增大。

春秋争霸主要是代表华夏的齐、晋与代表四夷的楚、秦相争。

争霸过程中,四夷小国被各大国消灭,楚国也向华夏集团靠拢。

争霸对华夏共同体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作用。

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大部融入华夏族,楚国也不再被视为蛮夷。

华夷之争使华夏族吸收了新血液,到秦统一,形成了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二、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三家分晋:

晋国在春秋时长期维持霸业,国内军功贵族的势力也随之逐渐上升。

到春秋末期,国家大权为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六家卿大夫所掌握。

六卿在架空国君的同时,彼此间也展开兼并。

首先是智、赵、韩、魏四家联合消灭了范氏、中行氏,随后到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又联合起来灭掉势力最强的智氏。

智氏灭亡后,赵、韩、魏不仅瓜分了智氏的土地,而且将晋公室的土地、人民也基本瓜分,仅给晋国国君留下两城。

国君反居于三家之下,甚至要去朝见三家大夫。

三家分晋的格局事实上已经形成。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三家大夫为诸侯,成立赵、韩、魏三国,晋国灭亡。

“三家分晋”标志西周建立的分封制已经崩溃。

1、战争的特点A:

性质:

统一战争。

规模:

巨大。

方式:

由车战发展为步战为主,骑战为辅。

弩、云梯和水战时的钩拒均已发明。

防守:

修筑长城。

军事理论:

《孙膑兵法》、《尉缭子》、《司马法》、《六韬》。

2、七国兴衰A:

魏的强盛:

魏惠王时最强。

公元前341年魏齐马陵之战,魏败,势衰。

徐州相王:

前334年,惠王与齐威王相会徐州,互尊为王,共分霸业。

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其代表人物有公孙衍、张仪、苏秦等人。

所谓“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其区别即在于各国对东、西两大强国齐或秦的不同关系。

如各国南北相联系,共同对付秦、齐之一,即为合纵;

各国与秦、齐之一结成东西横向关系来对付南北他国,即为连横。

秦、齐在适当的时机也通过加入合纵集团来对付对方。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

合纵连横的斗争适应了战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各国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齐燕之战:

燕王哙让位于大臣子之,引起内乱,前315年齐宣王灭燕。

期间齐、秦互帝。

前284年,燕联合其他五国伐齐,乐毅占齐都临淄。

前279年田单反攻,改复失地。

齐国衰落。

赵秦之战:

胡服骑射;

长平之战(前263—260年) 

3、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 

统一原因:

第一,生产力发展,经济联系加强,相互依赖,为统一了准备条件;

第二,各国实行郡县制和集权制,为出现大一统国家奠定了基础;

第三,秦国改革彻底,旧贵族势力被铲除,经济、政治先进。

第五节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一、百家争鸣的背景 

1、社会变动,促使人们表明态度,提出主张;

2、士/知识分子为各阶层代言人;

3、文化普及;

4、国君礼贤下士(稷下学宫),学术空气自由;

《汉书·

艺文志》有“九流十家”之说。

二、孔、孟、荀的儒家思想 

1、孔子与儒家学派孔子整理六经,教授学生,思想反映在其弟子整理汇编而成的《论语》中。

“仁”的观念:

“仁”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道德最高准则。

政治观点: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为政以德”。

“正名”。

天道观:

敬鬼神而远之,更注重人事。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启发式;

因材施教;

教材:

诗、书、礼、乐、易、春秋。

2、孟轲(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邹人,《孟子》。

性善论:

推而广之,可改造客观世界。

仁政观:

“有恒产者有恒心”。

民本说:

“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政治上主张温和改良,反对激进改革。

3、荀况(稷下首领)赵人,《荀子》。

自然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性恶论:

用礼义和刑罚加强统治。

政治观:

实行法治,加强集权;

“量能授官”,“有功必賞,有罪必罚”。

王霸结合,德法并用。

民本思想: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三、墨翟的墨家思想鲁人,一说宋人,创立墨家学派,领袖称“巨子”,著作为《墨子》。

新东方在线[]考研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历史学 

171、兼爱:

反对“仁爱”;

“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2、非攻:

谴责兼并战争。

3、尚贤:

主张贤人任官。

4、尚同:

自下而上服从领导。

5、节用:

反对厚葬和礼乐。

6、尊天事鬼:

7、认识论:

三表法。

四、老、庄的道家思想 

1、老子《道德经》。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德道经》;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帛书,字数约为今本《老子》的三分之一。

“道”为其哲学核心。

辩证法思想 

相对主义: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2、庄周宋国蒙人,代表作为《庄子》。

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由认识者主观偏见决定。

否定是非善恶。

生活观念: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安时而处顺”。

五、名家辨别名实关系,以逻辑学为探讨对象。

惠施“合同异”;

公孙龙“离坚白”、“白马非马”。

六、阴阳五行家阴阳五行说是一种以阴阳两气及五种元素解释宇宙万物构造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

出现于西周末年,到战国时代发展成一个思想体系,产生了阴阳五行家。

《礼记·

月令篇》是代表作。

它和天文、历法、气象、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齐人邹衍将之发展,创立了“五德终始说”,用来解释朝代兴替的原因,适应新的统一王朝的政治需要。

后来秦始皇就采用了这个学说。

七、兵家齐国孙武与《孙子兵法》:

在中国古代军事学术史及世界军事学术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齐国孙膑著有《孙膑兵法》,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

八、文化 

1、史学:

《尚书》与《周易》(春秋) 

《逸周书》(春秋) 

《春秋左传》:

注释本有西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D:

《竹书纪年》:

魏国编年体官史,公元279年汲郡人不准盗魏襄王墓时发现。

《战国策》:

2、文学 

《诗经》(春秋) 

楚辞:

屈原:

《离骚》、《天问》 

3、艺术曾侯乙墓编钟:

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

曾侯编钟出自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墓主是战国早期曾国的国君。

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

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上。

一般的物体只能发出一个乐音,但是编钟的每件种都能发出两个乐音,并且互不干扰。

这套编钟深埋地下二千四百余年,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是我们研究先秦音乐的重要资料。

八、科技 

1、天文历法《甘石星经》 

新东方在线 

[]考研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历史学 

182、司南:

3、医学:

长沙马王堆帛书中的《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枢经》;

扁鹊4、《墨经》:

《墨子》中的六篇,探讨了物理学和数学方面的一些概念。

5、建筑机械春秋时期鲁国公输般。

第三部分:

综合题一、春秋时期社会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赋税、土地制度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之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农业生产上,铁制农具开始出现,牛耕逐渐推广,水利事业发展,这都使农作物产量呈现出上升趋势。

技术进步和产量提高增加了公社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兴趣,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与此同时耕作“公田”的积极性却越来越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

针对这种情况,统治者不得不逐渐改变剥削方式,废止由公社农民共耕公田的做法,向征收实物税过渡。

这一转变早在西周宣王时已经开始,但当时仅是在王畿,全国范围内的变化是在春秋时期逐步完成的。

文献记载春秋时齐国“相地而衰征”,晋国“作爰田”,鲁国“初税亩”,都是指上述剥削方式的转变。

履亩而税也就是按照公社农民每人的耕地面积多少征税,井田以外的私垦土地也一并缴纳税收,这就大大增加了国家的剥削收入。

至此井田之名虽存,但已无公私田之分,三年换土易居的做法也已废止,与西周井田制相比出现了本质变化。

与此相联系,各国对公社农民的人身控制有了很大加强。

过去农民除耕作公田外,与国家发生关系很少。

现在土地已由农民长期占有,履亩纳税,而且随着国、野划分的泯灭,农民往往还要为国家承担兵役,国家为保证财源、兵源必须加强对基层人口、土地的控制,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保持对公社的松散控制而已。

反映在材料上,就是春秋各国较普遍地出现了“书社”的组织。

根据古人的研究,所谓“书社”,就是将公社户口土地登记于国家籍册。

这已开后世专制国家户籍管理制度之先河。

2.等级制趋于瓦解:

就周朝的范围而言,天子地位下降,诸侯地位上升,王室衰微,大国称霸。

在各诸侯国内部,也渐渐地发生着性质相同的变化。

按照周初分封之制,诸侯可在本国范围内再将土地分封给卿大夫,他们包括国君旁系(称为“公族”)和少数异姓贵族。

卿大夫的采邑大小不等,各自都建有较为完整的统治机构,有家臣治事,私兵守城,相当于一个诸侯国的缩影。

正如诸侯有强弱之分一样,卿大夫的实力也有很大差别,并且也在不断地互相兼并。

春秋中期以下,很多诸侯国的权力渐渐为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国君形同傀儡。

如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因都是鲁桓公之后,合称“三桓”。

郑国依次掌权的七家卿大夫都是郑穆公之后,合称“七穆”。

宋国由宋桓公、戴公后裔中的八家公族专政。

齐国以国、高、崔、庆四家公族和鲍、田两家异姓贵族最强。

晋国较早采取排斥、打击公族的政策,用人尊贤尚功,故而国势长盛不衰,但后来权力仍被几家异姓和同姓疏属的卿大夫所掌握。

随着卿大夫地位的上升,他们的一些家臣也趁机干预国家事务,其权势甚至超出主人。

如鲁国就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情况,季孙氏家臣阳虎一度掌握鲁国大权。

3.从分封制向郡县制度过渡:

传统政治秩序的破坏,还表现在一些国家出现了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郡县。

县大约于春秋中叶在楚国产生,当时楚灭掉其北邻若干小国,将其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

县尹、县公虽以贵族担任,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因此县制实际上是传统贵族政治的对立物。

后来晋、楚、秦等国相继开始推行县制,晋国县制尤为发达,卿大夫都在各自领地内设县,委任有军功者为其长官。

随着县的普遍设立,晋国到春秋末期又在边远地区设置面积更大的郡,性质与县基本相同,但因地处荒僻,故下西周以来的政治结构本来是层层分封,而春秋中后期的郡县打破了这一传统,成为后世官僚制度的萌芽之一。

4.社会结构的转变:

农业发展带动了工商业的发展,金属货币开始出现,传统的“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被冲破,到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相当庞大的资产。

如陶朱公(范蠡)以“善治生”著称;

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以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

昔日“贵”、“富”合一,现在“贵”、“富”出现了分离。

与此相联系,贵贱等级不可逾越的传统观念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冲击。

一方面在各国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许多贵族家破人亡,沦为平民甚至奴隶;

另一方面一些平民依靠自身才干获得君主的赏识、重用,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奴隶因立功得到解放的例子也偶尔可见。

春秋末年,人们对社会阶层的概括已逐渐由贵贱之别转向职业区分,即分为士、农、工、商“四民”。

社会结构变动导致了社会的复杂化,统治者不得不对传统治国方式作出相应调整。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成文刑法的颁布。

中国古代刑法起源很早,但并无公开条文,只是由判决者临事决定惩罚标准,贵族阶层以此新东方在线[]考研网络课堂电子教材系列历史学 

19拥有家长式的生杀予夺权力。

但到春秋后期,一些国家为形式所迫不得不改变这一传统。

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前513年晋国“铸刑鼎”,都是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

郑国初铸刑书时,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指出这是时势发展的必然。

总体来看,春秋是一个西周传统政治社会秩序逐步解体的过渡时期。

就当时人的感受而言,可以“礼崩乐坏”一语蔽之。

泛指传统制度的广义礼乐固然已无法维持,特指具体典礼、仪式的狭义礼乐也在逐步破坏。

这是等级制度瓦解、等级观念淡漠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春秋战国时期赋税制度的变化税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的税收制度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

”夏朝统治阶级依靠对奴隶劳动果实的占有和强迫臣服部落与平民纳“贡”来维持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商周时期,统治者在土地分封制的基础上,推行“井田制”,以“助”、“彻”的形式征收田赋。

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使用,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井田”以外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

另外,随着人口的增加,各级统治者也不断让其奴隶开垦土地,并且隐匿不报,据为私有。

另外,诸侯贵族之间通过相互转让、互相劫掠等各种途径,把许多土地转化为私有。

“私田”数量急剧扩张。

同时,春秋时期,诸侯之间战争不断,军费支出大增,各诸侯国财政紧张,不得不想方设法开辟新的财源。

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因势利导,适应土地私有制这一历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初税亩”。

《左传》记载:

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

初,是开始的意思;

税亩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即“公田之法,十足其一;

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

”凭借政治权力对“私田”开始征税,规定不论“私田”、“公田”一律“履亩而税”。

从此,井田之外的“私田”开始纳税。

“初税亩”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不再凭借所有者的身份收取地租,而是凭借国家统治者的身份依靠政治权力按土地数量征税。

可见,这种财政收入形式已具有政治强迫性、收取固定性、缴纳无偿性的税收“三性”特征,并形成了法律制度。

因此,“初税亩”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税收制度的正式形成。

“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

前592 

年,鲁国又“作丘甲”,16井为丘,按丘出军赋,增加了国人的军赋负担。

前483 

年鲁季康子“用田赋”,进一步增加赋税,按田亩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