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8349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分类汇编文言文二Word文档格式.docx

22.下列对第③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山中人捋李公择当年读书处取名为李氏山房。

B.李公择读书循流探源、含英咀华,获益良多。

C.李公择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事迹闻名于当世。

D.李公择将书卷藏于僧舍是为了供后来者阅读。

23.下列对文章运用材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象犀珠玉与金石草木等各有利弊突出书的功能价值。

B.以老聃、韩宣子、季札等事例说明古人能够博览群书。

C.以作者听闻老儒先生手抄勤读来批评近岁市人不读书。

D.第②段详写先秦圣贤,而同时代学风因众所周知略写

24.从文章结构方面分析第①②段的作用。

(4分)

25.概括本文的写作意图。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21.(C)(1分)22.(C)(2分)23.(A)(3分)

24.(4分)第①②段为下文叙述李公择的行为,阐发正确的读书主张张本。

(1分)第①段通过与象犀珠玉、金石草木对比,突出书对于人的巨大功用,与第③段叙述李公择读书带来了积极作用,还有“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

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等语句相照应。

(1分)通过对比批评同时代人不重视读书的习气,与最后一段倡导勤奋读书的主张相照应。

(1分)以议论引出人事,由反面现象提出正面主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25.(3分)(3分,答到一点给1分)应李公择的请求为李氏山房作记;

推崇李公择将书卷藏于僧舍的行为是仁者之心;

表明自己将阅读李公择藏书来自补的心愿;

让后来者明白古人读书之难,规劝当世学人改变有书不读的社会习气。

 

白话译文

象牙、犀角、珍珠、美玉这些奇异珍贵的物品,虽然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却不实用。

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虽然具有实用价值,用过之后就会破损,取来就会用完。

既能愉悦人的耳目又具有实用性;

用过不会破损、取来不会用完;

有贤能的人和无贤能的人都可以依凭各自的资质而各有所得;

道德高尚的人和聪明睿智的人都能凭借各自的天分而各有发现;

资质天分不同但是只要求取就不会没有收获的,大概只有书籍了吧。

自从圣人孔子开始,人们的学习都一定是从读书开始的。

在那个时代,只有东周王室的柱下史老聃称得上拥有很多的书。

韩宣子出访鲁国,才见到《周易》《象魏》和《鲁春秋》。

季札出访地处中原的鲁国,这才得以欣赏到风、雅、颂的演奏。

而楚国仅有左史倚相,能读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三皇五帝时的艰涩难懂的古书。

出生在那个时代的读书人,能够读到儒家六部经典之作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他们的学习条件可以说是非常的困难。

然而他们都熟习礼制和音乐,在道德上具有深厚的修养,这些都不是后代的读书人所能企及的。

自从秦汉以来,著书的人越来越多,纸张和文字笔画一天天趋于简便,因而书籍也随之日趋丰富,读书的人没有哪一个没有书的,然而学习、读书的人却越来越不认真,这是为什么呢?

我还赶得上见到那些老一辈的儒学先生,据说他们小时候,想要找《史记》《汉书》也找不到;

有幸借到了,都要亲自动手抄写,日夜背诵,唯恐抄不完、背不熟就要归还了。

近年来书商间相互辗转翻刻刊印书籍,诸子百家的书,每天都有千万流传于世。

对于读书人来说,当今的书是这样地多又是这样地容易得到,照理说他们的文章词采和学术造诣,应当比古人好上许多倍。

可是现在参加科举考试的年轻士子,全都把书捆扎起来而不去阅读,言谈空洞无物;

漫无根底,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的好友李公择,年轻时曾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中的僧舍里读书。

公择离开以后,山中的人怀念他,便把他住过的地方命名为“李氏山房”。

那里的藏书共有九千多卷。

公择已经广泛地涉猎了各类图书,探讨了它们的源流,采撷了其中的精华,并且仔细品尝了其中的美味,化为已有,体现于文章中,表现在行动上,因而闻名于当世。

可是那些书依然像它们本来的样子,并没有丝毫的损毁。

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供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

所以不把书藏在家里,而是藏在他从前住过的僧舍中,这是品德高尚的人的苦心。

我已经衰老多病,对于社会没有多大用处了,只希望能有几年的闲暇,遍读李君藏书中我还没有见过的书。

而庐山本来就是我希望游览而一直没能去成的地方,大概我将终老于此了。

我把公择的藏书全都翻出来,拾取他剩余弃置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缺陷,也许会有所收益吧!

而公择要我写篇文章作为他的庐山藏书记,于是才写下了上面的一席话,让后来的人得知以前的君子见到书的困难,而当今的读书人有书却不读,是非常可惜的。

崇明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13分)

原才

曾国藩

①风俗之厚薄奚自乎?

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

尤智者,所君尤众焉。

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

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

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

“挠万物者,莫疾乎风。

”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②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

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

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

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

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①,所从来久矣。

③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

“无才。

”谓之不诬可乎?

否也。

④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

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②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⑤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

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

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一有收其效者乎?

非所逆睹已。

【注释】①雠:

应答,响应。

②一命:

泛指官职低微。

21.填入第②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1分)

A.哉B.兮C.焉D.乎

2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良的社会风气最终会无法抵御。

B.风俗习惯在民风形成中至关重要。

C.社会风尚的影响由小及大逐渐增强。

D.社会风尚的建设过程缓慢经历漫长。

23.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请分析其作用。

24.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好义之士都有能力转变、选拔并培养人才。

B.选拔人才并且培养是为君、为官者之责任。

C.“移十人”“拔十人”至“移百人”“拔百人”,层递中凸显选拔人才之可能性。

D.“高明之地者”与“一命之上”并举,点明移风易俗、培养人才的责任所在。

2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21.C22.C

23.以水、火比喻普通民众,以湿地、干燥之物喻指贤者倡导之仁义方向,以水流向湿地、火趋向干燥之物形象地论证了贤者教化民众的作用,进而说明培养人才之重要作用。

评分说明:

“以水、火比喻普通民众”“以湿地、干燥之物喻指贤者倡导之仁义方向”“以水流向湿地、火趋向干燥之物形象地论证了贤者教化民众的作用”“说明培养人才之重要作用”1点1分。

24.A

25.文章开篇点明人才培养之重要,再以古今对比突出先王之治天下,注重人才培养,由此批驳当今之在势者“无才”之说的谬误。

接着分析培养人才的可能性以及责任所在。

最后提出希望,呼吁当权者、士大夫采纳己言。

“文章开篇点明人才培养之重要”“以古今对比突出先王之治天下,注重人才培养”“批驳当今之在势者‘无才’之说的谬误”“分析培养人才的可能性以及责任所在”“提出希望,呼吁当权者、士大夫采纳己言”1点1分。

作品译文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哪里产生的呢?

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

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有智能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

特别贤能有智能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

这一两个人的心倾向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

这一二个人的心倾向名利,众人便和他一起追逐名利。

众人所奔赴的,就是大势所趋向的,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

“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

”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智能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

世道教化衰微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因此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造成声势。

那么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而渐渐形成习俗风尚。

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

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

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

“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

”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回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往往说:

“天下没有人才。

”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当代人才,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

不行的!

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

如果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

然而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如果采取我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

士大夫如果采取我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就会认真小心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稍有闪失,就会败坏风尚摧残人才。

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可能有收到成效的一天吧?

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虹口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官方版)(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

(14分)

楮亭记

[明]袁中道①

①金粟园后,有莲池二十余亩。

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

予欲置一亭纳凉。

或劝予:

“此不材木也,宜伐之而种松柏。

”予曰:

“松柏成阴最迟,予安能待?

”或曰:

“种桃李。

“桃李成荫,亦须四五年。

道人之迹如游云,安可枳②之一处?

予期目前可作庇阴者□”。

楮虽不材,不同商丘之木③,嗅之狂酲④,三日不已者。

盖亦界于材与不材之间者也。

以为材则不中梁栋枅栌⑤之用;

以为不材,则皮可为纸,子可为药,可以染缯,可以颒⑥面,其用亦甚夥⑦。

昔子瞻作《宥老楮》诗,盖亦有取于此。

②今年夏酷暑,前堂如炙。

至此地,则水风冷冷袭人。

而楮叶皆如掌大,其阴甚浓,遮樾⑧一台。

植竹为亭,盖以箬,即曦色不至,并可避雨。

日西骄阳,隐蔽层林,啼鸟沸叶中,沉沉有若深山。

数日以来,此树遂如饮食衣服,不可暂废,深有当于予心。

自念设有他树,犹当改而植此,而况已森森如是。

岂惟宥⑨之哉?

日将九锡⑩之矣,遂取之以名吾亭。

(选自《珂雪斋集》)

注释:

①袁中道,明代文学家,主张“性灵说”。

②枳:

停留。

③商丘之木:

《庄子·

人间世》中“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嗅之,则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

”④酲:

指喝醉神志不清。

⑤枅栌:

指方木。

⑥颒:

洗脸。

⑦夥:

多。

⑧樾:

树荫。

⑨宥:

通“侑”,酬答。

⑩九锡:

传说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哉B.也C.焉D.耳

21.下列有关“楮树”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楮树成荫较早,所以在亭旁种植它。

B.楮树的子可以用来绘染,它并非无用之材。

C.楮树叶有手掌那样大小,树荫可以遮蔽整个亭台。

D.作者日日陶醉于楮树的树荫之中,对其钟爱有加。

22.对作者提到“商丘之木”用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提及《宥老楮》诗,意在说明楮树之有用,为进一步赞美张本。

B.作者以为楮木虽不能与松柏桃李媲美,但也不像商丘之木于人无用。

C.作者用“商丘之木”的典故强调材之有用无用是随具体情况而定的。

D.作者借“商丘之木”的典故,为后文进一步阐述楮木的作用做铺垫。

23.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鉴赏第②段画线句。

24.依据第①段中对楮树“界于材与不材之间”的论述,推测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

20.D

21.A(原文“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

予欲置一亭纳凉”楮树原本就有,作者是想建一座亭子用来纳凉。

22.C(对典故的作用阐述错误)

23.可以从比喻、动静、描写、对比、整散等角度鉴赏。

24.文中说楮树可造纸制衣入药洗面等作用,是为“材”;

可从树的角度而言,木质疏松,不能建造之用,是为“不材”。

作者表面写楮树,实则指自己,隐隐表达了对人才生存环境的思索,而一旦有人赏识,便能展现自己的才华。

金栗园后面,有一个二十多亩的莲池,水边有一个园子,楮树生长的茂盛。

我想要在那建一个小亭子以乘凉,有的人劝我说:

楮树不是一种可做木材的树,最好把它砍伐了,种上松柏。

我回答说:

松柏长的很慢,很久才有阴凉,我怎能等得了。

有的人又建议:

种桃树李树。

我回答:

桃树李树成阴,也需要等四五年,道人云游四海,像云一样游走,怎能滞留于一处呢。

我需要的是现在可以用来乘凉的。

楮树虽然不能作为木材,也不像商丘的树木,闻了之后让人狂醉三天而不能自己。

也介于可作为木材和不可作为木材之间。

用它做木材,那么不能用来作为顶梁柱。

不把它作为木材,那么它的皮可以做纸,结的子可以用药,也可绘染,洗脸,用处还是很多的。

以前苏轼作《宥老楮》诗,大概也是来源于此种说法。

今年夏天,非常热,呆在前面的堂屋像火烧的一样,到了这个地方却清风送爽,凉快无比。

而且楮树叶都有手掌那样大小,荫凉的地方很大,整个亭台都在树荫之下。

种植了竹子作为亭子,亭子上盖着箬叶,那么阳光就遮住了,还可以避雨。

太阳西下,茂密的树林隐藏着酷烈的阳光,树叶中的小鸟因为热在鸣叫着,低沉的气氛就像是深山老林一样。

这几天以来,在楮树下纳凉就像穿衣吃饭一样,不能有一天停息,非常合乎我的心意。

自己思量种植别的树木,还是应当种植楮树,而且到了现在,楮树已经长得繁盛茂密,难道不只能感谢它的吗?

那么就用最高的殊荣对待它,所以把它取名叫做“吾亭”(我的小亭子)。

普陀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官方版)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13分)

灵壁张氏园亭记

[宋]苏轼

①道京师而东,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

其中因汴之馀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

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

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

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②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

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

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馀年矣。

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

③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

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譬之饮食,适于饥饱[]。

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

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①于利而忘返。

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

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

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

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

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

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

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

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有删节)

【注】①狃:

贪。

21.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2.可填入第③段画线句空格处的语气词是()。

A.矣B.焉C.也哉D.而已

23.对第③段画波浪线的部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慨叹士人大多不能处理好“义”与“节”。

B.挖掘历来人们在仕隐之间难以选择的原因。

C.指出隐者的安于现状会被指责为“遗弃世事”。

D.剖析仕者为利益所牵而留恋官位的不良心态。

24.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A.第①段开头B.第①段末尾C.第②段末尾D.第③段末尾

25.综观全文,分析其中“记园亭”“论仕隐”两者之间的关系。

21.运用排比句等整句;

表现草木建筑或清幽或华丽的美景,突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的特点;

音韵和谐,气势贯通,给读者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22.D23.B24.C

25.作者借记园亭表达了士“不必仕,不必不仕”的观点,认为能报效国君,则出仕行义求志,不能则不必贪恋官禄,归隐养生治性。

记园亭的地理位置、景物建筑、物产养殖、规模用处及修建经过,都突显其既便于出仕,又适于归隐的特点,为引出议论作好铺垫。

园亭的特点和作者的议论都表明张氏先人为子孙考虑深远周密;

而张氏先人建此园亭的远见卓识和泽及子孙的功德也证明了作者见解的正确性。

(“记”“论”的具体内容各1分,两者关系2分)

离开京师向东行,河水里卷着浊泥,道路上飞起黄尘,高坡田野苍莽暗淡,使行路的人感到疲倦。

走了八百里,才来到灵璧。

张氏的园亭位于汴水的北面。

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长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

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

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

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

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京、洛的繁华;

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

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

瓜果蔬菜可以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

我从徐州改知湖州,由商丘乘船,三天后到达张氏园亭。

我坐着小轿来到他家门前,见到了张氏的儿子张硕。

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为记。

张家世世代代都有显达的人,从他伯父殿中君和他父亲通判府君那一代,开始在灵壁县定居,建造了这个园子,在池边修建了一座亭台奉养双亲。

后来他们到朝中做官,在当时很有名望。

用剩馀的资财,不断地增修扩建,到现在五十多年了。

园子里的树木都已长成十围之粗,浓荫遮蔽了河岸。

园中的各种景物,没有一样不令人赏心悦目,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花了许多力气和时间。

古代的君子,不是非要做官,也不必一定不做官。

非要做官就容易忘掉自我,一定不做官就容易忘掉国君。

就像饮食一样,自己感到适意就行了。

然而士子很难做到合于古人所说的君臣节义。

居于乡野的人安于现状不愿外出做官,外出做官的人为利益所牵而不愿退出。

于是他们就有了违拗亲情自命高洁或贪图利禄苟且偷安的弊病,因而受到人们的讥讽。

如今张氏的先人,为子孙后代考虑得长远而周到。

所以把建筑居室种植园林的地址选择在汴水、泗水之间,此地是舟船车马官员来往的要冲。

凡衣食之需,饮宴游览之乐,不必刻意追求就能满足。

让他们的子孙迈出家门出去做官,朝堂不过几步之遥;

闭上院门回家隐居,就可以坐卧于山林之内。

对于贻养性情,推行仁义保持志节,无一不非常适合。

因此他们的子孙凡出仕的人都获得了循良的名声,凡在家不仕的人都保持了高洁谦退的德行。

这都是他们先人的遗风。

我在徐州做了两年知州,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厌弃我,我打算在泗水滨买地归老。

往南可以望见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头裹幅巾手拄竹杖,时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与他们的子孙交游,我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了。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青浦区2019年高三一模语文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宝绘堂记(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老子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

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①。

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

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

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

,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

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

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既而自笑曰:

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

自是不复好。

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

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

,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

里,而其被服礼义

,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

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

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

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注】①结髦:

织毛物

锻炼:

打铁。

蜡屐:

制鞋子。

桓玄打仗时把书画放在战船上不离身,王涯把书画藏在夹墙中怕被人发现。

书:

书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