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5》Word格式.docx
《苏州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5》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中考专题训练《课外文言文5》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徙而从者七千余家()(4)则道不拾遗()
2.与“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一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马说》)B.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何陋之有(《陋室铭》)D.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
(2)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4.根据选文,结合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说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东坡日课
朱司农①载上尝分教黄冈。
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
客有诵公之诗云:
“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
”东坡愕然曰:
“何人所作?
”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
自此,时获登门。
偶一日谒至,典谒②已道名,而东坡移时不出。
欲留,则伺候颇倦;
欲去,则业已通名。
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
“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
”坐定,他语毕,公请曰:
“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
”对云:
“钞③《汉书》。
”公曰:
“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也?
”东坡曰:
“不
然。
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
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
次则两字;
今则一字。
”会离席,复请曰:
“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
”东坡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
公视之,皆不解其意。
东坡云:
“足下试举题一字。
”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
凡数挑,皆然。
公降叹良久,曰:
“先生真谪仙才④也!
”
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
“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
(选自陈鹄《耆旧续闻》)
【注释】①司农:
管钱粮的官。
②典谒:
传达人员。
③钞:
通“抄”,抄写。
④谪仙才:
谪降到人间的神仙之才,即像李白那样的才学。
选文从苏东坡与朱载上的相识写起,作者用对话形式,一问一答,传神地写出了苏东坡的苦读精神。
“真谪仙才也”的由衷赞语,是对苏东坡旷世奇才的肯定和褒奖。
文章以朱载上推崇苏东坡的苦读精神,并以此教诲后代作结,说明了苏东坡勤奋学习的精神产生的影响。
“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客以公对()
(2)适了些日课()
(3)到此凡三经手钞矣()(4)以语其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
(2)不然。
3.下列句子全都直接描写苏东坡读书有方的一组是
①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②适了些日课
③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也④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
⑤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
次则两字;
今则一字⑥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
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⑥
4.读了本文后,你从苏东坡身上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
家客马周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
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
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
周为何陈便宜①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
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
“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
”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
及谒见,与语甚悦。
令直门下省,授监察御史,累除②中书舍人。
周有机辩,能敷奏③,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
太宗尝曰:
“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
(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便宜:
有利于国家,合乎时宜的。
②累除:
经过多次升迁而担任。
③敷奏:
陈奏,向皇仁报告。
在唐朝初年的政坛上,活跃着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于一个世代贫寒的农民家庭,胸藏济世之才,却一直很不得志。
后来,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让他得到了一代明主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从此青云直上,满腹才华也有了用武之地,为唐朝初年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个人就是马周。
选文叙述了马周由一介平民变为朝廷重臣的传奇故事,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表现马周的才华,但从“令奏之,事皆合旨”“及谒见,与语甚悦”“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等语句中,我们可以了解其人,同时也能感受到李世民识才、爱才之心。
(1)事皆合旨()
(2)太宗怪其能()
(3)凡四度遣使催促()(4)与语甚悦()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
A.贞观五年,至京师B.凡四度遣使催促
C.深识事端D.暂时不见,则便思之
(1)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
(2)太宗尝曰:
4.马周是唐太宗最为信任和欣赏的贤臣之一,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唐太宗欣赏马周的原因。
晏殊初仕
晏元献公①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
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
公一见试题,曰:
“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后为馆职④,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饮。
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巢⑤,以至市楼酒肆皆为游息之地。
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⑥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上谕之曰:
“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⑦,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殊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
公语言质野⑧,则曰:
“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
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诚实。
(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
①晏元献公:
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死后溢号为“元献”。
②阙下:
这里指朝廷。
阙,皇宫大门前两边的望楼。
③御试进士:
由皇帝亲自主考进士,即殿试。
④为馆职:
在文史馆任职。
⑤燕巢:
指固定的游乐地点。
⑥除:
授官。
⑦弥日继夕:
夜以继日。
⑧质野:
朴实。
诚实,自古以来就被奉为传统美德,传承千年而熠熠生辉。
孟子把“诚”看作是自然界的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准则: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选文写的是北宋词人晏殊诚实的故事,主要写了两件事:
一是他十几岁进京参加御试,发现考题是自己刚练习过的,如实向宋真宗禀告,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二是写他如实报告自己并非“不乐燕游”,而是因为“无钱不能出”。
由于晏殊诚实,他不仅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信誉,而且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
(1)便令公就试()
(2)有赋稿尚在()
(3)公是时甚贫()(4)上益嘉其诚实()
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正可为东宫官②不足为外人道也③直以贫无可为之具④河曲智叟亡以应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殊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
(2)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
4.有人认为与其说晏殊诚实,不如说他傻。
对此,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
木雕神技
商人白有功言:
“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①,牵巨犬二。
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自转动,艳妆如生。
又以小锦鞯②被犬身,便令跨坐。
安置已③,叱犬疾奔。
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④,蹬而腹藏,腰而尾赘⑤,跪拜起立,灵变无讹。
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
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竹簏(lù
竹箱。
②锦鞯:
精美华丽的鞍带。
③已:
完毕。
④剧:
嬉戏。
这里指类似马戏的有关动作。
⑤蹬而腹藏,腰而尾赘:
时而蹬藏于狗的腹下,时而从狗背跃至狗尾。
《聊斋志异》在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它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简洁而优雅的文言风格。
选文属于传奇类文言小说,作者于离奇的情节中进行细致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描绘,塑造了人情味浓厚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1)见一人荷竹簏()
(2)便令跨坐()
(3)叱犬疾奔()(4)灵变无讹()
(1)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自转动,艳妆如生。
(2)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
3.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木雕神技”之“神”?
4.本文写的是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的一种表演艺术,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活水源记
有泉焉,其始出石罅①,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浸②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③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④,又东北入
于湖。
其初为渠时,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
俯视,则崖上松竹花木皆在水底。
故秘书卿⑤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注释】①石罅(xià
石头缝隙。
②浸:
渐渐地。
③潴(zhū):
(水)积聚。
④若耶之溪:
若耶溪,在浙江省绍兴市南若耶山下。
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⑤秘书
卿:
秘书监的长官。
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基(字伯温)在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六月,自越城(今浙江绍兴)经平水游览会稽山水,写了一组游记,选文是其中一篇的节选。
选文主要写活水源名字的由来。
作者按照观察顺序,依次写了泉水的源头及流经路线:
始出石罅——浸为小渠——溢而西南流(旁出为四小池)——东至山麓(潴为大池)——又东注于若耶之溪——又东北入于湖。
在描写过程中,作者始终抓住一个“活”字描写水,不仅描写了水的清澈见底、奔流不息,还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由“活水”带来的生机勃勃的世界。
(1)冬夏不枯()
(2)乃溢而西南流()
(3)深不逾尺()(4)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
2.下列各句有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A.乃溢而西南流B.旁出为四小池
C.终日坐水旁D.名之曰“活水源”
(1)有泉焉,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
(2)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4.选文写出了“活水源”泉水的哪些特点?
5.选文通过对“活水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1)朝拜
(2)捕鱼(3)跟随(4)道路
2.D(A,B,C项均为倒装句,D项是判断句)
3.
(1)我的国家虽然小,尚且有直径一寸大小的宝珠,(光辉)能够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车,这样的珠子有十颗。
(2)这四个臣子,他们的光辉将远照千里,岂止十二辆车呢?
4.齐威王是一个开明的君主,能够察纳雅言,重视人才。
【译文】齐威王、魏惠王在郊外一起打猎。
魏惠王说:
“齐国也有宝贝吗?
”齐威王说:
“没有。
”魏惠王说:
“我的国家虽然小,尚且有直径一寸大小的宝珠,(光辉)能够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车,这样的珠子有十颗。
难道你们齐国这样的大国就没有宝贝吗?
“我所认为的宝贝跟您不同。
我有个大臣叫檀子的,派(他)守卫南城,楚国人就不敢来侵略,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都来朝拜我国;
我有个大巨叫盼子的,派他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来黄河捕鱼;
我有个官吏叫黔夫的,派他守卫徐州,燕国人对着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对着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跟随着他而迁移的百姓有七千多家;
我有个大臣叫钟首的,派他警备盗贼,那么东西掉在路上也没有人检走据为己有。
这四个臣子,他们的光辉将远照千里,岂止十二辆车呢?
”魏惠王听了面带羞惭,闷闷不乐地离开了。
1.
(1)回答
(2)刚才(3)一共(4)告诉
2.
(1)(他)像这样犹豫了很久,苏东坡才出来,对他等了很久表示歉意。
(2)不是这样的。
我读《汉书》到现在一共抄了三次了。
3.B
4.示例:
①坚持每天读书;
②利用减字的方法来抄书,以此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
【译文】朱载上曾经在黄冈担任司农。
当时,苏东坡被贬谪在黄冈(做团练副使),不认识朱载上。
(有一次,有位)客人朗诵朱载上的诗道:
”苏东坡吃惊地问:
“这是什么人写的诗?
”客人回答是朱载上,苏东坡再三称赞,认为(这首诗)深得幽深雅致的情趣。
另一天,朱载上去拜访苏东坡,于是(两人)成为知心朋友。
从此以后,(朱载上)经常到苏东坡府上去。
有一天,他去拜访苏东坡,传达人员已经通报了姓名,但苏东坡很长时间没有出来。
(朱载上)想留下,可是等候得很疲倦;
想离开,又已经通报了姓名。
(他)像这样犹豫了很久,苏东坡才出来,对他等了很久表示歉意,并且说:
“(我)刚才在做每天的功课,对你的探访没有发觉。
”(两人)坐定,说完了其他的话,朱载上请求说:
“刚才先生所说的‘每天的功课’是什么?
”(苏东坡)回答说:
“抄《汉书》。
”朱载上说:
“凭您的天赋,打开书看一遍就可以终身不忘,为什么还要抄书呢?
”苏东坡说:
“不是这样的。
开始是一段事抄三个字为题;
后来抄两个字;
现在是一个字。
”朱载上离开座位,又请求说:
“不知道能不能把您抄的书给我看一看呢?
”苏东坡就让身边的老兵从书案上拿来一册。
朱载上一看,一点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苏东坡说:
“请您试着说标题上的一个字。
”朱载上就按苏东坡的要求说了一个字,苏东坡就应声背诵了几百个字,没有一个字差错缺漏。
(朱载上)又挑了几处,都是这样。
他感叹了很久,说:
“先生真有像李白
那样的才学啊!
另一天,(朱载上)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儿子朱新仲说:
“苏东坡尚且是这样,天资一般的人难道能不勤奋读书吗?
1.
(1)符合(
(2)对……感到奇怪(3)派(4)高兴
2.C(C项中的“事端”古义为事情的缘由,今义为纠纷)
3.
(1)这不是我的提议,是我家的客人马周(的提议)。
(2)唐太宗曾经说:
“我一会儿看不见马周,就会想念他。
4.一是马周足智多谋,如“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
二是马周善于进谏,如“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
【译文】马周是博州茌平人。
贞观五年,(他)到了京城,住在中郎将常何的家里。
当时唐太宗要求百官上书讨论(执政)得失的问题。
马周为常何罗列了有利于国家的二十多件事,让(他)上奏,每件事都令唐太宗满意。
唐太宗对常何的能力感到奇怪,便询问常何,常何回答说:
“这不是我的提议,是我家的客人马周(的提议)。
”唐太宗当天便召见马周,在他没有到来的这段时间,还四次派人催促。
到了会见他时,与(马周)谈论得很高兴。
(唐太宗)下令直接通过门下省,授予(马周)监察御史的职位,经过多次升迁而担任中书舍人的职位。
马周机智善辩,能够明察事情的缘由及时上奏,所以每次都令唐太宗满意。
唐太宗曾经说:
1.
(1)命令
(2)还(3)这(4)欣赏
2.C(第①句中的“为”的意思是做;
第②句中的“为”的意思是向;
第③句中的“以”的意思是因为;
第④句中的“以”作连词,相当于“而”)
3.
(1)晏殊接受了任命后,得到了皇上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的机会。
(2)臣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
4.示例: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诚实是做人的美德,说晏殊傻,那是对正人君子的亵渎。
【译文】晏殊少年时,张文节把他推荐给朝廷,被皇上召入朝廷。
正赶上皇上亲自主考进士,就命令晏殊应试。
晏殊一见到试题,就说:
“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草稿还在,请另选试题。
”皇上非常喜欢他的质朴诚实。
(晏殊)入朝后在文史馆任职,当时天下无事,皇上允许百官各自选择胜景之处宴饮。
当时文史馆中的士大夫们各有固定的游乐地点,以至于市楼酒馆都成为他们游乐休息的场所。
晏殊当时很穷,没有钱出门游玩宴饮,就独自闭门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
一天,给太子选讲官,忽然皇上钦点姜殊担任,执政大臣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选中晏殊,第二天上朝复命,皇上说:
“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
”晏殊接受了任命后,得到了皇上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的机会。
晏殊却言语朴实地说:
“臣并非不喜欢实游玩乐,只是因为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
巨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有钱出不了门罢了。
”皇上(因此)更加欣赏他的诚实。
1.
(1)扛,担
(2)让(3)快速(4)差错
2.
(1)(他)从竹箱中取出一个木头雕刻的美人,大约一尺多高,双手可以自由转动,妆饰打扮十分艳丽,好像活人一样。
(2)(他)拿出另外一个木头雕刻的男孩,头上插着雉鸡的羽毛,身上披着羊皮裘,跨上另外一条狗跟随在后面。
3.手自转动,艳妆如生。
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灵变无讹。
昭君……生者。
4.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美之情。
【译文】有一个叫白有功的商人说:
“在泺口河上,(我)看到一个人扛着一个竹箱,手里牵着两条大狗。
(他)从竹箱中取出一个木头雕刻的美人,大约一尺多高,双手可以自由转动,妆饰打扮十分艳丽,好像活人一样。
(他)又拿出一个精美华丽的小鞍鞯安在一条狗的身上,然后让那个木头美人跨坐在这条狗的背上。
安置好以后,他呵斥这条狗快速地奔跑起来。
这个美人自己就从狗的背上站起来,开始表演马上翻腾的各种花样,时而蹬藏于狗的腹下,时而从狗背跃至狗尾,然后一会儿跪拜一会儿起立,动作灵活,没有一点差错。
又表演昭君出塞,(他)拿出另外一个木头雕刻的男孩,头上插着雉鸡的羽毛,身上披着羊皮裘,跨上另外一条狗跟随在后面。
(木头美人扮演的)昭君频频回头看,那披着羊皮裘的男孩扬鞭追逐,真像活的一样。
1.
(1)干涸
(2)漫出来(3)超过(4)经常
2.C(此句省略了介词“于”)
3.
(1)有一股泉水,它一开始从石头缝隙里流出来,细细地流淌,冬天暖而夏天凉。
(2)所以秘书卿白野公经常来游玩,整天坐在水旁,给这泉水起名叫“活水源”。
4.清澈见底、奔流不息、冬暖夏凉。
5.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译文】有一股泉水,它一开始从石头缝隙里流出来,细细地流尚,冬天暖而夏天凉。
渐渐地流成一条小渠,冬夏季节都不干涸,小渠满了之后向西南流去,于是贴着沙土缓缓地流淌,旁边出现了四个小池,向东一直到达山麓,积聚为大池,又向东流淌注入若耶溪,然后向东北流入湖中。
它开始是小渠时,水深不超过一尺,并且清澈得可以照出人影;
俯视泉水时,崖石上的松竹花草都倒映在水底。
所以秘书卿白野公经常来游玩,整天坐在水旁,给这泉水起名叫“活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