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蜂菜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6618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蜂菜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蜂菜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蜂菜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蜂菜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蜂菜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蜂菜Word格式.docx

《马蜂菜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蜂菜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蜂菜Word格式.docx

回来用它做了一盆虾皮面糊。

一人一碗,吃的津津有味,而我的感觉竟是那样的不同。

思绪万千的我由今天的吃“马蜂菜”给家里人讲起了50年前我在一中吃“马蜂菜”时的经历。

“马蜂菜”学名马齿苋,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

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多汁,倒卵形,似马齿状,俗称的“马蜂菜”大概与此有关。

生于田野路边及庭园废墟等向阳处。

各地均有分布,为药食两用植物。

说起“马蜂菜”,我有一种“爱恨有加”的复杂感觉。

1959年、1960年我国正值国民经济最困难时期,学生根本吃不饱,为此校领导提出“瓜菜代”。

学生们轮流出去挖野菜,记得挖的最多的是马蜂菜。

挖回来的鲜菜无法、也没有地方长期贮存,炊事员师傅用大锅煮沸一锅水,把采来的马蜂菜放在水中烫一下,捞出来,扔到瓦房上晒干,吃的时候随时拿下来加工。

采来的马蜂菜,食堂里有两种吃法:

鲜的,炒着吃和做成虾皮面糊;

干的,摘净、水洗、控干、剁碎、加面糊作料,做成丸子,油炸一下当菜吃。

由于浸泡不匀,加工粗糙,下咽时极易划伤食道,不能吃饭,整个食道热辣辣的疼,连咽唾液都疼,我经常这样。

到医务室去看,周大夫给我开个吃流食的条子,交给食堂,吃点稀饭一类的东西,至今记忆犹新。

我感激它,它使饥饿的我们填饱了肚子,也使我每每忆起它就立刻想到食道热辣辣疼的滋味,久久挥之不去。

(二)

我敢说今天的校友怎么也想象不出昔日我们在校的校园生活。

我是1957年秋季入学,那时的巨野县只有3所中学,一中无疑是最高学府,考上了一中,就转成了城市户口,因此是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报考目标。

那时的一中粮食供在全县是最好的,学生的定量38斤/人.月。

按理说,不少。

但并不平均分配定量,原则上年龄大的、个子高的定量高,年龄小的、个子矮的、女生的定量低。

那时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

我上小学、中学、大学时,班里都有结婚的。

我那时15岁,属于年龄偏小,个子低矮,粮食定量吃不到平均数。

岂不知,饭量与个子的高矮并不成正比,因此,我根本吃不饱,整天饿肚子。

那时学生经常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尤其是1958年大跃进,长时间参加深翻地,大炼钢铁,班与班竞赛,劳动强度非常大,更觉口粮不足。

到了1959年、1960年,农村社员的生活更糟,每人每月粮食供应12斤。

我入学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家里只有父亲只身一人在家。

我星期六下午徒步45里路回家,还得将星期天的饭带回家,因为家里也没有吃的。

记得1959年的寒假,我把学校开的粮食关系带回去,到粮站购粮与父亲一起过春节。

大年初一那天,吃完早饭,我就背起粪筐【1】,拿着铁锨到地里挖去年秋收时没有收净的冻地瓜,回来当饭充饥。

那时我家比社员的生活不知要好多少倍,毕竟我带回去的购粮证买的是粮食。

社员一天4两粮食,还是地瓜干,他们该怎么吃呀!

初中的生活费大概是每月5元多,学校给我4元的助学金,我每月从家里拿1元多。

就是这1元多钱父亲也没有,只能从姐姐家里凑。

谁能相信那长达6年的初、高中生活,我仅考入初中时坐过唯一的一次汽车。

(三)

家中的困境,无力支撑我继续读书。

临初中毕业,别人积极备考,我无心复习,一心想着当“盲流”【2】,去“闯关东”【3】。

报考升学志愿,上高中要花钱,我一个高中学校没报,随便报了几个师范学校来应付班主任。

考试成绩下来了,我被单县师范俄语专修班录取,我办好了户口迁移证和粮食转移证,准备拿着它去东北。

最后一关,办事员说,放下吧,学校一块给单县寄去。

证件没拿到手,去东北的幻想破灭,沮丧地回到家。

我没有去师范报到,户口及粮食关系以后也没能找回来。

无事可做,学骑自行车,又把脚后跟碰伤发炎,只好呆在家里。

那时,县委工作组正在我村搞“五反”【4】,组长商义林是县商业局派驻我村的一个比我大6岁的年轻的共产党干部。

他老练、沉稳、举止大方,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深受社员的好评,我十分敬佩他。

他劝我留下来帮助他搞五反。

我听从了他的意见,留下来。

五反结束,我在村里任团支部书记兼粮食保管员。

秋收后的农村,社员没有任何事可做,我也一样,无聊之极!

我告诉村党支部书记,我要去巨野看看能不能再读书。

到了巨野一中,见到了老校长王曰睦,说明情况后,问:

“我回来读书行吗?

“行!

”他不加思考地回答我。

“需要办什么手续?

“啥也不用,只要把粮食关系办好就行。

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么顺利,粮食关系太好办了,一天4两,一个月12斤粮食定量与我父亲的购粮证分开就行。

就这样,1960年末,又回到了阔别近半年的一中,安排到三级三班。

学校每月给我补17斤定量,连同我的12斤,共29斤,比初中的38斤定量少了近1/4,又开始了艰苦的学生生活。

今天的校友,可能不理解,29斤,少吗?

须知,那时的饭菜没有一点油水呀。

回校后,除了上课外,为了降低饭菜成本,让学生吃饱、吃好,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我们班,经常到农村去推磨,到40Km外的济宁市拉过煤,到20Km外的独山拉萝卜,到董官屯去搞秋收,到30Km外的菏泽县沙土集拉白菜。

我们学生亲自驾辕,用马车从远处往一中拉菜。

又累又困又饿的我们,拉着马车,往前望一眼,闭上眼睛,拉着绳子,能睡着。

冬去春来,这样的日子,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1962年后,才渐渐变好。

(四)

我的大孙子在沂水县一中上高二,他在学校集体食堂就餐,我和老伴每周至少给孙子送一次饭。

我顺便、有意观察学生们在学校一楼餐厅就餐的情景,据说,二楼比一楼高级,可惜,我没有上楼去看。

宽敞、明亮的餐厅,摆着整齐的餐桌,固定的椅子。

操作间内,并排排列着煤气灶和抽油烟机,操作间外明净的售饭窗口一字儿排开,各种饭菜有几十种供选择,窗口的右上角放着现代化的自动刷卡器。

下课了,学生们一拥而上,不到十分钟,学生们便能买到可口的饭菜,用洁净的不锈钢餐盘端回餐桌。

我自然地与初中、高中时就餐的情况作了对比。

那时,一中的食堂坐落在东大门北边的第二排平房的西头,食堂外竖立着高大的烟囱,昏暗的食堂里正对门口有一口醒目的大锅,大锅深到人站在锅里看不到头顶,主要是用来做汤,一日早晚两次,雷打不动。

全校二十几个班每班一个木桶,各班值日生抬回教室前,一人掌勺,按组、按人依次分发,平均每人一顿饭能喝上两碗多掺点青菜的稀汤,你说这口锅有多大吧。

炒菜也是用大锅,比做汤的锅小多了,菜用铁桶盛,一次也做二十几桶,每班一桶。

教室的地上摆放着全班的菜碗,轮流值日,平均分发。

分发完毕,各组围在一起,蹲在地上用餐。

只有雨天,同学们才把饭菜端回教室,在自己的课桌上用餐。

教室后面,每班仅有一个盛碗的橱子。

在校6年,每次打半碗菜,我不记得一顿饭吃过两种菜。

与今日的校园生活相较,真有天壤之别!

(五)

六年的初、高中生活结束了,1963年我考上了第一张表中的第一志愿——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又在大学读了5年半书,依然是对不起肚子。

毕业后在山西工作6年后,调回山东工作,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和山东重点企业的领导干部。

今天距我考入巨野一中55年,离开培养我的一中已49年了,当母校举行60周年校庆之际,让我写点回忆录之类的东西,也不知写点什么好,回首往事,百感交集,就把日常的生活经历展现给今日的校友。

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各种运动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

经历使我们见证了新、旧社会;

经历使我们见证了政治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经历使我们见证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经历和对比使我们确信了我们社会制度的优越,体制的优点。

没有党和国家,我们穷苦的农村孩子根本上不起学,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党和国家,学校领导给青年学生时时以关怀和爱护,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学生的粮食供应没有低于29斤,而广大的农村社员一天才能供应4两地瓜干。

在校长的领导下,带领师生实行自救,度过难关,完成学业。

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是国家的助学金养育我们。

学习的过程中确实苦,我觉得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使我终生收益:

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支撑,使我读完了初中、高中和大学。

为学到为社会服务的本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细读儒圣孟子的名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了切身的体会,深刻的理解。

在艰苦的环境中,我学会了节约,珍惜粮食,时时不敢忘“粒粒皆辛苦”。

就连在各种会议的自助餐桌上,不管收费与否,均不会浪费一粒粮食。

在艰苦的环境中,我悟出了人生要知道感恩与回报,要思付出与助人。

工作前的1/3还多的时间是学习,是家长的养育,国家的助学金的资助、学校的培养、老师的教育,是地地道道的受助者,应感恩并铭记在心。

有1/3多的时间是工作,要时时想着对国家、父母、师长等的回报与付出。

退休后的时间长短,应视人健康情况而异,休闲的时间不等,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发挥余热,为社会、为企业、为需要自己技术、知识的人,提供服务,帮助他们,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改革开放使社会发生了巨变,60年代的事不会再现了。

学校是分享改革成果的受益者,硬件和软件都作了更新改造,国务院最近又出台了专门助学政策。

学生中大部分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还有极少数的贫困生需要帮助。

我发现,个别学生家庭条件好,过于奢华,不愁吃,不愁穿,有腿不走路,还相互攀比,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恐怕也是教育英才的新课题。

回忆过去,了解母校的发展史,静思对比,没有害处;

展望未来,方晓自身应负重任,勇往直前,永不懈怠,那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

注:

【1】粪筐—当地土语,谓拾粪、捡粪的筐子,俗称粪箕子。

也可以用一装盛其它物件。

【2】盲流—本处指未经国家许可,即离开乡土,盲目流入城市的社会现象或人。

【3】闯关东—关东,原系指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

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

此处指不知东北情况,盲目奔东北,谋生。

【4】五反—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席卷神州大地的“四清运动”,持续时间达四年之久。

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指导“四清”;

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

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响应;

“四不清”干部纷纷检讨,“洗手洗澡”,从而上演了共和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幕。

这场运动在农村被称为“四清”,在城市被称为“五反”,统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来又改称四清运动。

"

四清"

是贯彻执行勤俭办社和民主办社方针,普遍进行清帐目、清仓库、清工分、清财物(简称"

)。

此处“五反”,是指1960年巨野县委在农村开展的社教运动,虽在农村,当时未称“四清”,亦然叫“五反”。

可能与后来开展的“四清运动”有所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