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6393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虚拟经济的现状分析文档格式.docx

2003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虚拟经济等问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2008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约与英国首相布朗通电话,就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交换看法。

温家宝表示:

“要认真总结这场危机的教训,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2008年10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再次讲到:

“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

我们需要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因此,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协调,绝不能因为虚拟经济出现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

”2008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多次谈到“虚拟经济”等问题。

如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时谈到,“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涉及范围之广、造成影响之深、冲击程度之大,几十年来罕见。

世界各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形势依然严峻。

这场金融危机正在从局部向全局蔓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已经对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与英国首相布朗会谈时表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特别是正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渗透。

面对这一形势,国际社会需要增强信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当前应着重解决3个问题,一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机蔓延,恢复市场信心;

二是尽量减少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损害,避免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

三是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危机。

二、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

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

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高度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四个方面。

1、高度流动性:

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但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

正是虚拟经济的高度流动性,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和再配置的效率,使其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不稳定性:

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

这是由虚拟经济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3、高风险性:

由于影响虚拟资本价格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自身变化频繁、无常,不遵循一定之规,且随着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交易规模和交易品种不断扩大,使虚拟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驾御,非专业人士受专业知识、信息采集、信息分析能力、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限制,虚拟资本投资成为一项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尤其是随着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对冲基金等大量投机性资金的介入,加剧了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

4、高投机性;

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虽然可以作为投资目的,但也离不开投机行为,这是市场流动性的需要所决定的。

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

越是在新兴和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市场监管能力越差,防范和应对高度投机行为的措施、力度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投机性游资也越容易光顾这样的市场,达到通过短期投机,赚取暴利的目的。

第二节虚拟经济的特性

1、虚拟经济有两个特性,一是经济性,一是虚拟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价值符号及它们的交换也是以劳动价值为基础的,没有价值及价值交换就与经济沾不上边,也就谈不上它的经济性;

并且,价值符号可以还原为价值实体,即从虚拟走向现实。

无论是纸币,还是股票、电子货币、其它各种有价票证,它们的发行和流通基础就是价值和信誉,它们代表的是实体价值,是实体价值的代表,并且还可以为实体经济服务。

而信誉作为价值符发行基础存在很大的接受风险。

所谓虚拟性,是指它的交换物在形态上是虚拟的而非实物的,它只是以价值符号为交易对象,而不以实物为交易对象。

虚拟经济领域交易的只是价值符号而不是有形的实物。

纸币不是价值实体,而只是一种价值符号;

这种符号又脱离了价值实体,成了实体价值的影子。

当价值符号脱离价值实体较长时间,并且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了投机性交易这就使这种脱离成了价值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即价值的游离存在方式,这就是虚拟现实纸币就是这种游离价值的存在方式,游资是它们存在的具体表现。

纸币的价值是不能不承认的。

特别是今天,纸币的价值具有全息性,它是一个国家的信誉及价值尺度符号,更是一个国家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国力的综合体现。

只有国家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政治实力、文化实力等综合实力充分强大,国家的货币才是一个强势货币。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国家的货币就被赋予了更多的非客观物质性的劳动价值即可能被充入了更多的政治价值。

当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中的任何一种实力上升或下降,都可能影响其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资金作为价值的表现,只有当它没有与实物商品进行交换,而只与它的同类即价值符号进行交换时,它才能被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期货合约只是一种远期实现的商品购销合同,买卖期货合约不是真正的实体商品交易,它只能归为虚拟经济范畴。

以价值符号互为交易对象及为此所构筑的交易平台,都属于虚拟经济范畴。

银行、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资本运作等都可以算作是虚拟经济范畴。

信息在虚拟经济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公开、透明虽然是发达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但是,掌握信息则存在差异。

对于虚拟经济交易活动而言,信息的不对称成为交易利润产生的重要基础。

虚拟经济活动中的高手就善于利用信息、信誉、未来前景等来创造利润。

信息转化为利润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现象。

信息是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反映和结晶,也是劳动产品,也应该具有价值,只是其价值量难以精确测度,只能在交易过程中由交易双方自主认定。

信息价值的认定和交易的完成,就完成了信息从非商品向商品的转化。

信息被大量挖掘、使用和交易并创造利润,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2、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

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基本关系

在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是用于描述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

它主要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

“虚拟经济”则是用于描述以票券方式持有权益并交易权益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概念。

在现代经济中,它主要指金融业。

“虚拟经济”目前尚未成为学术界通用的概念,人们较多使用的是“虚拟资本”.在马克思理论中,虚拟资本是指在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基础上,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股票)形式所持有的资本。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虚拟资本是指通过信用手段为生产性活动融通资金”。

由此来看,虚拟经济不仅包括证券业、资本市场,也不仅包括货币市场,而且包括银行业、外汇市场等,是一个含盖金融业的概念。

在历史过程中,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以推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本目的。

从这方面说,虚拟经济的主要功能有两点:

(1)通过发行和交易相关票券,透明企业的财务信息及其他有关信息,引导资金流动,促进和调整经济资源在各实体经济部门和企业间的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促进企业组织制度的完善(例如,没有股权分散、股票交易,则没有现代股份公司及其内部治理结构),同时,通过提供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部门运作风险的分散。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已不是黄金等贵金属。

纸币、电子货币等作为信用货币,本身就是“虚拟”的;

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货币及创造货币的过程,与实体经济相比,也属“虚拟”范畴。

货币、资金等金融工具,有如血液,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已离不开虚拟经济。

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银根一收紧,实体经济部门立即就有反映。

纵观世界各国,可以说,没有虚拟经济,就没有现代经济。

近50年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虚拟经济中一个令人注目的现象是,在金融创新中金融衍生产品快速发展。

金融衍生产品的主要功能在于,分散和防范金融风险,并通过促进资金流动(包括国际流动)来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80年代中期,随着“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大幅度升值(日元与美元的比价从240:

1急速升至140:

1),由此导致了我国的日元外债在价值上的严重损失(一些使用日元外债的企业,迄今难以“翻身”),如果我们在借入外债中,能够及时地运用外汇期货中的某些运作手段(如套期保值),则不致发生这类损失。

在国际社会中,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来防范金融风险的例子,不胜枚举。

毫无疑问,正如世间其他事物,金融衍生产品也有其负作用,但这些负作用,是可通过严格金融法治、加强金融监管等予以控制和防范的。

4、实体经济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虚假经济”是用于描述经济运行中虚假成份的概念。

在国内外学术界,这一概念用得不多,近年较为流行的是“泡沫经济”.实际上,所谓“泡沫”,指的就是经济运行中的虚假成份。

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与银行、股市等金融活动直接相关,东南亚危机冠以“金融”危机,这是一些人认为,虚假经济主要来源于金融部门,是虚拟经济的产物但是,这一认识,既不符合历史,也不符合现实,更不利于实现“两个转变”,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历史上看,从1825年至1920年的9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先后发生了11次经济危机(其中,1857年以后的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性经济危机)。

这些危机主要不是由虚拟经济引发(此时,虚拟经济并未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现象)的,而是由实体经济部门中的虚假因素导致的。

对此,恩格斯曾深刻地描述说:

“运动逐渐加快,慢步转成快步,工业快步转成跑步,跑步又转成工业、信用和投机事业的真正障碍赛马中的狂奔,最后,经过几次拼命的跳跃重新陷入崩溃的深渊。

如此反复不已。

”(《反社林论》,单行本,第273页)从现实来看,日本泡沫经济与房地产“热”直接相关,而房地产业属实体经济范畴;

东南亚金融危机虽从金融市场发生,但其深刻原因则在于实体经济部门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从而导致对外贸易的持续逆差外汇储备剧减。

如果说,在日本泡沫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还有虚拟经济的负面作用的话(例如,在日本泡沫经济中,有股市“热”、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也有汇市和股市的“热炒”、银行信贷不严等问题),那么,韩国的危机则主要是由实体经济部门(大企业)的虚假问题所引致的。

事实上,实体经济中并非没有虚假经济。

在实体经济运行中,虚拟经济的形成的原因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使已生产出来的相当一部分产品实际上已成为过剩产品,这部分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

1920年以前,主要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属这种情形;

日本、东南亚等国房地产“热”的后果,也属这种情形。

二是由于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产品(服务)缺乏基本的市场(包括国际市场)竞争力,难以销售。

这些生产能力及产品,成为经济的虚假部分。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卢布大幅贬值,不是由于卢布发行过多,根本原因在于由科技进步缓慢、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所造成的经济严重贬值。

三是由于体制弊端、管理制度混乱、资产质量低下等原因,使产品成本过高、性能不全、使用不便,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难以为客户所接受。

这些生产能力及其产品,形成了经济的虚假部分。

东南亚国家、韩国的危机,相当程度由此引发。

此外,“假、冒、伪、劣”、走私、地下经济也属实体经济中的虚假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产出的低估,属虚拟经济的另一种形态。

例如,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相当一部分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相当一部分实物采取非货币化形式直接分配或消费,由此,造成实际的经济产出大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或者说,宏观政策调控的经济活动小于实际经济活动。

这种低估型虚假经济,在直接关系上,虽不致于引发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及危机,但对市场经济建设、资源的有效配置、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均有负面制约。

5、虚拟经济与虚假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与虚假经济的联系,似乎一目了然,但事实并不如此。

虚拟经济运行中,虚假成份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表现也各种各样。

简单地说,主要有三种情形:

(1)货币发行过多,导致投资膨胀、消费膨胀和通货膨胀。

货币投放量过大,一方面由中央银行投入流通中的货币造成,另一方面则由商业银行创造的派生货币造成,在经济膨胀的场合,大于真实经济的部分,形成泡沫,即经济的虚假部分。

(2)金融资产质量低下,金融资产价格膨胀。

金融资产质量低下,有多种表现。

对银行等存款机构来说,坏账、呆滞帐过多,是资产质量低下的表现;

对证券市场来说,债券到期不能如期兑付本息、股票市价远高于其内在价值等,也是金融资产质量低下的重要表现。

在资产质量低下的场合,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已大大低于帐面价值,其差额属虚假成份。

所谓金融泡沫、股市泡沫,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种由金融资产质量低下或金融资产价格膨胀所形成的虚假成份。

(3)币值高估或低估。

在币值高估的场合,以外币计算的经济总量被扩大,扩大的部分属虚假范畴;

在币值低估的场合,以外币计算的经济总量被缩小,缩小的部分也属虚假范畴。

虚拟经济中的虚假成份,是引发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

1929年的世界大危机,主要原因在于纽约股市崩溃。

但是,虚拟经济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虚拟经济中所发生的诸多虚假,与实体经济的虚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大多数场合,前者主要是由后者引致的。

简要地说:

(1)货币投放量过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实体经济挤压引致的。

我国1992-1994年间的货币投放量大幅增加,就主要原因来说,是计划经济体制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发挥作用的条件下,实体经济部门通过“倒闭”,而迫使金融机构投放的。

一个典型的现象是我国的通货膨胀总是与投资膨胀联系在一起,同样,每次抑制通货膨胀,也首先从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入手。

(2)金融资产质量低下,主要是由实体经济部门中的企业资产质量低下引致的。

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存在着大量不良贷款。

这些贷款所以不良,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在实体经济部门中,以企业的不良资产形态存在着。

证券市场中,股票市价所以高于其内在价值,主要原因在于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等重要经济指标年年下滑;

公司债券所以质量低下,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无力到期还本付息。

(3)币值高估的主要原因在于,实体经济部门的科技进步缓慢、市场竞争力减弱、产出成本增高等。

东南亚、韩国等国家的情形就是如此。

若干政策建议:

从现实情况来看,实体经济部门的资产质量将是一个基本的关节点企业资产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

(1)资产负债率过高。

我国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大致在70%左右,这意味着,它们的净资产已100%地抵押过2遍以上,已再无可供抵押担保从而获得贷款的资产。

因此这些企业缺乏的不是债务性资金,而是资本性资金。

缺乏资本金,直接意味着,企业严重缺乏增加资产、推进经营发展的后劲。

我们估计,要将工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到50%左右,目前需要补充的资本金达30000亿元以上。

(2)资本结构不合理。

我国国有企业,目前大多数为独资性国有企业,虽然有些已改为有限责任公司,但大多数情况是,各国有企业相互参股。

在各级政府财政资金极为有限的条件下,继续采取这类方式,就是意味着,这些企业的资本性资金将难以得到充分的补充,同时,“政企不分”的状况也难以根本改变。

(3)资产的科技含量不高。

80年代以来,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相当快速,这对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但这些技术进步,主要是通过“引进”形成的。

企业资产质量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由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市场竞争力决定。

开发并运用高科技,是促使不良资产转变为优良资产的关键性机制。

(4)资产规模过小。

我国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小”为典型,绝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规模,难以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高科技的大规模运用,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产品成本过高。

一些企业集团,虽名义上有较多的资产,但这些资产投于多个产业、多种产品生产,其结果,仍然是没有规模经济。

面对国际大公司的市场挑战,我们需要发展自己的“航空母舰舰队”,而这种舰队,不是拼凑,而是有机整体。

解决实体经济部门资产质量低下的问题,从金融机制上说,运用银行机制,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鉴于企业资产中目前严重缺乏的是资本性资金,鉴于推进高科技产业化,迫切需要资本性资金的有力支持,鉴于改善企业资本金结构,只能运用资本性资金来解决,鉴于推进资产购并重组,需要补充资本性资金,同时,鉴于我国目前资本性资金最大的供给者已由政府财政转变为广大居民,所以,关键点在于,发展资本市场,动员千百万居民的资金转化为实体经济运行所需的资本性资金,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性财产基础。

为此:

(1)在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

这不仅包括扩大证券品种的规模,也不仅包括增加新的证券品种,而且包括拓展和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

其中,存量股份制、债权转为社会股权、将建设国债建立在运用资本经营方式运作国有资产的基础上等,都是应当重视的具体措施。

(2)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步伐。

知识经济是将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投资的功能极为重要。

为此,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社会各届参与创业投资,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市场,至关重要。

(3)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实物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

实物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实物的非货币化,有着诸多弊端;

资产的非证券化严重限制着资产的准确定价和资产存量的盘活。

(4)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和规范。

在双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运用计划经济机制,虽一时抑制了某些现象,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成长,结果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

为此,应特别重视运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强化金融监管。

第三节虚拟经济的利与弊

长期以来,我国对虚拟经济一直都是持否定态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虚拟经济的不断壮大,同时对虚拟经济的议论也日益活跃。

对虚拟经济持肯定态度,主张支持鼓励的人认为,它是市场信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实物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总结以下几点:

1、动员储蓄转向直接投资。

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储蓄额在攀升,过高的储蓄率又会限制生产投资的增长,许多生产过程因缺乏投资被困在没有经济效益的规模上。

但动员分散储户的储蓄具有较高的成本,虚拟经济以其高流动性和高获利性吸引着大量暂时闲置和零散的资本投入到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品等虚拟资本上。

全社会的沉淀资本也就由此投入了实体经济中,满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要。

2、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成本。

虚拟资本可以使很多有风险的实物资产转换为可更安全保有的金融资产,而虚拟资产的多样性、可转换性和高度流动性,又使企业能以较低的风险成本实现资本存量的积累。

虚拟经济通过各种金融工具,促使实体经济部门的运作风险分散,如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套期保值和转移风险。

这从宏观上看,是有利于减弱经济波动幅度的。

与此同时,虚拟经济活动还可减缓经济生活中的种种摩擦,降低交易成本,使实体经济活动的障碍减少,从而产生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3、便利资本流动和产权复合。

实体经济中资产的产业转移和重组存在两方面的障碍:

一是不同产业部门因其产品不同,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及相应的生产装备也不同这使专业性实物资产难以实现产业转移;

二是资产的产业或企业转移会受到进入障碍。

虚拟经济使产权商品化、价值化和证券化,不仅在技术上解决了实物资产转让的各种困难而且可以打破所有制、地区和行政隶属关系的界限,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资本增值最大化的本性,通过产权的分割、裂变、转让、组合和控制等复合手段来实现资产价值资本的流动,开辟新的经营领域,提高运营的效率。

4、加速了国际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巨额的国际游资是现今虚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便利了国际贸易融资,尤其是短期贸易融资,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则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

另外,国际游资在各国基本市场之间的迅速移动,缩小了各国资本市场在利率、交易方式、交易条件等方面的差距,使其趋于一致,从而加快世界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步伐。

5、传递投资信息。

评价实体经济的效果依赖于可靠的信息,而搜集和整理企业经营者及经济运行的信息需付出高信息成本,这可能妨碍资本流向最有效率的项目。

而虚拟经济活动可以迅速传递经济信息,改进资源配置的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