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4403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

《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碑林博物馆导游词Word下载.docx

大家抬头远远可以看见正前方的碑亭上方刻有碑林两个大字的烫金匾额,匾额出自清代爱国志士林则徐之手,是他在鸦片战争之后,被革职戍边新疆伊利时,路径西安时所写的。

接下来我们看见的这块石碑是博物馆内形制最大、最华丽的《石台孝经》。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撰的讲的是孝道,提倡事君如事父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此碑作释作序并书写,目的就是想表示自己是以孝来治理天下。

此碑高近6米,碑身、背座、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

所以此碑显的是顶天立地气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称。

下来请大家跟我到碑林的第一陈列室参观,这里展示的是《开成石经》。

开成是因刻成于唐文宗开成年号,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

(包括孝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尔雅,孟子)这些书都是古代文人学士必读之书,由于古代印刷术不发达,所以将经文刻到石头上作为范本供人们校对。

《开成石经》由114块碑石双面组成,共计288面,650152字,最初只有12部经书,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合称13经。

中国历史上曾组织过7次经籍石刻,只有这一部保存得最完整,加上时代又早,史料价值极高,于是,人们称其为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书籍。

参观完了开成石经之后,我们就来到了第二展室,这个展室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些唐代名碑。

以及和书法毫无关系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这通碑是唐朝波澜壮阔的中外交流史的一个见证,。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泛称。

景教是基督教中斯脱里派的中国称呼。

此碑记载了景教的教规,教义,教旨。

更难能可贵的是用古叙利亚文记载了景教徒再中国的活动和一些教徒的名字。

为研究中国古代同欧洲,中亚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它的拓片传入国外后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据说现在已经有了好几块景教碑的复制品,但真品还是在我们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颜真卿不但书法潇洒流畅,为人也是坚贞不移,刚正不阿。

《多宝塔碑》是颜真卿44岁时所写,是留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作品,代表了他早期风格,。

《颜氏家庙碑》是他73岁时写的,书法造诣到达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

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请大家看这边的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它也是我们碑林最贵的一块碑了。

怀仁和尚将王羲之的墨迹集合而成。

他以唐太宗能为玄奘撰写纪念碑文深以为荣,由因唐太宗特别推崇东晋王羲之的行草书,于是他就从300年前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搜集字句,为了补齐所缺的字,他不惜在全国张榜重金征集,前后花了24年,花费了巨大的代价。

因此,集字碑也称千金碑。

好,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第三陈列室,它主要向人们介绍书法的演变史。

在这一展厅里,我们可以看到自汉代到宋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源流的书体碑石。

大家可以通过比较,来领悟书法的发展演变脉络。

大家看这通曹全碑它是我国著名的汉代书法名碑也是汉隶的精品。

是陕西合阳县县令曹权集资修建的。

它体现了我国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蚕不双涉,燕不双飞。

也是国宝级文物。

接下来大家来看这两通碑,分别是张旭的《肚痛帖》和怀素的《千字文碑》,他们是草书的代表作品,狂草,即狂放的草书。

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特别是张旭他为人豪爽,嗜酒如命,经常喝的是酩酊大醉,酒醉之后为求尽兴竟然用自己的头发蘸墨来写字,疯疯癫癫的,因此也被人称之为张癫。

而千字文就是用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四字一句对偶压韵,便于记忆是我国儿童的启蒙读物。

穿过着道门我们就来到了第4陈列室。

再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块比较有趣味的碑石。

大家看这是清代马德昭《魁星点斗图》此图以儒家修养的标准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字组成魁星形象,左手托砚,右手执笔,一脚翘起托一斗字,一脚立鳖字上,取魁星点斗独占鳖斗之意。

形象生动,拼字巧妙,是文字游戏之作。

清《关帝侍竹图》图中有一竿风竹和一竿雨竹,仔细看此图由竹叶组成五言绝句一首: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此诗图实为当时文人附会关羽而拼组的文字游戏之作。

最后,在后面的3个展厅当中,主要展出了一些宋代至清代时期之间的一些诗文碑石。

大家可以参观一下。

各位游客我们碑林博物馆不仅是因为碑石如林而著名。

而且它的石刻艺术也是驰名海内外的。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便是石刻艺术博物馆了,石刻艺术博物馆建于1963年,它收集了散失在陕西各地的西汉至唐代的石刻70余件,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

/zl

由于时间关系再这里我只给大家介绍以下这两个石刻艺术的代表作昭陵六骏和老君像。

昭陵六骏,相传由著名的画家阎立本所作的。

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

炫耀一生战功外,也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诫后世子孙创业之艰难,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仪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场景。

它们分别是(白蹄乌,特勤骠,飒露紫,青骓,什伐赤),由于他们过分的精美,其中飒露紫和拳毛瓜两骏马石刻于1914年被以美国人勾结封建军阀盗运美国,现存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

六骏经过了1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他们的造型依旧健美,神态逼真,是唐代杰出的艺术珍品之一。

老君像,这座老君像原来位于西安郦山的老君殿,老君既老子,他是道教的创始人,当时统治阶级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推崇道教封老子为创始人。

据说这座老君像是安禄山为了取悦李聋基让人用汉白玉雕刻而成,采用了圆雕的手法,既细致入微有自然生动,也是属于国宝级文物。

好了各位游客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到次结束了,如果有兴趣您还可以参观其他的碑刻,但原今天的参观能给您带来艺术的启迪,知识的收获。

【篇二:

西安碑林博物馆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中国有四大碑林,它们分别在陕西、山东、四川和台湾,而陕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

现在我们要去参观的就是西安碑林博物馆了。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15号,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座以西安碑林和古代石刻陈列为主,并进行综合陈列的历史文化宝库。

西安碑林,以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

它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历经9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收藏碑石最早最多的艺术宝库。

该馆藏石3000余方,现展出的仅是藏石的三分之一,分别陈列在6个碑廊、7座碑室、8个碑亭中。

1961年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请大家随我参观。

大家请看中间这座不大不小的水池。

这不是一般的水池,“天下孔庙有泮池”指的就是它。

所谓泮池,就是半圆形的池子。

古代称学校为泮宫;

到清代,中举称入泮,泮池以此而得名。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入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

好了,我们已进入棂星门,它始建于元代。

东门额刻有“德配天地”,西门额刻有“道冠古今”。

门内有4根华表相向而立,在第二道门戟门东侧的钟亭里陈列的是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李旦景云年间而得名。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与钟亭位置对应的马亭里有一文化瑰宝——大夏石马。

大夏是匈奴族所建立的最后一个政权。

由于当时战争连绵不断,各国统治的时间也短,留下的文物极少,因此这匹石马显得很珍贵。

各位游客,我们基本游完了碑林的第一部分。

现在请大家看远出处的这个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碑林”二字。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碑”字少了一撇。

那么为什么会少一撇呢?

难道这是一个错别字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这两个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

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

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

有人说“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当时丢了乌纱帽。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你待会儿就会发现,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

这是因为古代的汉字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

现在请大家看这通高大威严的石碑,这便是久负盛名的《石台孝经》。

它是碑林中最大的石碑。

《孝经》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纂、专门讲孝道的。

李隆基亲自为它注释、作序并书写,目的是要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

碑额由皇太子李亨亲书。

此碑高近6米,碑座、碑身、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

整体造型端庄,风格独特,装饰华丽。

当我们来到西安碑林第一室时,会有一种进入巨大的石质书库的感觉,因为这里陈列着中国目前仅存的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开成石经》。

在印刷技术还不发达的唐代,为避免士子们在学习时传抄的错误,并能永久保存,特刻石经为范本。

这套石刻经书内容包括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的《周易》、《周礼》、《尚

书》、《诗经》、《礼仪》、《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及清代补刻的《孟子》共13部经书。

因此说它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一部石书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碑林的第二展室。

这里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石,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

其中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以及他的儿子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

有颜真卿书写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还有晚唐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

和怀仁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还有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等。

各位游客请看这块碑石,是不是很奇怪:

怎么在这体现中国古文化的西安碑林中也会出现刻有外国文字的碑石?

其实在西安碑林中,刻着外国文字的碑石有好几块,最为著名的就是眼前这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泛称。

景教是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后的名称。

景教在唐太宗贞观九年传到长安。

此碑立于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是由景教僧景净述事,吕秀岩书写。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能体会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渊源呢?

第三展示主要陈列历代各种书体名牌,其中包括篆、隶、楷、行、草等5种书体,通过这些碑石可以看出我国文字演变的过程。

大家看这同《汉曹全碑》,它是我国著名的汉代书法名牌,也是汉隶的精品。

是陕西合阳县县令曹全集资修建的,它体现了我国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蚕不双涉,燕不双飞”。

接下来大家看这两通碑,分别是张旭的《肚痛贴》和怀素的《千字文碑》,他们是草书的代表作品。

后面还有三四五六七陈列室,由于时间的原因就不带领大家一一参观了,我们现在去参观石刻艺术博物馆,待会大家自由参观其余展室。

石刻艺术博物馆建于1963年,它收集了失散在陕西各地的西汉至唐代的石刻70余件,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石刻艺术的代表作昭陵六骏和老君像。

昭陵六骏气势恢宏,形象传神,刀法洗练,相传由著名的画家阎立本所做,它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品中的杰出代表。

遗憾的是,作为国宝级文物,六骏浮雕中最精美的“飒露紫”和“拳毛騧”早在1919年被盗运到海外,现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件也都被割裂成数块,多有残缺,令人惋惜。

游人至此,每每感叹,望六骏能够早日在故乡团圆。

下面请大家一边看,一边听我给大家讲一讲关于六骏的动人故事。

特勒骠石刻,国宝级文物。

相传此马“声如晴空霹雳”,在李世民与宋金刚作战时,将宋的长矛震掉。

此马可连续疾驰千里,后暴死,以三品官礼葬于太原。

青骓石刻,国宝级文物。

它是李世民在唐初统一战争中所骑的战马,由瓦岗寨义军领袖李密所献。

此马可识方向,为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时所骑。

什伐赤石刻,国宝级文物。

什伐赤是一匹纯红色的骏马,是西域汗血马的一种。

此马“奔跑如燕,不闻蹄声”,为李世民生擒强敌王世允时所骑。

飒露紫石刻是复制品,飒露紫是李世民在一生中经历最艰苦、最辉煌的战役中所乘的战马,也是昭陵六骏浮雕中唯一一件出现人物的作品。

画面反映的是公元621年李世民攻打洛阳时,飒露紫胸前中箭,李世民手下大将丘行恭赶到,将自己的马让给李世民,并迅速为飒露紫拔箭的场景:

飒露紫低头伫立,强忍疼痛,丘行恭神态悲伤,动作谨慎。

在这里。

我们丝毫没有感到是在面对冰冷的石头,而是在目睹一场有血有肉的动人场面。

拳毛騧石刻也是复制品,它是李世民与刘黑闼作战时所乘的战马,战斗中拳毛騧身重9箭,战死沙场。

白蹄乌石刻,国宝级文物。

因毛色纯黑,四蹄雪白而得名。

此马可跃大江,它是李世民与薛仁贵作战时所乘的战马。

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庄严的石像是老君像,这座老君像原来位于西安骊山的老君殿。

老君即老子,他是道教的创始人,当时政治阶级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推崇道教,封老子为创始人。

据说这座老君像是安禄山为了取悦李隆基让人用汉白玉雕刻而成,采用了圆雕的手法,既细致入微又自然生动,也是属于国宝级文物。

好了各位游客,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参观到此就结束了,如果有兴趣您还可以参观其他的碑刻,感谢各位的参观,谢谢!

【篇三:

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

各位游客:

中国有四大碑林,它们分别在陕西、山东、四川和台湾,而陕西省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以碑石之多、价值之高,名列四大碑林之首。

倘若您是一位历史、文学、绘画、雕刻、书法艺术爱好者,来西安而没去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将会十分遗憾。

下面,请大家尽情地欣赏一番碑林的艺术精华吧。

【文庙的历史沿革】

各位游客,前面已经说过,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

日址上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的游览也就主要分成两部分。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参观这里就像是观看主戏前的序幕。

导游词

文庙就是孔庙,因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而得名,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

游客们还在车上时就能发现这里是一片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式的古建筑群,不亲历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谁能相信在繁华的闹市区竞有如此幽静的场所?

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建有孔庙,规模最大的要算山东曲阜的那座了。

我们面前这座西安孔庙始建于宋徽宗赵信崇宁年间(公元1102mdash;

1106年),由唐长安国子监旧址,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市西大街社会路一带,移建于此,历经元、明、清各代,屡屡修葺,依然保留着其巍巍雄姿。

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墙根下那几棵古槐有人说是唐朝末年所植,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被称为太庙古槐,而今也按重要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三学街mdash;

孔庙大门mdash;

木牌坊】

横在大家面前的这条路,叫三学街。

三学街不长,却能引发怀古之幽思,常令游客流连忘返。

在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西安府辖的长安和咸宁二县的学府,相继迁移至文庙两侧,遂有一庙(孔庙)三学(咸宁学、府学、长安学)之称。

三学街的称谓也就一直延续下未了。

今天,这里已成为西安古文化艺术的集中地之一,文房四宝、文物古玩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游完三学街后步入博物馆大门,向东南方向望去,木牌坊、伴池、魁星楼等遥相呼应,构成一幅别具风格的动人画面。

只要稍加注意,大家就会发现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个不引人注目的特点,即东西开门。

其实天下孔庙无正门。

无论大小,孔庙的整体建筑格局都是坐北朝南,但不开南门,而开义路(东门)和礼门(西门)。

全国所有孔庙都把塞门、泮门及棂星门、戟门、大成殿对称地排在一条中轴线上,因为孔子的地位被各朝代抬得很高,可以说是至高无尚。

若开南门,便是不敬。

孔庙里建有一座奇特的木牌坊,远看就像高高的彩楼。

它用12根红木柱支撑,三层棋形斗檐式木质结构,拔地而起,上面彩绘花纹图案和二龙戏珠,是明代建筑,也叫太和元气坊。

按当时规格建造法,本来应该把牌坊设在孔庙门外。

这座牌坊是由西岳庙迁建过来的,由于门外是城墙,选不出合适的地方,便只好屈就在这里了。

【泮池mdash;

棂星门mdash;

华表mdash;

戟门mdash;

两庑】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进入到碑林前院了。

大家已经看到中间有座不大不小的水池。

这不是一般的水池,天下孔庙有泮池指的就是它。

古代称学校为泮宫;

到清代,中举称人泮,泮池以此而得名。

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

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

好了,我们已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

棂星门始建于元代。

东门额刻有德配天地,西门额刻有道冠古今。

棂与灵通用。

灵星为星宿之名,是神话传说中取士之神。

清代把棂星门由二门改为三门,中门书文庙二字,东西门不变。

过棂星门后,人们便会发现孔庙里也有控马桩,只不过此处的拴马桩比平时见到的要大得多。

其实,这是石柱型的华表,起仪卫和祥瑞作用。

北京天安门前和山东曲阜庙的盘龙华表,代表了最高等级的华表,而西安碑林里的这对华表均为八棱形石柱,通高445厘米,周长163厘米,也是较引人注目的一景。

戴门位于棂星门以北,属于明代后多次翻建的古建筑物。

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孔庙的两点,也叫东西庑,指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是孔庙里不可缺少的建筑之一,为祭把孔子七十二弟子而设。

【大成殿的得名来历mdash;

建筑历史mdash;

魁星楼的兴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大成殿,这说明我们已经游到了孔庙正殿。

大成取自《孟子万章章句下》孔子之谓大成,集大成者也。

其意思是孔子之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也。

犹作乐者,集众乐之小成,而为一大成也!

其意思为,孔夫子好比乐队指挥,能把演奏的内容融为一体,变成大型演奏,故称大成殿。

据有关史料记载,大成殿始于宋代。

这里的大成殿为底式建筑,修建于明代。

当时殿前有一大型露台,周围有栏杆,东、南、西面有石级可踏步而上,南下中有云龙纹图案石雕,可和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石雕相媲美。

可惜,这样一座宏伟的建筑,在1959年9月13日下午4时,毁于一场无情的雷电之火。

魁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主宰文章兴衰,俗称魁星。

一般应试得第一名者为魁首或称魁甲,即指状元。

旧时孔庙或学府中都要修建魁星楼,以祭扫魁星,祈求功名顺利。

这里的魁星楼,建于明神宗朱栩钓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

原楼于清末民初因失修塌毁。

公元1986年,党和政府据历史资料,依原楼大小、高度及形体重建了魁星楼。

此楼建在城墙上,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景云钟mdash;

七座碑亭】

我们穿过戟门,在东侧可以找到被称为天下奇物的景云钟。

景云钟,铸于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故称景云钟,也叫景龙观钟。

此钟高

2.47米,重约6吨,用铜5000多公斤,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

它由25块铜模铸成,游客走近仍能看出铜铸弥合的痕迹。

钟身分上中下3段,每段分3格,除下段中格为铭文外,其余均饰以各种不同的动物和飞天,造形生动而形象。

32枚钟乳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均匀地布于钟身各处。

据说它们具有装饰钟表面和调节音韵的作用。

钟上铭文共18行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还谈到此钟的铸造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