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2542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

《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级化学分析工题库1_精品文档.doc

高级化学分析工

判断题

1、电子天平使用前不用校准。

(×)

2、Ag+,Pb2+,Hg2+与Cl-反应生成白色氯化物沉淀.由于PbCl2溶于沸水,在系统分析中就是利用此性质使PbCl2与AgCl,HgCl2分离。

(√)

3、使用没有校正的砝码是偶然误差。

(×)

4、用部分风化的H2C2O4·2H2O标定NaOH是偶然误差。

(×)

5、滴定分析是依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使用的体积。

(√)

6、化学计量点是指观察出指示剂变色的点。

(×)

7、酸碱滴定反应能否直接进行,可用滴定反应平衡常数k来说明,k越大,滴定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

8、以配位键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络合物。

(√)

9、以铬黑T为指示剂,溶液PH值必须维持在5~7.直接滴定法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鲜红色变到纯兰色。

(×)

10、可用于测定水的硬度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

(×)

11、EDTA溶于水中,此溶液的PH值大约为4.4。

(√)

12、BaSO4是强酸强碱盐的难溶化合物,所以具有较大的定向速度而形成晶形沉淀。

(√)

13、洗涤沉淀是为了洗去表面吸附的杂质和混杂在沉淀中的母液。

(√)

14、重量法分离出的沉淀进行洗涤时,洗涤次数越多,洗涤液用量就越多,则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

15、AgCl是强酸盐的沉淀,所以它的溶解度与酸度无关。

(×)

16、人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其波长范围在400~760nm之间。

(√)

17、在光度分析中,吸光度越大,测量的误差就越小。

(×)

18、有色溶液的透光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率与浓度成反比。

(×)

19、若显色剂及被测试液中均无其它有色离子,比色测定应采用试剂空白作参比溶液。

(×)

20、测定Cu2+时加氨水作显色剂生成兰色的铜氨络离子[Cu(NH3)2]2+,应选择红色滤光片。

(×)

21、光电比色法和目视比色法的原理相同,只是测量透过光强度的方法不同,前者用光电池后者用眼睛判断。

(√)

22、反应必须按照化学反应式定量地完成的含义是:

一是反应物是一定的,二是到达终点时,剩余的反应物的量,不应大于0.1%才认为是定量地完成。

(√)

23、根据溶度积原理,难溶化合物的Rsp为常数,所以加入沉淀剂越多,则沉淀越完全。

(×)

24、长期不用的滴定管要除掉凡士林后垫纸,用橡皮筋栓好活塞保存。

(√)

25、下列说法何者是错误的?

A.某盐的水溶液呈中性,可推断该盐不水解(×)

B.纯水中[H+]和[OH-](浓度为mol/L)相等(√)

26、在Fe3+,Al3+,Ca2+,Mg2+的混合液中,用EDTA法测定Fe3+,Al3+要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络合掩蔽法。

(×)

27、在EDTA络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越大,络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

28、甲基红的PH变色范围4.4(红)~6.2(黄),溴甲酚绿的PH变色范围是4.0(黄)~5.6(蓝).将这两种指示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的变色点PH为5.1.将这种混合指示剂用于以NaOH标准溶液滴定HAC试液,滴定终点时指示剂由酒红色变为绿色。

(√)

29、以铁铵钒为指示剂,用NH4CNS标准液滴定Ag+时,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

30、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值的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

(×)

31、对EDTA滴定法中所用金属离子指示剂,要求它与被测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条件稳定常数K'MY≥8。

(√)

32、络合滴定的直接法,其滴定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金属指示剂与被测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颜色。

(×)

33、酸度对指示剂变色点的影响,是金属指示剂本身是多元弱酸或多元弱碱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物的过程中往往伴有碱效应。

(×)

34、因为朗伯-比尔定律,只有入射光为单色光时才成立.所以在日光下进行目视比色测定结果误差较大。

(√)

35、怀疑配制试液的水中含有杂质铁,应作对照试验。

(×)

36、外层电子数在9~17之间的离子都是过渡元素离子。

(√)

37、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健不一定都是离子健。

(√)

38、HCN是直线形分子,所以是非极性分子。

(×)

39、KCL的分子量比NaCL的分子量大,所以KCL的熔点比NaCL高。

(×)

40、在SiC晶体中不存在独立的SiC分子。

(√)

41、标定HCL使用的Na2CO3中含有少量NaHCO3是系统误差。

(√)

42、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不一致是系统误差。

(×)

43、通常情况下,分析误差大于采样误差。

(×)

44、最低浓度5PPM相当于5ug/ml。

(√)

45、络合效应分布数与络合剂的平衡浓度有关与金属离子总浓度无关。

(√)

46、若金属指示剂的K'Mln>k'MY,则用EDTA滴定时EDTA就不能从Mln中夺取金属离子,这种现象称为封闭现象。

(√)

47、在PH为4.5的水溶液中,EDTA存在的主要形式是H3Y-。

(×)

48、根据浓度积原理,难溶化合物的Rsp为一常数,所以加入沉淀剂越多,则沉淀越完全。

(×)

49、换算因数表示被测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的比值,且物质的被测元素在分子,分母中原子个数相等。

(√)

50、摩尔吸光系数ε是有色化合物的重要特性,ε愈大,测定的灵敏度愈高。

(√)

51、分析试验所用的水,要求其纯度符合标准的要求即可。

(√)

52、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1.0cm比色测得吸光度为0.058,为了使光测量误差较小,可换5cm比色皿。

(√)

53、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为烃.根据烃的结构和性质,烃又分为链状烃(脂肪烃)和环状烃(脂肪烷和芳香烃)。

(√)

54、实验证明具有C4H10组成的烷烃,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有机结构,一种是直键的(习惯上叫正丁烷),另一种是带支键的(习惯上叫异丁烷,我们把这种分子组成相同,而结构和性质不同的一类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叫同分异构现象。

(√)

55、能使KI加淀粉的H2SO4溶液显兰色的离子是NO3-。

(×)

56、25ml的移液管的绝对误差为±0.01ml,所以相对误差等于±0.01/25.00(×)100%=±0.04%。

(√)

57、将下列数字改写成二位有效数字,判断是否正确?

1.4.3498改写成4.35(×)

2.7.36改写成7.4(√)

3.0.305改写成0.31(×)

4.2.55改写成2.6(√)

58、化学计量点(以往称为等当点)用SP表式对吗?

(√)

59、酸碱滴定法的定义是:

1.以电子转移反应为依据的滴定分析法。

(×)

2.以质子传递反应为依据的滴定方法。

(√)

60、络合滴定法:

它又称为螯合滴定法或配位滴定法,这是以络合反应为依据的滴定分析方法。

(√)

61、如果反应速度较慢或试样是固体,或没有合适的指示剂,我选用回滴法是否正确。

(√)

62、能够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

1.物质的纯度应高,一般要求在99.9%以上.

2.物质的组成应当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

3.化学性质应稳定,不与空气中的水,O2,CO2等作用.

4.摩尔质量应较大些,这样可以减小称量的相对误差.

63、选择指示剂时应尽可能使指示剂的变色点的PM值靠近曲线的化学计量点的PM(sp)值,至少变色点应在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内。

(√)

64、保留样品未到保留期,虽无用户提出异议也不可随意撤消。

(√)

65、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指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应易溶于水,若酸度太小EDTA与金属-指示剂络合物的置换作用缓慢而使终点拖长,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僵化。

(√)

66、甲烷、丙烷、辛烷三者互称为同系物。

(√)

67、凡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

68、同体积的物质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

69、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的共同点都是利用原子光谱的。

(√)

70、分光光度法的原理与光电比色法相同,只是分光的方法不同,前者用滤光片后者用棱镜或光栅。

(×)

71、对于弱酸盐沉淀如草酸钙,碳酸钙,硫酸镉等,其溶解度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这类沉淀应在较低的酸度下进行。

(×)

72、用硅碳棒做成的高温炉,最高工作温度为1400度。

(×)

73、要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除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如微量组分用比色法,常量组分用滴定法或重量法)外,还应当设法消除可能发生的误差.如一.减少测量误差;二.消除系统误差;三.适当增加平行测量的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

74、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光栅上有污物影响正常使用时,可用柔软的擦镜纸擦干净。

(×)

75、拿比色皿时只能拿毛玻璃面,不能拿透光面。

(√)

76、在任何浓度范围内,吸光度都与被测物质浓度成正比。

(×)

77、玻璃电极可用于测量溶液的PH值,是基于玻璃膜两边的电位差。

(√)

78、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由于采用基本单元不同,其物质的量值也不同。

(√)

79、PH=1的溶液呈强酸性,则溶液中无OH-存在。

(×)

80、标准溶液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法两种。

(√)

81、玻璃仪器的洗涤中用于洗去碱性物质及大多数无机物残渣的洗涤液为工业盐酸(浓或1+1)。

(√)

82、石英玻璃的耐酸性能非常好,除HF和H3PO4外,任何浓度的有机酸和无机酸甚至高温下都极少和石英玻璃作用。

(√)

83、苯二甲酸和硼酸都是多元弱酸,都可以用碱直接滴定。

(×)

84、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不论被测元素离解为基态原子还是激发态原子,分析的灵敏度不变。

(×)

85、溶解过程不是一个机械混合过程,而是一个物理-化学过程。

(√)

86、在外电路上,电子由负极移动到正极(√)

87、电化学分析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直接分析法、电容量分析法、电重量分析法。

(√)

88、标准氢电极与标准银电极相连接时,银电极为正极。

(√)

89、甘汞电极在使用时应注意不要让气泡进入盛饱和KCl的细管中,以免短路。

(√)

90、氧化还原指示剂的标准电位和滴定反应化学计量点的电位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

(√)91、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使用极性吸附剂的皆可称为正相色谱,使用非极性吸附剂的皆可称

为反相色谱。

(√)

92、在产品质量检验中,常直接或间接使用标准物质作为其量值的溯源,故应选用不确定度低的标准物质。

(√)

93、检验报告应无差错,有错允许更改(按规定的方法),不允许涂改。

(×)

9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定量测定的理论基础是在一定情况下测定结果满足郎伯—比尔定律。

(√)

95、化学中所指的糖类都是有甜味的物质。

(×)

96、CH3CHCl2是乙烯加成的产物。

(×)

97、有A、B两种烃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则A、B的最简式也一定相同。

(√)

98、棉花、橡胶、淀粉、豆油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99、一般有机胺呈碱性,故可用酸直接滴定法测定其含量。

(√)

100、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载气的种类对热导池检测器的灵敏度无影响。

(×)

10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电对的还原态可以还原电位比它低的另一电对的氧化态。

(×)

102、分子吸收红外光产生电子跃迁,吸收紫外—可见光后产生转动跃迁。

(×)

103、对于很稀的溶液(如10-4mol/L的HCL)电导滴定法优于电位滴定法。

(√)

104、在电解过程中金属离子是按一定的顺序析出的,析出电位越正的离子先析出,析出电位越负的离子后析出。

(√)

105、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

(√)

106、卤族元素(F、CL、Br、I)中,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顺序为F->CL->Br->I-。

(×)

107、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中,干燥过程的温度应控制在300℃。

(×)

108、对可逆电极过程来说,物质的氧化态的阴极析出电位与其还原态的阳极析出电位相等。

(√)

109、色谱图中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