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二黄剧种的继承与发展12页文档资料.docx
《山二黄剧种的继承与发展12页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二黄剧种的继承与发展12页文档资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二黄剧种的继承与发展12页文档资料
“山二黄”剧种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的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戏曲种类大约不足四百个,如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誉为中国戏曲的三鼎甲。
其它一些剧种,比如说昆曲、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也算我国的大剧,但从官方重视的程度来说,却排到了第二个层次中。
单从湖北来看,戏剧种类也不算少,如汉剧、荆河戏、南剧、湖北越调、山二黄、湖北高腔、楚剧东路花鼓戏、黄梅采茶戏、阳新采茶戏、远安花鼓戏、襄阳花鼓戏、荆州花鼓戏、郧阳花鼓戏、随县花鼓戏、山调、堂戏、文曲戏、鄂西柳子戏等,足有三十多个。
在湖北省内这些主要剧种之中,以我一孔之见,山二黄剧有些抢眼夺目,为大众所喜爱。
其实,要说山二黄剧种,业内人熟悉,业外的人并不一定清楚,但听了唱腔之后,定会喜欢。
山二黄绝不是年轻的剧种,因为它是汉剧的一个支派,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流行于鄂西北地区。
应该说,山二黄剧种比较独特,规制完善,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也有人做过考证,说它已达四百年了。
该剧现存地主要在鄂西北一带,唯有竹溪县在认真地经营它,目前已被录入《中国戏曲大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和《中国戏曲曲艺辞典》。
著名汉剧大师陈伯华称“山二黄”为“汉剧之母”,显然,这位戏剧界的大师是十分欣赏它的。
而汉剧又是京剧的来源之一,所以,我们今天继承山二黄艺术特色,等于丰富汉剧,弘扬和传承京剧国粹艺术,其意义非常之大。
从志书上看,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曾出现过“上自官绅富豪,下至平民学童,都以学山二黄为荣,唱山二黄为乐”。
这种动人的景象,但随着其他文艺种类增加,人们兴趣点有所转移,加之山二黄剧种活动的区域太窄,受众面受到严重的局限,导致它成为濒危剧种。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史中,山二黄应该算得上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存藏的一种璀璨夺目的文化珍宝。
要想很好地继承和发展这样一个剧种,我们要了解和研究“山二黄”的艺术特色和历史的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保护它,继承它,发展它。
先说艺术生存的大环境。
竹溪虽然是鄂西北边陲,交通闭塞,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但从地域文化发展上说,这片狭小的空间,成为秦楚文化的交融地,南北文化的过度带,四方人流,八方汇聚,不同的文化拌合在一起,海纳百川,竹溪取其精华,兼容并包,使这里的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民俗文化,渐渐在这里生根开花,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让竹溪人少偏狭,不矫饰,少轻狂,不浮躁,礼宾处事,忠德厚义,追求天地人和,崇尚自强不息,效法先祖遗风,崇奖精功诚德。
这种优秀的文化,造就了无数忠良以及千古仁人志士,不管是政治的、军事的、科技的,教育的还是文化的,历朝历代,层出不穷,一直影响至今。
这种环境宜于养生,也善养文化,山二黄戏曲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里生长着,壮大着。
追根溯源,山二黄最早诞生于陕西,清乾隆中叶,黄州府罗田县一位姓童的老艺人为躲避天灾与匪乱,逃到竹溪定居,便带来了山二黄剧种。
因此,竹溪也就成了新版的山二黄剧种的摇篮。
这个剧种以西皮、二黄为主调,与京剧、湖北汉剧、粤剧、广东汉剧、湘剧(弹戏)、川剧(胡琴戏)等同属一类,即称“皮黄”声腔系统。
过去,在陕南、关中以及陇东、川北、鄂西北、豫西广大流行地域民间称之为“二黄戏”、“土二黄”、“山二黄”、“陕二黄”和“二黄”等。
该剧种落户竹溪之后,并逐渐与本地语言相结合,经过丰富和改良,慢慢形成了今天这种艺术风格古老且常演常新的剧种。
在早期,竹溪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观众无法大量集中,道具的搬运问题更不用说。
所以,山二黄早期并没有一个专业剧社,主要是艺人们茶余饭后业余清唱,俗称“坐万字”。
演出时没有固定的形式,由主办人临时邀约而成。
最早的科班已无据可查,仅知道清道光末年,房县有一个名叫范仁保的班子。
据房县山二黄老艺人范大德回忆:
其祖父范仁保曾于清道光末年,领班赴陕西省安康地区演出,后留居安康办了“祥瑞班”,下传“瑞、彩、方、盛”四个字派。
后来,大约在1875年前后,郧县又有肖明甲在黄龙滩开办科班,并组成职业戏班。
此后,郧阳府所属各县都相继组成了一两个衣箱齐全、角色齐备的业余社班,在县城境内演出,深受大众喜爱,渐渐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各县较大集镇也有业余戏班开始活动起来。
随着人们接受和喜爱的程度,这些业余戏班代代相传,久二久之,便在当地普遍流行开来,直至民国年间,热闹的程度有些弱化。
所以说“山二黄”正式挂衣演出,并流行于鄂西北与陕西地区,应在清道光年间。
解放后,郧阳地区(今十堰市)所属各县都曾建立过专业山二黄剧团,深受群众欢迎。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部分剧团改唱豫剧或曲剧,仅竹溪县文工团仍坚持以唱山二黄为主。
1982年1月竹溪县人民政府正式行文,县文工团改名为“竹溪县山二黄剧团”,直到今天,山二黄剧团尚存,没有易名。
山二黄的特点在于它的唱腔、角色、器乐和脸谱。
唱腔有西皮、二黄、唢呐二黄、反二黄、四平调等,均属板腔体。
有时兼唱吹腔、杂调。
少数剧目唱昆曲,如《大赐福》等。
西皮上下句结构,男女行分腔演唱。
男行唱腔(含小生、老旦),上句多落2音,下句落1音。
女行唱腔,上句多落i音,下句落5音。
板式板眼规律多为眼起板落,其中多为板起板落。
胡琴定63弦伴奏,常用调高为l=D。
二黄上下句结构,男女行无严格分腔。
上句多落l或6音,下句落2或5音。
胡琴定52弦伴奏,常用调高为l=D。
用唢呐伴奏的二黄腔,称唢呐二黄,唱腔高亢激昂,多用于红生戏。
反二黄是二黄的反调,旋律婉转,富于抒情,其板式与二黄同(无扣扣板),胡琴定15弦伴奏,常用调为l=A。
二黄、唢呐二黄、反二黄的板眼规律均为板起板落。
四平,又称二黄平板,上下句结构,无行当分腔。
上句落2音,下句落1音,收腔又可落5音。
板式只有一板一眼的,别无变化。
板眼规律为上句板起板落,下句眼起板落。
胡琴定52弦伴奏,常用调高为l=D。
山二黄的组腔手法常有二黄唱段中用四平收腔,并有二黄西皮相互转接演唱的传统。
如《二进宫》剧中,李艳妃、徐延昭、杨波三人对唱“他二人执意不肯把国保”唱段,即是由、转、,再转收腔。
山二黄的表演是特别注重唱工的,它的唱腔讲求字正腔圆,音纯韵美。
既委婉优雅,又粗犷纯朴,有缠绵的韵致,又有大山的浑厚,有山溪的低吟,又有怒潮的狂放。
不但末、生、净、旦要有很好的唱腔,丑角也不例外,必须要求有好的唱工。
同时并重做工和武工,强调唱文戏要有武戏的功底,唱武戏要有文戏的做派。
在声调方面,一概用本音而不用边夹音。
坚持末角用团音、生角用本音,净角用虎音,小生也用本音,旦角的传统唱法为窄音,经改革之后,真假嗓音结合在一起,可以混杂使用。
山二黄角色分十大行:
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
各行演唱自成特色,艺人中常有“旦讲细园净讲宽,生讲干净丑讲酸,贫末苦旦糠糠战,小生韵味如清泉”之说。
十行角色皆有唱工重头戏,其中生行唱工戏尤为突出。
如《斩李广》中的李广,要连唱七十二个“再不能”,《白逼宫》中的汉献帝,要连唱四十八个“欺寡人”,对嗓音、气息的运用要求非常高。
在行当应工方面,与其他皮黄剧种也有较大区别。
如汉剧的十杂行归山二黄的二净行应工,汉剧的六外行由山二黄的生末角或小生分担,汉剧的二净归山二黄的六外唱。
山二黄的十杂行为贴补行当,要求能为各个行当唱贴补角色。
山二黄的道白基本采用本地语音,也就是说,地地道道的竹溪腔调。
其调值音程跨度较小,显得平稳、质朴。
念白,打引一般为本地音配中州韵,韵押十三辙,因而具有鲜明的大众性和雅俗共赏的特征。
某些剧中人物另有规定口音。
如:
太监操京白,《宇宙锋》中的乳娘操黄州白,《张松献图》中的张松操四川白,《穆柯寨》中的穆瓜操陕西口音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山二黄的表演又有了不小的改进,不断吸取其他艺术品种的优秀表现形式,使其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如移植剧目《屠夫状元》等,吸收运用了歌剧的领唱、伴唱、合唱等形式,增强艺术感染力。
新创作的剧目《娘子县官》,吸收了现代戏程式改革的经验,使之山二黄剧种走近了一个新的境况。
从伴奏乐器上说,山二黄的击乐配备齐全,锣鼓名目繁多。
武场乐器有:
牙板、边鼓、堂鼓、大锣、小锣和大、小马锣等。
其中“二五子”使用时不作对击,而以拍击桌面相配声,独具特色。
山二黄分武场和文场。
武场多用牙板、板鼓、堂鼓、铙钹、大锣、小锣、马锣梆子、二五子等。
文场多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大件,配以笛子、唢呐、笙等吹管乐器。
随着样式的不断改进,后来又增加了扬琴、大提琴、黑管等乐器,?
提高了山二黄的伴奏水平,使这个古老的剧种增添了新的血液,渐渐多了鲜活。
从服饰衣箱上说,山二黄的服饰衣箱分大衣箱,二衣箱、盔箱,脚箱四大类。
服饰有蟒袍、官衣、女披、开氅、大靠、官帽、凤冠等近百样,一应俱全。
这些制品、规制仍沿用至今。
这与很多剧种的服饰是有一定区别的。
从舞美上说,山二黄舞台美术的特点是:
“一桌二椅”说时空、“彩墨勾脸”说性情、“朱衣画裤”立象以尽意、“鼓之舞之”以尽神。
山二黄的舞台装置在过去的传统剧目中多为“一桌二椅”。
建国后经过大胆改革,舞台装置主要是舞台布景作品。
舞台布景分软景和硬景两种。
软景是根据剧情的需要,把较大的场面和较远背景制作成幻灯片,用投影灯投射到底幕上,用以烘托气氛。
布置在表演区的软景又称为网景,是将所需景物绘制掏剪后贴于网上,增加舞台透视层次感。
硬景是将剧情发生发展的场地建筑物、自然景物等制作成硬景片置于表演区,以虚拟再现的方式呈现于舞台,增加真实感。
舞台布景一般采用软景,硬景同时使用或交替使用的方法。
近些年来,由于人力和物力的原因,简化了舞台布景,多采用于剧情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或象征物装饰舞台。
从脸谱上说,脸谱是山二黄戏曲独到的艺术。
通过化妆,用各种图案来表现剧中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随着剧种的发展,山二黄由其初简单的水粉、胭脂到油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旦净丑的脸谱化妆图案。
山二黄属皮黄腔,是地方戏曲的一种,在发展的路上,它始终博采众长,纳百家之优。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山二黄的基本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剧目、声腔、表演三个方面。
山二黄早期多演唱传统折戏和本戏,以唱为主。
中期组班立社,开办科班,挂衣登台,演出以传统本戏为主,重点演出的是列国戏、唐代戏、宋代戏占很大比重。
山二黄传统剧目很多,有老艺人做过统计,大小剧目足有400多个。
最为著名的有“一个十”,简称“十大台”,《一捧雪》、《二度梅》、《三奏本》、《四进士》、《五月图》、《六月雪》、《七人贤》、《八义图》、《九更天》、《十道本》。
另外还有“六个四”,即“四大逼宫”的《黑逼宫》、《黄逼宫》、《白逼宫》、《红逼宫》;“四大家人”的《莫成替死》、《吴承恩保主》、《马义滚钉》、《红书宝剑》;“四大刺客”的《荆柯刺秦》、《要离刺庆》、《豫让剁袍》、《专褚刺辽》;“四大姻缘”的《春秋配》、《二度梅》、《花田错》、《梁祝姻缘》;“四大铡”的《铡美案》、《铡包勉》、《铡判官》、《铡国舅》;“四大征”的《雷振海征北》、《薜仁贵征东》、《樊梨花征西》、《姚刚征南》。
这些剧目大部分都具有人民性和民主性,但也有少部分糟粕掺杂在其中,属于“俗”、“荤”。
解放后,贯彻执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对传统剧目“推陈出新”,专业剧团整理改编和移植了一批优秀剧目。
如《将相和》、《游西湖》、《花子骂相》等,其中《花子骂相》还参加了全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也创作演出了一些现代戏,如《革命自有后来人》等。
山二黄与其他皮黄剧种相比,基本很少演唱岳家戏和水浒戏,因为有它自己发展的路径,加之自己的传统剧目很多,无需借唱别人的戏。
山二黄剧种的特点十分鲜明,比如说道白方面,基本上采用本地语音,对个别剧目和角色也有不同的要求。
如太监、番邦旦角操京白,番邦花脸操陕白,《渔舟配》中的摇旦操黄州白,《赶王英》操武昌白,《张松献图》中张松操川白,《穆柯寨》中的木瓜操陕西口音等。
这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