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52736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

《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植物学doc文档格式.docx

16.萌发——指充分成熟的种子,在适当条件下,从休眠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胚开始生长,逐渐形成幼苗的过程,称为种子的萌发。

17.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的,脱离母体后,在合适条件下可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器官。

主要包括具有起保护作用的种皮,新个体的雏体胚以及储存营养物质的胚乳或子叶等结构。

18.幼苗——种子发芽后生长初期的幼小植物体。

19.凯氏带——某些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最初发育阶段,纵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的一条细的木栓质或类木质素的沉积带。

20.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大部分细胞呈“马蹄形”增厚,少数正对原生木质的内皮层细胞保持薄壁状态,这种薄壁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起着皮层与微管柱之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21.不活动中心——位于根尖分生区中最先端的部分,分裂活动弱甚至不分裂的细胞群,细胞内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的速率也很低,称不活动中心。

22.髓射线——是维管束间的薄壁细胞,也称初生射线,是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连接皮层和髓的结构,有横向运输的作用。

23.树皮——新周皮的每次形成,它外方的所有的活组织,由于水分和营养供应的终止,而相继死亡,结果在茎的外方产生较硬的层次,并逐渐增厚,这些外层称为树皮。

24.补充组织——在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周皮形成过程中,在原来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不产生木栓层,而是产生一些排列疏松、具有发达的胞间隙、近似球形的薄壁组织细胞,以后栓化或非栓化,称为补充细胞。

25.侵填体——位于老茎中央部分的一些导管和管胞,其邻近的薄壁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和管胞腔内,部分或完全阻塞导管或管胞腔而使它们失去输导功能,把这样的结构称为侵填体。

26.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许多小叶称为复叶。

复叶的叶柄称为叶轴,叶轴上所生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

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

柑橘类植物为单身复叶。

27.单身复叶——形似单叶,可能是三出复叶的一退化类型,其两侧的小叶退化不存在,顶生小叶的基部和叶轴交界处有一关节,叶轴向两侧延展,常成翅,如柑桔、金桔等的叶。

28.变态——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29.异型叶性——同一株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

30.繁殖——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植物本身以一定的方式产生新个体延续后代,称为繁殖。

31.花——花是适合于繁殖的变态短枝。

在变态的枝上着生各种变态的叶。

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器官。

32.二强雄蕊——被子植物花中雄蕊存在的一种形式。

植物的花有雄蕊4枚,其中2枚较长,2枚较短,这种现象叫二强雄蕊。

33.心皮——心皮是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34.胎座——心皮壁内,着生胚珠的部分。

35.花序——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称为花序。

36.丝状器——被子植物胚囊内的助细胞中,一些伸向细胞中间的不规则的片状或指状突起,称为丝状器。

37.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受精过程中在卵和精子融合时,有第二个雄配子与中央细胞的极核融合形成3n的胚乳核。

38.无融合生殖——在植物中不经过配子融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无融合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39.多胚现象——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或成熟种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40.传粉——由花粉囊散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传送到同一朵花或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传粉。

传份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41.倒生胚珠——胚珠一侧生长快,另一侧生长慢,胚珠向生长慢的一侧倒转约180°

,珠心并不弯曲,珠孔在珠柄基部的一侧,合点在珠柄相对的一侧,靠近珠柄一侧的外珠被常与珠柄贴生,形成一条珠脊,向外隆起。

合点、珠心和珠孔的连接线几乎和珠柄平行。

42.配囊——参44胚囊。

43.配子囊——藻类和真菌产生配子的细胞或结构。

44.胚囊——种子植物的雌配子体,由胚囊细胞分裂形成,具有多种类型,包藏于被子植物珠心中的一种高度特化的雌配子体,为大孢子有丝分裂的产物。

一般为8核、7细胞的结构,包括一个卵细胞、两个助细胞、两个中央细胞核(极核)和3个反足细胞。

受精后、受精卵在胚囊内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

45.聚合果——聚合果,是由一朵花内数个离生雌蕊发育共同形成的果实,许多小果聚生在花托上。

46.聚花果——又称花序果、复果,由一个花序上所有的花,包括花序轴共同发育而成,如桑、凤梨(菠萝)、无花果。

桑的果实即桑椹,是桑的花序中每朵花产生一个小坚果,并集于花序轴上而形成。

47.单性结实——指不经过受精,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单性结实的果实里不含种子,所以这类果实是无子果实。

48.外生孢子——在孢子母细胞外产生的孢子或母细胞壁破裂后由母细胞原生质体通过缢缩的方式产生孢子的现象。

前者如真菌无性生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担孢子的方式;

后者如蓝藻门中的管胞藻属产生孢子的方式。

49.内生孢子——在孢子母细胞产生孢子的方式。

如子囊菌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孢子和蓝藻门皮果藻属产生孢子的现象。

50.孢子——植物进行无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51.配子——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52.孢子体——能产生孢子,进行无性生殖的双倍体植物。

53.配子体——能产生配子,进行有性生殖的单倍体植物。

54.载色体——藻类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含有光合色素,故称载色体。

不同藻类所含有光合色素不同。

55.蛋白核——某些藻类植物载色体上的一种特殊结构,在绿藻中较常见。

一个蛋白质的核心部分,外围以若干淀粉小块,这是藻类植物蛋白质与淀粉的一种贮藏形态。

56.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有规律地相互交替的现象。

57.核相交替——指生活史中,单倍染色体时期和双倍染色体时期交替出现的现象。

生活史过程中只出现一种植物体,配子体(单倍体)或孢子体(双倍体)。

58.同行世代交替——植物世代交替中,孢子体和配子体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称为同行世代交替。

59.异型世代交替——植物世代交替中,孢子体和配子体形态结构差别很大的称为异型世代交替。

60.同配生殖——同形配子融合的生殖方式。

61.异配生殖——相结合的两个配子在形态上相同,但在大小和行为上不相同的两个配子的结合。

62.寄生——从活的动物、植物吸取养分的营养方式。

63.腐生——从动物、植物死体以及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质吸取养料的营养方式。

64.专性腐生——只能从死的有机体获取营养的方式。

65.专性寄生——只能从活的有机体上得到营养的方式。

66.兼性腐生——以寄生为主,也可以营腐生生活。

67.兼性寄生——以腐生为主,也可以营寄生生活。

68.菌丝体——由许多菌丝连结在一起组成地营养体类型叫菌丝体。

69.子实体——是高等真菌的产孢构造,即果实体,由已组织化了的菌丝体组成。

在担子菌中又叫担子果,在子囊菌中又叫子囊果。

70.锁状联合——担子菌双核细胞分裂的一种特有形式。

常发生在菌丝顶端,开始时在细胞上产生突起,并向下弯曲,与下部细胞连接,形如锁状。

71.初生菌丝——子囊孢子或担孢子萌发是最初形成的菌丝,每个细胞内含一核。

亦称初级菌丝。

72.次生菌丝——配囊或初生菌丝细胞间通过质配后所形成的双核菌丝。

亦称二级菌丝、双核菌丝、复相菌丝。

73.颈卵器——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大多数裸子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

为产生卵细胞、受精及原胚发育的场所。

苔藓植物的颈卵器瓶状,由细狭的颈部和膨大的腹部组成,有由1至多层细胞构成的外壁。

在颈部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有1个腹沟细胞和1个卵细胞。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颈卵器结构较苔藓植物的简化。

74.精子器——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中产生精子的多细胞结构,棒状或球状,外壁由1层细胞构成,内有多数具有双鞭毛的精子。

75.中肋——藓类植物叶片中央类似叶脉的构造,通常由细胞壁较厚的狭长形多层细胞构成,有长、短及单、双肋之分。

76.原丝体——大多数苔藓类植物(主要是藓类)孢子萌发后首先产生的一个有分枝、含有叶绿体的丝状体或片状体,称为原丝体或叶状体。

77.弹丝——苔类植物(如地钱)孢蒴内具螺纹厚壁的长形不育细胞。

弹丝具感湿性,孢蒴破裂时,弹丝因干燥而扭转,有助于孢子的散布。

78.侧丝——子囊菌、地衣类、蕨类孢子囊群中产生的孢子的保护器官。

生殖器柄的表面细胞是不育的,一般为丝状细胞,但其形态则具有分类的特征。

79.蒴齿——藓类孢蒴口部着生的能随水湿变化而运动的齿状构造,有时分内外两层。

其功能是帮助散布孢子。

80.无孢子生殖——蕨类植物直接从孢子体的体细胞产生配子体的生殖方式。

孢子体本身不产生孢子。

81.无配子生殖——蕨类植物胚囊中卵细胞以外的细胞不经受精而发育形成胚的生殖方式。

82.孤雌生殖——由未受精的卵单独发育成个体的特殊生殖方式。

可分为自然孤雌生殖和人工孤雌生殖。

83.横桥细胞——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的细胞称为横桥细胞。

84.孢子叶——蕨类植物中生有孢子囊的叶或叶状结构,通常在形态构造上不同于营养叶,又叫能育叶。

85.营养叶——不分化生殖器官的叶之总称。

为孢子叶的反义词。

86.同型叶——蕨类中原始类型的叶子还没有孢子叶与营养叶的分化,叶子是同形的称为同型叶。

87.异型叶——随着系统发展和演化,蕨类植物的叶子分化为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营养叶,以及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孢子叶。

88.顶枝学说——解释植物器官演化的一种学说。

顶枝学说认为,维管植物全由体轴上的顶枝系统所组成。

顶枝是一个二歧分叉的远端枝,有能育和不育顶枝,莱尼蕨型为其原始型,顶枝经越顶、扁化、膜化、聚合、退化和回弯等发育过程,形成维管植物的各种器官。

89.个体发育——多细胞生物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成体为止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

90.系统发育——指生物谱系的分支演化历史;

可以指生命自起源后的整个发展演变历史;

或指某一类群的形成发展历史。

包括较高分类单元的起源和演化等。

91.多胚现象——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或成熟种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92.孢子叶球——苏铁类和松柏类等大多数裸子植物的孢子叶,按一定序列着生在茎枝地末端或叶腋所形成的球果状或穗状结构。

93.珠领——银杏的大孢子叶球比较简单,通常有1长柄,柄端有2个环形的大孢子叶。

这种大孢子叶成环状,形成衣领,顶生1枚胚珠,所以叫珠领,也叫珠座。

94.球果——是质化鳞片叶聚集而成的球形或椭圆形的果实,肉质者特称为肉球果。

95.珠鳞——着生胚珠的地方,有生殖能力的大孢子叶,发育为种鳞;

主要是松柏纲用词,松柏纲的雌蕊也叫大孢子叶(心皮),有它可聚合成大孢子叶球,螺旋状排列在纵轴上,它们不是简单的孢子叶,有两部分组成,上面较大而顶部肥厚的部分称为珠鳞,下面较小的薄片成为苞鳞,一般认为珠鳞是大孢子叶,苞鳞是失去生殖能力的大孢子叶。

松属(马尾松)种子的翅就是由珠鳞的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96.苞鳞——失去生殖能力的大孢子叶。

97.种鳞——在松柏植物中,经传粉受精后,珠鳞发育为种鳞。

球果成熟后,种鳞木质化或成肉质,展开或不展开。

98.双子叶植物——又称木兰纲。

被子植物门中两大类之一。

该类植物胚内具有两片子叶,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茎内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具形成层,叶具网状脉,花部常5或4基数,花粉具3个萌发孔。

葫芦科、菊科植物等即为双子叶植物。

99.单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纲。

该类植物胚内具有一片子叶,一般主根不发达,常为须根系,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叶脉常为平行脉或弧形脉,花部常3基数,花粉具单个萌发孔。

禾本科、百合科植物等即属单子叶植物。

100.聚合蓇葖果——果实的一种类型,属干果中的裂果。

果形多样,皮较厚,单室,内含种子一粒或多籽,成熟时果实仅沿一个缝线裂开。

由单心皮离生心皮的单雌蕊发育而成。

由数个离生心皮构成时,常聚生在同一花内。

具蓇葖果的植物如毛茛科的许多种类、木兰、八角茴香、飞燕草等。

101.壳斗——指壳斗科植物坚果外面或下部呈杯状、碗状、盘状或球状的总苞,外面常有针刺或鳞片,例如槲、栗、栎、棒的果实外部的壳斗。

102.分果——由复雌蕊发育而成,果实成熟时按心皮数分离成2~多数各含1粒种子的分果瓣,如锦葵、蜀葵等的果实。

成熟后心皮分离,形成分离的小果,但小果的果皮不开裂。

如锦葵、蜀葵等的果实。

双悬果、唇形科的小坚果也是分果。

103.蝶形花冠——由1枚旗瓣,2枚翼瓣和2枚龙骨瓣等共5枚花瓣组成的花冠,称为蝶形花冠。

见于豆科植物。

104.假蝶形花冠——是指苏木科植物(又称云实科)的花冠(而蝶形花科的植物的花冠为蝶形花瓣):

由五个分离花瓣构成左右对称花冠。

最上一片称旗瓣,最大;

两侧各一片称翼瓣,较小;

最下两瓣联合成龙骨状,称龙骨瓣。

105.舌状花——是菊科植物头状花序中,具有舌状花冠的花。

为合瓣花,花冠下部连合成筒状,上部连合呈扁平舌状,如向日葵花序外缘呈花瓣状黄色的大型花、蒲公英花序上的花等。

106.假舌状花——是两侧对称的雌花或中性花,舌片仅具3齿,花瓣基部连合成较短的管,五个花瓣连合成为片状,向一侧伸展,如向日葵的边缘花。

107.筒状花——参108管状花。

108.管状花——亦称“筒状花”,菊科植物花的一种。

为合瓣花,花冠连合成管状(或称筒状),缘部5裂,稀4裂。

常具冠毛。

多为两性花,有的种类兼有单性花与两性花。

佛焰苞与佛焰花序——包围在肉穗花序外面或位于肉穗花序下的一片大型苞片,称佛焰苞;

佛焰苞常呈漏斗状,颜色鲜艳。

具佛焰苞的肉穗花序又称佛焰花序,如天南星、芋、半夏等天南星科植物的花序。

植物学名词辨析

1)直根系与须根系

直根系——由胚根发育产生的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主根发达、明显,极易与侧根相区别,由这种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有些像人的胡须一样,没有主根,所以把它称做为须根系。

它是由种子根和不定根组成的。

所以须根系主要是由不定根组成的。

2)平周分裂与垂周分裂

平周分裂——也叫切向分裂,细胞分裂与器官的周围最近处的切线相平行,分裂的结果增加细胞的层数,使器官增粗。

垂周分裂——也叫径向分裂,细胞分裂与器官的周围最近处的切线相垂直,分裂的结果是扩展细胞组成的圆周,使器官增粗。

横向分裂指细胞分裂与器官长轴垂直,分裂的结果使器官伸长,也属于垂周系统。

3)初生生长与次生生长

初生生长——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使植物体伸长的生长。

次生生长——由次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即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而使器官加粗的生长。

4)根瘤与菌根

根瘤——豆科植物及其他一些科的植物根上常有各种形状瘤状突起,它们是由根瘤菌和根共生而形成,把这样的结构称为根瘤,根瘤可以固氮使植物增产,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肥力。

菌根——种子植物的根与真菌共生,把这样的根称为菌根。

5)内起源与外起源

内起源——侧根起源于母根中柱鞘细胞,由于中柱鞘是位于根的皮层之内的组织,把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外起源——叶和芽均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层或第二、第三层细胞,把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

6)分蘗与蘗位

分蘗——禾本科植物一种特殊的分枝方式,是由地面下或近地面的根状茎节上产生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具有不定根的分枝,把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分蘗。

蘗位——着生分蘗的叶位,称为蘗位。

7)外始式发育与内始式发育

外始式发育——根和茎的初生韧皮部、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时的顺序是近器官外围的结构(原生木质部、原生韧皮部)先成熟,内部的结构(后生木质部、后生韧皮部)后成熟,把这种由外方向内方逐渐成熟的方式称为外始式发育。

内始式发育——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由内向外逐渐发育成熟,即原生木质部居内,后生木质部居外,把这种发育方式称为内始式发育。

8)复叶与单叶

复叶——一个叶柄上生有许多小叶的叶称为复叶,复叶的叶柄称为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许多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

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的叶称为单叶。

9)叶序与叶镶嵌

叶序——植物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有3种基本类型,即互生、对生和轮生。

叶镶嵌——同一枝上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把这种现象称为叶镶嵌。

10)苞片与总苞

苞片——生长在花下面的变态叶。

总苞——花序外围由许多苞片聚集而成的结构。

11)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

同源器官——来源相同的器官,长期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以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就导致功能不同,形态各异的器官,称之为同源器官。

如叶刺、苞片、捕虫叶。

同功器官——来源不同的器官,长期执行相同的生理功能,以适应某一外界环境,就导致功能相同,形态相似的器官,称之为同功器官。

如茎卷须和叶卷须。

12)束中形成层与束间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位于茎初结构的维管束中,即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由原形成层残留下来,将来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参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束间形成层——位于茎初结构的维管束之间,由薄壁细胞反分化而来,将来也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参与次生结构的形成。

13)定根与不定根

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主根是由胚根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所形成的向下垂直生长的根。

侧根是在主根或不定根的一定部位上侧向地从内部生出的根。

不定根——由茎、叶、老根和胚轴上伸出的根。

14)定芽与不定芽

定芽——一般生长在主干或侧枝顶端的芽称为顶芽,着生在叶腋处的称腋芽,腋芽因生在枝的侧面,也称侧芽。

顶芽和腋芽称为定芽。

不定芽——有许多芽不是生长在枝顶或枝腋内,而是生长在茎的节间、老茎、根或叶上,这些没有固定着生部位的芽,称为不定芽。

15)早材与晚财

早材——温带的春季和热带的湿季,形成层活动旺盛,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细胞大而壁薄,排列疏松,色泽较淡,称为早材。

晚财——温带的夏末、秋初或热带的旱季,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形成的次生木质部的细胞小而壁厚,排列紧密,色泽较深,称为晚财。

16)表皮与周皮

表皮——叶、幼茎及花、果的表面有一层表皮。

表皮一般都是一层细胞,有时也可由多层细胞所组成。

周皮——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的根、茎等器官在加粗生长开始后,表皮逐渐被周皮替代,由周皮行使保护功能。

周皮是次生保护组织,由多层细胞组成,木栓形成层参与周皮的形成。

17)寄生与共生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养分并造成对宿主危害的现象。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有利的关系。

18)心材与边材

心材——位于茎内较深的中心部分的次生木质部,养料和氧不易进入,导管和管胞失去输导作用,但还具有支持作用,把这些次生木质部称为心材。

边材——心材外围的接近形成层的木质部,色泽较淡,具生活细胞,导管和管胞仍具有输导作用,把这些木质部称为边材。

19)闭合维管束与开放维管束

有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不具有形成层,不再形成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把这样的维管束称为有限维管束。

无限维管束——维管束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存在形成层,可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这样的维管束称为无限维管束,主要存在于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中。

20)气孔与皮孔

气孔——蒸腾过程中水蒸气从体内排到体外的主要出口,也是光合作用与外界交换的“大门”,影响着蒸腾、光合、呼吸等作用。

皮孔——树干表面上,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色泽和形状,纵向或横向凸起的斑点称为皮孔。

皮孔是由木栓形成层活动向外不产生木栓层而是产生薄壁细胞,具发达的胞间隙,随细胞数码增多将表皮撑破形成,皮孔可以促进茎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气孔器——也叫气孔复合器,存在于叶表皮,有副卫细胞、保卫细胞及它们的开口共同组成的结构,是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气体交换的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