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504129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文档格式.docx

3.除铁、除锰和除氟

当地下水中的铁、锰的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时,需采用除铁、锰措施。

常用的除铁、锰方法是:

自然氧化法和接触经法。

前者通常设置曝气装置、氧化反应池和砂滤池;

后者通常设置暴气装置和接触氧化滤池。

工艺系统的选择应根据是否单纯除铁还是同时除铁、除锰,原水中铁、锰含量及其它有关水质特点确定。

还可采用药齐氧化、生物氧化法及离子交换法等。

通过上述处理方法(离子交换法除外),使溶解性二价铁和锰分别转变成三价铁和四价锰沉淀物而去除。

当水中含氟量超1.0mg/L时,需采用除氟措施。

除氟方法基本上分为成两类,一是投入硫酸铝、氯化铝或碱式氯化铝等使氟化物产生沉淀;

二是利用活性氧化铝或磷酸三钙等进行吸附交换。

目前使用活性氧化铝除氟的较多。

4.软化

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钙、镁离子。

软化方法主要有:

离子交换法和药剂软化法。

前者在于使水中钙、镁离子与阳离子交换剂上的阳离子互相交换以达到去除目的;

后者系在水中投入药剂如石灰、苏打等以使钙、镁离子转变成沉淀物而从水中分离。

5.淡化和除盐

处理对象是水中各种溶解盐类,包括阴、阳离子。

将高含盐量的水如海水及“苦咸水”处理到符合生活饮用或某些工业用水要求时的处理过程,一般称为咸水“淡化”;

制取纯水及高纯水的处理过程称为水的“除盐”。

淡化和除盐主要方法有:

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及反渗透法等。

离子交换法需经过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剂两种交换过程;

电渗析法系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能够分别透过阴、阳离子的特性,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使水中阴、阳离子被分离出去;

反渗透法系利用高于渗透压的压力施于含盐水以使水通过半渗透膜而盐类离子被阻留下来。

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属于膜分离法,通常用于高含盐量水的淡化或离子交换法的前处理工艺。

二、混凝

2.1混凝机理

简而言之,“混凝”就是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三方面问题:

水中胶体粒子(包括微小悬浮物)的性质;

混凝剂在水中的水解物种以及胶体粒子与混凝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于“混凝”一词的概念,目前尚无统一规范化的定义。

“混凝”有时与“凝聚”和“絮凝”相互通用。

不过,现在较多的专家学者一般认为水中胶体“脱稳”——胶体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凝聚”;

脱稳胶体相互聚集称“絮凝”;

“混凝”是凝聚和絮凝的总称。

在概念上可以这样理解,但在实际生产中很难截然划分。

水处理中的混凝现象比较复杂。

不同种类混凝齐以及不同的水质条件,混凝剂作用机理都有所不同。

许多年来,水处理专家们从铝盐和铁盐混凝现象开始,对混凝剂作用机理进行了不断研究,理论也获得不断发展。

DLVO理论的提出,使胶体稳定性及在一定条件下的胶体凝聚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

但DLVO理论并不能全面解释水处理中的一切混凝现象。

当前,看法比较一致的是,混凝剂对水中胶体粒子的混凝作用有3种:

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和卷扫作用。

这3种作用究意以何者为主,取决于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水中胶体粒子性质、含量以及水的pH值等。

这3种作用有时会同时发生,有时仅其中1~2种机理起作用。

目前,这三种作用机理尚限于定性描述,今后的研究目标将以定量计算为主。

实际上,定量描述的研究近年来也已开始。

概括以上几种混凝机理,可作如下分析判断:

1.对铝盐混凝剂(铁盐类似)而言,当pH<3时,简单水合铝离子[Al(H2O6)6]3+可起压缩胶体双电层作用,但在给水处理中,这种情况少见;

在pH=4.5~6.0范围内(视混凝剂投量不同而异),主要是多核羟基配合物对负荷胶体起电性中和作用,凝聚体比较密实;

在pH=7~7.5范围内,电中性氢氧化铝聚合物[Al(OH)3]n可起吸附架桥作用,同时也存在某些羟基配合物的电性中和作用。

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6.5~7.8之间,铝盐的混凝作用主要是吸附架桥和电性中和,两者以何为主,决定于铝盐投加量;

当铝盐投加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使脱称胶粒电荷变号或使胶粒被包卷而重新稳定(常称“再称”现象);

当铝盐投加量再次增大、超过氢氧化铝溶解度而产生大量氢氧化名沉淀物时,则起网捕和卷扫作用。

实际上,在一定的pH值下,几种作用都可能同时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这与铝盐投加量和水中胶粒含量有关。

如果水中胶粒含量过低,往往需投加大量铝盐混凝剂使之产生卷扫作用才能发生混凝作用。

2.阳离子型高分子混凝剂可对负电荷胶粒起电性中和与吸附架桥双重作用,始凝体一般比较密实。

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高分子混凝剂只能起吸附架桥作用。

当高分子物质投量过多时,也产生“胶体保护”作用使颗粒重新悬浮。

2.2混凝剂和助凝剂

2.2.1混凝剂

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混凝剂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混凝效果好;

对人体健康无害;

使用方便;

货源充足,价格低廉。

混凝剂各类很多,据目前所知,不少于200~300种。

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

无机混凝剂品种较少,目前主要是铁盐和铝盐及其聚合物,在水处理中用的最多。

有机混凝剂品种很多,主要是高分子物质,但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比无机的少。

本节仅介绍常用的几种混凝剂。

(1)无机混凝剂

常用的无机混凝剂列于下表,这里仅简要介绍几种。

常用的无机混凝剂

名称

化学式

铝系

硫酸铝

明矾

聚合氯化铝(PAC)

聚合硫酸铝(PAS)

Al2(SO4)3·

18H2O

14H2O

KAl(SO4)2·

12H2O(钾矾)

NH4·

Al(SO4)2·

12H2O(铵矾)

[Al2(OH)nCl6-n]m

[Al2(OH)nSO4)3-

]m

铁系

三氯化铁

硫酸亚铁

聚合硫酸铁(PFS)

聚合氯化铁(PFC)

FeCl3·

6H2O

FeSO4·

7H2O

[Fe2(OH)nSO4)3-

[Fe2(OH)nCl6-n]m

(2)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又分天然和人工合成两类。

在给水处理中,人工合成的日益增多并居主要地位。

这类混凝剂均为巨大的线性分子。

每一大分子由许多链节组成且常含带电基团,故又被称为聚合电解质。

按基团带电情况,又可分以下4种:

凡基团离解后带正电荷者称阳离子型,带负荷者称阴离子型,分子中既含正电基团又含负电荷基团者称两性型,若分子中不含可离解基团者称非离子型。

水处理中常用的是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3种高分子混凝剂,两性型使用极少。

三、沉淀和沉淀

3.1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

水中悬浮颗粒依靠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

颗粒比重大于1时,表现为下沉;

小于1时,表现为上浮。

在给水处理中,常遇到两种沉淀,一种是颗粒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到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称为自由沉淀;

另一种是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虽然其粒度和第一种相同,但沉淀速度却较小,称为拥挤沉淀。

分述如下。

3.1.1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自由沉淀

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速度取决于:

颗粒在水中的重力F1和颗粒下沉时所受水的阻力F2;

直径为d的球形颗粒在静水中所受的重力F1为

F1=

πd3(ρp-ρ1)g(16-1)

式中ρp及ρ1——颗粒及水的密度;

g——重力加速度。

3.1.2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拥挤沉淀

严格而言,自由沉淀是单个颗粒在无边际的水体中的沉淀。

此时颗粒排挤开同体积的水,被排挤的水将以无限小的速度上升。

当大量颗粒在有限的水体中下沉时,被排挤的水便有一定的速度,使颗粒所受到的水阻力有所增加,颗粒处于相互干扰状态,此过程称为拥挤沉淀,此时的沉速称为拥挤沉速。

拥挤沉速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定。

当水中含砂量很大时,泥砂即处于拥挤沉淀状态。

常见的拥挤沉淀过程有明显的清水和浑水分界面,称为浑液面,浑液面缓慢下沉,直到泥砂最后完全压实为止。

水中凝聚性颗粒的浓度达到一定数量亦产生拥挤沉淀。

由于凝聚性颗粒的比重远小于砂粒的比重,所以凝聚性颗粒从自由沉淀过渡到拥挤沉淀的临界浓度远小于非凝聚性颗粒的临界浓度。

四、过滤

4.1过滤概述

在常规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沉淀的工艺过程。

滤池通常置于沉淀池或沉淀池之后。

进水浊度一般在10度以下。

滤出水浊度必须达到饮用水标准。

当原水浊度较低(—般在100度以下),且水质较好时,也可采用原水直接过滤。

过滤的功效,不仅在于进一步降低水的浊度,而且水中有机物、细菌乃至病毒等将随水的浊度降低而被部分去除。

至于残留于滤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在失去浑浊物的保护或依附时,在滤后消毒过程中也将容易被杀灭,这就为滤后消毒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饮用水的净化工艺中,有时沉淀池或沉淀池可省略,但过滤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滤池有多种形式。

以石英砂作为滤料的普通快滤池使用历史最久。

在此基础上,人们从不同的工艺角度发展了其它型式快滤池。

为充分发挥滤料层截留杂质能力,出现厂滤料粒径循水流方向减小或不变的过滤层,例如,双层、多层及均质滤料滤地,上向流和双向流滤池等。

为了减少滤池阀门,出现了虹吸滤池、无阀滤池、移动冲洗罩滤池以及其它水力自动冲洗滤池等。

在冲洗方式上,有单纯水冲洗和气水反冲洗两种。

各种形式滤池,过滤原理基本一样,基本工作过程也相同,即过滤和冲洗交错进行。

兹以普通快滤池为例,介绍快滤池工作过程。

过滤过滤时,开启进水支管2与清水支管3的阀门。

关闭冲洗水支管4阀门与排水阀5。

浑水就经进水总管1、支管2从浑水渠6进入滤池。

经过滤料层7、承托层8后,由配水系统的配水支管9汇集起来再经配水系统干管渠10、清水支管、清水总管12流往清水池。

浑水流经滤料层时,水中杂质即被截留。

随着滤层中杂质截留量的逐渐增加,滤料层中水头损失也相应增加。

一般当水头损失增至一定程度以致滤池产水量减少,或由于滤过水质不符合要求时,滤池便须停止过滤进行冲洗。

冲洗冲洗时,关闭进水支管2与清水支管3阀门。

开启排水阀5与冲洗水支管4阀门。

冲洗水即由冲洗水总管11、支管4,经配水系统的干管、支管及支管上的许多孔眼流出,由下而上穿过承托层及滤料层,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滤池平面上。

滤料层在由下而上均匀分布的水流中处于悬浮状态,滤料得到清洗。

冲洗废水流入冲洗排水槽13,再经浑水渠6、排水管和废水渠14进入下水道。

冲洗一直进行到滤料基本洗干净为止。

冲洗结束后,过滤重新开始。

从过滤开始到冲洗结束的一段时间称为快滤池工作周期。

从过滤开始至过滤结束称为过滤周期。

快滤池的产水量决定于滤速(以m/h计)。

滤速相当于滤池负荷。

滤池负荷以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上的过滤水量计,单位为m3/(m2·

h)。

按没计规范,单层砂滤池的滤速约8—10m/h,双层滤料滤速约10~14m/h,多层滤料滤速一般可用18—20m/h。

工作周期也直接影响滤池产水量。

因为工作周期长短涉及滤池实际工作时间和冲洗水量的消耗。

周期过短,滤池日产水量减少。

一般,工作周期为12~24h。

4.2过滤理论

4.2.1过滤机理

首先以单层砂滤池为例,其滤料粒径通常为0.5mm至1.2mm,滤层厚度一般为70cm。

经反冲洗水力分选后,滤料粒径自上而下大致按由细到粗依次排列,称滤料的水力分级,滤层中孔隙尺寸也因此由上而下逐渐增大。

设表层细砂粒径为0.5mm,以球体计,滤料颗粒之间的孔隙尺寸约80μm。

但是,进入滤池的悬浮物颗粒尺寸大部分小于30μm,仍然能被滤层截留下来,而且在滤层深处(孔隙大于80μm)也会被截留,说明过滤显然不是机械筛滤作用的结果。

经过众多研究者的研究,认为过滤主要是悬浮颗粒与滤料颗粒之间粘附作用的结果。

水流中的悬浮颗粒能够粘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涉及两个问题。

首先,被水流挟带的颗粒如何与滤料颗粒表面接近或接触,这就涉及颗粒脱离水流流线而向滤料颗粒表面靠近的迁移机理;

第二,当颗粒与滤粒表面接触或接近时,依靠哪些力的作用使得他们粘附于滤粒表面上。

这就涉及粘附机理。

(1)颗粒迁移

在过滤过程中,滤层孔隙中的水流一般属层流状态。

被水流挟带的颗粒将随着水流流线运动。

它之所以会脱离流线而与滤粒表面接近,完全是一种物理-力学作用。

一般认为由以下几种作用引起:

拦截、沉淀、惯性、扩散和水动力作用等。

颗粒尺寸较大时,处于流线中的颗粒会直接碰到滤料表面产生拦截作用;

颗粒沉速较大时会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流线,产生沉淀作用;

颗粒具有较大惯性时也可以脱离流线与滤料表面接触(惯性作用);

颗粒较小、布朗运动较剧烈时会扩散至滤粒表面(扩散作用);

在滤粒表面附近存在速度梯度,非球体颗粒由于在速度梯度作用下,会产生转动而脱离流线与颗粒表面接触(水动力作用)。

对于上述迁移机理,目前只能定性描述,其相对作用大小尚无法定量估算。

虽然也有某些数学模式,但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可能几种机理同时存在,也可能只有其中某些机理起作用。

例如,进入滤池的凝聚颗粒尺寸一般较大,扩散作用几乎无足轻重。

这些迁移机理所受影响因素较复杂,如滤料尺寸、形状、滤速、水温、水中颗粒尺寸、形状和密度等。

(2)颗粒粘附

粘附作用是一种物理化学作用。

当水中杂质颗粒迁移到滤料表面上时,则在范德华引力和静电相互作用下,以及某些化学键和某些特殊的化学吸附力下,被粘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或者粘附在滤粒表面上原先粘附的颗粒上。

此外,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会存在。

粘附过程与沉淀池中的泥渣所起的粘附作用基本类似,不同的是滤料的固定介质,排列紧密,效果更好。

因此,粘附作用主要决定于滤料和水中颗粒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

未经脱称的悬浮物颗粒,过滤效果很差,这就是证明。

不过,在过滤过程中,特别是过滤后期,当滤层中孔隙尺寸逐渐减小时,表层滤料的筛滤作用也不能完全排除,但这种现象并不希望发生。

(3)直接过滤

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直接过滤”。

直接过滤充分体现了滤层中特别是深层滤料中的接触絮凝的作用。

直接过滤有两种方式:

1)原水经加药后直接进入滤池过滤,滤前不设任何絮凝设备。

这种过滤方式一般称“接触过滤”。

2)滤池前设一简易微絮凝池,原水加药混合后先经微絮凝池,形成粒径相近的微絮粒后(粒径大致在40~60μm左右)即刻进入滤池过滤。

这种过滤方式称“微絮凝过滤”。

上棕两种过滤方式,过滤机理基本相同,即通过脱称颗粒或微絮粒与滤料的充分碰撞接触和粘附,被滤层截留下来,滤料也是接触凝聚介质。

不过前者往往因投药点和混合条件不同而不易控制进入滤层的微絮粒尺寸,后者可加以控制。

之所以称“微絮凝池”,系指絮凝条件和要求不同于一般絮凝池。

前者要求形成的絮凝体尺寸较小,便于深入滤层深处以提高滤层含污能力;

后者要求絮凝体尺寸愈大愈好,以后果于在沉淀池内下沉。

故微絮凝时间一般较短,通常在几分钟之内。

采用直接过滤工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原水瀑度和色度较低且水质变化较小。

一般要求常年原水浊度低于50度。

若对原水水质变化及今后发展趋势无充分把握,不应轻易采用直接过滤方案。

2)通常采用双层、三层或均质滤料。

滤料粒径和厚度适当增大,否则滤层表面孔隙易被堵塞。

3)原水进入滤池前,无论是接触过滤或微絮凝过滤,均不应形成大的絮凝体以免很快堵塞滤层表面孔隙。

为提高微絮粒强度和粘附力,有时需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如活化硅酸及聚丙烯酰胺等)以发挥高分子在滤层中吸附架桥作用,使粘附在滤料上的杂质不易脱落而穿透滤层。

助凝剂应投加在混凝剂投加点之后,滤池进口附近。

4)滤速应根据原水水质决定。

浊度偏高时应采用较低滤速,反之亦然。

由于滤前无混凝沉淀的缓冲作用,设计滤速应偏于安全。

原水浊度通常在50度以上时,滤速一般在5m/h左右。

最好通过试验决定滤速。

直接过滤工艺简单,混凝剂用量较少。

在处理湖泊、水加等低浊度原水方面已有较多应用,也适宜于处理低温低浊水。

至于滤前是否需设置微絮凝池,目前还有不同看法,应根据具体水质条件决定。

五、消毒

为防止通过饮用水传播疾病,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消毒是必不可少的。

消毒并非要把水中微生物全部消灭,只是要消除水中致病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致病微生物包括病菌、病毒及原生动物胞囊等。

水中微生物往往会粘附在悬浮颗粒上,因此,给水处理中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在去除悬浮物、降低水的浊度的同时,也去除了大部分微生物(也包括病原微生物)。

但尽管如此,消毒仍必不可少,它是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的最后保障。

水的消毒方法很多,包括氯及氯化物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及某些重金属离子消毒等。

氯消毒经济有效,使用方便,应用历史最久也最为广泛。

但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受污染水原经氯消毒后往往会产生一些有害健康的副产物,例如三卤甲烷等后,人们便重视了其它消毒剂或消毒方法的研究,例如,近年来人们对二氧化氯消毒日益重视。

但不能就此认为氯消毒会被淘汰。

一方面,对于不受有机物污染的水源或在消毒前通过前处理把形成氯消毒副产物的前期物(如腐殖酸和富里酸等)预先去除,氯消毒仍是安全、经济、有效的消毒方法;

另方面,除氯以外其它各种消毒剂的副产物以及残留于水中的消毒剂本身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仍需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氯消毒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消毒方法。

5.1氯消毒

5.1.1氯消毒原理

氯容易溶解于水(20℃和95kPa时,溶解度7160mg/L)。

当氯溶解在清水中时,下列两个反应几乎瞬时发生:

Cl2+H2OHOCl+HCl(18-1)

次氯酸HOCl部分离解为氢子和次氯酸根:

HOClH++OCl-(18-2)

其平衡常数为:

Ki=

(18-3)

在不同温度下次氯酸离解平衡常数见表4-1。

次氯酸离解平衡常数

表5-1

温度℃

5

10

15

20

25

Ki×

10-8(mol/L)

2.0

2.3

2.6

3.0

3.3

3.7

5.1.2加氯量

水中加氯量,可以分为两部分,即需氯量和余氯。

需氯量指用于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部分。

为了抑制水中残余病原微生物的再度繁殖,管网中尚需维持少量剩余氯。

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出厂水游离性余氯在接触30min后不应低于0.3mg/L,在管网末梢不应低于0.05mg/L。

后者的余氯量虽仍具有消毒能力,但对再次污染的消毒尚嫌不够,而可作为预示再次受到污染的信号,此点对于管网较长而有死水端和设备陈旧的情况,尤为重要。

以下分析不同情况下加氯量与剩余氯量之间的关系:

(1)如水中无微生物、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等,则需氯量为零,加氯量等于剩余氯量。

(2)事实上天然水特别是地表水源多少已受到有机物和细菌等污染,氧化这些有机物和杀灭细菌要消耗一定的氯量,即需氯量。

加氯量必须超过需氯量,才能保证一定的剩余氯。

当水中有机物较少,而且主要不是游离氨和含氮化合物时,需氯量0M满足以后就会出现余氯。

其原因为:

1)水中有机物与氯作用的速度有快慢。

有测定余氯时,有一部分有机物尚在继续与氯作用中。

2)水中余氯有一部分会自行分解,如次氯酸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作用,产生如下的催化分解:

2HOCl→2HCl+O2(18-8)

3)当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是氨和氮化合物时,情况比较复杂。

当起始的需氯量0A满足以后,加氯量增加,剩余氯也增加(曲线AH段),但后者增长得慢一些。

超过H点加氯量后,虽然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如HB段,H点称为峰点。

此后随着加氯量的增加,剩余氯又上升,如BC段,B点称为折点。

缺乏试验资料时,一般的地面水经混凝、沉淀和过滤后或清洁的地下水,加氯量可采用1.0~1.5mg/L;

一般的地面水经混凝、沉淀而未经过滤时可采用1.5~2.5mg/L。

当原水受到严重污染,采用普通的混凝沉淀和过滤加上一般加氯量的消毒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时,折点加氯法可取得明显效果,它能降低水的色度,去除恶臭,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

还能提高混凝效果。

折点加氯法过去常常应用,但自从发现水中有机污染物可能与氯生三卤甲烷(THMs)后,采用折点加氯来处理受污染水源已引起人们担心,因而寻找去除有机污染物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方法和其它消毒法。

5.2其它消毒法

5.2.1二氧化氯消毒

二氧化氯(ClO2)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沸点11℃,凝固点-59℃,极不稳定,气态和液态ClO2均易爆炸,故必须以水溶液形式现场制取,即时使用。

ClO2易溶于水,其溶解度约为氯的5倍。

ClO2水溶液的颜色随浓度增加而由黄绿色转为橙色。

ClO2在水中以溶解气体存在,不发生水解反应。

ClO2水溶液在较高温度与光照下会生成ClO2-与ClO3-,在水处理中ClO2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也会生成ClO2-。

ClO2深液浓度在10g/L以下时没有爆炸危险,水处理中ClO2浓度远低于10g/L。

制取ClO2的方法较多。

在给水处理中,制取ClO2的方法主要有:

(1)用亚氯酸钠(NaClO2)和氯(Cl2)制取,反应如下:

Cl2+H2O→HOCl+HCl

(18-10)

根据反应式(18-10),理论上1mol氯和2mol亚氯酸钠反应可生成2mol二氧化氯。

但实际应用时,为了加快反应速度,投氯量往往超过化学计量的理论值,这样,产品中就往往含有部分自由氯Cl2。

作为受污染水的消毒剂,多余的自由氯存在就存在产生THMs之虑,虽然不会像氯消毒那样严重。

二氧化氯的制取是在1个内填瓷环的圆柱形发生器中进行。

由加氯机出来的氯溶液和用泵抽出的亚氯酸钠稀溶液共同进入ClO2发生器,经过约1min的反应,便得ClO2水溶液,像加氯一样直接投入水中。

发生器上设置1个透明管,通过观察,出水若呈黄绿色即表明ClO2生成。

反应时应控制混合液的pH值和浓度。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