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985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

《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docx

古代诗歌四首精品教案

第4课 古代诗歌四首

1.易错字

碣石(jié) 沧海(cāng) 澹澹(dàn) 竦峙(sǒngzhì) 萧瑟(sè)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次北固山下(古义:

停泊;今义:

次序,也用作量词。

4.词类活用

东临碣石(名词做状语,向东。

潮平两岸阔(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宽阔。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若出其中(应为“若出于其中”。

海日生残夜(应为“海日生于残夜”。

(2)倒装句

歌以咏志(应为“以歌咏志”。

行舟绿水前(应为“舟行绿水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好作乐府歌辞,他的诗歌清峻整齐,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代表作品有《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

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另有《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有“曲状元”之称。

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流畅自然。

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

 【文题解说】

 《观沧海》:

“沧海”即大海。

文题交代了事件“观沧海”。

此诗是写曹操站在碣石山所看到的沧海的壮丽景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听说。

题目意思为“听说王昌龄被贬斥到龙标,写这首诗以表示慰问。

 《次北固山下》:

“次”即停泊。

北固山,在现在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与金山、焦山合称“京口三山”。

这个题目的意思是:

把船停泊在北固山下(见到的景象)。

 《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意即“秋天里的思念”。

题眼是“思”,“秋”是特定季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的内容。

 【创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唐玄天宝十二载。

当时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次北固山下》,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

马致远仕途不如意,长期漂泊,足迹所到之处,总有与自己心上人聚散依依的哀婉,而这种哀婉又与他对国家的哀伤联结在一起。

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

这首小令情调低沉,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观沧海》:

诗人借助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次北固山下》:

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

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观沧海》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点明了“观沧海”的位置:

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

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

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的诗。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

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宏阔大。

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

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

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诗歌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象、陶冶性情的特点。

这四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学习它们,一是要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象,培养审美意识。

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

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咏,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词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本课为2课时。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1.指导朗读法,整体欣赏诗歌,知人论诗。

 2.自主、合作、探究。

 于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联想、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第课时

 1.了解诗歌有关的文体常识。

 2.学习《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准确朗读并默写。

 3.理解这两首诗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重点】

 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联想、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导入新课⇒了解文体常识⇒领悟《观沧海》⇒探究《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导入一:

情境型

 [设计意图] 由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出课题,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氛围中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

 同学们,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

【唐诗、宋词、元曲。

】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导入二:

关联型

 [设计意图] 由学生回忆所学的古诗入手,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文学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了解灿烂文化、回忆所学的古诗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一、了解文体常识

 [设计意图] 通过课件展示关于诗歌的分类,以利于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古诗有一个大致轮廓的整体认识。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写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

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

融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多用铺陈的手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

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

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用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塑造形象。

二、指导学习《观沧海》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赏析《观沧海》,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其学习古诗的经验。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师点拨完成。

 

(1)解题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2)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3)写作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

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4)从诗的体裁看,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是一首抒情诗。

 2.初读感知,进行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明确〕 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

 【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精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

 水何澹澹:

何,多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

以,表目的的连词。

 山岛竦峙:

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山岛是那样的高耸挺立。

 萧瑟:

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

幸,庆幸。

至,极点。

庆幸得很,好极了。

 4.品读,师生释疑,难点点拨。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互文见义”。

即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句中不但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但说“星汉灿烂”,也说“日月灿烂”。

合起来说就是,“日月星汉之运行与灿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5.悟读,合作探究,提炼主旨。

 

(1)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

哪些诗句是写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点提示: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第一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

描写海水和山岛。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静景,表现了岛上的勃勃生机;“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动景,表现了大海的磅礴气势。

 这一层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