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96224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

《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广新局人才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与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多篇范文汇编文档格式.docx

1、继续实施文化人才工程,确保文化大区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

2、继续落实文化人才职称评聘晋升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与支持。

3、继续完善人才任用选拔制度。

一是拟公开选调公务员4名充实到文化行政执法大队,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

二是选调1名专业干部充实到文化馆。

三是考录6名舞蹈演员充实到市歌舞团。

四是聘用若干名舞台技术营销策划人员充实到文化中心,进一步开拓文化产业演出市场。

4、继续关心文化人才工作环境、生活条件,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创造性,为文化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优良的服务。

文广新局党建工作总结

XX年文广新局工作总结

XX年,文广新局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以“文化昆山”建设为主线,以“三保三促”为目标,主动作为,务实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和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新闻宣传工作取得新进步

为配合全市中心工作,电台电视台把握正确宣传导向,强化新闻工作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突出经济报道重点和民生新闻热点,规范内部工作流程,加强宣传的主题策划和深度挖掘,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宣传在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三保三促”中的助推作用。

具体表现在:

一是“三保三促”宣传主题鲜明。

《昆视新闻》紧贴市委市政府各阶段中心任务,精心策划主题性报道,全年先后推出40多个主题性报道共500多条次,并配发评论文章30多篇。

特别是通过对“七大新政策”和“十大新机制”的新闻解读,使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加深了对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理解,凝聚了人心,增强了信心。

二是“双庆”宣传系统有力。

抓住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昆山撤县设市20周年契机,集中力量,区镇联动,策划制作了《跨越20年·

走进区镇》、《我和我的城市》、《民心工程》以及政论片《辉煌20年》等,全面反映昆山经济社会沧桑巨变,播出后得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较好反响。

三是民生新闻贴近百姓。

《城市报道》按照“三贴近”要求,在坚持正面报道的前提下,反映基层社情民意,瞄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做文章,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弘扬社会正气,深受市民欢迎。

四是对外宣传成效明显。

“城市频道”开播不到半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成为了解昆山的一个窗口。

全年广播中心在省级媒体用稿98条,中央级媒体用稿35条;

电视中心在省台用稿202条,央视用稿26条,其中《新闻联播》用稿16条,录用量创历史新高。

电视中心连续6年蝉联省电视新闻繁荣奖。

《老尹时间》被评为省“十大优秀专栏”。

二、文化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按照全市文化昆山建设推进会要求,狠抓市人大一号议案各项工作落实,加快市政府一号实事工程建设,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一是三年计划目标明确。

根据全市三级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各区镇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三年文化设施建设计划。

该规划明确:

三年内区镇计划新建改建文化设施37个,总面积20.2万平方米。

二是项目建设推进顺利。

市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正式启动,市民文化广场二期工程动迁全部完成。

市政府一号实事工程全部开工,其中有3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巴城近万平方米的文体活动中心项目在去年底封顶,进入内装饰阶段。

新建计划外重点文化设施项目10个,面积达2万平方米;

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超额完成年初计划,共有69个村和54个社区通过达标验收。

三是工作机制日臻完善。

为了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了市分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定期现场督查、联合验收考核的工作机制。

一年来,由市四套班子领导组织的督查视察活动达5次,部门现场办公督查达4次,下拨设施补贴资金1570万元。

三、文化活动开展取得新成绩

全市文化活动空前活跃,群众参与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市级大型活动效应彰显。

在总结往届大型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全年活动准备动手早、立意高、形式新、手笔大,每场活动

举办都产生了较大轰动效应。

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昆剧艺术节、昆山国际啤酒节、“中华情·

昆山情”大型晚会以及“寻宝——走进昆山”等活动,不仅吸引了本市居民的热烈响应,而且吸引了周边城市群众包括外商的踊跃参与,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阅读节、欢乐文明百村行、市民大讲坛等活动,不仅注重形式创新,而且注重内容的提升,已成为城乡居民喜爱的文化品牌活动。

二是基层文艺活动丰富多彩。

一方面,进一步发挥文艺辅导员的作用,组建成立了小梅花艺术团和琼花艺术团;

另一方面,鼓励文艺创作,开展新人新作展演活动,全市基层文艺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全面提升。

全年组织各类文艺演出超过800场次,新创作节目468件,在苏州市级以上获奖180件,其中国家级18件、省级68件。

我市顺利通过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复查验收。

陆家镇文化中心广场荣获“全国特色文化广场”称号。

三是文化服务功能得到提升。

首次组织了全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共有123人通过从业资格认证。

市图书馆开设了掌上图书馆和触摸式读报系统,累计读者办证突破13万张。

通过提升工程实施,全市基层文化信息共享点和“农家书屋”运作进一步规范有效。

市影剧公司全年放映流动电影3070场次,观众人数超过90万人次。

市科博中心全年共接待参观考察团队450批次、1.5万人次。

市文化馆完成了改造,推出了“鹿城故事”、“百姓舞台”、“周末音乐会”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受到广大群众普遍欢迎。

四、传统文化保护取得新成效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保护文化资源力度加大。

一是文保工作扎实推进。

公布了《昆山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完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绰墩遗址保护规划》初稿;

有6个项目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和出土文物修复工作正在进行。

二是非遗传承力度加大。

新增9个项目列入省、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昆山民族民间文化精粹·

风俗卷》出版;

对昆山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普查,积累线索XX多条,有价值项目358个;

编印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昆山市资料汇编》三卷。

三是文化研究取得进展。

配合上海华师大初步完成《顾炎武全书》编辑工作,启动《归有光全书》《朱柏庐全书》整理编撰;

《昆山文化研究》、《昆山文化遗产》分别出刊;

《昆山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第一辑《昆曲卷》正式出版;

完成《文化建言》8篇。

五、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在加快文化事业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

一是文化产业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固。

根据产业发展要求,先后编印了《昆山市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摘编》、《昆山市文化产业投资指南》,并与市统计局联合建立了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制度,新建了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和服务平台,完成了《昆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论证和《关于加强昆山文化人才建设的若干政策》起草报批工作。

二是文化产业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年资助市级文化产业8个项目400万元。

“四季周庄”、“福纳传播”获得省第二批文化产业资助资金320万元。

周庄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列入省重点产业园区。

先后组织文化产业专题业务培训13场、1400多人次。

首次举办了以“文化昆山,创意未来”为主题的昆山市文化产业推介专场活动,签约项目44个,总投资25.3亿元。

组织昆山文化企业参加了第四届南京文化产业交易会和第二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取得良好成效。

在全国率先实施版权登记全额资助和企业软件正版化项目分类资助,设立了昆山市版权保护管理中心,全年完成一般作品版权登记276件、计算机软件192件。

新闻出版局成为全省首批新闻出版(版权)依法行政示范点。

三是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

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展

开“扫黄打非”行动;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全年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3件,取缔黑网吧628家次、无证游戏机房19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及书刊12.4万盘(册),有效净化了我市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稽查队在XX年度全省文化行政处罚案卷评比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四是广电事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电台改造顺利完成,采编播技术装备得到改善,节目质量和创收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加大双向网络改造力度,全市集中居住小区基本完成双向覆盖,花桥、锦溪、周庄、张浦四个镇完成“苏州特色广播镇”创建,开发区、张浦进入“苏州基本现代化广电站”行列,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荣获“全省广播电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全年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5万户,发展个人宽带0.9万户。

全年实现网络经营收入1.85亿元,广告收入超6千万元。

六、文广队伍建设取得新提升

围绕“发扬‘三创’精神,推动昆山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干部职工精神面貌和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全面改善和提高。

一是党的建设得到加强。

局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组织调研、查找问题、健全机制、重点整改等活动,班子成员带头解放思想,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和率先意识进一步增强,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工作作风得到改进,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基层党建工作同步推进,加强党员管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特色支部创建”、“服务明星”评选、业务操作比赛和党员服务进社区等活动,党性意识普遍增强。

二是人才培训力度加大。

实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全年组织各类培训60多期XX多人次,队伍政治和业务素质得到提升。

三是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围绕文化昆山建设,不断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了新闻宣传、文化服务、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市场监管、绩效考核等“六大机制”。

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和效率效能建设,认真做好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作,有效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和文广形象改善。

四是服务品牌创建扎实推进。

针对文广新工作的特点,局精心策划向社会推出了“精神家园”服务品牌,并细化成9个服务子品牌,各部门紧密联系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活动,通过服务品牌创建,有力地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全局事业的发展,“精神家园”服务品牌年底通过市考核验收,被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第四批市机关服务品牌。

第二篇:

文广新局年度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市文广新局紧紧围绕“文化强市”总体部署,主动对接文化部支持政策,按照“两转、两抓、两建”的工作思路,主抓了“八项”重点工作,文广新事业、文化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XX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争取了一项主办权

今年4月

,在全国多个城市竞相申报的激烈角逐下,我市得到国家文物局的高度认可和赞誉,获得XX年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举办权。

(二)实施了两大普查编制工作

1、启动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完成了《景德镇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方案》的制定,组织召开了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动员会议等,为下一步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2、启动全市51处(152个点)古瓷窑址整体保护编制景德镇大遗址规划,目前正在搜集规划编制的基础资料。

(三)通过了三项国家级评审

1、古窑民俗博览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并于5月底正式挂牌。

2、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了省、市专家评审,送审稿通过了文化部专家初审。

3、市图书馆再次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目前,我市国家一级图书馆有2家(市图书馆、乐平市图书馆),国家二级图书馆有1家(浮梁县图书馆),国家三级图书馆有2家(珠山区图书馆、昌江区图书馆)。

(四)推进了四大文化基层设施建设

1、御窑遗址保护工程。

御窑遗址保护管理用房建筑设计方案、御窑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等6个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

完成了国家文物局对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资格评定。

御窑围墙建筑设计项目已进入招投标环节、龙珠阁维修现已装饰一新,正式对外开放。

同时,国家文物局给予文物保护资金的大力支持,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5865万元。

2、湖田窑遗址保护工程。

全面启动了野猪岭重点保护区保护展示工程。

湖田窑遗址文物库房安防工程通过省厅的验收。

启动了木泥岭、狮子山、龙头山重点保护区的环境整治工作。

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377万元。

3、成立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展陈建设项目部。

目前,博物馆展陈大纲的编制及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4、成立了市图书馆新馆建设项目部。

目前,能评报告和项目可行性报告通过了市发改委审批,其他相关建设工作正有序开展。

(五)五处文保单位晋升国家级

镇窑、明园古建筑群、丽阳古瓷窑址、瑶里改编旧址、乐平浒崦戏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我市有现国保单位9处,省保单位7处,市保单位142处。

同时,御窑厂遗址、湖田古瓷窑址和高岭瓷土古矿遗址成功列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规划》150处重点大遗址,御窑厂遗址并被列为全国25项大遗址重点保护展示工程和10处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

(六)组织申报了六大专题文化项目

1、按照年初“落实国家文化部支持景德镇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对接项目”要求,我局组织申报了28个与文化部对接项目。

目前,各项目正在有序对接中。

2、申报了7个国家级文化科技提升和科技创新项目。

(景德镇古陶瓷工艺研究、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综合服务模式及相关技术研究、彩色玲珑关键生产工艺与技术应用研究、陶瓷产品生产工艺及成型技术研究、景德镇古陶瓷工艺研究、彩瓷工艺文化的自主创新、景德镇颜色釉瓷釉料配方及生产工艺自主创新)。

目前,各项目正在推进中。

3、向国家广电总局申报了总投资333万元的景德镇市“十二五”高山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市广电台发射中心118万元,乐平市广电台发射中心80万元,浮梁县广电台发射中心135万元)。

目前,项目得到市发改委支持,项目正在编制可行性报告。

4、组织申报了129万元文化活动中心(室)维修改造项目(乐平市图书馆和城区的2个街道文化活动中心、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

目前,项目资金已经落实到位。

5、结合我市陶瓷工业现状,积极向省文化厅申报了全省首家陶瓷工业遗产行业博物馆。

6、在全省申报第四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项目中,我市景德镇浩瀚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获批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目前,我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景德镇市陶瓷历史博览区、景德镇市法兰瓷实业有限公司),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景德镇佳洋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哈哈尼陶瓷文化有限公司、三宝陶艺研修院、景德镇雕塑瓷厂、景德镇浩瀚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

限公司),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基地1家(景德镇陶瓷研究所)。

(七)组织承办、参加了七项重大文化活动

1、承办了由文化部和省政府联合主办的“艺海流金——感悟瓷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景德镇站的各项活动。

香港嘉宾团团长霍震霆,澳门嘉宾团团长姚京明,以及港澳特区政府文化官员、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等120余位嘉宾参

加了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瓷都景德镇的美誉度。

2、组织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XX年埃及“欢乐春节”活动、沙特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

3、参加了第十届全国艺术节。

广场舞《瓷灯熠熠》获得第十届全国艺术节优秀奖。

4、应邀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演“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XX春节大联欢江西板块节目录制并取得圆满成功。

得到了中国文联、省委省政府、省文联及全国著名艺术家的一致好评。

5、积极参与“第五届江西艺术节”十三项中的十一项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少儿歌伴舞《乘着中国梦飞翔》荣获少儿组一等奖;

我市选手演唱的原创歌曲《青花》荣获了青年组一等奖;

大型赣剧《窑变》,在省艺术中心大剧院参加了第五届江西艺术节舞台艺术集中展演。

6、圆满完成了中国景德镇第十届陶瓷博览会各项文化活动。

与荷兰代尔夫特市皇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蓝色革命——四百年,两座城市的情缘》展览,广受欢迎。

7、组织举办了在江苏省江阴市的“瓷彩澄江——景德镇陶瓷艺术精品展”。

此次精品展在江阴尚属首次,在该市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一致好评。

同时,与《中国文化报》联合做好了每月一期《文化财富周刊》的办刊工作,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八)做好了八项日常性事务工作

1、文化惠民活动精彩纷呈。

先后组织开展了“迎新年庆新春”戏曲大联欢、第34届群众歌咏月活动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截止目前,共开展送戏下乡232场、送电影下乡7925场、组织开展自办文体活动185场次,均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数。

同时,我市各博物馆免费开放共接待28.2万人次。

免费开放的69个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共接待群众近100万人次。

2、文化艺术创作硕果累累。

大型话剧《好人陈伟进》更名为《情满昌江》,并同大型地方歌舞剧《和谐花园妖主任》参加了全省艺术创作春训班暨江西省繁荣工程申报工作,《和谐花园妖主任》获得第27届中国田汉戏剧剧本类三等奖。

十集电视剧《景德镇故事》之《开开心心就是福》春节期间在景德镇电视台黄金档播出;

截止目前,各类文艺演出共计2155场,演出收入共计95.5万元。

3、非遗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开展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和评审工作。

《景德镇陶瓷书法》等10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入选了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

目前,我市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0人、省级41人、市级224人;

非遗名录国家级2项、省级24项、市级51项。

4、文化市场治理成效明显。

开展了“净网”、“清源”、“秋风”专项行动。

截止10月,共出动文化稽查人员2245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市场2885家次,依法立案查处违法违规场所11家,共收缴非法出版物6574件,集中销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16000余件。

5、加强广电行业监管。

完成全市持有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单位许可证的更换,新增加602所和紫晶宾馆两家单位申办接收境外卫星电视节目许可证;

完成向省局推荐3家单位为我市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安装服务机构工作。

6、加强电影事业指导监督。

积极开展农村电影“三下乡”活动,今年前三季度,农村电影下乡放映工程完成6787场,在全省各设区市中排名第一。

对东郊电影院数字化改造和浮梁县城数字影院进行了前期准备工作。

7、新闻出版(版权)工作。

10月底全面完成了全市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整改,并顺利通过省软件正版化工作领导小组验收;

版权登记工作扎实推动。

截止11月,共登记版权280件;

对全市印刷复制企业和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进行了年检审核工作,我市现有印刷复制企业49家,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现有29家;

补充更新了56家农家书屋的图书、杂志,通过了省农家书屋办公室的检查验收。

8、党建和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了《中共景德镇市文广新局委员会XX年党建工作要点》和《XX年度文广新系统党建工作目标》。

大力实施“为民党建工程”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大力加强文广新系统人才引进工作,提升人才竞争力,全年度共选拔任免干部49人。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和专项治理违规收送“红包”工作,加强对御窑厂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廉能风险防控工作,对局属各单位年度班子考核和溢出公司干部竞聘的过程监督,不断促进全局广大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廉洁从政。

同时,全系统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全年无案件和其他责任安全事故。

二、XX年重点工作思路

XX年,我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方针,积极推进“七个着力”,重点突破,创新奋进,努力构建景德镇文广新事业新格局,开创文化产业新局面。

(一)着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

一是筹备举办好XX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

配合市政府设立主场城市领导小组机构,与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进行沟通和对接,完成活动方案的制定,落实相关活动开展和经费。

二是推进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完成县(市、区)普查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的搭建,做好普查相关标准、规范、软件和申报系统的培训工作,推动落实各级普查专项经费,做好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

三是加速御窑遗址和湖田窑遗址等重点保护工程建设。

继续做好御窑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方案的编制工作。

启动XX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御窑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

加快实施对御窑遗址区和博物馆展示区现代建筑的拆迁安置工程。

完成湖田窑博物馆设计和报批立项工作,完成刘家弄民窑遗址博物馆陈展和移交工作,启动湖田窑遗址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建设。

力争于XX年上半年完成大遗址片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全市统一的古遗址保护体系,实施整体性保护。

四是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开展国家级非遗名录和保护研究性基地、市级非遗名录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加强非遗保护数据库建设,力争成为全国非遗保护数字化建设试点城市;

积极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国内外各类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和非遗进校园活动。

(二)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环境,争取取得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积极开展好我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评选工作。

做好省文化企业协会和市文化企业协会分会成立的筹备工作。

积极开拓演出市场,推出演出精品力作,力争下半年在演出收入上比去年同期增长10%。

(三)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继续推动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工作。

做好市图书馆陶瓷文献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新建和电子阅览室设备更新工作;

开展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

做好市图书馆分馆(珠山区图书馆、昌江区图书馆)建设工作。

二是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品牌文化活动。

组织举办第17届机关干部卡拉ok赛、第6届老干部艺术节等活动。

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

着力打造第35届群众歌咏月等服务品牌。

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