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71672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

《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内容与流程文档格式.docx

为政府部门选择资助项目提供咨询、评价服务;

为科技企业融资、并购、重组、改制、上市提供专业服务;

为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提供创新科技金融服务;

为地方政府和科技园区提供科技项目招商、融资服务;

为公共财政科技投入形成的资产提供退出通道。

股权激励咨询服务中心:

中技所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试点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之一。

工作组办公室设在中技所“股权激励咨询服务中心”。

本中心在专项工作组指导下,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院所转制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提供咨询服务,协助股权激励单位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股权与分红激励方案,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技术合同登记服务中心:

中技所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由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的国家级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其将协同43号技术合同登记处充分利用中技所丰富的项目与投资人资源、市场服务网络、结算服务支撑体系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建立技术合同登记的前延后伸服务机制,为技术合同双方提供信息沟通及跟踪服务,为技术合同的实施提供融资、结算、并购等综合配套服务。

商标交易服务中心:

中国技术交易所(以下简称:

中技所)是经过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技术交易、商标交易服务机构。

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精神,把握《关于实施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新要求,进一步开创商标战略实施的新局面,加强企业商标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积极服务于中关村自主示范区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会员服务部:

在中技所平台上,会员单位可以极大地延伸其服务的内容和领域,促进业务发展。

通过与中技所合作,会员单位不仅可以为其原有客户提供与技术交易相关的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服务,实现业务规模的现实增长,而且还能够获得大量的前端客户资源和信息,实现业务储备,奠定未来业务成长基础。

财务结算部:

针对技术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价款结算信用风险,为了保障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中技所开设独立的结算账户,向交易双方提供安全、可靠的项目监管服务以及配套的交易价款结算服务。

技术交易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是:

1.技术交易相关咨询服务:

包括技术咨询、政策咨询、市场咨询、法律咨询及交易咨询等

2.技术及技术产权项目评价服务

3.技术转让及技术许可服务

4.技术及技术产权交易相关资讯服务

5.能力交易服务

6.与技术交易相关的其它服务

增值功能

1.通过提供技术及技术产权权威评价来减少投资风险

2.通过高度市场化的运作和公开叫价、招投标、网络竞价等先进交易手段促成交易,保证交易各方的最大利益

3.通过设立交易资金结算账户和出具交易凭证,保证交易各方的安全和利益

4.一站式及模块化的技术转移专业服务

其工作流程如下图:

 

二、上海技术交易所

上海技术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12月,是由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

工作目标是:

紧贴企业的服务机构、对外开放的信息窗口、功能强大的交易平台、社会资源的集聚纽带、紧密合作的服务网络。

上海技术交易所的功能定位为:

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为企业等机构技术创新需求寻找合作伙伴,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实施技术转移。

发展方向是:

立足上海、融入长三角、服务全国,努力成为信誉良好、行为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

上海技术交易所的技术转移这一块,可分为以下工作内容:

项目对接、难题攻关、科技融资、合同登记、技术评估、产业规划、科技招商、技术售留、知识产权、活动策划。

项目对接: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征集各地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利用上海技术交易所交易平台、网络数据库以及远程可视系统,进行供需项目对接,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实现技术转移。

服务流程如下图:

难题攻关: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企业寻求发展的最佳途径就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从而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主攻方向:

1、帮助攻克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2、帮助引入科技成果以实现产品更新换代;

3、帮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4、帮助将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5、帮助将技术或技术产品“走出去”,扩大国内外市场;

6、帮助解决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的难题;

7、帮助解决其他影响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创新难题。

科技融资:

上海技术交易所作为紧贴企业,挖掘技术、资金、政策和人力等方面的需求,帮助企业寻找和解决技术难题、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诊断、寻找资金支持、开拓市场渠道,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实践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需求全过程服务,帮助企业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与融资瓶颈,实现企业快速成长。

技术评估:

技术项目拥有者在进行技术交易或吸引投资合作时,通常需要对技术项目进行评价,确定其公允价值,上海技术交易所提供技术评估服务,并协助技术合作谈判以及法律合同起草和签署等实际过程实施。

主要内容:

①针对某项技术或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方案和提出的政策,考察采用或限制该技术时将引起的广泛社会后果,尽可能科学地客观地对正负影响特别是非容忍影响作全面充分的调查分析,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②研究相应于上述后果的政策选择,如拟定法律、税收或优惠政策,实施控制,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科技招商:

利用上海技术交易所服务平台,结合国内各省市资源及产业状况,根据各地科技招商及投资需求,协助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高新科技成果,引导重点产业的梯度转移,打造特色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有机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内容:

1. 

协助收集国内外科技合作、投融资、产业梯度转移等相关信息;

2.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协助进行招商调研及策划;

3. 

协助组织各类招商引资说明会、产业投资推介会等活动;

4. 

协助组织各类国际招商、考察及相关对接活动;

5. 

结合当地产业和需求,协助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及知名企业。

技术售留:

技术留售是上海技术交易所在各类展览、推介会、洽谈会、对接会等科技展会中推出的一项个性化的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

技术留售服务是展会和活动的延伸。

三、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建立“技术资源共享与集成平台”是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任务。

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承担着建立起跨越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园、孵化器等技术创新平台,并同时连接着广阔市场资源的“大平台”,从更系统的角度上提高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用更全面的科学技术服务手段与集成能力解决各行业,尤其是跨行业领域共性技术的研发与扩散以及关键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复杂技术难题的解决和资源集成,从更大范围组织科研力量完成国家的重点攻关项目。

经过多年的探索,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积累了一些有效的业务发展模式,主要有:

1、企业合作委员会模式

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成立于1995年,它是旨在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并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1997年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开发部合署办公。

目前加入企业合作委员会的有国内大型企业144家,国外企业35家(其中国际知名企业23家)。

2、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模式

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是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具体组织机构,是非独立法人机构,总部设在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目前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已与常州、马鞍山、上虞、包头、徐州、无锡、苏州、张家港、盐城、塘沽10个地区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有效地促进了清华大学科学技术成果在该地区的产业化。

3、基金模式

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清华大学人力、科研、信息资源,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合作基金模式。

目前的合作基金有广东清华科技创业基金、河北清华科技合作开发基金、云南清华科技合作基金、鞍山清华研发种子基金、无锡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中心近年来重点推进的“无锡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工作,2006年获得政府2000万元基金支持,现已支持了5个项目的产业化工作。

4、UURR模式

UURR模式(四方合作)是清华大学凭借与国外大学、中国各省市地方政府长期合作的资源,通过组织、协调多方资源而共同建立的一种开放式多边合作机制,即“清华大学(U)+国外大学(U)+中国某区域(R)+国外某区域(R)”的合作。

目前,由清华大学组织、协调并参与建立的“中国清华大学、日本岩手大学、中国浙江省、日本岩手县”和“中国清华大学、德国弗老恩霍夫生产技术研究院、中国江苏省、德国北威州”的四方合作组织,正根据各自的合作内容、合作目标、分阶段、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

5、联合研究机构模式

联合研究机构是清华大学与企业建立的联合研究机构。

截止到2007年底,目前清华大学共与国内企业建立并继续开展工作的有90个联合研究机构,与涉外企业建立了20个联合研究机构。

6、国际技术转移及企业化运作模式

各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一致认同: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发挥了非常非常重要的作用。

技术进步=技术引进(转移)+技术创新这一规律仍是技术市场的主流。

技术引进过程中如何实现本土化的能力是系统而科学地引进国际技术的关键。

建立论证-转移-消化-创新完整的国际技术转移体系,并提供配套的专业化服务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重要职能,它可以为企业寻求国际先进技术提供强大支持,并为技术后续发展提供研发及更新发展支持。

结果是可以根本上避免1、低水平引进和重复引进技术;

2、引进产品多于引进技术等现象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正在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

无论从目前的客观市场需求还是主观导向上,我国都应该大力发展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技术转移(输出)业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应当担当起主力军,把国际技术转移(技术输出)业务当作一项重要的业务来发展,对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只能依靠成套设备带动技术出口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四、华东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组织架构如下图:

机构介绍:

1、办公室

主要负责技术转移及服务项目的合同管理、综合事务管理、审查对外技术投资等,以及负责与合作组建的实体机构、分支机构对口衔接等方面的事宜。

2、市场部

主要包括交流合作和技术转移联盟(工作站)两大板块。

通过筛选相对成熟可靠、增值推广潜力较大的技术成果,由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首先进行“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对其进行包装、整合、完善,并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然后着手进行商业营销策划,进行市场化的宣传、推介、招投标、商业谈判等系列运作,按照风险投入、包装增值、整体策划、全程服务的技术转移与技术经营模式,对技术项目的总体收益进行合理的协调分配,有效调动参与各方的资源、力量和积极性,形成最佳组合阵容和最佳配置,积极争取技术转移的成功以及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科技园区的紧密联系,整合各方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技术转移联盟(工作站),解决区域、行业等共性技术,推进技术转移步伐。

3、信息部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近两年来先后承接了教育部科技成果推广信息平台“石油化工频道”和“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的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对对两个平台(频道)提供维护和运营服务,两大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后将实现资源共享。

“石油化工频道”()通过组建教育部首个“石油化工技术转移联盟”的形式,整合包括十六所石油、化学、化工重点高校以及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在内的资源优势,构建由政府、高校、企业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推广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上海能源化工技术转移平台是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子平台,是一个面向能源化工技术研发和技术转移全过程的集数据信息、应用系统、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系统,考虑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才能真正解决能源化工技术转移中的各种类型问题,平台既包括以提供能源化工各类信息为主的信息部分也包括以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为主的实体部分。

4、专家咨询部

主要包括技术咨询、技术评估和经济评价三大功能。

针对目前我国具备直接吸纳高校小试成果进行二次开发的企业还较少,高校在工程研究(设计、技术集成)能力方面明显欠缺,造成高校单元技术、阶段性成果多,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成套技术相对较少,部分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脱节实际状况,华东理工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专门设立了专家库,由专家咨询部定期组织相关专家,筛选项目并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评估和经济评价,特别是对国家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进行跟踪,以提高技术成熟度和适应企业实施要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5、中试平台部

遵循流程工业“小试”、“中试”、“工业化”逐步放大的发展规律,在校内外建设和共享了一系列的中试基地,其中中心配置的350M2的中试基地内安置了常规的化工单元操作和特殊的化工(包括轻工)试验平台,结合学校已有的大型冷模设备,通过大型冷模装置等强化对技术放大应用过程的准确掌握,可以完成涉及物质分子化学转变过程工业开发所需要的基础设计信息,为打通产业化的工艺路线架设桥梁。

6、设计研究部 

主要从事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和工程实施。

7、综合服务部

主要包括环境评价、安全评价、超级计算、分析测试、专利事务等工作。

8、国际合作部

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六十余个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美国杜邦公司、3M公司、孟山都公司、陶氏化学公司、德国拜尔公司、赫斯特公司、英国联合利华公司等著名跨国公司进行了科研合作。

国际合作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及互设的相关技术转移窗口和上海化学工业区入驻的大量化工企业,介绍并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向国外转移国内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等,促进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和交流。

通过几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学习之后,发现各个技术转移机构的工作都由以下几点展开:

信息的收集与整合,一站式服务,减小风险,合作交流与后期技术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