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6776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

《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怀谨讲《庄子》《大宗师》文档格式.docx

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其出不欣,其入不距。

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求。

凄然似秋,煊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利泽施乎万世,不为爱人。

故乐通物,非圣人也;

有亲,非仁也;

天时,非贤也;

利害不通,非君子也;

行名失己,非士也;

亡身不真,非役人也。

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馀、纪他、申徒狄,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古之真人,其状峨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

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

邴邴乎其似喜也,崔乎其不得已也,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广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

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

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

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

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

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

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知天之所为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

“知天之所为”这个“天”,是代表形而上的道。

佛道两家提到天,这个天是代表形而上,就是超越宇宙万有,超越生命以外,另外有一个东西叫天。

用宗教的说法,也可以叫做佛、上帝、真如什么的。

我们应该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书上的“天”字,大约概括了五类内涵:

(一)天

文学上物理世界的天体之天,如《周易》乾卦卦辞“天行健”的“天”。

(二)具有宗教色彩,信仰上的主宰之天,如《左传》所说的“昊天不吊”。

(三)理性上的天,如《诗经》小节的“苍天苍天”。

(四)心理性情上的天,如《泰誓》和《孟子》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五)形而上的天,如《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

“知天之所为”,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如果要了解这句话,就要详细研究道家另外一本书《阴符经》。

在《阴符经》中第一句话就是: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这句话就把宇宙万有生命的道理都讲完了。

实际上,《易经》和道家的这些修养法则,都是从效法天道,宇宙自然的法则来的。

当智慧到达了宇宙万有以外的那个天,“所为”,所做的。

庄子没有用“知天之能为”,我们要注意,“能”与“所”要分开,“所为”是现象是作用,“能为”是它的体性。

我们人的生命同宇宙自然法则是一样的,所以,能够了解“知天之所为”,然后“知人之所为者”,了解人为的各种人事法则,譬如,人生理的变化、思想精神的变化,那么,这个人的修养学问就到家了,“至矣”了。

在这一篇里,大家不要轻易抛弃了郭象的注解,郭象的注解非常重要,可以说后世人解释《庄子》还没有超出他的范围。

“知天之所为者,皆自然也。

则内放其身,而外冥于物。

与众玄同,任之而无不至也。

”这里所说的“自然”,不是自然科学的自然,也不是印度的自然外道那个自然,我们讲的自然科学的自然,虽然名称也叫自然,它是指有质有象的物理世界。

印度有一学派,称谓自然学派,佛学名之为自然外道。

其所谓自然,是指生命的本源不用追求了,随便它象行云流水一样,一切听其自然,这个自然变成印度哲学上一个有生命、有主宰的东西,是理念世界的自然。

中国道家讲的自然,可以说概括了物理世界的自然,又概括了印度自然学派的自然。

这个“自然”的代名词就是“道”,就是孔子在《易经》中说的形而上道,就是本体的力量。

我们看书要把中国道家所说的自然,同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所说的自然区分开来。

尤其近代中国翻译西方典籍,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统称为自然科学,这就借用了中国古代道家这个“自然”的名词,我们不能因此便认为道家说的自然,就等同物理范畴的自然。

但大家往往对这个观念本末倒置,颠倒了。

郭象的意思是:

一个人能了解老子的所讲的“自然”,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就是得道的人。

“则内放其身,而外冥于物。

”则没有身体的障碍,没有身体的观念了,同外面的世界心物一元了,同外物混合为一了。

“与众玄同,任之而无不至也。

”人与万物,跟树木、花草、行云、流水不分彼此,混合为一了,因此放任其自然,一点也不用心,不加后天的心识,那么道的修养到了。

“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郭象的注解:

“天者,自然之谓也。

夫为为者不能为,而为自为耳。

为知者不能知,而知自知耳。

自知耳,不知也,不知也,则知出于不知矣。

自为耳,不为也,不为也,则为出于不为矣。

为出于不为,故以不为为主。

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为宗。

是故真人遗知,而知不为而为。

自然而生,坐忘而得。

故知称绝而为名去也。

夫为为者不能为,而为自为耳。

”“夫为为者”,前一个“为”是动词,后一个“为”是名词就是说,宇宙中有一个主宰,宗教家叫它上帝或者玉皇大帝等,道家没有这些,中国文化从《易经》开始,宗教外衣早就脱掉了,反而是后人把它穿上了。

中国文化用现在的观念讲,是相当科学的,既不加宗教的外衣,也没有哲学的粉刷,直接地、赤裸裸地表达有一个东西,能为宇宙万有做主宰的“为为者”,“不能为”。

实际上,宇宙万有那个生命的根源是“无为”的,它什么都不能做。

譬如我们看见的物理世界的虚空,它什么作用都没有,但是宇宙万物离开了空间就没有了生命,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夫为为者不能为”,它没有主宰,也不是自然,可它是万物生命的根本。

那宇宙万物一切的生命自生自灭,为什么呢?

“而为自为耳”,它自己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生命的法则。

“而为”这个“为”,具有所为的为,不是能为的为。

“为知者不能知”,我们人类的智慧高,是了不起,但最后还是空的,因为空,所以无知。

最高的智慧到达了无知,“而知自知耳”。

人类有思想,能知一切,这个能知一切,不是上帝做主,不是菩萨做主,也不是鬼神做主,是我们生命里面本有的功能。

“自知耳,不知也,不知也,则知出于不知矣。

”因为我们生命的功能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表面上看起来是无知的。

这不像我们现在理解的有知。

因为它是无知的,所以无所不知。

所以智慧最高处,一无所有。

道家这一套思想就是老子的“无为”,发挥为最高的政治哲学,就是帝王领导学。

一个坐上面的人,不一定太精明,太有为,即使很精明很有为,也装起很糊涂,无所为,因为无所为,他下面的人才可以发挥长处。

“自为耳,不为也,不为也,则为出于不为矣。

”道理都一样,我们不用再加一层的解释了。

“为出于不为”,因为一切万有的所做所为,它本身是从道体的生命,最高的功能那个无为而来。

“故以不为为主”。

“知出于不知,故以不知为宗。

是故真人遗知,而知不为而为。

”得道的人没有知,无知,一切的感受、感情、知识、思想都空掉了,抛弃了,那无所不知的最高智慧,就发挥出来了。

“自然而生,坐忘而得。

”要得定,把身体、身心都忘了。

“故知称绝而为名去也。

”所以最高的智慧,得道,是绝对的,没有相对的,一切的名相、名称,叫它道也好,

什么也好,这些都沾不上

郭象注解《大宗师》的文字很美,你看他翻来覆去就这几个字,但每一层逻辑分析的很清楚。

科学化的逻辑思辨而用文学化表达出来,用“为”“知”等几个字,做了一大段文章,读起来还很舒服,这是中国文学艺术达到了极高处。

当然有时自己读起来会笑的,什么为呀知呀,搞些什么名堂。

其实这是有大道理的。

现在回到《庄子》原文:

以所知养所不知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之,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那么退一步讲,不是退一步讲,如果我们了解了人这个生命,是怎样一个法则,使怎样有所为的。

这就包括两方面,一个身体生理的,一个精神生理的。

譬如疲劳了一定要休息睡觉,睡着了一定要清醒,等于自然界一样,白天过了一定是黑夜,春天过了一定是秋天。

“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之。

”换一句话说,我们人求知识,求学问,是莫名其妙地也不知为什么求,这是一件非常可笑、非常幼稚的事。

人类求知识不是真正的为自己,把知识用来搞一些机械什么的。

我们人发明了机械,生活很便利,本来想救世,动机很好,结果呢?

相反的都变成杀人的工具了。

这个知识有什么用呢?

也就是说,我们人应该把求来的知识,回过来了解自己生命的本来,“父母未生我以前”在哪里?

上帝的外婆是谁?

可是人类有了学问,有了知

识,没有做到“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之

所以我们要把学问知识,用来求生命的那个本来。

自己所不知道的,“以其知之所知”,然后回转来,“养其知之所不知。

”我们现在这个知识所了解的,是生命第二重投影。

在这个能思想有知识学问的上面,有一个根本,那个根本还没有找到,所以我们只晓得用自己生命的第二重投影,第一重的还不知道。

如果知道了就叫得道,得道需要高度的学问,高度的智慧。

如果我们把那个根本求了出来,求出来是什么?

“不知”,一无所知。

有一个“知”存在,就“非道也”。

我们再看郭象的注解,这是很宝贵的东西,不能轻易把它放弃了:

“人之生也,行虽七尺,而五常必具。

故虽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

故天地万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也。

一物不具,则生者无由得生;

一理不至,则天年无缘得终。

然身之所有者,知或不知也;

理之所存者,为或不为也。

故知之所知者寡,而身之所有者众;

为之所为者少,而理之所存者博。

在上者,莫能器之,而求其备焉。

人之所知不必同,而所为不敢异。

异则伪成矣。

伪成则真不丧者,未之有也。

或好知不倦,以困其百体,所好不过一枝,而举根俱弊。

斯以其所知而害所不知也。

若夫知之盛也,知人之所为者有分,故任而不疆也;

知人之所知者有极,故用而不荡也。

故所知不以无崖自困,则

一体之中,知与不知,相与会,而俱全矣。

斯以其所知养所不知也。

“人之生也,行虽七尺,而五常必具。

故虽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

故天地万物,凡所有者,不可一日而相无也。

”五常分两种,物理世界的五常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人伦的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也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

我们这个生命活者虽然“区区”,“区区”形容极小,就那么七八尺高,几十斤肉摆在那里,很渺小,你不要看不去起我们渺小的身体,整个天地都来培养这个生命。

没有空气、没有太阳、没有水、没有青菜萝卜,你就活不下去,宇宙万物都来“奉”这个区区,所以天地万物的存在,不可以缺少一件东西。

“一物不具,则生者无由得生;

一理不至,则天年无缘得终。

”宇宙万物少了一样东西,尤其是日光、空气、水,增一点或减一点,你的生命就活不下去,这是讲物理。

“一^理不至”这个“理”,是讲精神世界。

精神的生命与物质是同样的重要。

精神生命有至理,“理”包括了哲学性的,也代表了精神的法则,这是一个代号,整个“理”就是知识所能了解的。

我们中国文化讲什么叫儒者呢?

“一事不知,儒者之耻”。

一件事情不知道,那够不上称为知识分子,所以一个知识分子读书人,能通万理,无所不知,“一理不至,则天年无缘得终。

”修道的人要有高度的智慧,无所不通,有一点不了解,这个生命就做不到长生不老。

“然身之所有者,知或不知也。

”我们身体比什么都复杂,比宇宙还要复杂。

所以,朱文光有一篇文章要出来了,虽然是一篇小文章,却可以做一个科学上的证明。

整个宇宙万有,先不讲唯心只讲唯物,拿到我们的脑子里来,这个宇宙是很渺小的一点。

人这个脑子真复杂,有那么多神经,同电缆一样。

现在科学进步,身体内部可以摄像,心肝脾肾哪一点起了变化,立刻可以看出来。

人的思想里面动念,心就起变化,都可以表现出来。

将来科学还会进步,诊断一个人的病体,只要一照像就行了,一看哪个部位颜色不对,就知道了。

其实这个原理中国在古代就有了,中医里面有,只是没有那么科学化。

所以道家思想认为,人体里面的一切,有一部分我们知道,也还有很多的地方我们不知道。

“理之所存者,为或不为也。

”在天地宇宙间,我们的精神生命,有些功能起作用,我们知道,有些没有起作用的功能,我们还不知道。

注意,郭象在东晋之时注的《庄子》,那时就提出了“理”字,到了宋朝的理学家,也用理字。

理学家用了人家的东西,拼命骂道家外道,佛家异端。

理学家最可怜,等于在东家邻居借一部份东西,在西家搬一部分家具,然后自己开了个店面,卖的东西都是别人那里偷来的。

还认为就自己的最对,其他两家都不对。

“故知之所知者寡,而身之所有者众;

为之所为者少,而理之所存者博。

”我们人类自认为学问很好,科学也好,哲学也好,我们以知识所了解的,关于身心生命同宇宙的知识只有一点点。

而我们身体上的,生命上的功能非常富有,人类所不了解的还相当多。

所以各种方法的养生之道,医药也好,修道也好,我们做得到的,能达到最高效果的太少了。

宇宙间还有许多真理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还保存着许多秘密,不是天地有意地保存,是我们知识达不到。

“在上者,莫能器之。

而求其备焉。

”因此,没有办法把这些秘密变成一个工具,都为我所用。

因为理不通嘛,同科学道理是一样。

譬如,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使科学进步了一层,成为了一个科学的大纪元。

但我们吃了那么多苹果,都变成大便了,怎么没有发现苹果落地中间有一个道理。

科学家都跟傻子一样,经常傻不楞登的,突然灵光一闪,哎呀!

中间有个道理,就被他发现了。

这同文学家一样,好词句也是突然冒来的。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是一样。

但是,宇宙间的这个“理”,“在上者,莫能器之。

”它永远存在,就是你智慧没有发现。

所以在我们生命里有一个道理,自己发现了可以把生命保存得很长久。

“而求其备焉。

”但我们想求完备是做不到的。

这两句话两用的,后来也被政治领导人用作领袖哲学。

当领袖的“在上者,莫能器之”,自己什么都不会,同汉高祖一样,样样都不会,汉高祖会什么?

会喝酒。

但汉高祖善于用所有人的长处,结果都变成了他的成功。

“人之所知不必同,而所为不敢异。

”现在西方的科学研究,新的名词特别多,你把旧的东西找出来,就应用无穷了。

这是人类行为学的原则:

“人之所知不必同”,譬如,你办一个工厂要用人,部下的智慧、才能不必要一样,如果都是一样了,这个工厂就不好办了,大家都很聪明,聪明的连一个螺丝钉都上不上去了。

所以,“人之所知不必同,而所为不敢异。

”但是有个目的,人都要活者,人的智慧都不一样,有些所作所为可要一样,人的思想观念固然不通,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睡觉,要不要拉大便,都是一样。

“所为不敢异”,必须要相同,统一于其间。

“异则伪成矣。

伪成而真不丧者,未之有也。

”人类的目标是共同的,可人类忘记了这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社会有虚假,有作伪,有勾心斗角,人心有各种欲望的不同。

所以我们人生后天用的思想,生命的真东西都没有用到,都用得假东西,假东西用了以后,这个真的生命没有了,丧失了。

大家注意,道家的东西是很圆的哟,下面讲的也是最高领导学领导的道理,领袖的道德:

诚恳。

所以,最高的诚恳是最成功的人。

所以,我常常告诉青年同学,你们不要玩花样,不要玩手段,这一百年来看得清清楚楚,世界文化交流的发达使我们看得更清楚,每一个人玩本事、手段的人,一个高出一个,但一个个搞死了。

尤其我们这些老头子,看看现在年轻人越来越诡,手段越来越高,比我们这些老的更老奸巨滑,你那是“太上老”。

将来这个世上什么人成功呢?

一个笨人,一个不玩手段,对人做事非常诚恳的人,这个人成功了。

真成功还是诚恳。

这是天地的法则。

大家看工商界有钱的大老板,年轻人看看,你们都是博士,结果在他那里拿十万块钱,还听他的挨骂。

所以我说:

“世界上的博士都是给‘不是'

用的,他什么都不是,格老子有钱,你要听他的,你有什么办法?

你说他有什么本事呢?

他有一个本事,他吃苦耐劳诚恳,所以他有钱。

你博士又怎么样?

博士碰上他‘不是'

,是要比你高一级啊!

”世界上的大学校长都要募钱的,哪些校长向谁要钱?

向“不是”要钱。

“不是”出钱来培养你们这些博士。

世界就是这么一个世界,你看妙不妙!

由这个道理你就懂了,最高的成就就是诚恳,不做伪。

“或好知不倦,以困其百体,所好不过一枝,而举根俱弊。

”有些人“好知不倦”,同我们这些笨蛋一样,读书求知识,有一点不懂拼命去钻,结果身体搞衰弱了,眼睛带一千度,头发变白了,背也弯下来了,不是花眼就是咳嗽,搞得可怜兮兮的,不过帽子带上了叫博士,如此而已。

你所好的,所了解的,不过这一点,但你“六根”都烂了,身体不健康了,不戴一千度的眼镜就看不见了,这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人类真是可怜,以很小一点的聪明智慧知识,却害了根本的大知。

“若夫知之盛也,知人之所为者有分,故任而不疆也;

知人之所知者有极,故用而不荡也。

”真的智慧,最高的成就是什么?

真知道人生的重点,人生后天的知识、能干,是“有限公司”,因此体任自然,不去勉强成就。

了解人生这一点知识很有限,你不能了解宇宙,你不能了解生命有用呢?

因此自己“用而不荡也”。

虽然人生在世间作用,但不乱来,自己坦然“我很笨”,因为连自己生命从哪里来都不知道。

“故所知不以无崖自困,则一体之中,知与不知,闇相与会,而俱全矣。

斯以其所知养所不知也。

”我们现有的知识也好,学问也好,太有限,不要以这个自满,抛弃了这个,对于生命里面“知与不知”,把现有知识了解了怎样修道,怎么懂得知识求来的,那么达到道的境界,无知,把有为的知识融入无为的境界里去,“闇相与会”,则与道的境界自然冥合了,不用分界限了。

郭象这一段注解很好,他把《庄子》“以其所知养所不知”这一句话,作了一篇论文,他也是真正的博士了。

古代考试与我们不同,所谓考文章,在四书五经中,随便抓出一句,临时出题,你就要对这一句进行发挥,来反映出你的思想,才能。

随便抓一点,出一个题目,这是很妙的。

郭象这篇文章就是庄子的一句话的发挥,他把哲学,科学,人生,政治,一切道理,在几句话的短文里发挥完了。

郭象相隔庄子有好几百年,却把《庄子》了解得如此之透,可以说他是庄子的私淑弟子了。

讲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国文化的演变史,就要研究注解的年代。

如果这些注解不看就溜过去了,就不知道时代文化的演变是怎么样的。

我们知道,两晋南北朝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有那么大,它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

所以两晋南北朝的清谈不是偶然的。

就历史的渊源看来,真正提倡清谈,其开创祖师是曹操父子。

这是告诉青年同学们,现在这一百多年写的中国哲学史,都不大靠得住,都还有问题。

人为什么短命终其天年而不中道不夭者,是知之盛也。

庄子提出来人对生命的把握。

一个人的生命自己可以作主,可以永远活下去,并不是那么短命的。

我们人认为自己活了七八十年或一百岁很长寿,在道家看来是很短命很可笑的。

中国文化的道家思想认为,人可以活到与“天地同寿,日月同修。

”为什么我们人做不到呢?

道家思想同佛家思想几乎相同,都是我们自己糟蹋的,所以活该早死。

有一个道家资料很有意思,喜怒哀乐,思想情绪心理的变化,每动一下减少多少岁,如大发脾气,一减减了五十

年。

那个帐一算下来,活了五六十年都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是中国道家特有的思想。

我常说,不管它准不准确,这种理想,如果你认为是幻想的话,也可以。

这种理想对生命的重视,全世界人类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才有,这是中国道家特别的地方。

有一个比较相同的,佛经里面有,但没有道家思想把人类生命的价值说的那么坚强。

佛经里面说,人生来就有八万四千岁,因为人类心坏了,思想越复杂道德就越坏,一百年里减一岁,人也矮一寸,慢慢矮下来。

到了人类知识最进步的末劫时,人类脑袋大,四肢小,人到十二岁就做爸爸了,活到一二十岁就死了。

在那个劫数里,草木都可以杀人,空气都可以杀人。

最后人类统统死光,只剩下五百人做人种了。

到那时人类就悔过了,做好人做善事,科学文明也废了,人还是靠劳力规规矩矩做人。

那么人类一百年里加一岁,人长一寸,一直到八万四千岁,这么一个来回叫一劫。

这是佛学里关于宇宙生命劫数的一种说法。

同道家的说法很接近。

为了解释“而不中道不夭者”,我们用到了佛家的说法,现在还是瞧瞧道家的看法:

“彭祖年高八百岁”,算是短命的。

庄子在《逍遥游》里提到: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

”我们认为大椿活了一万六千岁,道家认为只活了一年而已。

虽然,有患。

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

庄子讲了知与不知的重要,这个纲领先要把握。

就是说,人类的知识不算学问,我们有个大学问,无所不知的那个道体,也就是生命的根源。

我们作了一辈子人,对生命的根源都不知道,白作了人,很可怜!

用庄子说法,是一个假人。

了解认识了生命的本源才是真人。

后来道家的神仙,得道的人都称真人。

如吕纯阳得道了,大家就称为吕真人。

当然我们在座的哪一位姓张的,姓李的,如果将来得道了,就叫张真人,李真人。

那么这个道怎么来的呢?

两个路线:

一是抛弃了你的小聪明,而求那个“无知之知”的大道;

另一个路线,把世间的聪明学问都通到了极点,最后归到“一无所知而无不知”,也就得道了。

这是讲知的重要。

那真知是什么?

在佛学里,印度翻译过来一个名称叫般若,《金刚经》又叫《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在般若里有一个实相般若,就是道的智慧,在中国不按智慧来翻,因为意义有不同,实相般若与“知而无知”,其实是一样。

所以,印度文化一进来,同中国文化一配搭,佛学在印度就结束了,同中国文化就融合了。

这两面的东西都一样,只是表达不同。

那么,庄子又讲“虽然,有患。

”但是,虽然如此,这个道理还有个毛病,理由是“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

”我们的知识,都是相对而了解的,“有所当而后待”,“当”念成恰当的当,然后才下一个恰当的名词,做一个恰当的了解,这就是普通的知识。

在佛学唯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