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5931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7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名师猜题卷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张老师精心指导小王完成一篇国家级论文撰写并获得最高奖项,小王感激地对张老师说:

“这次论文比赛,承蒙您鼎力相助,真是感激不尽啊!

B.王律师结婚十几年,昨天终于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同事小李听说后马上给王律师发了一条信息:

恭贺弄璋之喜,德门生辉!

C.热爱创作的刘明同学最近出版了他的散文集《轶事闲话》,他恭敬地把散文集送给指导他创作十几年如一日的语文老师,并在扉页上写上:

恩师雅正!

D.近日,腾飞中学高二年级组全体老师应邀前往光明中学开展了一次校际交流活动,腾飞中学在送给光明中学的牌匾上写着:

光明中学惠存!

4.(3分)(2017高二上·

江苏期末)下列诗句中,与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B.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C.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D.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20分)(共1题;

共20分)

5.(20分)(2019高二上·

长春月考)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1)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环旋着往上飞 

B.则芥为之舟芥:

小草 

C.抢榆枋而止抢:

触、碰 

D.而控于地而已矣控:

控制 

(2)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均表示事物“有所待”的一项是()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③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④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⑤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⑥适百里者,宿舂粮

A.①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⑤ 

(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鹏鸟要在海运时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然后乘六月的巨风才能南飞。

B.文章写鹏鸟南飞有所待,并以“野马”“尘埃”与之作对比,表明万物皆有所待。

C.大舟飘浮有待深水,而芥草靠杯水就能负载,这是作者用来说明“大小之辩”的。

D.蜩与学鸠飞不高,行不远,却自以为得到了逍遥,它们嘲笑鹏鸟高飞远行的壮举。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②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三、古诗词鉴赏(11分)(共1题;

共11分)

6.(11.0分)(2017·

南通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江城子·

病起春尽

陈子龙【注】

一帘病枕五更钟。

晓云空,卷残红。

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

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

恋芳丛,绕游蜂。

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

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1)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2)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共1题;

共8分)

7.(8分)(2016高一上·

正定月考)默写

①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手法描写出大漠奇寒、天地暗淡的雪景。

②《论语·

为政》中说“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极精辟地阐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③《游山西村》反映诗人对前途抱有希望,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④《夜雨寄北》中抒发了作者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⑤《己亥杂诗》中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命运,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一)(15分)(共1题;

共15分)

8.(15.0分)(2019高二上·

牡丹江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唱石头

张港

科浅屯九十一岁的老德玛干了件吓死人的事,她竟然把西下屋大梁上的萨满鼓弄了下来。

萨满教是流传在东北的一种原始宗教,沟通人与神的人叫萨满。

老德玛早年就是萨满。

老德玛盘腿坐在炕上,嘴上哼哼着,拿块新毛巾擦鼓。

儿子进家,吓得差点儿一个倒仰。

听老人讲,萨满约莫自己不行了,要交代后事,就唱,就跳。

九十一岁的老德玛,这不是明摆着么。

听过老德玛唱的,看过老德玛跳的,全都老得起不来炕、出不了屋了。

这回有了新鲜,屋里窗下,全是看热闹的。

老德玛盘腿坐在炕上,精神极好,她抻来六面绣花的荞麦皮瓤的枕头,拿了剪子,噗一下破肚,荞麦皮粉尘满屋。

老德玛闭了眼,在荞麦皮里摸。

一屋子眼睛全让那双干枯的手牵扯着:

金镏子?

存折?

清朝的玉扳指?

老德玛闭着眼睛,在荞麦皮里摸索出一块鸡蛋大的灰石头。

人们全凑上前,张大了嘴,倒吸着气。

老德玛又摸出一块,鸽子蛋大,黑的;

一块尖尖的,一块片片的,一块花花纹的。

老德玛睁开眼睛,长长出一口气,长长吸一口气,让五块石头一个挨一个排上队。

“去去去,上县上,找个管事的干部来,我有话说。

人们更惊了:

雪兔过河,那可不是一跳就成的事。

儿媳妇使个眼色,说:

“中,中,中,这事就办。

出了屋,儿子就拍大腿:

“咋个办法?

县上干部,能来听个老太太的?

儿媳妇说:

“老太太——咱妈,那眼睛灯泡似的,通着电,不应行么?

这么着,何教员,县高中那何教员,哔叽服上,别两管笔,又会说干部话,就让他顶顶。

说谎不是好孩子,况且是对九十一岁的老妈,但,没别的招了。

何教员来了。

老德玛在炕上摆开石头,从炕梢拖来萨满鼓,眯缝着眼睛凑近何教员:

“你可是县上干部?

“是,是是。

“是干部,咋站他们身后?

咋不讲话?

“对对对,老人家,早就应该,应该慰问,只是工作忙,太忙,瞎忙……”

老德玛摆摆手,闭上眼睛,嘭嘭嘭,弹弹鼓面,这是提醒大家注意。

咚一声重鼓,九十一岁的老德玛从炕头跳下,一个前倾,一个后仰,“啊……”一个长调,接着是:

大雁飞过,你不知道,白云知道

老虎走过,人不知道,神树知道

老德玛,真的来了精神,跳出了桃花水,跳出了吹帽风。

冰凌花开日

花鼠出洞找食吃

毕力格上山送粮食,送粮食

一屋子全傻了,何教员最傻。

儿子用肘子碰碰何教员:

“毕力格,我姥爷,俺娘的爹。

老德玛一手敲鼓,一手捏起黑石头。

好汉队长叫刘才智

爹娘老家在关里

老德玛边唱边捏起灰石头。

好汉多荣达斡尔汉子

枪法功夫无人比

老德玛亦唱亦舞亦转石头。

人人都听明白了,那五块石头,有名有姓,是五个被日军包围的抗联战士。

石头进退,射击劈刺;

石头翻倒,战士负伤;

石头离开,有人牺牲。

歌声震荡,孤雁索云,火狐叫春,花豹跳涧,乳鹿穿林。

何教员喊:

“谁有录音,快录!

快录!

儿子、媳妇全不能录音。

“不得了!

不得了!

我从资料知道,咱们这儿有五个抗联英雄牺牲,就是不知名姓,原来全在唱词里!

”何教员气喘吁吁,摘下笔,掏出纸。

老德玛不理何教员,唱大雁,唱八杈鹿,唱花鼠子,渐渐地唱词乱了,听不明白了。

何教员贴近老德玛,喊:

“老德玛姑姑,你停停,你说说五个人的姓名。

老德玛皮鼓一扔,突然一个后仰,倚靠墙上。

一屋子慌乱,抹前胸捶后背。

老德玛合着眼睛,手划拉着五块石头,竟靠墙打上了呼噜。

何教员插了笔就跑,喊:

“我找县里去!

大雪封了山,一封几天。

科浅屯来了小汽车,车上有县长有宣传部有何教员。

刚进屯子,就听大喇叭吹的喜丧调哇哇山响。

何教员大叫:

“坏莱!

一屯子人在忙活送老德玛归土地,三个儿子戴着孝。

见过礼节,何教员问道:

“老人家可留下话语?

“她说,真的干部来了,就把五块石头献了。

县长说:

“光是石头有什么用,要的是名单。

“阿妈她说、她说这石头是从五个人身子下边拿回来的。

俺姥爷眼睁睁看着五个人牺牲,让日本人烧成灰。

他从五个人的身下,各取回一块石头。

“那五个烈士人名?

“打那儿后,她再也没唱出声来。

也问过她,她要唱,唱不出来了。

后来,市纪念馆就有了五块石头,标着“刘才智、多荣等五烈士”。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写曾做萨满的九十一岁的老德玛竟把西下屋大梁上的萨满鼓弄了下来,儿子猜她可能要唱着、跳着交代后事。

开头富于悬念,吸引读者。

B.老德玛剪开枕头,里面没有值钱的东西,只有五块平平常常的石头;

而她又要儿子把县里管事的干部找来。

一次次设置悬念,充分吊起读者胃口。

C.小说高潮部分写老德玛竭尽全力,转动石头唱出抗联五位烈士的精彩故事,以小见大,生动地表现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战军队的深情。

D.老德玛唱石头时现场未能录音,后来虽何教员几经努力但县里官员不作为,最终没能把唱词里的五位烈士的名字全都记录下来,是个永远的遗憾。

(2)小说以“唱石头”为题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

(二)(12分)(共1题;

9.(12分)(2017·

珠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和谐——“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

黄朴民

“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可歌可泣的黄金岁月,是古代政治走向清明、积极进取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不朽象征。

在“贞观之治”的诸多优良传统中,“和谐”显然是最为核心的内涵,它体现了“贞观之治”的本质属性,象征着“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

“兼容并蓄,宽容海涵”。

唐太宗李世民以博大的襟怀与气魄,在治国经武时做到虚怀若谷,宽容包纳。

这表现为:

在制定方针,实施政策时,能够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将决策建立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之上;

在君主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能够容忍魏征等臣下的犯颜直谏,闻过则喜,在胜利面前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

在人才任用上,能够不别亲疏,唯才是举,甚至包容魏征、王珪、薛万彻等原先身为敌对营垒的贤能之士,让其拥有广阔的政治舞台发挥文韬武略;

在民族关系处理上,能够摈弃狭隘的“夷夏之辨”畛域,打破“自古皆贵中华而贱夷狄”的怪圈,奉行“胡汉一家”、“爱之如一”的民族理念,甚至赦免宿敌颉利可汗的性命,从而最大程度上化解了长期以来因民族征伐而积聚的民族仇恨,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和而不同,因事设宜”。

这一点,在“贞观之治”中也有鲜明的体现。

如在用人上,既能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像名相房玄龄和杜如晦,一位善谋,一位能断,唐太宗使两人默契配合,优势互补,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房谋杜断”佳话。

又如在边疆治理上,提倡“适天地之情”、“各适其性”,不改变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原有的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和生活习俗,这样大大缓和了民族矛盾,确保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安宁,造就了“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大气象。

“文武并用,恩威互补”。

考察“贞观之治”,我们能够发现,唐太宗君臣在治国思维的选择和管理艺术的运用上,很好体现了文武并用,刚柔相济的显著特点。

如一方面,提倡法制,执法不避权贵;

另一方面,注重教化,以温和的德治方式争取民心,“令上下同意”。

一方面,勇于求谏,善于纳谏;

另一方面,又敢于决断,雷厉风行。

做到了“仁”与“礼”的有机统一,“德”与“刑”的相辅相成,张弛有章法,宽严有节度。

又如在文化上,既推崇和确立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地位,“儒学之盛,古者未之有也”,彻底改变了“隋季以来,丧乱滋甚,周孔之教,阙而不修”的儒学式微局面;

但同时又承认和鼓励佛教的传播和道教的发展,让儒、佛、道三家互为促进,互为弥补。

再如,在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政策上,一方面用怀柔羁縻的方式进行安抚,保证边疆地区的和平安宁;

另一方面又补充以必要的军事威慑甚至打击手段,以战止战,同样做到了文武之道,张弛互补。

“高者抑之,低者举之”。

这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在这方面,“贞观之治”为后世封建社会树立了一个杰出的典范。

首先是唐太宗践行“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的为君之道,带头提倡节俭,释放宫女,让利于民,“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奖励农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悲剧的上演。

其次是对皇亲国戚多有约束,防止他们为非作歹,平添社会的对立。

同时,根据“明主治吏不治民”的原则,慎重选择地方官吏,整肃贪黩腐败,确保朝廷的安民方针与措施能够落到实处。

其三是健全完善科举取士制度,让有才能的寒素之士能够进入官吏队伍,扩大统治基础,调整社会阶层的利益,达成相对的动态平衡。

《资治通鉴》“贞观四年”记载:

“是岁,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李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中间虽不乏封建史家的某些粉饰之辞,但所概括的“贞观之治”的显著成就,还是基本可以信从的,堪称一代治世的形象写照。

而在这煌煌治绩的背后,所蕴涵的正是追求和谐、实现和谐、维系和谐的治国理念与实践之时代精神,它作为“贞观之治”的核心内核,其价值、其意义乃是超越时空的,留给后人以永远的追慕与启迪!

(节选自《光明日报》2008年5月 

有删改)

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和而不同,因事设宜”体现在“贞观之治”用人方面,既能不拘一格,又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而避其所短。

B.在“贞观之治”时期,儒、佛、道三家互为促进,互为弥补,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C.健全完善科举取士制度,让有才能的寒素之士能够进入官吏队伍,扩大统治基础,调整社会阶层的利益,达成了社会的动态平衡。

D.唐太宗带头提倡节俭,让利于民,休养生息,奖励农耕,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悲剧的上演。

纵观全文内容,“贞观之治”的时代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共1题;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

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

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

各地各校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

三是凸显育人特质。

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

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摘自2018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

材料二:

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

教师眼里导致活动开展困难的因素

材料三: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

“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

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

”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

(摘自2016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有删节)

材料四: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

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

“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

“术”是形式、方法。

“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

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

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

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

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

(摘自2017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批传承学校覆盖了31个省(区、市),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其中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

B.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现场,教师本身的素养、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都影响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

C.校园文化活动要扩大师生参与度,它的目的并不是比赛拿奖,而是要给更多学生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D.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而是要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材料一侧重介绍了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并介绍了第二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特点。

B.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不足40%,这有可能成为制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因素。

C.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主要障碍,而实践学校则认为师资力量不足、内涵不够才是主要问题。

D.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E.材料三侧重顶层设计,强调要从师资培训和课程体系的角度落实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材料四侧重基层落实,主要论述如何开展好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3)为了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八、作文(70分)(共1题;

共70分)

11.(70分)(2017高一上·

南涧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

“我可以摘一朵花吗?

”牧师问:

“你要哪一朵?

”那孩子选了开得最美的一朵郁金香。

牧师接着说:

“这朵花是你的。

要是把它留在这里,它过多大会儿也不会谢。

现在采摘,只能活数小时。

你把它怎么样?

”孩子想了一会儿说:

“我要把花留在这里,过一会儿再来看它。

当天下午,有十多个孩子都在这里选择他们的花,每个人都同意把他的花留在园里,免得过早凋谢。

那年春天,牧师送出了整个花园的花,但一朵花都没有糟蹋,还结交了大批朋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共1题;

共10分)

12.(10.0分)(2018高一上·

杭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