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文言文终结版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九下文言文终结版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文言文终结版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④必以分人()⑤可以一战()
4、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概括。
第二段: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⒈解释加点词:
(1)公将鼓之()
(2)齐师败绩()
(3)公将驰之()
(4)遂逐齐师()()
⒉翻译下列句子: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2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第三段: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释加点词:
(1)既克()
(2)公问其故。
()
(3)再而衰()
(4)彼竭我盈()
(5)望其旗靡()
⑴夫战,勇气也。
。
⑵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彼竭我盈,故克之。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①又何间焉(呢)②惧有伏焉(在哪里)
回答下列问题:
一、课文仅用二百多字就叙述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说说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这样安排好在哪里。
答:
课文略写了战争过程,详细写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
生动地说明,战争的胜利,靠的是取信于民,运用正确战略和时机,生动形象的,体现了人物性格。
,使文章清晰,简洁。
二、你对文中曹刿这个人物形象有何认识?
请结合其言行简要作答。
答:
"
公将战,曹刿请见"
表现了曹刿保家卫的爱国情怀。
2、“忠之属也。
”说明曹刿有正确的战略思想,明确战争胜利的条件是取信于民。
3、"
齐人三鼓"
之后才下令攻击,说明曹刿有军事头脑,认为战胜齐师的方法是后发制人。
4、"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后才下令追击,说明曹刿有卓越的指挥才能,懂得取得胜利的途径是适时追击。
三、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简要分析。
“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女信于民;
公与之乘"
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3“·
公问其故”表现鲁庄公不耻下问;
4、鲁庄公发现曹刿才华出众,加以重用,表现鲁且公知人善任;
5、曾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两次遭到否定,鲁庄公毫不介意,表现鲁序公卿怀宽广,从善如流。
四、写出本文给你最深刻的一点启示,并简要阐述你的理解。
、
示例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他人的意见往往凝聚着他们的经验,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获得成功。
(也可围绕"
凝聚人心,抓住有利时机,做事沉着冷静"
等方面来谈。
)
五.曹由觐见的理由是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结合全文分析庄公是不是曹刿口中的这种人。
不是。
因为鲁庄公能够广开言路,礼贤下土;
尽职尽责,取信于民;
知人善任兵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六、说说曹刿的"
远谋"
表现在哪些方面。
1、战前曹刿就预见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政治上懂得取信于民。
3、在实战过程中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
“位高禄厚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人。
小的恩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以少报多,一定会如实禀告。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
“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同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
作战,靠的是士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
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埋伏。
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西汉刘向整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朝服衣冠()
(3)窥镜()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旦日()
(6)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7)私我也
(8)吾妻之美我者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3)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忌不自信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皆以美于徐公()
(3)今齐地方千里()
(4)王之蔽甚矣()
⒉划分朗读结构(划一处)
⑴今齐地方千里⑵臣之妻私臣(3)上书谏寡人者
⒊翻译下列句子: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能谤讥于市朝()
(3)闻寡人之耳者()
(4)时时而间进()
(5)时时而间进()
(6)期年之后()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第四段: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⑴皆朝于齐()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多义词:
于
①皆以美于徐公()
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欲有求于臣()
万钟于我何加焉()
则
①万众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②出则无法家拂士()
③入则无敌国外患者()
3、翻译句子:
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
一、文中,邹忌的可贵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不盲目自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
2、能正视自己,由自知之明;
3、善于用委婉的方式提出正确的意见,使别人容易接受;
3、能以小见大,从个人的经历中推出治国的道理。
二、邹忌采用了怎样的劝谏方式?
其说话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由哪些启示?
以自身的事设喻,由己及君,类比推理,委婉含蓄
说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
用于含蓄、委婉;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齐威王的形象
文中有关齐威王的描写虽就一个“善”字,但尽显其神韵、气度,这一个“善”字具有哪些意思?
接受,认同,赞赏,肯定;
意识到纳谏和广开言路的必要性;
认识到兴利除弊的必要性;
表明齐王改革决心大。
复习《鱼我所欲也》
1、按原文填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皮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
(2)所欲有甚于生者()
(3)贤者能勿丧耳。
()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5)万钟于我何加焉!
(6)蹴尔而与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
(8)此之谓失其本心()
(9)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皮患而有不为也。
(4)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的?
2、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文章开头从“鱼”、“熊掌”说起有何妙处?
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用原文回答)
5、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通过对比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在人生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
复习《富贵不能湮》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岂不诚大丈夫哉()()
(2)一怒而诸侯惧()
(3)安居而天下熄()
⑴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
他们安居在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子未学礼乎()
(2)丈夫之冠也()
(3)父命之()
(4)往送之门()
(5)往之女家()
(6)必敬必戒()()
(7)无违夫子()(妻子对丈夫的尊称)
(8)居天下之广居()
(9)立天下之正位()
(10)行天下之大道()
(11)与民由之()
(12)富贵不能淫()
(13)贫贱不能移()
(14)威武不能屈()()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居天下之广居()()
(2)①戒之曰()
②必敬必戒()
(3)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得志()
(4)①妾妇之道也()
②行天下之大道()
4、翻译下列句子:
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⑵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复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3)百里奚举于市()
2、第一段列举了六个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找出此段中的通假字
3、找出此段中的词类活用
4、解释加点字词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行拂乱其所为
(3)所以动心忍性()
5、翻译全段
6、艰苦磨炼的益处是什么?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2、解释加点词:
⑴人恒过()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⑵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⒈翻译此段:
回答下列问题
2、论证思路
3、、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将如何面对?
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复习《出师表》
1.作者是诸葛亮
2、表:
臣写给君主的奏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诚宜开张圣听,()
(3)以光先帝遗德()()
(4)恢弘志士之气()
(5)引喻失义()
(6)以塞忠谏之路也()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陟罚臧否()
(2)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2、翻译下列句子:
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⑵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⑴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悉以咨之()()
(3)此皆良实()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性行淑均()()()()
(2)必能使行阵和睦()()
(3)晓畅军事()
⒉翻译句子:
(1)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第五段: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⒈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⑴亲贤臣()
⑵远小人()
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2、翻译下面句子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第六段: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由是感激() ()
(4)后值倾覆()
(5)后值倾覆()
(6)先帝不以臣卑鄙()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第七段: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庶竭驽钝()()
(2)斟酌损益()
(1)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一句中的此指那两件事?
五月渡泸,平定南方;
北定中原,还于旧都。
第八段: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2)以彰其咎()
(3)以咨诹善道()
(4)察纳雅言()()
(1)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2)臣不胜受恩感激。
3、课文第六、七段追叙了什么内容?
请简要概括。
先帝知遇之恩(三顾茅庐);
诸葛亮以身许国(或临危受命);
临崩受命
第九段: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临表涕零()
(2)临表涕零()
1、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
邹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
启示:
说话时要看对象;
四要讲究说话的方式。
2、诸葛亮就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
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
为什么'
?
开张圣听、赏罚公平、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最重要,因为只有亲贤臣,远小人,才能做到广开言路,才能赏罚公平。
3、本文言辞恳切,感人至深,请简要回答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一是感激先帝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二是对光复汉室和辅佐刘禅为国尽忠的决心。
复习《小石潭记》
作者唐代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隔篁竹()
(2)心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