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435408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边城》中的湘西方言Word文档格式.docx

首先,熟读沈从文的相关作品,特别需要细读《边城》,收集其中的方言语汇。

其次,通过图书馆、资料室、电子期刊库和互联网搜索引擎等途径,围绕论文主题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最新的报刊和网络资料,复印和从网上下载(25篇以上),编制目录,认真阅读,并对别人的主要观点及出处(文章各刊物或出版社,年、期,页码)进行准确摘录,整理分析,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不断地加以完善。

资料目录和摘录,交我检查。

再次,紧扣论文“浅析沈从文作品中湘西方言的运用—以《边城》为例”主题的要求,构思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写好研究动态及自我观点与创新之处,经我指导、认可,将电子稿和纸质稿交给我。

然后,围绕论文主题和你的创新点,进行构思谋篇,写出三层级的写作提纲,在我指导下修改、确定并将电子稿和纸质稿交给我。

最后,按照提纲内容和开题要求进行论文初稿的撰写,建议你根据相关的研究理论,从《边城》中方言的具体运用方面系统地分析,建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

完成修改和定稿。

论文工作一定要有步骤有计划进行,要严格要求自己,针对该篇论文把所学的相关课程知识综合运用,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最好。

二、论文进度安排:

预期进度:

第一阶段(2012.6——2012.10)查资料确定基本的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2012.11——2012.12)确定论文题目和大纲,搜集论文有关资料;

第三阶段(2013.1——2013.3)论文写作;

第四阶段(2013.3——2013.4)撰写初稿,修改并完善论文;

第五阶段(2013.4——2013.5)答辩。

三、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

沈从文.边城.湘行散记[M].吉林: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06).

沈从文.沈从文小说[M].内蒙古: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03).

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集[M].北京:

仿古书店,1928.

贺忠.从湘西方言看沈从文的小说[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刘传翀、刘壮韬.沈从文作品中湘西方言释义[J].天津大学学报,1999(03).

李雪峰.湘西之子文学语言的地域风韵[J].汉语文化2004(03).

董正宇.沈从文与湘西湘西方言--兼论沈从文对现代汉语文学的贡献[J].吉首大学学报,2006(07).

张贤平.朴素美、乡音美、形象美--略谈沈从文作品的语言特色[J].吉首大学学报,1986(04).

⑨邓莹.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情节”[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糜华菱.沈从文作品的湘西方言注释[J].吉首大学学报,1992,13(3.4).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系审核意见:

衡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浅析沈从文小说中湘西方言的运用---以《边城》为例

09050217

2009级2班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目的:

沈从文的作品带有浓郁的乡土色彩,而他那浓郁的乡土气息得益于他方言土语的采撷与运用。

大量运用方言土语,是沈从文小说最鲜明的语言策略。

本文就以《边城》为例,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湘西方言在沈从文作品中的运用,目的在于给读者创造阅读条件,使读者更易于了解沈从文的,更了解湘西世界,为方言研究添砖加瓦,促进方言研究的发展。

意义:

沈从文作为乡土小说作家,他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很多意义非凡的作品。

本文着眼其方言创作,联系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对弘扬沈从文的创作精神、传播湘西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同时这一研究也能为方言研究添砖加瓦,促进方言研究的健康蓬勃发展。

国内外研究动态:

对于沈从文运用方言进行创作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已取得很多研究成果,大都致力于从沈从文作品中的方言运用中研究其表达效果和方言释义及其本身的文学魅力,而对于单个的作品很少进行系统分析归纳。

二、主要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研究内容:

沈从文以独特的风格创造了“湘西世界”,其作品中的方言土语运用更是其鲜明的特点。

《边城》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代表作。

本选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运用方言创作进行分析:

(1)湘西方言在《边城》中的具体运用;

(2)沈从文运用方言创作的动因。

创新之处:

与沈从文相关的研究有很多,也有不少研究涉及沈从文文学语言特色,但大多附丽于沈从文创作思想及价值的评述,少数几篇专门研究沈从文语言的论文也限于传统的风格,目前还少有研究者以沈从文具体作品为例来分析其方言的运用。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

研究方法:

调查法、分析法、综合法

论文提纲:

1、湘西方言在《边城》中的具体运用;

2.1单音节词

2.2非单音节词

2、沈从文运用方言创作的动因;

3.1湘西方言丰富独特

3.2方言本身具有文学魅力

3.3作者个人的乡土情怀

四、完成期限和预期进度:

2013年3月开题;

2013年3月搜集材料;

2013年4月整理材料,撰写初稿;

2013年4月—2013年5月修改初稿,拟定完稿;

2013年5月完成答辩。

完成期限:

2012年5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①严家炎,孙玉石,温如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

边城[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62-412.

②刘壮翀,刘壮韬.沈从文作品中的方言释义.[J]天津大学学报,1999,1.

③胡六月.文学作品中方言的另类功能及翻译——以鲁迅小说为例.[J]浙江万里学院院报,2012,(05).

④王亚蓉.沈从文晚年口述[M].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2003.

⑤李雪峰.湘西之子文学语言的地域风韵[J].汉语文化,2004,(03).

⑥贺忠.从湘西方言看沈从文的小说[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⑦董正宇.沈从文与湘西湘西方言--兼论沈从文对现代汉语文学的贡献[J].吉首大学学报,2006,27(4).

⑧张贤平.朴素美、乡音美、形象美--略谈沈从文作品的语言特色[J].吉首大学学报,1986,(4).

⑨邓莹.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情节”[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6).

⑩糜华菱.沈从文作品的湘西方言注释[J].吉首大学学报,1992,13(3.4).

六、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开题报告会纪要

时间

2013年3月8日

地点

文科楼D区405教室

姓名

职务(职称)

李振中

副教授

彭巧燕

教授

孙叶林

黄育红

会议记录摘要:

会议主持人:

记录人:

年月日

教研室(或开题报告评审小组)意见:

年月日

系工作小组意见:

年月日

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一)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浅析沈从文小说中湘西方言的运用—以《边城》为例

专业

班级

2班

学号

指导教师评语:

建议成绩:

年月日

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二)

衡阳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三)

答辩时间

2013年5月11日

文科楼D区303教室

答辩小组成员

姓名

答辩小组评语:

组长签名:

系答辩委员会意见:

评定成绩

浅析沈从文小说中湘西方言的运用

---以《边城》为例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09050217覃玲指导老师:

摘要:

提起沈从文,让人想起的便是他的“湘西世界”,其浓郁的乡土色彩吸引着无数读者和研究者的眼球。

本文以《边城》为例,结合文本分析湘西方言在该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并简要阐述其运用方言创作的动因。

试图给读者提供参考,以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湘西世界”,了解沈从文。

关键词:

沈从文;

乡土色彩;

湘西方言;

《边城》

1.2.3形容词………………………………………………………………………(11)

1.2.4量词…………………………………………………………………………(12)

1.2.5称谓词………………………………………………………………………(13)

引言

方言作为一种母语,它承载了一个人儿时就积累起来的对世界的那种认识、感受和情感体验,而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方言母语对人们的语言表达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家也不例外。

沈从文于上世纪30年代崛起于中国文坛,他运用湘西方言描绘原生态湘西世界的作品在文坛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些作品带有鲜明的湘西地方色彩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有着较深的地域文化内涵。

沈从文大量使用湘西民间口语方言,采用民歌俗语,使其作品充满了地域色彩,同时也给大量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困难。

与沈从文相关的研究有很多,也有不少研究涉及沈从文文学语言特色,但大多附丽于沈从文创作思想及价值的评述,少数几篇专门研究沈从文语言的论文也限于传统的风格。

邵一飞在《论沈从文作品的民间口语叙事模式》中提出“沈从文在叙事模式上具有明显的民间口语特征,从形式上看,这些特征主要从口语句式、短语、排比句、从叠词、拟声词和方言词汇等六个方面表现出来。

”他认为“沈从文使用民间故事家的口吻讲述故事、描写人物,大量运用湘西民间口语句式来表达思想感情”。

张贤平在谈论沈从文作品的语言特色时,则以“朴素美、乡音美、形象美”[1]来总结。

关于沈从问作品中方言的研究,糜华菱以比画为依据作有《沈从文作品的湘西方言注释》,刘壮翀、刘壮韬以音序为依据作有《沈从文作品中湘西方言释义》,目前还少有研究者以沈从文具体作品为例来分析其方言的运用。

本文将试图以《边城》为例,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湘西方言在沈从文作品中的运用,并试图为读者更深层次了解沈从文作品的风格和内涵提供阅读参考。

《边城》作为沈从文“湘西世界”的代表作,无论是在文化内涵方面还是语言特色方面都是最能表现沈从文的特色的,读懂《边城》对于读懂其他“湘西世界”作品有着引导作用。

1.湘西方言在《边城》中的具体运用

1.1单音节词的运用

1.1.1动词

过:

(1)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第一节,第362页)

(2)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

(第一节,第363页)

上面两处的“过·

·

去”都是“到·

去”。

汉代汉语中的“过”虽然有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意思,但书面上很少直接用,往往只是与“来、去”等范围不确定或者“河、沟”等小范围的词连用。

而在湘西,“过”字常常被使用,除了文中的“过湖南去”,还有走亲访友时也会说“过某某家去”。

拢:

(3)船将拢岸了!

管理这渡船的!

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

(4)(老船夫让翠翠去城里看赛龙舟,自己留在来守渡船)翠翠把眉毛邹拢去苦笑,“船陪你,嗨,嗨,船陪你。

爷爷,你真是·

”(第七节,第377页)

湘西人习惯用“拢”来表示到达的,如拢屋,(3)中就是到达河岸的意思。

而(4)中则更多的是用“拢”的靠近的意思,并且是靠近得无法再近,程度很深。

这样的用词能够完全表现出翠翠理解爷爷一心想让自己去看划船的良苦用心,从她的苦笑中,读者也能感受到翠翠的乖巧和爷孙俩的深厚感情。

把:

(5)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出钱。

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

(6)·

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

管船人情不过,也为了安心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

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

“把”字有很多用法,它可以是动词、名词、量词、介词、助词,而意思是“给”这一用法却是湘西所独有的。

(5)中的“把”和(6)中的“把”都是“给”的意思,(6)中后一个“把”是常用的介词。

“把钱”突出的是给钱的过程,体现的是一种爽快的个性。

扎:

(7)有时从神气上估计那远路人对于身边草烟引起了相当的注意时,便把一小束草烟扎到那人的包袱上去·

(8)(一过渡人给老船夫给钱,被老船夫硬退了回去后)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来,送给翠翠。

(第六节,第375页)

“扎”在现代汉语中是“捆”,而在湘西人的语言里除了“捆”(扎头发)还有(7)中的“塞”和(8)中的“夹”的意思。

老船夫把草烟塞进过渡人的包袱里,“扎”表现老船夫动作麻利爽快,毫不吝啬。

腰带和裤腰之间是分开的,所以老船夫的铜钱是夹杂两者之间的。

逗:

(9)(老船夫和翠翠)各把小竹作成的竖笛,逗在嘴边吹着迎亲送女的曲子。

(第一节,第364页)

桨:

(10)(河里涨水后)便常常有人驾了小舢板,一见河心浮沉而来的是一匹牲畜,一段小木,或一只空船,船上有一个妇人或一个小孩哭喊的声,便急急把船桨去。

(第二节,第365页)

扒:

(11)邀会的,集款是时大多数皆在此地,扒骰子看点数多少轮作会首时,也常在此举行。

(第二节,第366页)

氽:

(12)已能入水闭气汆着到鸭子身,再忽然从水中冒水而出,把鸭子捉到。

(第三节。

第369页)

“逗”为“凑近、接在嘴上”之意[2];

“扒”的意思是“掷”,以上三个都是湘西人常用的动词。

“桨”是名词作动词用,意为“划”;

“氽”本身是漂浮的意思,而在(12)中表示“憋着气在水里面游动”。

吠:

(13)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

那黄狗汪汪的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

(第三节,第370页)

(14)(翠翠在河边与傩送对话时)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的吠起来。

(第四节,第372页)

“吠”由“口”和“犬”合成,是最古老的表示狗叫的词,湘西保留了古语,一直用“吠”来表示狗叫,也体现了湘西人跟狗的和谐关系。

上面的例子则是对狗的忠诚的无形赞美。

伴:

(15)(端午节,翠翠跟爷爷一起看赛龙舟,爷爷对翠翠说)人太多,站在这里看,不要动,我到别处去有事情,无论如何总赶得回来伴你回家。

(第四节,第370页)

告:

(16)老船夫回到家中,不能来接她,故搭了过渡人口信,告翠翠要她即刻回家。

(17)那哥哥同弟弟在河上游一个造船的地方,看他家中那一只新船,再新船旁把一切心事全告给了弟弟。

(第十二节,第392页)

匀:

(18)近六月时,天气热了些,老船夫把一个满是灰尘的黑陶缸子从屋角隅里搬出,自己还匀出闲工夫,拼了几方木板作成一个圆盖。

(第十二节,第391页)

“伴”为陪伴;

“告”是“告诉”,比“告诉”语气轻,更亲切,是表达说、讲的常用词,多用于单方诉说;

“匀”,现代汉语指使均匀、抽出一部分给别人或做别用,“匀”在(18)中是这两种意思的结合,是说老船夫抽出一些不用渡人的空闲时间来做圆盖,使自己的生活能够在船和其他事情上均匀,写出了老船夫的勤勤恳恳。

夜:

(19)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第十三节,第394页)

歪:

(20)吃了宵夜,老道士歪在死人床上睡着了。

(第二十节,第410页)

夜即夜晚,天快夜了即是天要到晚上了,夜晚即将来临了,这句话简短朴实但又能道出夜幕即将来临时的状态,作者用“夜”字给人脑海留下夜的印象,鸟叫声不息带给人一种想象,营造了美而纯的画面;

“歪”描写的是老道士躺在床上的姿势,作者用外在姿态的歪写内心气质的正。

“死人”带给人的是一种恐惧,死人床就成了该远离的物件,而老道士却在死人家里能吃能睡,他内心的坦荡不言而喻。

而老道士是平凡湘西人之一,因此不难看出湘西民众质朴的性格和强大的精神。

在湘西方言中,很多词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样的短语具有湘西言语的特点,如表示较量、比试的“过劲”。

湘西言语中的人称代词也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如称呼老人家的“您哪、他哪”。

这些词都是沈从文作品中方言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城》中也有这样的词。

不许:

(21)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

(第一节,第363页)

落雨:

(22)好勇取乐的军士,光赤着个上身,玩着灯打着鼓来了,小鞭炮如落雨的样子,从悬到长竿尖端的空中落到玩灯的肩背上,锣鼓催动急促的拍子,大家皆为这事情十分兴奋。

(第五节,第373页)

莫闹:

(23)“翠翠,莫闹,我摔倒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

”(第五节,第374页)

断黑:

(24)她又不愿意在天未断黑以前,同黄狗赶回家去,只好站在那石码头边等候祖父。

(第四节。

第371页)

不拘、谁个:

(25)小饭店门前长案上,常有煎得焦黄的鲤鱼豆腐,身上装饰了红辣椒丝,卧在浅口钵头里,钵旁大竹筒中插着大把红筷子,不拘谁个愿意花点钱,这人就可以傍了门前长案坐下来·

“不许”即不准、不让,由于湘西人性格温和,即使表达反对,说话时的用词和语气也相当的柔和,一般不用语气生硬的“不准”。

从文中内容来看,老船夫老了,本就应该颐养天年,而“天”却仍让他摆渡,一是道出了老船夫命运多舛,二是流露出作者对于老船夫的怜悯。

“落雨”就是下雨,这个词很多地方都有用,没有特殊的意义;

湘西口语中一直用“莫+动词”来表示“别+动词”这一语法,”莫闹”就是别闹;

断黑,完全变黑,与白天断了联系,在口语中表示夜幕的到临;

不拘谁个,就是不管是哪个人、无论是谁。

1.1.2其他单音节词

光:

(26)茶峒的青年男子眼睛光,选媳妇也极在行。

(第十节,第386页)

会:

(27)邀会的,集款是时大多数皆在此地,扒骰子看点数多少轮作会首时,也常在傩送此举行。

眼睛光指眼光好,看事看人看得准;

会,一种互助集资的方式。

一个人需要一笔数目较大的钱,本人拿不出来,但又不想负债借钱,便邀集邻里亲友若干人成立一个“会”。

每人每月拿出一定数目的钱凑成一个大数叫做邀会,也称打会.[3]

红:

(28)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关荣。

(第二节,第367页)

咧:

(29)“不咧,人家以为这件事你老人家肯了,翠翠便无有不肯了。

”(第第十节,第386页)

红,本是颜色词,在句子中代表红色的布匹,是一种指代。

这种指代不仅说明湘西语言的古朴,还体现出了湘西人不拖沓的性格。

“咧”读lie,语气助词,用法跟“了、啦、哩”相同。

它湘西口语中经常出现,让说话人的语气中多了一分调皮、玩笑,少了几分严肃、生硬,也体现出了说话人之间的和睦、平等。

同:

(30)大老伴弟弟回家时,就决定了同茶峒地方离开,驾家中那只新油船下驶,好忘却上面的一切。

(第十四节,第396页)

(31)这年青人(傩送)正像要远行的样子,一见了老船夫就回头走去。

杨马兵就喊他说:

“二老,二老,你来,有话同你说呀!

”(第十六节,第400页)

(32)(老船夫)他向各个过渡本地人打听二老父子的生活,关切他们就像自己家中人一样。

但也古怪,因此他却怕见到那个船总同二老。

(第十八节,第403页)

(33)杨马兵既是个上了五十岁了的人,说故事的本领比翠翠的祖父高一筹,加之凡是特别关心,做事又勤快有干净,因此同翠翠住下。

(第二十一节,第411页)

“同”字在湘西方言里有很多种意思,在不同的语环境或不同的搭配里表达出来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30)中的“同”可以解释为“从”,介词,意思为大老从茶峒离开去往别处;

(31)中的“同”是“跟”的意思,也是介词,有一定的强调作用:

话是杨马兵自己主动要和说的,不论二老是否愿意听,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意味在里面,表现出了二老对于杨马兵要说的话并不十分感兴趣;

(32)中的“同”相当于“和”,连词,连接的前后两者是并列关系,并无主次之分;

(33)中的“同”是“与”的意思,介词。

也可以解释成“跟”,但它更多的是凸显“住下来”的人双方额意愿,没有意思勉强的感情掺杂其中。

这也是作者用“同”字在文中所要表达出的情绪。

1.2非单音节词

1.2.1名词

湘西方言中有一类双音节词,与普通话的语素排序相反,如“热闹”记成“闹热”,在《边城》中也有一些这样的词。

气力:

(34)但不成,凡是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

气运:

(35)气运好,半年之内船不坏事,于是他从所赚到的上,又讨了一个略有产业的白脸黑发小寡妇。

(第二节,第367页)

例句中的两个词与普通话比,都是语素逆序。

“气力”就是“力气”,为了表示出所要强调的是出了人力,因此说成“气力”,给人一种具体的感觉;

同样,为了强调好运,所以把“运气”说成“气运”。

在湘西方言口语中,以“子”结尾的子尾词特别多,这类词的大量存在与湘西当地的文化及地理位置有着很大的关系。

沈从文作为湘西作家,其作品中也大量存在这类词语,《边城》中子尾词也有不少。

铜子:

(36)(一过渡人给老船夫给钱,被老船夫硬退了回去后)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来,送给翠翠。

星子:

(37)他为翠翠担心,他有时便躺到门外岩石上,对着星子想他的心事。

(第七节,第378页)

雀子:

(38)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结子:

(39)翠翠的父亲,便是唱歌的第一手,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