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24166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docx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

语言综合运用讲座

内容提要

(一)句式的运用、仿用和变换

(二)语句的扩展和语段的压缩

(三)语言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本讲正文:

(一)句式的运用、仿用和变换

一、知识概说

1.考点分析

句式变换包括肯定句与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直陈句与设问反问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互相转换。

句式变换是在同义句式中间进行的、变换后的句子必须保持原意。

在原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个别文字的变动(增、删、换、调),完成试题对句意和句式的要求。

句式的选用指按照试题的指令,在特定语境中,正确选择句式,获取最佳表达效果。

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意义重点和色彩情味,应根据表达需要、参照上下文做出正确选择。

句式的仿用指仿照样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造出新的句式。

仿用可以在样句的基础上续写,要求话题统一、色彩一致、句式相同;仿用也可以另起炉灶,设置新的话题造出新的句子,只在句式特点上提出要求。

2.考查形式

在高考试卷中,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的考查,一般采用简答题,考查语言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组织答案时应注意几点:

(1)角度合适,符合试题要求;

(2)意思完整、正确、合理;(3)句子的语法特点、修辞特点突出;(4)句子通顺、连贯,没有语病,不生歧义。

二、典型例题

1、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原句内容不能省略。

他用双手创造了奇迹!

十二年时间,在这荒山野岭上造成了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1998年高考题)

答案:

“在原来的荒山野岭上,经过了十二年时间,他用双手奇迹般地创造了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或“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是他用了十二年时间,靠自己的双手,在荒山野岭上奇迹般地创造出来的。

分析:

变换句式之前先要弄清句子的内容要点:

主要事实——他创造了森林;时间——十二年;地点——荒山野岭;森林形态大片,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评价——奇迹。

把握住内容要点再改写,可避免漏掉内容或违背原意。

试题要求将三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首先应统一主语并确定句子的主干。

原句第一句主语是“他”;第二句主语也是“他”,但省略了;第三句主语是“它”,指代“森林”。

统一主语后先搭起主干的架子,如“他创造了森林”或“森林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然后根据词语间的意义联系和语法关系,恰当安排修饰成分,组成答案。

在不漏掉内容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改写时可以增添一些词语,但必须做到语句通顺。

2、把一句不好的译文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1991年高考题)

答案:

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剧场的指示,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令的禁令,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这一禁令。

分析:

这句译文之所以句意不明是因为宾语“禁令”带着一个层次繁复的长定语。

长句转换为短句可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先找到全句的主干造成一句(“地方法院推翻了禁令”),再把修饰语提出来逐层分解并造成若干短句(“警方接到了禁令”,“市长发出了指示”),然后把几个短句合乎逻辑地排列好。

改写后的三句话,主语分别是“市长”、“警长”、“地方法院”,按事实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好。

“市长”句加“发出”,“警方”后加“接到”,为主语配上了谓语,加“却”字使前后句连贯,把原文的“那”改成两个“这”,保证了视点的统一、句意的照应和语气的顺畅。

3、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1999年高考题)

答案:

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分析:

这道题要求改变施受关系,变换叙述的角度。

原句的三个内容构成因果链条,依次为“儒、道、佛影响苏轼”→“苏轼思想比较复杂”→“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改写时要调整好句序。

答案是一个兼语句,“儒、道、佛”作句子的开头变成施事主语,加“使”字体现施受关系和因果关系,语气顺畅,合乎逻辑。

4、将画线的文字改写成排比句

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和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青年时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他简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么叫做困难。

(1986年高考题)

答案:

“他度过了讨饭的童年时代,度过了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的少年时代,度过了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的青年时代”,或“他童年时代讨过饭,少年时代在财东马房里睡过觉,青年时代在深山老林里打过短工”。

分析:

排比句要求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并列地排在一起,把相关的意思连续地说出来。

句中运用重复的词语,语意更为鲜明。

韵律更为和谐。

提供的两种答案,虽然各句字数不同,但结构相似,句式整齐,又有同语反复,符合排比的要求。

5、在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

(1)另举一个事例。

(2)句式与标有浪线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天,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辍,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1994年高考题)

答案:

如果不是居里夫人历尽千辛万苦、战胜重重困难,不是她千百次反复试验、精心提炼,怎么会有镭的伟大发现?

分析:

凡续写必须保持话题的一致。

试题要求另举一个事例,这个事例当然要和前一个事例具有相同的内涵从而能证明观点。

从内容上看,续写部分要介绍历史上一位像李时珍那样有成就、有影响的人物,前两句要写奋斗过程,第三句要写辉煌业绩。

试题要求仿写。

从句式上看,第一句要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一二两句要造否定句,第三句要造反问句。

提供的答案能满足上述要求,而且同前句结构相似,构成整句,是比较完美的。

6、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好比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1998年高考题)

答案:

“时间好比一位批评家,它能矫正荒诞和谬误。

时间好比一块试金石,它能检验真理与爱情。

分析:

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以“时间”为本体,造出两个比喻句。

比喻一定要恰当、贴切,把握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写出健康、合理的内容。

两个句子要表达同一主题,语意要贯通。

这道题的第二个要求是仿写的句子与样句采取相同的形式,造出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样句的两句话,结构相似,整齐对称,都采用“xx好比xx,它……”的形式。

仿写时应尽量与样句保持一致。

7、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

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若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腾,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1999年高考题)

答案:

五十年像一首乐首,有低音也有高音。

乐曲渐趋高潮。

分析:

除造出排比句之外,还要注意试题中“前后呼应”的提示。

要造出同前后三句同一话题的比喻句,第一空是明喻,第二空是借喻。

8、把下面的长句改成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不得改变原意,可以添加必要的词语。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的机器人。

(2001年高考题)

答案:

(1)现在许多国家都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它们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2)有的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这样的机器人。

分析:

造成原句过长的原因,是宾语“机器人”带了一个长宾语。

改写的方法是抽出原句的主干(主、谓、宾)造成一句话,再把长定语改写成几个短句。

可以先总括,后分说,也可以先分说,后总收。

9.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欢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2001年高考题)

答案:

①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②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分析:

①题,先说悲观者,后说乐观者,前后内容应形成对照;“希望是地平线”是比喻,“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是对“对平线”的描述,造出的句子也应是比喻句,也应做类似的描述;“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是假设句,造出的新句要采用同样的句式。

内容要合理,要体现“乐观”。

②题也要注意这样几点:

前后内容要形成对比,比喻要贴切,要对喻体进行描述,句式要一一对应。

10.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

(比喻+疑问)

(2001年春季高考题)

答案:

理想是创造的基石,托起了多少辉煌的人生?

分析:

原句用“心的缝隙”比喻“遗忘”,再用一个疑问句描述“缝隙”(“托起”),并指出它所造成的损失。

仿写时注意这些特点。

三、模拟试题

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不用“把”字的句子。

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誊写出来,那是件极稀有的事。

(答案及提示)

2、将画横线的文字改写成被动句

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答案及提示)

3、为了强调下段文字的意思,请改变句式,必须三次出现二重否定句式。

“要谈‘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一定要提到朱自清;而要谈到朱自清,就一定会提到《背影》。

”这话有道理。

(答案及提示)

4、把下面句子改成直接陈述句。

为什么说两道手续的看法又不完全对呢?

因为语言和思想毕竟是不能割烈开来的,在运用思想时就要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时也就要运用思想。

(答案及提示)

5、挑出两句话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

A.①非经批准不能动用流动资金。

②非得经过批准,才能动用流动资金。

B.①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②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

C.①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②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

D.①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②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答案及提示)

6、把下面几个句子变为以“日本松井化学公司”打头的长单句。

美国西雅图吉尼拉运动服装公司运用日本松井化学公司研制的染色系统,制造出变色的棉织T恤衫、圆领长袖运动衫和短裤,这种服装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改变颜色。

(答案及提示)

7、将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三个意思连贯的短句。

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作为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

(答案及提示)

8、指出不宜省略“被”字的一句。

A.秧苗绿油油地,被雨一淋,更加鲜艳了。

B.书柜被擦得干干净净,书被摆得整整齐齐。

C.鱼香肉丝被炒好了,油汪汪的,香喷喷的。

D.这位热爱农村的复员军人,又被乡亲们选为主席大会的正式代表。

(答案及提示)

9、挑出下面两句中强调时间和数量的一组。

①、全家人昨天早晨去乡下买回来两千斤大白菜。

②、昨天早晨全家人去乡下买回来两千斤大白菜。

③、两千斤大白菜是全家人昨天早晨从乡下买回来的。

④、昨天早晨全家人去乡下买回来大白菜两千斤。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及提示)

10、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以“我”为主语的排比句。

家住北方,白雪皑皑的塞外我是喜欢的。

到了江南,绿草茵茵的春色更使我热爱。

从小我就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