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40325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9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2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二、《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三、《盘县松河三鑫煤矿开采方案设计(变更)安全专篇》;

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五、《煤矿防治水规定》;

六、各工种操作规程;

七、行业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等。

第二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1201采煤工作面位于二采区。

该面回风巷底板标高+1988m;

运输巷底板标高为+1939m。

具体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见表1-2-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2-1

水平名称

二采区,1930水平

采区名称

二采区

地面标高

+2040~+2244

井下标高

+1930~+1970

地面相对位置

位于矿区东部,对应地表为山地及农田,无村寨、主要水体及主要建筑物。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工作面对应地面为山体,回采结束将会造成局部山体下沉。

井下位置与四邻关系

东已回踩留有保护煤柱10m,西至11201外上山,南至下顺槽,北至上顺槽,标高1988m。

走向长度(m)

32

倾斜长度(m)

87

面积(m2)

2784

第三节煤层情况

煤层情况表表1-3-1

煤层厚度

2.0~2.4m

煤层

结构

较复杂

煤层倾角

20°

~22°

平均煤厚

2.1m

平均角度

21°

开采煤层

20#

硬度系数

<1.5

煤种

肥煤

稳定程度

变化不大

煤层情

况描述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二叠系上统宣威组20#煤层,黑色,半暗型煤。

位于中含煤组中部,距C17煤层8m左右,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结构简单,厚度2.0~2.4m,平均2.1m。

煤层走向324°

,倾向36°

,倾角约21°

第四节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表1-4-1

顶底板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性特征

伪顶

泥岩

<6

浅灰色

直接顶

细砂岩

<3

灰黄色

老顶

粉砂岩

灰色

伪底

直接底

老底

附图1: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1:

200

第五节地质构造

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该工作面区域内地层稳定,地质构造简单,从已掘运输、回风巷及切眼查出,切眼内含局部小构造,切眼以南83米是河断层带,采面内有较小的断层、煤层变薄带、裂隙及褶曲,过断层、裂隙、褶曲带时,可能有大量的瓦斯涌向采煤工作面,必须实施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同时加强巷道顶板支护强度,防止突出、瓦斯与顶板事故发生。

二、褶曲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

11201采煤工作面范围内无褶曲分布,煤(岩)层总体呈单斜展布,产状变化较小。

三、其它因素对回采的影响(陷落柱、火成岩等)

该工作面范围内,没有陷落柱、火成岩等存在。

六节水文地质

一、含水层分析

20#煤层属二叠上统宣威组含煤地层细砂岩、粉砂岩或泥岩和煤层组成,含水性弱,局部裂隙发育地段或存在点滴淋水现象,不会对11201工作面回采造成水害威胁。

二、其它水源的分析

11201回采工作面范围内无大的导水断层及钻孔,距离江浪河300m,江浪河对采煤工作面无影响,因采面走向较短,采煤工作面断层均已探清,可排除富含断层水情况。

三、涌水量

该工作面无富含水,无涌水情况。

第七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一、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见表1.7.1。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表1.7.1

瓦斯

本工作面抽放后,煤层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0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5.66m3/t

CO2

低CO2矿井,涌出量极小。

煤层爆炸指数

20#煤层未做鉴定,按有煤层爆炸性进行设计和管理。

煤的自燃倾向性

20#煤层为自燃倾向性等级为三类,即为不自燃煤层。

地温危害

属地温正常矿区

冲击地压危害

二、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具体建议

1、20#煤层顶板相对发育,回采过程中应加强顶板管理。

2、回采过程中,若遇地质异常,及时与地质部门联系。

第八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采面走向长32m,倾斜长87m,面积2784㎡,煤厚2.1m,容重1.4t/m3。

工业储量:

Q工业=A×

γ

=32×

87×

2.1×

1.4

=8184.96t

A:

倾斜长度L:

走向长度H:

煤厚γ:

容重

可采储量:

工作面回采率参考值为95%,至11201外上山留5米保安煤柱,得可推进长度为27米。

可采储量6560.757t。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推进长度/月设计推进长度

=27/(1.0×

25)=0.54个月

第二章采煤方法

该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2.1m,煤层倾角20°

左右,顶板易垮落,采用走向长壁式后退法。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11201回风巷

11201回风巷沿煤层走向布置,采用上宽2.8m,下宽3.5m,中高2.2m的11#矿用工字钢梯形棚配背板进行支护,棚距为700mm,净断面积6.5㎡。

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回风和运料。

11201回风巷内布置有2吋的防尘管路、2吋压风管路。

二、11201运输巷

11201运输巷沿煤层顶板布置,采用上宽2.8m,下宽3.5m,中高2.2m的11#矿用工字钢梯形棚配合背板进行支护,棚距为700mm,净断面为6.5㎡。

靠巷道中部敷设刮板输送机,主要用于该工作面的进风和运煤。

11201运输巷内布置有2吋的防尘管路、2吋压风管路。

三、11201切眼

11201切眼位于11201回采工作面的东部,沿煤层顶板布置。

采用1m的单体液压支柱配合1m的铰接顶梁+背板联合支护,设计为净宽3.0m、净高2m的矩形断面,排距1m,柱距为0.6m,净断面为6m2。

附图2:

11201回采工作面及巷道平面图

第二节采煤工艺

一、采煤方法

采用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一次性采全高的采煤工艺。

二、回采工艺流程

打眼→装药→联线爆破→挂梁(临时支护)→攉煤→推溜→打柱→回柱→掐接溜子、打托梁、回尾巷(详见附图3:

工艺流程图)。

附图3工艺流程图

三、采高和循环进度

1、采高:

工作面沿顶回采,正常回采期间,采高控制在2m;

初放期间,采高控制在1.8m以内;

如局部变薄,可沿顶破底回采,采高最低不低于1.8m;

特殊情况措施另报。

2、循环进度:

1.0m。

四、落煤

1、落煤方式:

爆破与手镐相结合。

2、炮眼布置方式及爆破方法。

附图4炮眼布置三视图

(1)炮眼布置方式:

三花眼布置法(详见附图4:

炮眼布置三视图);

(2)爆破方法:

串联联炮,毫秒微差、正向爆破;

(3)炮眼布置三视图(详见附图4:

(4)爆破说明:

一次装药必须一次起爆完毕,雷管脚线与雷管脚线连接、雷管脚线与放炮母线连接等连线部分必须使用绝缘胶布缠绕。

放炮母线不得与电缆、电气设备悬挂在同一侧,不得与其它任何设备设施缠绕在一起。

放完炮后,必须将放炮母线短接。

爆破说明书表2.2.1

炮眼布置方式

三花眼

放炮方法

微差毫秒、正向爆破

连线方法

串联

一次放炮个数

≯15个

炸药

种类

煤矿许用三级乳化炸药

装药量

顶眼

0.40Kg/眼

底眼

炮眼封泥要求

至少2节水炮泥,其余用炮泥封填饱满

3、装药

必须采用正向装药、正向爆破(详见附图5:

装药结构示意图)。

每个炮眼必须使用至少2节水炮泥,其余炮眼部分用炮泥充填至眼口。

附图5装药结构示意图

4、联线方式:

串联。

(详见附图6:

炮眼连线起爆顺序图)

附图6炮眼连线起爆顺序图

五、装运煤

工作面放炮后,由人工将放落的煤攉装入刮板输送机,由刮板输送机接力运至1#煤仓溜煤眼到主斜井皮带运输机运至地面储煤场。

六、工作支护及采空区处理

(一)工作面支护

1、支护形式。

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梁,齐梁齐柱进行支护顶板,正常生产时采用“三·

四”排管理。

(详见附图7:

11201采面支护布置平、剖面图)

2、支护质量和过顶要求

(1)支护质量

①工作面支柱、顶梁、水平销要对号管理,编号应清晰。

②支柱打成一直线,排距1m,柱距0.6m,偏差均不超过±

100mm;

端面距不大于200mm。

新暴露的顶板要及时支护。

附图711201采面支护布置平、剖面图

③支柱支设应垂直顶底板,迎山有劲,迎山角3°

~5°

,工作面支柱必须全承载。

④支柱钻底量大于100mm时要穿铁柱鞋,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初撑力不足时要立即进行二次补注液。

⑤若支柱钻底仍超过规定时,必须下底梁料,以增大底板比压,其规定如下:

a、保持11201回风巷有足够备用的塘柴底梁(其规格为800×

Φ50mm,三根一块),材料摆放整齐,并随时补充。

b、沿工作面倾斜方向自11201回风巷到11201运输巷正对支柱两棚一块紧挨着下塘柴底梁。

c、老塘侧密集支柱必须支在塘柴底梁上。

⑥工作面配齐水平销,挂梁后水平销要打到位,水平销应水平插入顶梁牙口内,严禁将水平销立插,正常情况下的插入方向是小头朝工作面上方,禁止用木楔或其他物品代替水平销。

⑦煤层变化时,必须及时更换适应采高的支柱,防止支柱超高或压死,活柱伸出量不少于200mm。

⑧不得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顶梁和失效的支柱,一旦发现立即更换。

⑨工作面顶梁挂设平直,梁小头垂直指向煤壁,梁与梁之间互相平行,过顶材料均匀排列。

⑩煤壁采用棚背帮管理,所有支柱(除背帮柱外)应穿齐铁鞋并拴齐拴牢防倒绳。

临时支柱的位置应不妨碍架设基本柱,基本支柱未架设好不准回撤临时支柱。

(2)过顶要求。

每棚必须准备笆或板皮,均匀过在上、下两棚之间,过顶料横跨两梁,不得出现“一郎担山”现象,顶板破碎和漏掉顶处,必须用大料、塘柴等解释过严,严禁空顶,超前挂梁管理顶板,并补上临时支柱。

(二)采空区处理

工作面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七、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生产能力

W=L×

C

=87×

1.0×

1.4×

95%

=242.99t

第三节设备配置

一、电煤钻

电煤钻选用ZQSJ-90/2.4A。

二、单体液压支柱及铰接顶梁

选用DW20-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HDJA—1000型铰接顶梁。

三、运输设备

运输设备选用SGB-420/30刮板运输机。

第三章顶板管理

第一节支护方法的选择

一、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强度验算

1、工作面支护强度计算:

Pt=9.81×

K

=9.81×

2.5×

6

=309Kn/m2

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2;

h——采高,2.1m;

r——顶板岩石的密度,t/m3,一般取2.5;

K——工作面支柱应支护的上覆岩层厚度与采高之比,一般为4~8,本工作面取6。

2、支柱实际支撑能力计算:

Rt=Kg×

Kz×

Kb×

Kh×

Ka×

R

=0.99×

0.95×

250

=493.76kN

式中Rt——支柱实际支撑能力,kN;

Kz——工作系数;

Kz——增阻系数;

Kb——不均匀系数;

Kh——采高系数;

Ka——倾角系数:

R——支柱额定工作阻力,kN。

3、工作面合理支柱密度计算:

n=Pt/Rt

=309/493.76

=0.625棵/m2

4、根据规定,工作面基本支架的排距为1.0m,则基本支架的柱距:

L柱=1.0/(L排×

n)

=1.0/0.625

=1.6m

式中L柱——工作面基本支架的柱距,m;

L排——工作面基本支架的排距,m。

5、合理控顶距的选择。

根据该工作面顶底板条件,该工作面采用“三·

四”排管理,见四回一。

6、柱鞋直径的计算。

Φ≥200[Rt/(∏Q)1/2]

=200[(223.37/9.8)/(3.14×

3.7)]1/2

=280.1mm

式中Φ——柱鞋的直径,mm;

Q——底板比压,MPa,参照本矿同煤层观测数据,本工作面取3.7。

7、支护设备选择。

根据上述有关参数,结合采高等因素,11201炮采工作面选用DW20-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HDJA—1000型铰接顶梁。

8、控顶距设计。

根据该面放炮落煤进度及铰接顶梁长度,且顶板裂隙发育程度低,该面采用“齐梁齐柱”式布置,“三四排”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放顶步距1.0m、柱距1.6m、支护密度0.625根/㎡。

二、乳化液泵站设计

(一)泵站及管路选型、数量

乳化泵选用BRW80/70型两台,装备两泵一箱。

输液管路选用高压胶管,耐压45MPa以上。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①乳化泵:

泵箱:

型号:

BRW80/70XR-WS610

公称流量:

80L/min610L

公称压力:

70MPa20MPa

电机功率:

37KW

(二)泵站设置位置

因11201回采工作面离地面较近,为方便管理和维护,泵站安设在地面。

(三)液压管路:

泵站(地面)→主井→井底车场→1940回风石门→11201运输巷→工作面→11201回风巷。

(四)泵站及管理要求

(1)泵站设备的维修管理由机电队负责。

(2)泵站司机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必须配带乳化液浓度计且认真填写乳化液浓度检查记录。

(3)泵压超过18Mpa,乳化液浓度达3%~5%,有配比和检测手段,配液用水为中性水泡油型,且泵站周围不能有积水、积物。

(4)油箱必须有过滤网,正常情况下油箱盖必须盖好。

(5)油箱的自动给液装置应配备齐全完好,严禁开空泵、油漫箱。

(6)开泵前检查泵站和液压系统各部件,达不到完好标准不准开泵。

(7)注液枪及管线设专人管理维护,管线吊挂整齐,注液枪使用后应悬挂在人行道两侧,不得放在地上。

(8)液压管路无跑冒滴漏现象,密封圈和油管损坏后及时更换。

(9)泵站由检修工调定,其他人员不得调整,正常情况下只准开一台泵,另一台备用,若有损坏及时修复。

(10)更换液压管或液压管密封,应停油泵或关闭断路阀。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采用全部跨落法。

一、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要求

工作面应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一平、二畅通”的质量要求;

加强支架的支护强度,确保支护质量;

爆破落煤后,要及时挂梁支护,防止长时间空顶;

工作面出现冒顶时,要及时用木料接顶,并支好支架;

工作面生产以前要编制初次放顶的专项措施。

二、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管理

1、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前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2、工作面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间,应加强来压的预测预报工作,由地测部门在回风、运输巷道挂牌标明来压位置。

3、工作面支架以及回风、运输巷道所有单体支柱必须达到初撑力,特别注意工作面中部支架的初撑力及支架状态,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冒顶。

4、加强上、下端头顶板管理,要提高支护质量,适当加大支护密度,确保排头支架与巷道搭接0.5m以上,防止出现端头冒顶。

5、工作面停采时要编制停采措施,加强顶板管理。

三、过断层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管理

本工作面掘进回采巷道时遇到局部较小走向断层,现已甩开,其余未揭露其它断层,但在回采过程中如果发现断层时必须加强过断层回采时的顶板管理工作。

当工作面局部地段片帮较严重时,可超前做好临时支护及时支护煤壁;

在顶板破碎的地段,为了有效地防止顶板冒落、控制煤壁片帮,应采取及时打贴帮柱的方法维护顶板。

四、控顶方法

1、护顶方法及材料参数

(1)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梁,齐梁齐柱走向棚布置,采用“三四排”管理。

(2)材料规格详见表3.2.1.

材料规格表3.2.1

项目

支柱型号

顶梁型号

柱鞋型号

柱距

排距

mm

参数

DW20-25/100

HDJA-1000

Φ300

1600

1000

支护密度

支护强度

初撑力

名称

规格

棵/m2

kN/m2

kN/棵

竹笆

800mm×

1200mm

0.625

309

493.76

大料

Φ300mm×

1800mm

塘柴

Φ30mm×

900mm

板皮

1400mm×

200mm×

30mm

2、顶板管理详见表3.2.2.

顶板管理表3.2.2

控顶距(m)

初撑力(kN/棵)

放顶步距

(mm)

顶底板移近量(mm/m)

底板比压(MPa)

最大

最小

正常回采

4

3

1

<

≤300

3.7

五、回柱放顶方法

(一)回柱方式

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回柱。

(二)回柱顺序

挂挡矸笆→打水平销→挂拔柱器→卸载→拉柱→回收铰接顶梁。

(三)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

(1)备齐回柱工具(卸载手把、拔柱器、手锤、水平销、牵引绳等)。

(2)认真检查从煤壁到采空区顶板支护状况,改正不正规的支架。

(3)清理维护好后路,打好拉茬柱、挂好挡矸笆,并连续打紧3~5棚水平销。

2、技术要求

(1)回柱顺序由下向上,从采空区向煤壁逐棚回收,严禁提前摘梁盗柱或进入采空区作业。

(2)分茬时,尽可能将断层或顶板破碎带分一茬,拉茬点应尽可能在顶板条件较好、支护较可靠的安全地带,并注意移溜补齐柱后方可回柱;

如回柱地点顶板破碎,支护歪斜,需先进行维护,确认安全后,方可回柱。

(3)正常回柱放顶:

拉茬距离不小于15m;

回柱与打眼平行作业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5m;

回柱与移刮板运输机平行作业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m;

回柱与装药爆破不得平行作业。

(4)回柱放顶至少2人一茬,先在采空区侧挂好挡矸笆,一人回柱放顶,一人观察顶板及支护情况,两人都必须站在支架牢固的斜上方安全地点作业。

(5)视顶板状况,拔柱器必须牢固地安放在距回柱处1~3m正规有劲的支架上。

(6)实行全承载支护:

回出的支柱及时垂直顶底板整齐地支撑在材料道采空区侧顶板上、顶梁站靠整齐、材料码放整齐,确保人行道畅通。

(7)回柱后局部悬顶超过沿走向5m、倾向20m(面积大于100m2)不冒落时,必须进行强制放顶,措施另补。

3、安全注意事项

(1)禁止在顶板破碎、压力大、支护状况不好等地点开茬。

(2)回柱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整、支架完好地点,避开拔柱器力的作用线方向进行操作。

(3)遇死柱时,先架好临时支架,后采用挑顶或卧底的方法回撤,严禁用炮崩或机械等其他方法强行回撤。

(4)回撤过程中要时刻注视顶板及支护状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及时维护。

人力不可抗拒时,应立即撤人,待顶板稳定后维护好再回柱。

(5)当顶板压力较大时,卸载手把必须用牵引线进行远距离操作,缓慢卸载,牵引绳的长度不得小于3m。

(6)严禁使用其他工具代替卸载手把操作。

六、特殊支架

1、单排切顶密集支柱:

正常回采期间,采空区采用单排密集切顶,并加挂大笆挡矸,切顶密集柱打在放顶线一侧,每棚挡一个并穿齐铁鞋,与正规支柱一样,打成直线,迎山有劲,初撑力不小于90kN。

2、背帮柱:

每棚打一背帮柱,并用大笆、塘柴背好,防止片帮并拴齐拴牢防倒绳。

3、三角密集:

老塘悬顶面积达2×

5m2时,每5棚打一三角密集。

4、挑棚:

初次放顶、顶板压力较大、顶板破碎、过断层破碎带、支架不正规等异常情况下架设,梁子用1.8m大料,一梁三柱,在放顶线两支柱之间垂直顶底板打成一直线,柱头必须打在木料与正规支架顶梁茬处,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

5、木垛:

当工作面过老硐或遇有其他异常情况时架设。

第三节尾巷及端头放顶管理

一、端头支护

采用单体支柱配合π型工字钢梁,打成四组八梁进行支护,走向超前煤壁1.5m、倾向使8棚π型工字钢梁,防倒绳拴整齐、水平销配齐,柱、排距、初撑力与工作面要求相同。

当过地质构造仰架爬坡时,可临时用普通顶梁作为过度,正常后换回π型工字钢梁。

二、两巷及超前管理方法

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沿走向布置,前10m采用双托棚,后10m采用单托棚,支柱穿齐铁鞋,拴齐拴牢防倒绳,初撑力不小于90kN。

三、上下出口及两巷维护要求

1、加强上、下出口管理,自工作面煤壁线向外20m范围内,保持巷道净高不低于1.8m,人行宽度不小于0.7m;

运输巷超前靠上帮棚、回风巷超前靠下帮棚,与工作面上、下第一棚间距不大于500mm。

2、两巷净高不小于1.8m,行人侧宽度不小于0.7m,断面最低不小于设计断面的80%。

3、支柱必须穿齐铁鞋,钻底超过规定时,铁鞋下面须垫底梁料以增大底板比压,拴齐拴牢防倒绳,初撑力不小于90kN。

4、加强两巷维护,发现棚子变形、片帮、漏顶要及时维护,确保两巷支护完整,无断梁折腿、无空帮空顶。

5、在断层处或破碎带掉漏处,使单体柱配合木料加强管理,一梁二柱,背帮接顶严实,并打紧木楔。

6、巷道无积水,无浮矸杂物,柱梁材料、设备等必须挂牌,固定地点堆放整齐,严禁乱堆、乱放。

7、回出的棚子及从工作面运出的坏柱、坏梁达一定数量后,要及时装车运走,不得影响通风、行人和运输。

8、两巷超前支护方法

(1)先套木棚,后拉工字钢棚,套棚时要重新背帮接顶。

(2)替棚时两人一茬,先在顶梁工字钢两端0.5m处各打一点柱,然后拉掉棚腿,拉棚腿时要先挖好腿窝,然后再拉,避免强拉以防伤人。

腿子拉出后,落掉点柱,架设走向棚支护顶板。

(3)用木梁套棚替工字钢棚后,在棚梁下沿走向液压支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