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9905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自评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标准篮球场12块、标准网球场2块、标准排球场8块;

各类活动器材场地1800平方米。

拥有体育馆一个,总面积3520平方米,内设标准篮球场;

体育看台1273平方米。

4.生活区。

学生宿舍楼10幢,总面积41462平方米,700个房间。

食堂总面积11049平方米。

教师宿舍楼1幢,40个房间,2375平方米。

浴室楼1幢,1963平方米,398个淋浴位。

5.行政管理区。

图书综合大楼1幢,总面积17315平方米,其中1~4层为展厅、500人报告厅、阅览室、图书馆、300人多功能厅、信息网络控制中心、视听、课件制作室等。

5~11层为行政管理处、室。

其次,学校拥有自行车停车棚6个,4000平方米;

地面汽车停车场3500平方米,地下两个停车库;

绿化、草坪8.2万平方米。

(二)专业与学生

学校现有主干专业5个,由10个专业构成专门化方向。

其中,电子应用技术、会计、模具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

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为苏州市示范专业。

学校主要有中职和五年制高职两个培养层次。

现有在校教职工325人,在校学生3560名,其中,中职学生1106名,五年制高职学生2454名。

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

11。

(三)师资队伍

学校现从事中职及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专任教师有178人,其中文化课教师70人,专业课教师66人,实习课教师42人,有外聘兼职教师23人,师生比为1:

18。

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13人,本科学历165人,具有高级以上职业资格的85人,高级职称51人,“双师型”教师69人,占专任教师64%。

苏州市学科带头人7人,区学科带头人18人,区教学骨干、能手39人。

(四)实验、实训设备

实验、实训中心现有六幢实训楼,其中,有两个1500平方米实训车间和75个实验实训室,设备总值2158万元。

建有六个实训基地,其中,电子实训基地是“省级实训基地”,被列入国家财政支持项目;

“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两个专业被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批准为五年制高职教育实训基地;

计算机信息与应用、会计、物流专业是校内重要的实训基地。

工艺美术专业,有专业画室3个和全套静物。

学校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一个,开展7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

建有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对外培训。

实验设备、实训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备,能满足各学历层次、各专业的实验、实训需要。

二、创建工作及主要成绩

办学以来,特别是新校建校以来,学校在区委、区政府、校管委会、董事会的正确领导和区教育局的悉心指导、关怀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能解放思想、团结协作、以职教富民为己任,求真务实、锐意改革,认真学习职教新理念、研究新思路,率领全校教职员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

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

牢固确立“市场需求就是办学方向、社会满意就是质量标准、适应经济发展就是学校生命”的办学理念;

紧紧围绕“(实训)基地建设高起点,专业建设高标准,教师配备高水平,学生培养高质量,校企合作高效益”的办学目标,严谨治校,强化管理。

全力打造专业精品,悉心营建职教特色,不断开拓进取,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初、中级应用型人才,为各对口高校输送了近400名优秀毕业生,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

学校相继被评为“江苏省职业高中教育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

学校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赞誉度、信誉度。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环境造就人,环境影响人。

2006年,吴中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校园建设理念,紧密围绕吴中区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大手笔、大投入的气魄新建了江苏省吴中职业教育中心校。

校园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旺山脚下,越来溪河畔,依山傍水,“借山光以悦人性,借湖水以静心情”。

学校建筑美观、实用,布局合理,各项设施配套齐全,安全有序;

校园绿树成行、绿草如茵,蓝天、白云、湖泊、曲桥,环境优雅、整洁,是一个富有现代意识、地域特色的育人场所。

熏陶人的灵魂,感染人的心灵,处处显出环境育人的功效,充分发挥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造就一代新人。

学校高度重视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

多年来,学校根据江苏省职业学校三个“管理规范”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一整套既严格,又具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和奖惩条例等。

坚持依法治校,按章管理,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健全各项制度。

管理目标明确,部门职责清楚,实施检查到位。

制度的建立,严格的管理,有效地规范、约束、激励、引导师生的个体行为,促进了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了教师的师德和教学水平,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实现了管理育人,达到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常规管理要求。

学校致力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以“绿化”校园为目标,以人文气息为内涵,赋予校园高雅文明的品位。

目前,绿地占校园面积40%,每一块草坪生机勃勃,富有特色的标志牌,人性化的警示语;

清新活泼的“宣传窗”,启迪学生品位的食堂、宿舍文化、精致文明的壁画宣传,使校园环境洋溢高雅、和谐、健康、向上的气息,发挥出不是课本胜似课本的作用。

学校能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艺术节、运动会、卡拉OK、篮球、排球、拔河、演讲、辩论比赛;

组织学生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俭学和青年志愿者活动。

在教师中开展论文评比、教案展示、课件制作比赛、学术讲座、教学大比武等活动。

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地开展活动,活跃校园氛围,全面培养和提高师生素质。

多年的办学实践和校园文化的积淀,学校已形成了“厚德、精业、和谐、进取”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勤学、勤思、自强、自立”的学风,并以“求实、求真、求精、求新”的校训统领“三风”,持之以恒地加以建设、倡导、发扬,引导广大师生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师生的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学校内涵发展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

学校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养、管理,采取了多项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指令性和自觉性相结合──强化学习

创新之道,学为先。

学校始终把政治理论、职教新理念的学习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认真组织教职工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文件精神、《职业教育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聘请专家来校作“十七”大精神专题辅导报告、“课程改革”辅导报告,以此提高教职工思想道德觉悟,帮助教职工领会新形势下的教育思想、教育方针,更新职教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

反复要求教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促进自我发展,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以致用,实现学习、工作的良性互动。

学校也拓宽各种渠道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的业务培训、学历进修,提升学历档次,提高技能水平。

至今,出国培训有36人,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6人;

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9人;

参加省中等职业学校“四新”培训的专业教师40多人;

参加其它培训150人次。

同时,学校更注重校本培训,聘请有关技能专家来校辅导教师的技能考核,全校80多位教师获得了高级工、技师等级证书,提高了学校“双师型”比例。

各专业教师每年抽一定时间到企业顶岗实践,在技能阵地的前沿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

学校每年用于教师的培训费用均达教师工资总额的13.5%。

2.新老挂钩相结合──强化指导

学校采取“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的方法,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培养青年教师尽快成才。

每年组织“拜师”会,在同专业学科中,安排师德好、教育水平高、经验丰富、技能强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签订师徒结对协议,传道授艺,共同备课、相互听课。

有目标、有计划、有总结,重过程、看结果。

通过结对子,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管理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平台,要求全校教师在校园网上建立个人博客,加入QQ群,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设置目标与压担子相结合──强化责任

目标是一种激励,是完成工作最直接的“诱因”。

学校要求新教师原则上都任班主任,让他们满负荷工作;

对于事业心、责任感、工作能力强的青年教师聘任专业组长、教研组长等职务;

校级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担任职务,开展工作,锻炼成才。

对于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学校提出更高要求,每年均进行业务考核,并与学术津贴挂钩。

苏州市级学科带头人,均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开发项目课程,以专家带动全体教师。

对专业教师制订“双师型”培养目标,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

继续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4.引进与聘用相结合──增强实力

学校每年都引进高水平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研究生,以适应事业发展规模,增强师资实力。

同时,也十分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每年从社会、企业聘请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水平高的兼职教师,从事理论、实践的指导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5.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强化实效

学校积极贯彻“科研兴校”战略,以科研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办学效益。

多年来,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有队伍、有课题的开展教科研工作。

坚持“三个”要求,培养“三种”意识。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教师的工作实践中找课题,又从教师的实际水平出发搞研究。

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和实践,解决教育、教学、实训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实效。

三是坚持科研与工作相结合,以教育、教学工作带动科研工作,以科研工作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注重培养教职工“积极参与”意识,“注重过程”意识和“努力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焕发了教师的改革热情和勇气,促进了教师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改变,科研氛围浓厚,有20%以上教师的科研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师校本研究和教学能力有较大提升。

2005~2007年,全校教师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国家级刊物论文3篇,获奖4篇;

省级刊物论文获奖47篇;

市级刊物论文获奖19篇。

截止2008年8月,国家级子课题3项(结题1项);

省级课题2项(结题1项);

学校有市级课题4项。

通过引进、培养、提高,学校拥有省中心教研组成员3名,市中心教研组成员5名;

担任市级以上相应行业协会常务理事职务的有10人以上,有5名教师参加省技能大赛分别获二、三等奖。

三年来,有14名中青年教职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多年的运作,学校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内涵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三)切实加强常规管理,提升办学整体水平

1.注重做人道理的教育,强化行为习惯的训练

学校能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学校学生管理规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为人生做准备”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基本知识。

坚持“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

着力开展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以养成教育、礼仪教育、心理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以政治课、班会课、法制课、活动课为主要载体的,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为主要方式的,以强化职业技能为突破口的德育教育。

健全管理网络,完善管理机制,各司其职,执行到位。

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注重细节,养成习惯,完美品格,奠基人生”的常规管理特色。

近年来,学校人心稳定,教学秩序井然,学生犯罪率为零,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注重工作实际绩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多年来,学校能认真贯彻《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建立激励机制,制订考核细则,细化制度、落实责任,不断规范教学行为,强化过程监控。

每周查看学生记录的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记载,每学期进行两次“六认真”检查,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并及时作出处理。

学校各科教师能认真履行“六认真”要求,一丝不苟的钻研教材,备大纲、备重点、备学生,教案完整,课外辅导认真,作业、试卷全批全改,实现了学校提出的备课要“深”,上课要“实”,教学要“活”,手段要“新”,作业要“精”,考核要“严”,质量要“高”的要求。

同时,学校也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项目课程、环境课程、活动课程的育人功能,以培养良好的学风。

3.注重爱岗敬业,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能认真贯彻《江苏省职业学校后勤管理规范》、《食品卫生法》、《卫生防疫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学校财务、卫生、基建、修缮工程等方面的管理规定要求。

各线、各岗位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考核条例。

认真地进行校园环境卫生、绿化建设管理;

资产、水电、基建、设备的维修管理,并切实加强学校的膳食、财会管理。

规范操作,责任到位,做到了眼勤、嘴勤、手勤、腿勤、脑勤,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生活提供了优质服务和必要的物质条件,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在管理、服务中发挥育人功能。

多年来,学校后勤工作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满意率在90%以上。

(四)瞄准市场需求,加强专业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始终把握苏州市、吴中区的经济发展命脉,企业需求的人才,设置重点专业,并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

为此,学校联络各行业、企业、职业界有关人士,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对来自校外各种信息进行研究、分析、论证,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或调整专业。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调整老专业,开设新专业

学校先后开办过家电、文秘、工艺、化工、烹饪、服装等20多个专业。

随着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外企涌入苏州,产品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学校看准了电子信息产业、机电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迅速拓宽专业,开设了以电子信息、模具设计制造、计算机信息管理为重点的多个专门化方向的专业群,淘汰了市场对人才需求量较少的老专业。

根据当地产业特点,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学校主动地适应本地产业需求,新增了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电子监控等专业。

2.建设示范专业

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学校坚持把稳定、长效,需求量多的主干专业,加大投入,做强、做优,着力特色专业建设,不断丰富专业内涵,提升专业综合实力。

目前,学校三个省级示范专业、两个苏州市级示范专业,在校内校外,都能发挥示范作用,得到社会的好评、企业的认可。

每年生源足,毕业生“出口”顺畅。

(五)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实训设备配置

建新校以来,学校加大力度武装实训基地。

2007年秋季,学校一次投入500多万元,购置18台大连机床厂生产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及其它设备,武装机电实训中心;

花400多万元添置计算机,充实计算机实训中心,并对部分设备进行更新换代。

2008年春季,学校又重点推进财会实训中心设施建设,花50多万元,建立了“用友财务ERP实验室和ERP沙盘实战室。

今年夏季,投入300多万元,购置西门子UGCAD及EAM设计软件,增添了机电控制和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用于培养精密机电加工人才。

实训基地设施的齐全、完备,增强了专业教学的基础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也便于教师进行技能研发,开展技能培训。

同时,配合专业文化建设,提高实训氛围的仿真性,学校要求进场实训的学生,均着统一工作服;

实训活动的管理,均按企业生产的规范要求;

周围环境布置,均体现企业文化特点。

由此,让学生提前感受工厂环境氛围,缩短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周期。

(六)立足职业素质,推进课程改革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工作,遵循“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制订课改计划、实施方案。

2006年开展课改实验,启动了德育政治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改革方案。

德育课程实施的内容,主要包括“礼仪礼节”“心理健康”“创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安排在职一、职二年级段。

同时,也广泛组织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案例教学,参编了德育教材,并在全省发行。

开展怡情益智的课外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公益性劳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建设。

文化课程改革,注重“浅显性、广泛性、实用性”及“强化基础、着眼发展”为原则,以“必要”、“够用”为准则,为专业课教学服务。

我校外语教学成为苏州市课程改革的试点学科。

专业课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实训基地教室中,教师边教、边示范,在做中教,学生边模仿边学,在学中做,改变了过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状况,形成了“车间与教室、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理论与实践、作业与产品、教学与科研、服务与创收”七个合一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2006~2008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获奖(一二三等奖)的,有省级获奖个人13人;

市级获奖个人30人,团体获奖17次;

区级获奖个人9人,团体获奖6次。

综合实践课实施项目课程教学,学校先后在电子、机电、财会等主干专业尝试,并自编校本教材9本。

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得到增强,实践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毕业生中级工考证通过率达96%,部分同学通过高级工考证。

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建立,促进了学生的技能训练,为学生技能考证提供了方便。

学校坚持省厅《关于实施江苏省职业教育创业行动工程的意见》为指针,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三创”能力的新型人才。

毕业生中涌现了以袁志明、关鹤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校内建立了三个由学生经营的创业项目。

边学边干,不断实践,训练学生的创业本领。

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已被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批准为课改实验点。

(七)践行服务宗旨,发挥服务功能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为全面优化劳动者素质,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多年来,学校是吴中区财政局、人事局的培训基地,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力人才培训基地”,也是江苏省职称计算机和省会计从业资格会计电算化考试的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培训点和考点。

学校依托财会示范专业、计算机示范专业的师资、设备优势,与区财政局、人事局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全区的会计人员、中小学教师职称计算机提供培训。

每年完成会计继续教育8000多人,会计从业资格、职称培训1600多人,完成省职称计算机培训考试1200多人。

同时,学校坚持学历培训与非学历培训并重,现有37只学历班,每年培训5000多人次。

又能与劳动部门合作,加强了劳动力的岗前培训和下岗再就业培训工作,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00多人次。

学校始终把技术服务,作为实现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坚持为西山劳教所的劳教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不辞辛苦地送科技进所,使劳教人员学会一技之长,增添他们重新做人、重新生活的信心,为挽救失足人员,稳定社会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

同时,坚持科技下乡,把考试教材、资料送往各乡镇会计站;

为木渎、甪直等乡镇安装计算机考试软件,方便学员学习训练。

切实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

学校专门成立中西部合作办学工作小组,探索合作途径,注重合作效益。

学校现与四川省大邑县大邑职业中学结成合作伙伴,互派中层以上干部、骨干专业教师就学校管理、专业教学、就业安排等进行对口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学校调拨价值15万元设备(缝纫机)支援大邑中学。

大邑职业中学委派机电、电子等专业4名青年教师来校教学实践,两校合作愉快。

学校还将进一步扩大合作渠道,为西部地区开辟广阔的办学空间。

(八)拓宽办学思路,彰显职教特色

1.创新学校管理体制

建校来,学校实行管委会、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对全日制公办学校来说,是管理体制上的一个创新。

管委会、董事会是由吴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及区财政局、教育局、国资办、监察局、审计局、国裕公司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组成。

这些领导同志政策、理论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

高瞻远瞩,见多识广,了解并掌握吴中区、苏州市的经济发展态势;

熟悉市场信息、企业需求,并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

学校的宏观层面,由他们来管理,就保证了学校办学方面的各项重大决策,诸如办学的定位、专业的开设、教学计划的实施、人事配备、经费安排等方面的准确性、科学性;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学生的实习、就业由他们指路、导向,就能顺利进行;

也能及时反馈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并加以修正。

方方面面,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

整合后的办学实践,学校人心稳定,秩序正常,成效显著,得益于管委会、董事会的正确领导,精心指导。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学校为推进产、教、研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专业技能,多措并举,坚持课堂教学、生产实习、服务经营多元化的校企合作。

至今,学校已与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办学协议,探索了一条校企合作办学的成功之路,开创了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良好局面。

(1)前校后厂、合作共赢

这是学校多年实践、探索出的一个前景广阔、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租用学校的实训车间、先进设备,安排少量的生产工人、技术人员进行产品生产,学校的学生在学完该专业的基础理论后,即到该车间参与生产、实习,达到“零距离”培训,校企双方实现了从合作教学到合作办学的转变。

学生有了紧密联系实际的实习、就业基地。

而企业在合作办学中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又具备符合自身要求的劳动力资源及人才储备;

学校既提高了场地、设备的利用率,又产生了经济效益,实现了合作共赢。

目前,学校与苏州工业园区永成贸易有限公司结成校企合作伙伴,成立了“苏州驰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运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