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打造人际的艺术Word格式.docx
《社交礼仪打造人际的艺术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交礼仪打造人际的艺术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缺少实际行动去加强自身社交礼仪的培养
18%的大学生会“经常”加强自身的礼仪培养,其余的学生只是“偶尔”加强培养甚至“不太关注这方面”。
大学生的社交礼仪状况令人堪忧
76%的学生对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状况感到“一般”,而问及自身对社交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时,只有26%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了解”,10%的学生“一点也不了解”。
对当代大学生社交礼仪状况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24%
一般满意
76%
很不满意
对社交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很了解
比较了解
26%
了解一点
64%
一点都不了解
10%
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
6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礼仪的培训涉及面狭窄,而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育缺失”是当代部分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诉,目前大学生对社交礼仪认可度、践行度低,现状堪忧。
2.2大学生社交礼仪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交礼仪的现状并不理想,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曾经一度被视作文明典范的大学生,存在着某些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大学生社交礼仪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五点:
1.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脑海里依旧故存着高中较为固化的学习思维模式,难以完全展现自身的兴趣爱好,同时因为对社交礼仪知识的缺乏,在社交中往往让自己居于不利的被动地位。
2.一些大学生从“温室”里长大,长时间处于独处状态,不愿意与外界交流,信心不足,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自卑的一面,难以打开心扉,与人和谐交流。
3.相比于一些不懂社交礼仪的学生,另外一些学生则是懂却不履行。
比如,仗着自身的知识才干,居高自大,目中无人,在一些社交场合,表现出一种傲气,对他人不尊重;
或是,依仗着强大富有的家庭后盾,在社交活动中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始终以自我为中心。
4.大学生中有部分学生盲目追崇时尚。
他们多认可一种“异类”或是叛逆的美,认为自身站在时代的“前列”,因而完全否认传统的礼仪之美,反而对于那些不守礼的行为趋之若鹜,追求所谓的时尚潮流,试图以此展现自己的“个性”。
5.易于情绪化行事。
一时兴起在景点的建筑上留下“到此一游”,一时感伤,在教室的墙壁的墙壁上赋诗一首。
在公共场合,一言不合就矛盾相攻。
2.2.2大学生社交礼仪欠缺的原因分析
(1)自身角度
过于追求个性化
当代大学生处于校园向职场的过渡时期,在心理上存在“再不疯狂就老了”的思想,加之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在行为上过于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化。
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身着奇装异服,顶着各色头发的学生,作为年轻人,追求个性化本无可厚非,但是若不分场合,则显出过于追求个性化的弊端了。
曾经出现过穿着黑色丝袜参加运动会开幕式的女生,也出现过身着运动装参加晚会的女生,我们也曾见到一身cosplay装扮来上课的学生,而身边更有不计其数的男生在短裤,拖鞋中推开教室的门。
另类,个性,希望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成为焦点,却不经意间暴露出自己社交礼仪的缺失。
社会道德观缺陷
不论是在教室,图书馆还是洗手间的墙壁上,各类小诗,随笔,亦或是低俗的字眼抬眼即是,在公共场所写私人文字,这一道“风景”很多人情到深处留之,过路人哂之。
杭州地铁运营才一星期,就暴露出人的陋习:
在地铁里抽烟,吃东西,抢座,躺着休息,脱鞋,也有人拿地铁里的铁柱当健身器材。
一个大学生社会德观的缺失是大学生社交礼仪缺乏的主因之一,没有意识到对社会的责任,忽视自己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又怎么能做到在公共场合的谦逊有礼。
对社交礼仪的认识误区
很多大学生认为社交礼仪是社交场上的礼仪,觉得自己并未走上社会,进入职场,在现阶段不用注意社交礼仪。
事实上,社交礼仪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交际能力等,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其直接目的是对他人的尊重。
所以社交礼仪并不是职场上的交际手段,而是一种个人素质,在公共场合穿拖鞋是失礼的,进老师办公室不敲门也是失礼的。
只要与人接触,就产生了社交,就需要礼仪。
(2)家庭角度
父母对子女的礼仪教育缺失
当代大学生的父母一辈多为60后或70后,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不稳定阶段,多数父辈或母辈幼时家庭条件较为艰苦,辍学回家务农或打工的现象比比皆是,因而自身缺乏完整的教育,无法给孩子以系统又专业的社会礼仪辅导。
在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相对缺乏理性,一味注重分数和智力培育,把孩子的推向学科竞赛、出国留学的浪潮中。
殊不知,真正决定人生成败或幸福或痛苦的往往不是学问的高低,而是人格的健康水平和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父母一辈多数有着艰难而心酸的生活历程,因此父母把更多的爱和希望倾注在孩子身上,百般呵护和容忍,这使得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待人做事自私骄横,这些扭曲的思想和习惯与社交礼仪中“真诚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背道而驰。
还有些家庭,父母为一家生计而常年在外,将孩子交托给老人,可想而知孩子的社交礼仪将会面临怎样的缺失状态。
父母未树立起榜样
常出现家长带着孩子闯红灯的现象,也看到过母亲当着孩子的面和别人当街吵得面红耳赤,杭州地铁里曾出现过家长让2岁大的孩子当众小便的事件。
父母尚不注意社交礼仪,让这些在懵懂期的少年何去何从。
每一个大学生都从牙牙学语时代走来,记忆里的片段皆是最初映像,也就没有了社交礼仪的意识。
(3)学校角度
重文轻礼
当代大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卸去了传统的儒雅与礼教,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
礼仪教育处于德育德盲区。
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中。
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基本不涉及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
缺乏正确引导
社团活动侧重于舞会和晚会,在这种活动中,本应以晚礼服出席,但为了笼络更多的同学来参与,很多社团都在宣传单上注明衣着随便,那么也就出现了很多T恤,牛仔裤出席的学生,一些需要正装出席的会仪,学校为了保证其严肃性,不允许学生旁听,这也就让学生失去了一个学习社交礼仪的机会。
(4)社会角度
对公民社交礼仪教育与引导不足
我国对公民的素质教育存在缺失,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交礼仪教育体系,对在公众场合的不文明现象没有指制定完善的教育惩罚制度。
大对数人对不文明社交现象,或是敬鬼神远之,或是咒骂几句,更有甚者人云亦云,有样学样。
即使是公益片,更多涉及的是爱心方面,涉及对社交礼仪的教育方面的少之又少。
我们社会并没有像西方社会一样有强大的舆论监督力度,也未形成新加坡那般的大力惩处制度。
蝴蝶效应的愈演愈烈
社会是一个集合体,在社会中若出现了一例亵渎社交礼仪的现象,则这个人群会快速庞大起来,就像一个平静的湖面落了一粒沙,会晕染开水波,最终水波划开和水面融为一体。
在庞大的不注意社交礼仪的群体下,如果有人举止得当,礼数尽全,这个人会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异类。
影视作品的负面影响
现今以青春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多以青春的怪诞与不羁为主题,为突出男女主角的个性,多以其在公共场合的另类为切入点。
然在影视作品的发展中,越是这种不羁的男女生,更能吸引异性的注意力。
例如,近期热播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为了刻画青春,安排了一场女主角郑微打断副院长的出场,上台大唱的戏份,这一与社交礼仪背道而行的行为,却引发了大学生群体的共鸣:
青春就该这样。
不难想象将会出现很多个“郑微式”的人物,也会产生很多“副院长式”的人物。
社交礼仪也就一次次被践踏了。
3.加强大学生社交礼仪素质培养
3.1大学生应注重的社交礼仪
(1)仪表仪容礼仪:
当代的大学生在引领时尚潮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人在生活中追求“非主流”“复古”等潮流前线,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以不化妆为宜,即使化妆也不宜太过浓艳妖娆。
化妆的时候,应以自然、清新为主,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以及场所。
卡耐基名言:
“一个人的成功,15%是他的专业技术,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为人处事能力”。
而你的仪容仪表是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因此与人交往时不可过分邋遢,不修边幅。
应做到仪表整洁干净,正如你的试卷卷面清晰,能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2)服饰礼仪:
服饰是最生动的自我介绍,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穿着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即要符合自己的年龄特征、形体条件,又要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服饰的要求。
大学生的着装应主要强调简约大方、整洁卫生,合体、合适、合度,即有有新意又不失个性。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中多穿着便于行动、适合年龄要求的休闲服、便服等。
在教室、图书馆等地以及参加集合、演出或者在个公共场所等不易穿戴跨栏背心、吊带背心、拖鞋、运动短裤、超短裙等不适宜学生穿着的服饰。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着装上应体现出自己的文化层次、道德水平、审美品位。
(3)言行举止礼仪:
举止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古人有言“坐如钟,站如松”,我们应做到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合理。
中国人讲究“听其言,观其行”,把语言谈吐作为考察人品的一个重要内容。
言谈过程中,态度应以温和、大方、亲切为宜双目注视对方的眼鼻之间,表示重视对方或对其发言颇感兴趣,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的坦诚,不过分卑躬屈膝,也不过分傲慢无礼。
谨言慎行,说话要有尺度,不可口无遮拦;
交往要讲分寸,不可大大咧咧。
(4)校园生活礼仪:
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享受着王子公主般得待遇,许多人太过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谦虚和恭敬。
我们要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尺度,合理地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应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应从修身做起。
办事要讲策略,不能鲁莽行事;
行为要有节制,不能随随便便。
不要言而无信,只图一时的方便和嘴上的痛快,长此以往,你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也就失去了人生最大的资本。
不要恶语伤人,不要随便发怒,不要轻易地将你的情绪转嫁到别人身上,要学会遇事冷静思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性地对待人与人之际的差异矛盾,合理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开玩笑有时可以活跃气氛,但是不要开过分的玩笑,要把握好尺度,注意场合,注意内容健康、幽默、高雅,不要拿别人的缺陷开玩笑,不要开庸俗、下流的玩笑。
与人交往时,敬语、握手礼等该有的基本礼节不能少。
3.2加强大学生社交礼仪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社交礼仪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懂得社交礼仪的技巧,不少大学生人际交往受挫,社交范围狭窄,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自我封闭”“孤僻离群”的倾向,出现“没有朋友”、“无人倾诉”的情绪体验。
加强大学生社交礼仪素质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在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过程中做到礼仪周到,可以帮助他们顺利地开启各种社交活动的大门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有助于大学生避免和排遣不良情绪,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社交礼仪教育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培养和提高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人是“社会人”,社交礼仪是我们在社会中成功生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懂得如何待人接物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
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交流,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等,都是在校大学生即将面临的社交问题。
我们的人际交往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社交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至关重要。
加强大学生社交礼仪素质培养,可以培养大学生遇事沉着、遇人冷静的心理,懂得如何进退有度、张弛有度地与各种各样的“社会人”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将来成功就业,有助于大学生成功地融入社会。
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不少高校内存在以下情况:
学生接受的是高水平高层次的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而学生的实际言行却达不到基本道德的水平,“知书却不达礼”,《论语.雍也》中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欧阳修也曾说“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可见,外在的礼仪形式与内在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文教育则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于大学生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文明人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社交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显然,很多人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
我们的言行举止不仅反映了我们个人的思想素质,还反映着一个学校、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在过去的二千多年封建社会中,撇去专制集权不讲,社交礼仪一直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现在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调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也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大学生社交礼仪素质培养有助于推进我国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我国培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兼具的人才。
4.社交礼仪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4.1学校进行“系统教育”
学校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我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可以看成一个社会的缩影,那么学校应该帮助学生提高社交礼仪呢?
(1)学校应该开设关于学习社交礼仪的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认同它,这是提高大学生社交礼仪的根本方法。
(2)学校应该积极举办一些社交礼仪相关的竞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感受到社交礼仪的精髓,并且通过培养社交礼仪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让他们有以有较好的社交礼仪为荣的念想,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的社交礼仪。
(3)学校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在课堂上、以及各种会议上以良好的礼仪姿态出现,给学生树立榜样,并给学生正面影响,渐渐让学生效仿。
4.2家庭强化“培根教育”
相比于学校而言,家庭教育是人成长的根部和根本,是“培根教育”。
(1)父母应对孩子加强礼仪教育,使孩子加强礼仪意识,在与孩子平时的言行交流中留意并及时指正不正当的礼仪习惯。
(2)父母作为“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行为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应该以礼带礼,突出表率作用。
首先父母要完善自身的礼仪修养,学习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并将礼仪规范践行在生活的一言一行中,扮演好领路人的角色。
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当父母有着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修养时,孩子会心悦诚服地学习模仿这些礼仪习惯。
4.3个人力行“主宰教育”
高尔基说,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统帅和主宰。
如果说家庭礼仪教育缺失,学校礼仪教育不足是客观上的因素,个人无法把握,那么对自身礼仪素质有意识的提高则是每个人可以努力的方面,毕竟,当个人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时才能把礼仪内化为修养。
(1)大学生要从观念上调整对礼仪的错误看法,认识到礼仪在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应该积极学习礼仪知识,利用好学校的资源,参加学校的礼仪活动,满足社会对礼仪水平的要求,只有内在有丰富的储备才能在言行中不自觉的流露出来。
当然,检验自身社交礼仪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践,平时与人交往时要有意识地发挥社交礼仪的巨大作用,通过一个真诚的微笑缩短人与人的距离,通过一些礼貌用语善待别人的同时也赢得别人的尊重。
“勿以善小而不为”,举手投足间的礼仪也可以展现自己的魅力。
(2)社交礼仪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实践,自我剖析的过程。
“吾日三省乎吾身”,当在生活中践行礼仪知识,及时地检验行为中“不合礼”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一些社交礼仪中的糟粕也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及时摒弃。
5小结
在当代社会对社交礼仪的重视度不够,学校家庭教育偏重文化教育及大学生自身错误思想成主流的情形下,出现了大学生对社交礼仪的认可度高,但践行度不够的情况。
但是社交礼仪作为道德素质的一部分,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学社交礼仪,展个人风姿,呈中国风雅,逐渐成为共识。
为此大学生应当转变观念,在青春之际学好社交礼仪,做一个有情操、有道德、有风雅的人;
学校和家庭应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开设礼仪课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社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营造健康文雅和谐的礼教社会。
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支持与努力下,大学生必将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在人际交往中尽展风姿。
参考文献:
[1]祁玉红,张岩松,《浅谈大学生社交礼仪》,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08月01日
[2]黄菊良,《大学生礼仪修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00年01月01日
[3]金正昆,《社交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08月01日
[4]林隆,《现代礼仪与修养》,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年06月01日
附:
大学生社交礼仪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此次调查。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时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我们希望借以此次调查,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现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性别_____A.男B.女年级______
1.您认为在当今时代社交礼仪重要吗?
A.很重要B.一般C.不重要
2.学校举行一些社交礼仪活动时,您会______?
A.密切关注,积极参与B.偶尔关注,视情况参与C.不关注,不愿意参与
3.平时会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社交礼仪方面的培养吗?
A.经常会B.偶尔会C.不太关注这方面
4.你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交礼仪状况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很不满意
5.您认为自己对社交礼仪知识掌握得如何?
A.很了解B.比较了解C.了解一点D.一点都不了解
6.在人际交往中,你对于那些遵守礼仪的行为如何看待?
A.有涵养的表现,愿意学习B.无所谓,觉得自己的做法还不错
C.繁文缛节,不屑一顾
7.在交流过程中,你对于那些不遵守礼仪的行为如何看待?
A.很反感,会劝说B.比较反感,但不会劝说C.无所谓,认为这是个人自由D.比较认可这种行为
8.您认为社交礼仪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是否具有一定影响?
A.有长远,较大影响B.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C.没有影响
9.你对学校在大学生社交礼仪培养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A.学校比较注重,也有较多的相关培训和课程
B.有相关活动和课程,但涉及面较窄
C.基本没有这方面的培训
10.你认为当代存在部分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可多选)
A.社会风气不佳B.家庭教育缺失C.学校的教育缺失D.个人素质问题
11.您认为了解哪些社交礼仪知识对于大学生是必要的?
A.餐桌礼仪B.电话礼仪C.衣着礼仪D.见面和介绍礼仪F.出行礼仪G.手势礼仪
12.你平时会通过什么途径学习了解一些社交礼仪知识?
A.电视电台B.报刊杂志C.网络D.礼仪讲座E.实际活动F.其他途径____
再次感谢您的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