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9088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检测题Word文件下载.docx

7.下表为1972—1985年中美贸易统计表。

关于“1985年中美贸易剧增”的背景叙述准确的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①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②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③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③④

8.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以下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的是()

①“神威·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②“复兴号”高铁动车

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④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下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早晚喝菜粥,中午啃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C.“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D.“缝纫机缝住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10.据下图判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11.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

它践行的是()

A.政治协商制度B.“九二共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构想

12.《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到2015年,减少了92.8%。

中国经济总量在1990—1996年占世界总量的1.83%,2017年占世界比重达到14.84%。

中国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因素包括()

①农村和城市先后开展改革②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③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④积极支持不结盟运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这场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D.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14.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

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中国开始利用WTO规则贸易

15.中国起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13起反倾销措施。

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中国参加了亚非会议B.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

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

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依据材料,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

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序号

史实

1

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2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

1988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4

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5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6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2009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居世界第二位

9

2010年,中国的粗钢、水泥、化肥、棉布等200多种工业品均位居世界首位。

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10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

阅读上表,从“改革开放与社会进步”的角度,任选两项史实,提炼一个主题。

从所学知识中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史实,运用这三项史实对所提炼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

主题立意明确;

关键史实选择准确;

文字说明逻辑清晰;

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本题用一首歌考查中国的对外开放。

试题情境是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需要学生熟记并灵活运用改革开放的时间与形式。

中国在南部沿海的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

“老人”指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故正确答案选A项。

2.C

本题以“走向世界丛书”的出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在新情境中解读材料蕴含历史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所收著作记录了近代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可以看出①正确。

该丛书的出版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不是近代,不可能改变近代闭关锁国的局面,所以②错误。

出版近代中国人亲历西方的见闻感言,可以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融入世界提供历史借鉴,所以③正确。

开创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局面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虽然该丛书中有的内容涉及外交,但出版这件事并不是外交方面的表现,所以④错误。

正确答案选C项。

3.D

凤阳小岗村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

正确答案选D项,其他三项的时间与题目不符合。

4.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村土地依然归集体所有,农民取得生产经营权,土地所有制度没有改变。

故排除③项,正确答案选C项。

5.C

图片中“中国国旗”“英国国旗”“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等说明这是香港回归祖国时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瞬间。

故正确答案选C项。

6.B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0年,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六大以后,提出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故正确答案选B项。

7.C

冷战结束是以1991年苏联解体为标志,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

①④两项时间不符合,故排除。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而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也增加。

故②③两项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项。

8.D

所列的科技创新成果都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取得的。

故正确答案选D项。

9.C

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判断,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A、B、D三项都反映的是物资紧缺时的生活状态。

10.C

图中数据反映了商业零售网点的迅速增加,这是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变化。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2001年。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分别是在1956年和1957年,时间上不符合。

因此,正确答案选C项。

11.D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终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建立起两个特别行政区。

图示是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故其他三项与此不吻合,正确答案选D项。

12.A

扶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表现。

通过扶贫,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扶贫成绩的取得,与改革开放分不开、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分不开、与中国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也分不开。

支持不结盟运动,是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表现,是外交领域中的事件,故排除④。

因此,正确答案选A项。

13.A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其实质是“左”倾错误思想的继续,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14.A

通过题干中1992年人们“下海”经商的两个数据,分析可知“下海潮”出现的理由,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人们的信心和热情。

题干中的材料没有反映多种经济成分,故B项错误,C、D两项不是发生在1992年。

15.D

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召开的国际性会议,是政治性质的会议,A项排除。

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的经济组织,B项排除。

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项排除。

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调解、仲裁贸易纠纷的职能,故正确答案选D项。

16.历程: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起草民法典;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90年代,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我国制定出相应的单行法;

21世纪后,为适应全球化的需要,我国加快起草并于2017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

(言之有理,即可)

这是一道全新情境的材料解析题。

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新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历程。

这需要把平时制作大事年表的技能,应用来作答。

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发展,权利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

17.答题示例:

所选史实序号:

1、3。

主题:

对外开放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

补充史实: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

简要阐释:

1980年,中央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第一批经济特区,拉开了对外开放的序幕;

1988年,中国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带动了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这是一道开放的材料解析题,要求自拟主题。

拟主题时要对材料中所列事项进行归纳,找到共同处,再结合所学知识对自己提出的主题进行论证。

做好开放性试题,需要平时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理顺思考的逻辑,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主题,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论述。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赵高(时为丞相)势倾人主,老臣皆被黜(降职或罢免)。

尝遇朝会,乃使人献鹿于帝,高指曰:

“此马也。

”二世笑曰:

“丞相误矣,此鹿也。

”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盖高有篡夺之意,故指鹿为马,以验群情之顺逆。

后高使其婿阎乐杀二世于望夷宫,迎立扶苏之子婴。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赵高为什么能够“势倾人主”,群臣又为什么“皆微笑而不敢扬声”?

请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和特点,兼从其他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是以皇权为核心,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在中央官制中,丞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百官之首”,有机会接触到一切军国机密,这为赵高专权擅政、“势倾人主”提供了条件;

还因为秦二世的无能,赵高个人的奸诈、专横、残酷,等等;

在此种情势下,赵高指鹿为马,群臣明哲保身,自然“皆微笑而不敢扬声”了;

从这个故事中还可以发现: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从确立伊始,就充分暴露出它的弊端。

【解析】

【详解】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特点,同时要明确注意赵高的身份。

中央集权制度刚刚创立的秦朝,作为丞相的赵高拥有很大权力。

加之赵高是皇帝的宠臣,为人奸诈、专横,其能“势倾人主”就很容易理解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表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的党员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

阅读上面统计表,从中提取与中国革命相关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信息一:

工人所占比例下降,农民所占比例上升。

说明:

革命道路发生了变化。

即由城市中心道路变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信息二:

党员的成分多样化到工农联盟为主体。

国共关系发生变化。

及由国共第一次合作时的不同阶级联合的政党到国共合作失败后的工农联盟的政党。

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928-1930年工人所占比例逐年下降,而农民所占比例上升,可结合所学从中国革命道路的转变进行回答;

从1927年4月中共五大的成分组成到1928-1930年以工农为主体结合所学从国共关系的演变进行分析阐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61—1929年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阅读上表,根据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口号”,拟定出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

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

阐述: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更多的国人走上救亡之路。

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利用西方科技来挽救统治危机;

19世纪末,面对列强瓜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实业救国”的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自上而下的改良之路,戊戌变法运动兴起;

晚清政府以新政为口号,掀起了立宪运动;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综上所述,晚清时期,面对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不同阶层的国人走上了不同的救国道路。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的评分标准)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体西用、变法自强、实业救国、预备立宪”可以归纳出论点是晚清时期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思潮呈现多样性,关于这一观点的阐述需要结合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过及背景进行分析,如关键点:

晚清时期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主要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主题是民族救亡。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者当先明下列诸理念:

(1)像国防新论这类的书籍,应该列为每一个国民必读的常识课本。

(2)国民是民国的主人,要使国家现代化,必先使国民现代化。

要使国民成为现代的国民,应先使全体国民多知道一些军事常识。

(3)现代战争是集合国家整体力量的总体战,关于中国国防的建设,当然是以适应总体战的要求为目标。

(4)理想的国防建设,是除了建军之外,再把社会上各种组织做到理想的境地。

——摘编自杨杰《国防新论》(1942年5月)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观点:

国家现代化,必先使国民现代化。

评析:

20世纪初,随着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发起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但是北洋军阀和蒋介石集团相继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新工具,他们对内专制独裁,彼此攻伐不断,镇压进步力量,对外出卖国家主权,严重阻碍社会进步。

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展开局部抗战。

七七事变后,国共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推行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发动人民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中共逐渐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杨杰的《国防新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撰写的。

可见,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推进,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条件。

结论:

国民意识的提高、国民素质的增强是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示例二

现代战争属于总体战。

国家之间的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抗,更是国家整体实力的竞争。

17世纪的三次英荷战争就是明证。

当时荷兰海外贸易发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商业霸主,但国内手工业发展不及英国。

英国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则日益繁荣,并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

结果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挑起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荷兰海外殖民地,逐步确立世界商业霸主地位。

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期间,虽然日强中弱,但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协调立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国民政府把国内经济纳入战时体制,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抵抗日本侵略。

最终中国打败日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战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根据“国民是民国的主人,要使国家现代化,必先使国民现代化。

”可得出观点:

结合1942年5月杨杰编著《国防新论》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20世纪初,随着西方的侵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推动近代中国民族民主意识觉醒,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再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杨杰的《国防新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撰写的,说明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不断觉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代化)提供了条件。

最后,总结升华: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动机和目的,是以传统的传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来表现他长期郁积于心底的“孤愤”之情,是对当时社会的抗争,也是为重振文言小说所作的抗争。

《聊斋志异》中很多篇末缀以“异史氏曰”,议论横生,表面看是仿“太史公曰”的写作方法,究其底里,恐怕还是把自己的小说当“史”来看待,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说家的。

附: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汉族。

出身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

《聊斋志异》距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和唐代传奇的兴盛已千年之久,可谓“起文言小说千年之衰”。

文学作为作家对于生活评价性的反映,必然要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心理。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利用你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理解谈谈蒲松龄的创作情怀。

【答案】一、说明文学与史学的关系(言之成理即可)

二、蒲松龄的“孤愤”之情一方面源于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吏治腐败、文化专制、民族压迫、经济残破、民生疾苦等恶劣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又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

蒲松龄重振文言小说的抱负与使命意识。

蒲松龄个人不得志使他作品更具忧民情怀,表面看怪诞不经的作品却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设问开放,对文学欣赏要求较高,体现了文史不分家的特点,注意要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可以从文学与史学的关系来论证。

也可以从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和蒲松龄的个人遭遇来揭示蒲松龄的创作情怀。

考点: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时代特色明清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