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9060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防护与急救消防泄漏应急处理措施Word文件下载.docx

室外可用雾状水流驱散蒸气,尤其是要对液体蒸气积聚处要认真驱散;

室内则应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也可用雾状水驱散,对地下沟、槽、井等处应采取措施驱散蒸气,以彻底消除险情。

【举例】

(1)丙酮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容易激动。

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口服后,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

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

长期高浓度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高浓度接触时,戴防护手套。

[避免接触的条件]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安全卫生标准]

中国MAC:

400mg/m3苏联MAC:

200mg/m3美国TWA:

OSHA1000ppm,2380mg/m3;

ACGIH750ppm,1780mg/m3美国STEL:

ACGIH1000ppm,2380mg/m3 

2.储运与泄漏处理[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仓温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2)甲硫醚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 

本品对眼睛稍有刺激作用,遇酸发生有毒气体,遇水发生有毒易燃气体。

食入[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误服者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口罩。

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静电工作服。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

工作后,淋浴更衣。

中 

国 

MAC:

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

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

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

未制订标准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

切断火源。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喷水雾可减少蒸发。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运至空旷的地方掩埋、蒸发、或焚烧。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撒湿冰或冰水冷却,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6.2.5.2易燃固体

(1)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氧化剂及酸类(特别是氧化性酸类)。

不可与其他危险化学品混放。

(2)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拖、拉、摔、撞,保持包装完好。

(3)有些品种如硝化棉制品等,平时应注意通风散热,防止受潮发霉,并应注意储存期限;

储存期较长时(如一年),应拆箱检查有无发热发霉变质现象,如有则应及时处理。

(4)对含水分或乙醇作稳定剂的硝化棉等应经常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发现损坏要及时修理;

要经常检查稳定剂存在情况,必要时添加稳定剂,润滑必须均匀。

(5)在储存中,对不同品种的事故应区别对待。

如发现赤磷冒烟,应立即将冒烟的赤磷抢救出仓库,用黄沙、干粉等扑灭。

因赤磷从冒烟到起火燃烧有一段时间,可以来得及抢救。

但如发现散装装硫磺冒烟则应及时用水扑救。

而镁、铝等金属粉末燃烧,只能用干砂、干粉灭火。

严禁用水、酸碱灭火剂、泡沫灭火剂以及二氧化碳。

(6)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船员室、机舱、电源、火源、热源等部位,通风筒应有防火星的装置。

【举例】多聚甲醛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 

本品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引起鼻炎、咽喉炎、肺炎和肺水肿。

对呼吸道有致敏作用。

眼直接接触可致灼伤。

对皮肤有刺激性,引起皮肤红肿。

口服强烈刺激消化道,引起口腔炎、咽喉炎、胃炎、剧烈胃痛、昏迷。

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引起干燥、皲裂、脱屑。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佩带防尘口罩。

必要时佩带防毒面具。

戴安全防护眼镜。

穿相应的防护服。

戴防护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未制定标准苏联MAC:

未制定标准美国TWA:

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

未制定标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如果大量泄漏,用水打湿然后收容回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6.2.5.3自燃物品

(1)储存和运输自燃物品种类不多,由于其分子组成、结构不同,发生自燃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物资的安全,有关储运方面的要求。

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①入库验收时,应特别注意包装必须完整密封;

②储存处应通风、阴凉、干燥,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③应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质和要求,分别选择适当地点,专库储存,严禁与其他危险化学品混储混运;

即使少量亦应与酸类、氧化剂、金属粉末、易燃易爆物品等隔离存放;

④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不得撞击、翻滚、倾倒,防止包装容器损坏。

黄磷在储运时应始终浸没在水中;

而忌水的三乙基铝等包装必须严密,不得受潮;

⑤应结合自燃物品的不同特性和季节气候,经常检查库内及垛间有无异状及异味,包装有无渗漏、破损;

⑥运输时应按照各种的性质区别对待。

船舶装载时,配装位置应远离机舱、热源、火源、电源等部位,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三乙基铝、铝铁熔剂严禁配装在甲板中,铁桶包装的自燃物品(黄磷除外)与铁器部位及每层之间应用木板等衬垫牢固,防止摩擦、移动。

(2)紧急措施/易燃固体、自燃物品①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迅速撤离疏散;

将着火源周围的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搬移至安全区域,远离灾区,避免扩大人员伤亡和受灾范围。

②一些能升华的易燃固体(如2,4-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奈、奈等)受热后能产生易燃蒸气。

火灾时应用雾状水、泡沫扑救,切断火势蔓延途径。

但要注意,明火扑灭后,因受热后升华的易燃蒸气能在不知不觉中飘逸,能在上层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尤其是在室内,易发生爆燃。

因此,扑救此类物品火灾时,应不时地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用水浇灭燃烧区域及其周围的一切火源。

③有些自燃点很低且在空气中能很快氧化升温燃的物品,遇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用低压水或雾状水扑救。

高压直流水冲压能引起自燃物品飞溅,导致灾害扩大。

自燃物品熔融液体流淌时应用泥土、砂袋等筑堤拦截,并用雾状水冷却,对冷却后已固化的自燃物品,应用钳子钳入贮水容器中。

来不及钳时可先用砂土掩盖,但应作好标记,等火势扑灭后,再逐步集中到储水容器中。

④少数易燃固体和自燃物质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如三硫化二磷、铝粉、烷基铅、保险粉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处理。

宜选用干砂和不用压力喷射的干粉扑救。

⑤抢救搬移出来的易燃固体、自燃物质要注意防火降温、防水散流等措施。

6.2.5.4遇湿易燃物品

(1)储存和运输此类物品严禁露天存放,库房必须阴凉、通风、干燥,严防漏水或雨雪浸入。

注意下水道畅通,暴雨或潮汛期间必须保证不进水。

①库房必须远离火种、热源。

附近不得存放盐酸、硝酸等散发酸雾的物品。

包装必须保证严密,不得破损,如有破损,应立即采取措施。

钾、钠等活泼金属绝对不允许露置空气中,必须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容器不得渗漏。

②不得与其他类危险化学品,特别是酸类、氧化剂、含水物质、潮解性物质混储混运。

亦不得与消防方法相抵触的物品同库存放,同车、船运输。

③装卸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不得翻滚、撞击、摩擦、倾倒。

雨雪天如无防雨设备不准作业。

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

④电石桶入库时,要检查容器是否完好,对未充氮的铁桶应放气,发现发热或温度较高则更应放气。

此类物品灭火时严禁用酸碱、泡沫灭火剂;

活泼金属火灾还不得用二氧化碳灭火。

(2)紧急措施遇湿易燃物品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不需要明火,即能自动燃烧或爆炸,如金属钾、钠以及三乙基铝(液态)、碳酸钙(电石)等。

有的遇湿易燃物品与酸反应更加剧烈,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因此,这类物质达到一定数量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这类物品的这一特殊给其火灾时的扑救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遇湿易燃物品火灾,一般采取以下基本方法:

①首先应了解清楚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以便采取相对应的灭火措施。

②在施救、搬移着火的遇湿易燃物品时,应尽可能将遇湿易燃物品与其他非遇湿易物品或易燃易爆物品分开。

如果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将遇湿易燃物品迅速疏散,转移至安全地点。

如遇湿易燃物品较多,一时难以转移,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防水布将遇湿易燃物品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棉被并淋上水。

如果遇湿易燃物品堆放处地势不太高,可在其周围用土筑一道防水堤。

在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对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留有一定的力量监护。

③如果只有极少量(一般50g以内)遇湿易燃物品,则不管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仍可用大量的水或泡沫扑救。

水或泡沫刚接触着火点时,短时间内可能会使火势增大,但少量遇湿易燃物品燃尽后,火势很快就会熄灭或减小。

④如果遇湿易燃物品数量较多,且未与其他物品混存,则绝对禁止用水或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遇湿易燃物品起火应用干粉、二氧化碳扑救,只有金属钾、钠、铝、镁等个别物品用二氧化碳无效。

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和蛭石等进行覆盖。

水泥、沙土是扑救固体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比较容易得到的灭火剂,且效果也比较理想。

⑤对遇湿易燃物品中的粉尘,如镁粉、铅粉等物质的火灾,切忌用有压力的灭火剂进行喷射,这样极易将粉尘吹扬起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6.2.5.5氧化剂

(1)储存和运输①氧化剂应储存于清洁、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暴晒,照明设备要防爆。

②仓库不得漏水,并应防止酸雾浸入。

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混合储存。

③不同品种的氧化剂,应根据其性质及消防方法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库房分类存放以及分类运输,如有机过氧化物不得与无机氧化剂共储混运;

亚硝酸盐类、亚氯酸盐类、次亚氯酸盐类均不得与其他氧化剂混储混运;

过氧化物则应专库存放,专车运输。

④储运过程中,装卸和搬运应轻拿轻放,不得摔碎、滚动,力求避免摩擦、撞击,防止引起爆炸。

对氯酸盐、有机过氧化物等更应特别注意。

⑤运输时应单独装运,不得与酸类、易燃物品、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等同车混装。

⑥仓库储存前后及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清洗。

严防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2)紧急措施氧化剂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释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会燃烧,但能导致可燃物、易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可燃物、易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高温、震动或磨擦都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高温、震动或磨擦极为敏感。

氧化剂和有机氧化物理学从灭火角度讲,既有固体、液体,又有气体。

既不像遇湿易燃物品一概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也不像易燃固体几乎都可用水和泡沫扑救。

有些氧化剂本身虽然不会燃烧,但遇可燃、易燃物品或酸碱却能着火和爆炸。

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二苯甲酰等)本身就能着火、爆炸,危险性特别大,施救时要注意人员的防护措施。

不同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有的可用水(最好是雾状水)和泡沫扑救,有的不能用水和泡沫,有的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

遇到氧化剂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

①迅速查明着火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其他燃烧物的品名、数量、主要危险特性、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能否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扑救。

②尽一切可能将不同类别、品种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品与其他非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品或易燃易爆物品分开、阻断,以便采取相对应的灭火措施。

③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应尽可能切断火势蔓延方向,使着火源孤立起来,限制其燃烧的范围。

如有受伤和被困人员的,应迅速积极抢救。

④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时,应用干粉、水泥、干砂进行覆盖。

用水泥、干砂覆盖时,应先从着火区域四周开始,尤其是从下风处等火势主要蔓延的方向覆盖起,形成孤立火势的隔离带,然后逐步向着火点逼近。

⑤由于大多数氧化剂遇酸类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等。

因此,专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这类物品的单位和场所,应谨慎配备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器,遇到这类物品的火灾时也要慎用。

6.2.5.6毒害品

(1)储存和运输①有毒品必须储存在仓库内,不得露天存放。

应远离明火、热源,库房干燥、通风良好,更换储藏毒品品种时,要将库房清扫干净。

②严禁将有毒品与食品添加剂混储混运。

③有毒品一般不得和其他种类的物品(包括非危险品)共同储运,特别是与酸类及氧化剂应严格分开。

④储存和运输有毒品,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

凡包装破损的不予运输。

⑤搬运有毒品应轻装轻卸,严禁摔碰、翻滚,防止包装容器破损,并应禁止肩扛、背负。

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禁止徒手接触有毒品),必要时戴防毒面具。

操作中严禁饮食、吸烟。

作业后应洗澡、更衣。

装卸机械工具应按规定负载量适当降低。

⑥装运时有毒品的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他物品。

⑦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易燃性的有毒品还应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

卸货时,船边应挂安全网加帆布,防止货物落水污染水源。

⑧应注意根据有毒品的性质采取不同的消防方法。

例如氧化钠、氧化钾等氧化物失火时,绝对不可使用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等灭火剂。

(2)紧急措施毒害品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

毒害品主要是经口吸入蒸气或通过皮肤接触引起人体中毒的,如无机毒品有氰氧化钠(山奈)、三氧化二砷(砒霜);

有机毒品有硫酸二甲酯、四乙基铅等。

有些毒害品本身能着火,还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有的本身并有能着火,但与其他可燃、易燃物品接触后能着火。

这类物品发生火灾时通常扑救不是很困难,但着火后或与其他可燃、易燃物品接触着火后,甚至爆炸后,会产生毒害气体。

因此,特别需要注意人体的防护措施。

遇到毒害品火灾,一般应采取以下基本方法:

①毒害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事故。

施救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投入寻找、抢救受伤或被困人员,并采取清水冲洗、漱洗、隔开、医治等措施。

严格禁止其他人员擅自进入灾区,避免人员中毒、伤亡和受灾范围的扩大。

同时,积极控制毒害品燃烧和蔓延的范围。

②施救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采取全身防护,对有特殊要求的毒害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

为了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③积极限制毒害品燃烧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严格避免毒害品溅出和毒害产生而造成灾害区域扩大。

④遇到毒害品容器泄漏,要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用水泥、泥土、砂袋等材料进行筑堤拦截,或收集、或稀释,将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严禁泄漏的容器应及时采取堵漏、严控等有效措施。

⑤毒害品的灭火施救,应多采用雾状水、干粉、沙土等,慎用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严禁使用酸碱一类灭火器灭火。

⑥严格做好现场监护工作,灭火中和灭火完毕都要认真检查,以防疏漏。

(1)邻甲酚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 

2-甲酚能通过破损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

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

急性中毒:

引起肌肉无力、胃肠道症状、中枢神经抑制、虚脱、体温下降和昏迷,并可引起肺水肿和肝、肾、胰等脏器损害,最终发生呼吸衰竭。

可引起消化道功能障碍,肝、肾损害和皮疹。

吸入、食入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

3)抹擦。

然后用水彻底冲洗。

或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清醒时立即给饮植物油15~30ml。

催吐,尽快彻底洗胃。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光照、接触空气。

工作后,彻底清洗。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

OSHA5ppm[皮]美国STEL: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避免光照。

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

不可混储混运。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尽可能采用隔离式操作。

(2)间甲酚1.人体危害与防护[健康危害] 

3-甲酚能通过破损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吸收。

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急性中毒: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