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8409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人教版化学《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发生改变D.利于氢能源的经济推广

8.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9.以科学原理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

A.铵盐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所以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

B.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C.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0.

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0分)

11.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飞机制造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

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2)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的方法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铁制品生锈是由于铁制品同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接触而锈蚀。

(3)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溶液。

对滤渣和滤液分析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①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有Cu

②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

③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溶液中一定含有Zn(NO3)2、Cu(NO3)2一定不含有AgNO3

④若向滤渣中演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Ag 

NO3、Cu(NO3)2

12.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收集某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你认为CO2能否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若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CO2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未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若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同时检验二氧化碳。

若气流按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b→h→i→______→______→j(选填小写字母)

13.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固体,这些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u2O+H2SO4=CuSO4+Cu+H2O

 

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

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

红色固体只有Cu2O

假设三:

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

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则假设______成立;

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能否支持假设三?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2)现将3克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后的溶液过滤,称得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克,则原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______.

14.某工厂废气中可能含有CO、C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废气成分,同学们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1)①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将气体A通入浓NaOH溶液以除去CO2,其目的是______

(3)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原废气中一定含有的气体是______

(5)应将气体D进行如下处理(填序号)______

A.将气体D充分燃烧 

B.将气体D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将气体D收集后再处理。

15.假期,王霞同学在家中与妈妈做面包,发现妈妈揉面粉时在面粉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做出的面包疏松多孔,口感很好。

她很感兴趣想探究这种“神奇粉末”的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对市场上相关产品进行调查,王霞发现了如图所示的三种商品,

商品

成分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有机酸

其中,发酵粉与水混合后,产生大量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

______。

王霞妈妈告诉她所用的白色粉末就是以上三种商品中的一种。

(1)

【设计实验】王霞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发现白色粉末溶解,无其他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是:

 

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有无色气体产生,王霞认为白色粉末是纯碱。

(2)

【实验反思】小明同学认为王霞同学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白色粉末是纯碱,你若认为小明说法有道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能得出结论的原因 

为了得到鉴别纯碱和小苏打的正确方法王霞继续查找资料,发现它们有下列的性质

性质

溶解性

20℃时溶解度21.6g

20℃时溶解度9.8g

加热

不分解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上面信息,检验白色粉末的方法之一是:

20℃时,在100克水中加入12克该白色粉末,充分溶解后,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为______,否则为______。

(3)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王霞同学还发现纯碱不是碱,是由于其水溶液显碱性而得名。

现要验证纯碱溶液是否显碱性,请写出用pH试纸来测其pH值的操作过程​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6.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共制取氢气______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详解

1.【答案】C

【详解】

解:

A、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水铸锅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晒盐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是向上排空气法,所示装置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且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A、根据氢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结合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D

A、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用做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使人皮肤肿痛,为了减轻人的痒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肥皂水或小苏打水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中含有少量的甲醇,故选项说法错误.

D.

A、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B、根据碳酸氢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使人皮肤肿痛,为了减轻人的痒痛,可以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D、根据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碳酸氢钠的用途以及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答案】C

A、由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可知,第一层排满应排2个电子,所以x=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2,表示原子序数为32;

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2,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锗元素的部分信息图,无法获取锗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锗原子的中子数为:

73-32=41,故选项说法正确.

C.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5.【答案】A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故选A.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新化学婴儿”.其特点有: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本题主要考查绿色化学的定义和核心,难度不大.

6.【答案】C

A.从宏观上看: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错误;

B.从微观上看:

银杏酸是由银杏酸分子构成的,每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银杏酸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22):

(1×

34)=132:

17,故错误。

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D

A、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A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反应前后催化剂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

D、利用该反应制取氢气,利于氢能源的经济推广,故D正确。

D。

A、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判断;

B、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

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D、根据氢能源利用的意义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粒的观点和模型图的应用,了解微粒的构成和模型图的意义是解答该类题的关键。

8.【答案】B

根据“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图框,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

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则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

而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NaNO3.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硝酸钙,而此时必选存在氢氧根离子才能对应沉淀。

由于存在氢氧化钠和氯化铜,所以溶液A一定存在一定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进而后面实验对氯离子的检验没有意义,因为无法确定原固体中含有氯化钠。

B。

根据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

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等知识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9.【答案】A

A、碳酸氢铵属于铵盐,氢氧化钠属于碱类,则碳酸氢铵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氨气,故本选项正确;

B、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但是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例如:

铵根离子虽然不是金属离子,但带正电荷,相等于金属离子,把这类盐叫做铵盐,故本选项错误;

C、有些含碳化合物在组成和性质上与无机物相似,化学上常把这些物质看作是无机物,如CaCO3CO2等;

故本选项错误;

D、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但是它属于盐类,故本选项错误.

A.

A、根据铵盐和碱的概念进行分析;

B、可以举出反例:

铵盐中没有金属离子;

C、有些含碳化合物在组成和性质上与无机物相似,化学上常把这些物质看作是无机物;

D、运用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分析.

举出与判断相反的事例以说明判断是错误的,这是分析所做判断正误的一种较为简便可行的方法.

10.【答案】C

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故B错误;

C、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所以将35g硝酸钾晶体放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00%=39.0%,故C正确;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解度增大,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金属材料;

Fe2O3+3CO

2Fe+3CO2;

水;

②④

(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填:

金属材料;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氧气和水接触发生锈蚀;

炼铁的原理是在温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生成了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是:

(3)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

锌>铜>银,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铜粉,锌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生成银和硝酸锌;

若锌不足,则铜继续参与反应,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

①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一定没有锌,故错误;

②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也就是硝酸锌,说明锌足量(或过量),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故正确;

③若滤渣中只含有一种金属,则溶液中一定含有Zn(NO3)2、Cu(NO3)2,可能含有AgNO3,故错误;

④若向滤渣中演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故正确。

②④。

(1)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以及炼铁的原理分析;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2.【答案】不易溶于水 

CaCO3+2HCl=CaCl2+H2O+CO2↑ 

不能 

使用的是浓盐酸 

c

(1)A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所以A装置收集某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不易溶于水;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E;

(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CO2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用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将制得的CO2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未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使用的是浓盐酸;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气流按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b→h→i→d→c→j。

故答案为:

(1)不易溶于水;

(2)E;

(3)CaCO3+2HCl=CaCl2+H2O+CO2↑,不能,浓使用的是浓盐酸;

(4)d,c。

(1)根据A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排水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3.【答案】一;

不能;

Cu和Cu2O

(1)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无明显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不含有氧化亚铜,假设一成立.

一.

若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仍有红色固体,不能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铜,因为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也能够生成铜.

不能.

(2)假设3克红色固体中只含有氧化亚铜,设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铜的质量为X,

Cu2O+H2SO4═CuSO4+Cu+H2O

144 

64

3g 

X

=

X=1.3g,

由计算可知,假设不成立,所以原红色固体中含有铜和氧化亚铜.

Cu和Cu2O.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物质的组成情况;

通过计算可以判断原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计算时,可以假设3克红色固体是氧化亚铜,计算生成铜的质量,再和烘干后的滤渣质量为1.4克相比较,便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CO2+Ca(OH)2=CaCO3↓+H2O 

以防干扰后面的实验 

CuO+CO

Cu+CO2 

CO 

C

废气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存在;

若存在,利用氢氧化钠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以防干扰后面验证是否含有CO,因为CO还原氧化铜后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CO还原氧化铜后有CO2气体生成,CO还原氧化铜后的尾气CO有毒,不能直接排放于空气中,以防污染空气。

(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其反应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2)将气体A通入浓NaOH溶液以除去CO2,其目的是以防干扰后面的实验;

以防干扰后面的实验;

(3)若③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反应②中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实验混合气体中含有CO,则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CO

Cu+CO2。

Cu+CO2;

(4)由

(1)、

(2)、(3)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气体。

CO;

(5)气体D是CO,有毒,需要将气体D收集后再处理。

若存在,利用氢氧化钠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以防干扰后面验证是否含有CO,因为CO还原氧化铜后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5.【答案】【查阅资料】CO2;

(1)此粉末不是快速发酵粉;

食醋;

(2)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