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7937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榜样启动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

10不高兴的

11充满活力的

12紧张的

13平静的

14轻松的

15厌倦的

16积极活跃的

2.在“2.1.4实验程序”和“3.1.4实验程序”中还是有必要说明随机分配的6组或4组被试参加实验的顺序安排问题。

接受专家的意见。

随机实现的方式是为所有研究参与者编号,通过Excel产生随机数列的方式,将他们完全随机分配到各个区组。

每次只有1人完成实验。

考虑到行文的流畅性,这部分内容在2.1.2和3.1.2中加入,请见文章红字部分。

3.“3.3讨论”的内容是“结果分析”,而不是讨论。

接受专家意见。

我们规范并统一文章的用语。

将“2.3讨论”和“3.3讨论”统一改为结果分析。

这样可以与文章“4综合讨论”有明确的区分。

修改部分请见文章红字。

4、该文摘要和“5研究结论”中都提到“损耗状态(损耗和非损耗)”,而“2.1.1实验设计”和“3.1.1实验设计”中又出现“损耗水平包括损耗组和非损耗组”,请问:

损耗状态和损耗水平是同一概念吗?

接受专家意见。

行文中用损耗状态和损耗水平是统一概念,用水平时是为了对应自变量水平这一概念,但可能这样使用概念,亦造成读者的混淆。

谢谢专家指出了该处的混淆之处,我们将全文统一使用“损耗状态”,修改部分请见原文红字部分。

5、关于“5研究结论”,还是应该说明“本研究被试选取了足球和篮球专项男大学生运动员”这样的信息,而不是在“研究局限”中指出这个问题。

我们在研究局限中进行了相应修改,请见文章红字部分。

TheInfluenceofExemplarPriminginOvercomingEgoDepletioninCollegeAthletes

摘要:

检验名人榜样和身边榜样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

60名男性足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实验一。

通过观看视频控制注意诱发自我损耗,然后阅读榜样文本产生启动效应,最后完成迷宫任务。

40名男性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实验二。

通过观看视频控制注意诱发自我损耗,然后填写《自我控制检查表》促使研究参与者回忆身边榜样的自控能力产生启动效应,最后完成Stroop任务。

实验一发现,运动领域榜样文本和非运动领域榜样文本启动下,损耗组与非损耗组的坚持时间不存在差异;

中性文本下,损耗组的坚持时间显著短于非损耗组;

实验二发现,损耗条件下,回忆身边自我控制好者的研究参与者比回忆身边外向性格者的研究参与者在Stroop任务上的不匹配正确数表现更好。

来自运动领域和来自非运动领域的名人榜样都可以对自我损耗起到补偿作用,且补偿效果不随榜样的社会类属(运动领域和非运动领域)及损耗状态(损耗和非损耗)而改变;

身边榜样可以补偿大学生运动员的自我损耗效应。

关键词:

启动;

自我损耗;

社会比较;

自我评价维护模型

Abstract:

Thisresearchwasaimedattestingthehypothesisthatexemplarprimingcouldovercomeego-depletion.Thisresearchwassupposedtoprovideanavailablewaytocopewiththenegativeeffectofego-depletion.Sixtymalefootballcollegeathletescompletedtheexperimentone.Partofparticipantswatchedavideowhilecontrolledtheirattention.Thentheyreadatextofexemplartoinduceprimingeffect.Lasttheycompletedthelabyrinthtask.Fortymalebasketballcollegeathletescompletedtheexperimenttwo.Partofparticipantswatchedavideowhilecontrolledtheirattention.Thentheyfilledinself-controlchecklist,whichforcedtheparticipantstorecallexemplarofsurroundingfigures’self-controltoinduceprimingeffect.LasttheycompletedtheStrooptask.Itwasfoundinexperimentonethatundertheconditionofexemplarpriminginsportfieldandinnon-sportfield,therewasnodifferenceontimebetweenego-depletiongroupandcontrolgroup;

undertheconditionofnoexemplarpriming,thetimeofego-depletiongroupwaslongerthancontrolgroup.Itwasfoundinexperimenttwothatthegroupwhorecalledtheexemplarofgoodself-controlwasbetterthanthoserecalledextroversiononnon-matchreactiontime.Exemplaroffamousfiguresprimingcancounteractego-depletionnomatterwheretheexemplarcamefrom.Theeffectsdidnotdependonthevarietiesofsocialcategoryofexemplar(sportfieldornot)andthestateofego-depletion(depleteornot).Exemplarofsurroundingfiguresprimingcancounteractego-depletion.

Keywords:

priming;

ego-depletion;

socialcomparison;

self-evaluationmaintenancemodel

1问题提出

自我控制(self-control)指个体改变、调节或克制其冲动、欲望和习惯性反应的能力[1],即当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冲突,或当人们为了达到更大利益的长期目标时,个体克制自己追求长期结果的一种能力。

激烈的竞技比赛中,运动员为了获得成功,会克制自己的一些消极想法、紧张情绪或习惯性技术动作。

他们在自我控制的同时,也不得不为每一次控制付出代价,产生自我损耗(ego-depletion),其结果往往与预期相反。

Baumeister等采用两任务范式在实验室中验证了自我损耗现象的存在,并提出了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2],即人类的自我控制是一种有限资源,一旦使用,个体其它自我控制所倚赖的资源就会减少,比较难达到既定的自我控制表现标准,发生自我损耗,损耗的发生会导致其后的调节失败或降低。

董蕊和张力为[3]在运动员群体中同样发现了自我损耗现象,并发现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强于普通人,验证了新研制的比赛录像干扰任务是诱发运动员自我损耗效应的有效手段。

自我损耗的实验室研究多采用两任务范式。

实验者将研究参与者随机分配到损耗组和非损耗组,要求其完成两个连续进行的任务1和任务2,损耗组在任务1中损耗自我资源,非损耗组不损耗自我资源,紧接着测量两组在任务2上的作业表现。

普遍的结果是损耗组由于在前一个任务上消耗了自我资源,导致其在随后的任务中资源不足,表现下降[3]。

任务2作为测量自我损耗的因变量工具,除需要自我控制的卷入,还需要具有敏感性。

实验室常见的任务包括生理耐力任务[4]、问题解决任务、注意和警戒任务等。

测量指标包括坚持时间、尝试次数和错误率等。

问题解决任务主要包括组词任务[2,5]和几何图形描摹难题[2]等。

通常来讲,这些任务是不可解的(研究参与者不知情),因为这样可以测量个体面对失败时的坚持性。

其假设是当个体在不断遭受挫折和沮丧的情况下,需要克服想放弃的自然倾向,做出很大的自我控制以努力保持尝试任务的状态。

低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应该比那些高自我控制能力的个体更早的放弃任务。

现有研究多以30分钟为最高限[2,6,7],如果超过30分钟研究参与者仍坚持解题,实验者强制停止。

注意和警戒任务包括持续性操作任务[8]、持续性操作表现任务[8]和Stroop任务[9]。

Stroop任务要求参与者抑制读词的自然反应倾向,而对字体的颜色进行命名。

Stroop任务的成功表现需要个体打断自动化的习惯性反应,其主要考察的是个体选择性抑制无关刺激与冲突控制的能力,因此需要自我控制的参与。

有观点认为自我控制有限资源和注意有限资源类似,两者都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和恒定性。

Converse和DeShon[10]对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

他们认为:

自我资源1)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注意,而是一种用于认知、情绪、行为管理的能量;

2)它一经使用就会被消耗,导致在随后自我控制行为上所需能量的减少,而注意资源的消耗并不一定减少后续任务加工所需的资源。

自我控制有限资源与传统的认知加工有限资源的观点均强调人的认知加工能力的有限性,但前者强调个体在相继时间段内可利用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

后者则强调在瞬时内个体的认知加工能力受有限的认知资源的限制。

其次,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认为,自我损耗是否出现关键取决于完成任务时是否需要个体进行自我控制,而不受任务本身难易程度的影响;

而认知加工有限资源观点认为,加工任务的难易程度影响该任务所需的认知资源数量,任务越困难,加工活动需要的认知资源越多,反之亦然[11]。

因此,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将自我比喻为一种能量,而并非将自我看作是传统的计算机隐喻的认知加工。

两任务范式中任务1和任务2常常采用不同的任务形式,研究涉及饮食控制[12]、印象管理[13]、种族偏见[14]、智力表现[15]、说服[16]、助人行为[17]、攻击性[18]和理性消费[19]等多个领域,说明了自我损耗效应的普遍性。

早期自我损耗的研究多集中于验证该现象的广泛存在,近几年开始关注损耗的克服方法及补偿效果。

目前实验室研究发现,休息或放松[20]、补充葡萄糖[21]、诱发积极情绪[22]、产生执行意图[7]、榜样启动[23]、肯定自我价值[24]等方法可以克服损耗效应。

然而,关于运动员自我损耗的克服研究目前还不多见。

Martijn等[23]以一位奥运会冠军为榜样的研究发现,榜样启动应随大学生研究参与者的损耗状态而定,当个体处于未损耗状态时,即自我资源充足时,发生对比效应;

当个体处于损耗状态时,即自我资源少时,发生同化效应,即榜样启动的效果随自我损耗的状态发生变化。

然而,在该项研究中,研究参与者为大学生群体,榜样为奥运冠军(运动员群体),二者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socialcategory)。

根据自我评价维护模型(SEM,self-evaluationmaintenancemodel),与他人比较是否影响自我,取决于他人与自己的相似程度。

比较目标是否导致同化或对比效应的一个决定因素是自我相关的比较维度是否重要。

当相关的维度是不重要的,同化效应可能发生;

当相关的维度是重要的,那么对比效应可能发生。

在运动领域的比赛训练中,常常可以看到教练员拿一些奥运冠军或其他领域的成功名人作为榜样激励运动员。

运动员面对与其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名人榜样时,是否都可起到补偿损耗的效果?

针对不同的自我控制状态,应采用什么样的榜样类型?

此外,Martijn等研究中的任务2为身体耐力任务,榜样启动对问题解决任务、注意和警戒任务是否也可以起到补偿效果?

VanDellen[25]证实了回忆身边自我控制好或差者的个体,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增强或减弱,他认为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他人)的影响。

那么,个体在自我损耗的状态下,通过回忆身边榜样的自控表现,是否可以激活关系图式,并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对自我损耗进行补偿?

本研究欲在Martijn等及VanDellen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名人榜样和身边榜样对于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

2实验一名人榜样对自我损耗的补偿

检验名人榜样的社会类属和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补偿的关系。

根据Martijn等的研究结果,奥运冠军榜样启动可以补偿大学生的自我损耗和SEM模型的他人与自己的相似程度决定是否影响自我,提出研究假设:

第一,运动领域的榜样启动可以补偿大学生运动员的自我损耗,补偿效果随个体的损耗状态而发生变化;

第二,非运动领域的榜样启动可以补偿大学生运动员的自我损耗,补偿效果不随个体的损耗状态发生改变。

2.1实验方法

2.1.1实验设计

3组间设计,自变量为损耗状态和启动文本,损耗状态包括损耗组和非损耗组,启动文本包括运动领域、非运动领域和中性文本;

因变量为研究参与者在不可解迷宫任务上的坚持时间(单位:

分钟min)。

2.1.2研究对象

方便取样,选取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足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60名,全部为男性。

运动等级均为国家二级以上,其中国家一级5名。

年龄M=21.217岁,SD=1.090岁;

运动年限M=8.100年,SD=3.029年。

将研究参与者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人。

实验地点在北京体育大学,实验室固定。

实验在白天进行,为所有研究参与者编号,通过Excel产生随机数列的方式,将他们完全随机分配到各个区组,每次只有1名研究参与者完成实验,每次持续时间约为45分钟。

2.1.3实验材料

1、比赛录像干扰视频[3]

2、自我控制操控检查表,包括两个题目:

1)你认为整个任务完成起来的难度是多大?

(7点计分,1代表非常容易,7代表非常困难);

2)你认为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付出多大努力?

(5点计分,1代表不需要,5代表非常努力)

3、简式心境内省量表(BMIS),该量表为单维度量表,包含16个条目,对这16个条目在“完全没有”、“没有”、“有一点”、“完全如此”4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当前心境的描述,分别记为1、2、3、4。

其中条目3、4、7、8、9、10、12和15为反向计分。

孙拥军[8]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内部一致性信度为.948,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构。

4、榜样启动文本。

正式实验前选取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07级大学生运动员142名进行调查,要求他们写出运动员群体和非运动员群体的中国名人各一名,此人具有顽强的毅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战胜挫折和困难获得成功。

结果发现,运动领域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

刘翔、邓亚萍、姚明;

非运动领域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

李嘉诚、马云、成龙。

考虑到材料选择的方便性和刘翔近期的公众形象(2008年北京奥运会弃赛),最终选取了排名第二位的邓亚萍和马云作为榜样人物。

运动领域文本描写了邓亚萍刻苦训练并取得成功的事迹;

非运动领域文本描写了马云战胜困难取得事业成功的事迹;

中性文本是一段关于故宫的描述。

每篇文本约500字。

为掩盖实验意图,研究者要求研究参与者找出文本中的5个错别字。

5、迷宫。

通过互联网搜索到难度较大的迷宫图,并用绘图工具将其改为不可解。

为掩盖实验意图,研究者告知研究参与者迷宫可解。

6、迷宫兴趣检查表。

包括两个题目:

1.您对刚才迷宫任务的兴趣有多大?

(7点计分,1代表非常没兴趣,7代表非常有兴趣);

2.您做这个迷宫的意愿有多大?

(7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愿意,7代表非常愿意)。

2.1.4实验程序

首先,由实验者介绍实验,承诺所有结果将严格保密,得到同意后开始实验,实验前休息1分钟。

第一步:

填写基本情况。

第二步:

损耗任务,要求研究参与者观看一段视频。

告知自我损耗组:

“请你认真的看一段视频,视频的左面是一个女性接受采访,视频的右面是一场网球比赛片段,并配有中文解说。

注意,在视频播放的过程中,请你一定不要看网球比赛,也不要听中文解说,把你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视频左面出现的主角的脸上,一旦你的注意力分散了,看了右面的比赛片段,请立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屏幕中主角的脸上,并在纸上打一个√。

”告知非损耗组:

“请你认真的看一段视频。

”视频持续9分钟。

第三步:

填写自我控制操控检查表和心境检查表。

第四步:

榜样启动。

要求研究参与者阅读一篇500字的短文,并在3分钟内找出5个错别字。

指导语如下:

“同学你好!

欢迎你参加本次实验。

请在3分钟内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在这段文章里,有5个错别字,请你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将其找出来(不需要改正),并用圆圈'○'圈出。

第五步:

迷宫任务。

研究者给研究参与者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告知其将要进行一项走迷宫任务,指导语如下:

下面是一幅迷宫游戏图,请按照箭头所指方向(入口)进入迷宫,最后从出口离开迷宫。

在走迷宫的过程中,你可以进行无数次的尝试,你的成绩不由你尝试的次数、时间和是否解决出来而评判。

在你解决之前,如果你想停下来,举手示意实验者即可离开。

”研究参与者开始进行迷宫任务起主试开始计时,迷宫任务的时间上限为30分钟,若30分钟后研究参与者仍没有放弃,主试强制结束任务,坚持时间记为30分钟。

第六步:

填写迷宫兴趣检查表。

第七步:

实验完成,向研究参与者表示谢意,赠送礼品,并解释实验意图。

2.1.5数据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2.2实验结果

2.2.1自我控制操控检查和心境检查

损耗任务的主观难度、努力程度和简式心境量表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1。

表1损耗任务难度和努力程度的平均数和标准差(M±

SD)

损耗状态

难度

努力程度

心境总分

损耗组

4.000±

1.259

3.267±

0.868

40.333±

6.645

非损耗组

2.267±

1.530

2.367±

0.964

47.867±

6.318

以损耗状态和榜样启动文本为自变量,主观难度、努力程度和心境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

损耗状态在主观难度上的主效应显著,F(1,54)=22.368,p=.000,η2=.315,即损耗组(M=4.000,SD=1.259)对于任务的主观难度评定显著难于非损耗组(M=2.267,SD=1.530);

损耗状态在努力程度上的主效应显著,F(1,54)=14.744,p=.000,η2=.270,即损耗组(M=3.267,SD=0.868)比非损耗组(M=2.367,SD=0.964)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损耗状态在心境总分上的主效应显著,F(1,54)=20.077,p=.000,η2=.304,即损耗组(M=40.333,SD=6.645)的心境得分显著低于非损耗组(M=47.867,SD=6.318)。

2.2.2迷宫任务表现

因2名研究参与者的坚持时间为30分钟,故对坚持时间的数据分布进行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检验[26]。

偏度系数α=0.698,峰度系数β=-0.498。

当偏度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峰度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对大多数心理测量的研究目的来说,数据是极好的[27]。

故本研究中坚持时间的数据全部保留。

迷宫兴趣检查表两道题目的相关系数r=.613,p=.000,显著相关。

故用两道题目的平均得分作为迷宫兴趣得分。

选择协变量应遵循两个原则[28]:

第一个是理论原则,即应根据理论需要或前人研究来考虑加入必要的协变量;

第二个是统计原则,即应尽量缩小协变量的数量,使所有协变量之间相互独立,但都与因变量相关。

根据前人研究[4,29],当损耗组和非损耗组的心境状态存在显著差异时,理论上需要考虑将其作为协变量。

本研究中,我们对心境得分和迷宫兴趣这两个潜在协变量与因变量坚持时间进行相关矩阵分析,结果发现:

迷宫兴趣与心境得分显著相关,r=.412,p=.001;

迷宫兴趣和坚持时间显著相关,r=.271,p=.036;

心境得分与坚持时间无显著相关,r=.199,p=.127。

故只将迷宫兴趣作为协变量代入统计分析。

以损耗状态和榜样启动文本为自变量,迷宫兴趣为协变量,迷宫任务的坚持时间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协方差分析。

坚持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见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2迷宫任务坚持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M±

榜样启动文本

坚持时间(min)

运动领域

15.400±

8.235

非运动领域

12.000±

8.273

中性文本

7.400±

2.319

12.700±

6.273

16.800±

7.021

17.200±

8.025

表3迷宫任务坚持时间的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df

MS

F

p

迷宫兴趣

245.476

5.325

.025

150.416

3.263

.077

52.125

1.131

.330

损耗状态*榜样启动文本

195.574

4.242

.020*

注:

*表示p<

.05。

表3显示,损耗状态的主效应不显著,榜样启动文本的主效应不显著,损耗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