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参考资料.doc
《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参考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参考资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参考资料
一、德育管理
1.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德育工作
主要议题:
组建有关德育管理机构,研究、部署学校德育工作,讨论德育工作计划,制订德育工作政策与措施。
参加人员: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
负责人:
校长
工作要求:
每学期初至少1次专题研究,可和其它工作一并研究,会前要编制好德育工作计划,要做好会议记录。
2.学校德育工作大会
主要议题:
总结上学年学校德育工作,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部署下学年德育工作;表彰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奖励文明学生等;交流德育工作经验。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负责人:
校长
工作要求:
每学年末(或学年初)召开一次,也可结合开学典礼、学校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等进行。
要保存好会议的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
3.校园文化氛围
主要内容:
维护好校园环境,用好校园文化长廊、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牌、广播站、电视台、校报校刊等文化宣传阵地,做好班级、宿舍文化建设,形成符合本校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德保处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
在开学初第一周第一天,组织有关队伍(文明督导队,第一期可先由老队员过渡,周五时成立新队伍),安排有关工作。
注重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文化氛围浓厚,文化品味高雅。
4.共建共育
主要内容:
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协调公安、司法、文化、宣传、妇联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联合当地驻军、有关企业组织好军(警)校、企校、村校共建活动。
负责人:
校长、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
工作要求:
根据需要协调有关单位参与学校组织的联席会议,磋商青少年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及开展教育活动。
5、特殊生帮扶
主要内容:
了解后进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剖析原因,帮助特殊学生不断进步。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德保处主任
工作要求:
学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帮扶对象,建立帮扶档案,确定帮扶双方人员,经常开展谈心、咨询、家访等帮扶工作(特别要建立留守儿童、进城外出儿童情况表)。
提倡纪实、教育随笔等形式多样的帮扶工作记录。
每一学年定期举办特殊生帮扶工作经验交流,对教师帮扶效果进行评价。
二、德育队伍建设
6.班主任管理与考核
主要内容:
完善班主任聘任、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管理,引导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德保处主任。
工作要求:
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班主任管理制度,每学期定期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把工作绩效作为评先选优的基本依据。
7.班主任工作会议
主要内容:
布置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学校、班级德育现状,制订整改措施;交流经验;进行班主任工作培训等。
参加人员:
全体班主任、团队干部。
也可根据学校情况分级部召开,可邀请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参加。
负责人:
德保处主任。
工作要求:
每月召开1次,也可根据学校情况间周或每周召开一次。
德育处、政教处要留有会议记录。
每学期二至三次工作培训、经验交流、工作研讨等要留有相关资料,也可结合学校例会进行相关工作。
8.德育科研
主要内容:
分析、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现状,有针对性地围绕德育管理、活动、评价等开展应用性研究。
学习德育工作理论,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指导教师撰写德育论文。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德保处主任
工作要求:
研究确立本校德育工作改革创新的课题,组织人员进行研究、实施。
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做好学科渗透和德育科研工作。
提倡研究编写校本德育教材。
组织参加上级各项德育科研活动(课题、论文撰写)
9.学生常规管理与德育评价
主要内容:
建立、健全学生常规管理制度,组建学生文明督导队,对学生日常行为等进行检查、监督、评价,并作为学生德育评价和班级评价的依据。
(班级和学校大队部)
负责人:
德保处主任,大队辅导员,班主任。
工作要求:
选拔责任心强的学生干部负责检查监督,将检查结果记录在册,定期公布,学期末予以总评,将其作为评定先进班级的主要依据。
按照道德认知、日常行为和班(组)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根据学校情况定期汇总,以书面形式(家校联系卡、家长通知书等)通知家长。
10.评选表彰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集体等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德保处主任。
工作要求:
省市县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先进集体的评选原则上每年一次。
学校要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设置各种特色奖项,并组织评选表彰。
11.选拔与培训学生干部队伍
学生干部会议
主要议题:
总结学生干部队伍工作情况,分析学生干部队伍现状,肯定成绩,查找不足,提出要求,并征求学生干部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意见。
组织学生干部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
参加人员:
团、队、班级学生干部。
负责人:
德保处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
每月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学校情况不定期召开。
要做好会议记录,保存好相关材料。
12.学生代表会议
主要内容:
征求学生对学校和班级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后勤工作、德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意见。
参加人员:
经班级全体同学民主推荐确定,一般每班3-6人(大的学校每班1-2人)。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
原则上每年一次。
要做好会议记录,保存好相关材料。
三、德育活动
13.升降国旗
(1)每日升降国旗
主要内容:
升旗、降旗。
参加人员:
旗手、护旗。
负责人:
德保处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班主任。
工作要求:
每天早晨课前升旗,下午放学前降旗。
实施学生轮流升降旗制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升降国旗,增强教育意义。
(2)国旗下教育
主要内容及程序:
升国旗,奏(唱)国歌;介绍旗手、护旗人员和负责升旗的班级情况;宣读国内外时政要闻、校园一周新闻;表彰奖励优秀学生、先进班级等,颁发流动红旗;国旗下讲话;国旗下宣誓。
学校可根据实际调整升旗仪式的程序和内容。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负责人:
德保处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
每周一早晨上课前进行。
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成人仪式”及大型集体活动中也要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
在升旗仪式上不宜宣布批评和处分学生的意见、决定,不宜宣读课程变更、会议通知等与国旗下教育无关的内容。
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可作为国旗下讲话人员。
政教处(团委)要对国旗下讲话材料进行把关,并负责整理和保存每次升旗仪式的材料。
提倡年终对国旗下讲话材料进行汇编。
14.法制、安全、优秀学生事迹报告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专题教育
主要内容: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邀请公检法人员、校外辅导员、优秀毕业生、英模先进人物等,为学生做专题讲座或事迹报告会。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
工作要求:
法制、安全教育原则上每学期组织一次(可以结合每年3、9月安全教育周),其他教育讲座可根据学校情况安排。
要保存好会议的相关材料。
15.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活动
主要内容:
根据不同节日和纪念日的内容、性质适时确定。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负责人:
德保处处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班主任。
工作要求:
在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期间要组织教育活动。
如学雷锋纪念日、妇女节、清明节、青年节、儿童节、端午节、建党节、建军节、教师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建队节、公民道德宣传日、环保日、助残日、重要历史人物生卒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学校传统纪念日等,以及配合国家有关重大政治事件组织教育活动。
可以是学校集体组织,也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
要保存好相关活动材料。
16.主题教育活动
主要内容:
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的长期的、系列的教育活动。
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德保处处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
结合上级统一部署的重点德育工作或根据学校情况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校级组织活动1-2次。
活动要主题鲜明、形成系列,针对性、实效性强。
主题教育活动要有方案、有过程性材料、有活动评价。
如历史的选择:
计划方案(目的、主题及系列内容、活动时间安排、活动要求,活动参与人员组织者)、过程性材料(活动有关的过程性材料及成果)、总结。
17.社会实践活动
主要内容:
到农村、工厂、社区、大自然、德育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开展参观、调查访问、远足、生产劳动、生活体验、军事训练、公益宣传、志愿服务等活动。
参加人员:
全体学生。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德保处主任,团委书记,大队辅导员。
工作要求:
学校集体组织或以班级、小组(队)为单位组织。
要保证活动时间和效果,每学期一至二次。
要保存好相关活动资料(计划、方案、文字记录及图片)。
18、新生入学训练和军训
四、家校合作
19.家长学校
主要内容:
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家教水平。
组建家长委员会,组织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布置每年一次的有关测评、调研工作。
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学校工作。
加强家校沟通,优化学校办学环境,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负责人:
校长
工作要求:
①发挥好家长委员会作用。
根据学校情况每学年召开1-2次家长委员会例会。
②学校开放日。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一日活动,如听课、评课、活动等,体验学校生活。
每学年组织一次家长、学生评校评教活动,主动倾听家长对学校的意见,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解决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
要保存好开放日活动的相关资料。
③家教咨询。
学校领导、班主任、团队干部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与问题,并组织相关专家对家长进行授课指导。
④学校意见征询。
通过座谈会、信函、家校联系卡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征询家长对学校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意见。
⑤家教知识宣传。
通过专家讲座、印发材料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家教知识。
有条件的学校可研究编写家长学校校本教材。
(保存好相关“七有”资料)
五、班级团队
20、班会
主要内容:
总结、布置班级工作,表扬好人好事,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交流学习、生活的经验体会,组织道德实践活动。
参加人员:
全班学生。
负责人:
班主任,学生干部。
工作要求:
每周一次,每次一节课。
班主任要认真备课,增强班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1.主题班(队)会
主要内容: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学校工作安排,依据重大事件、时事状况、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结合学生实际具体确定主题班(队)会内容。
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
负责人:
班主任(辅导员)、班(队)干部。
工作要求:
原则上每月一次。
学校统一确定教育主题,班主任要有备课教案。
学校要对主题班(队)会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主题班(队)会观摩、评比活动,学校对主题班(队)会材料分专题整理。
22.晨(夕)会
主要内容:
利用上午课前或下午放学前,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安全、卫生、时事政治等日常教育。
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
负责人:
班主任、学生干部。
工作要求:
每天一次,根据情况安排10分钟左右。
提倡建立班级(队)日志,记录晨夕会、班(队)会、班级荣誉和重大事件等内容。
高年级可由学生记录。
23.家长会
主要内容:
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互通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向家长宣传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及学校的要求;宣传家教知识,指导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交流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要求。
参加人员:
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
负责人:
分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教导处主任。
工作要求:
每学期不少于1次。
学校要对家长会提出统一要求。
班主任要认真备会,政教处要对备会内容进行审查把关。
24.家访制度
主要内容:
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家长对学生的看法;征求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共同探讨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参加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