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2666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勘察报告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9〉、《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04:

88);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

98);

〈1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GJ32/TJ109-2010);

〈15〉、《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等。

勘察目的、工作量布置原则及勘察工作方法

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勘察目的是提供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为地基与基础设计及工程施工提供地质依据。

本次详勘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查明建筑物范围内地基土的埋藏分布、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析评价场地地基的稳定性、适宜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及变化幅度以及水质情况,查明地层的渗透性,评价地下水及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评价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

3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本次勘察按此烈度预测地震效应,划分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建筑场地属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4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的成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查明有暗浜、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5查明桩基持力层的埋深、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提供桩基设计参数,预估单桩承载力,评价成桩的可能性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成桩的类型及施工方法等建议;

6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性特征;

7提供基坑开挖支护所需的设计参数,评价推荐合理的基坑支护、地下水处理方案,并对基坑围护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工作量布置原则

(1)、勘探点平面布置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结合建筑物的平面特征及本地区地质特点,确定本次勘察平面布置如下:

(A)拟建建筑物详细勘察阶段勘探点按建筑物轮廓线、边线及角点综合考虑线性进行布置,勘探点间距均<

(B)拟建场地共布置勘探点41个,其中机钻孔14个,双桥静力触探孔27个,数字前前缀C为单桥静力触探孔,前缀J为钻机钻孔,(见勘探点性质一览表)。

(C)波速测试、水文量测及取水试样均在相应钻孔中进行,为进一步查明场地上部软土及持力层地层变化情况,加密布置了26个勘探孔(双桥静探孔),以数字前缀B表示,布置了14个小口径麻花钻,以数字前缀S表示。

(2)、勘探点深度

依据拟建场地土层及拟建物特点,确定场地勘探孔深度如下:

1、影院、创意文慧的勘探孔~,商业及地库的勘探孔孔深为~;

2、加密勘探孔孔深(B*)~,以揭露持力层分布变化情况为主;

小口径麻花钻为查明淤泥质土层分布情况为主,一般孔深为~。

勘察工作手段

针对本工程特点,本次勘察主要采用钻探取土及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及标准贯入试验等综合勘察技术手段。

、钻探

(1)、现场钻探由1台SH-30型钻机完成。

钻机定位要求准确,孔位误差控制在内。

(2)、所有钻孔均采用套管隔断上部松散土层,以保证取样和原位测试的质量。

勘探孔采用螺纹钻回旋钻进。

开孔直径为150mm,终孔直径为110mm;

由于场地内钻探深度范围内有粉土、粉砂的存在,为保证钻进的顺利进行,以及保证取土质量和满足标准贯入试验的要求,采用泥浆护壁钻进工艺,施工完毕采取抛粘土球封孔措施。

(3)、回次进尺最大控制在~,以满足分层鉴别描述的要求。

严格控制取样与原位测试间距。

(4)、严格执行现场编录制度,严禁追记。

现场施工中,密切关注钻进情况,并作记录,发现异常分析原因,并立即提钻取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采样及原位测试

(1)采样

为减少扰动并保证各试验项有足够数量样本,原状土样根据土性不同采用中厚壁取土器及薄壁取土器进行取样,采样间距~,以保证原状土样质量,原状土样盒的长度为30cm,土样根据土的性状及试验技术要求采用重锤少击法采取,扰动样在标贯器中直接采取,土样现场及时蜡封装箱,及时送达试验室。

(2)原位测试

采用1台15吨型双桥静力触探进行测试,进场前对探头进行标定。

贯入过程中,在孔深为12m范围内,每隔2~4m测读或调整零读数。

终孔时,测读或调整零读数。

贯入速率控制在min内,数据采集间隔10cm自动记录,记录仪型号为JCK-3。

标准贯入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击数。

.3、室内土工试验

(1)常规物理性质试验:

天然含水率、比重、液塑限及密度等物理性质试验,同时对粉土或砂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

液限采用76g锥法、塑限采用搓条法测定;

并取2件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

(2)常规力学性质试验:

压缩试验根据具体要求加压至800kPa,直接剪切试验预固结至上覆压力,试验指标按固结快剪抗剪强度峰值提供。

(3)特殊试验:

针对拟建建筑物性质及场地土层特征,试验室进行了三轴UU试验、渗透试验、先期固结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

土工试验数据采用南京浦口区华宁软件开发中心版本进行导入输出,勘察数据统计采用华宁岩土工程勘察软件包版本进行统计,图件采用AutoCAD2008进行出图。

、波速试验

采用武汉建科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WAVE2000场地振动测试仪及相关配套设备,以单孔检测法自下而上进行测试,土层的剪切波速测试间距为,合计测试5孔。

、测量放样依据

(1)勘探点采用昆山城市坐标系,由设计提供拟建物坐标,采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放样,水准仪量测勘探点高程。

(2)孔口标高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引测点位于场地东侧大桥路路中心点BM1(X=,Y=,H=)及BM2(X=,Y=,H=),勘探点高程采用水准仪测量。

以后施工若采用其它点作高程引点,应与该点联测,并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本报告。

(3)拟建物及各勘探点平面坐标及高程见“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进程与完成工作量

、勘察进程表

工作度阶段

外业施工

2015年01月13日

2015年01月22日

土工试验

2015年01月14日

2015年01月26日

资料整理

2015年01月29日

、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见“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

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

野外工作

室内土工试验

项目

数量

测量勘探点(个)

81

含水量(项)

231

取土标贯钻孔

孔数(孔)

14

密度(项)

进尺(米)

比重(项)

静力触探试验

51

液限(项)

144

塑限(项)

小口径麻花钻

压缩试验(组)

固结快剪(组)

136

取土试样

原状样(个)

颗粒分析(组)

118

扰动样(个)

83

水质分析(件)

2

标准贯入验

(次)

渗透试验(组)

12

取水样

(件)

三轴UU试验(组)

波速测试

(孔/米)

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组)

6

3区域地质及气象水文资料

气候条件

昆山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C,年降水量毫米,年日照为小时,无霜期为220天。

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为西北风。

地质构造

昆山毗邻苏州,该地区新生代以来新构造活动反映不强烈,主要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

西部丘陵山区缓慢抬升,东部平原区轻微下降,据中国岩石圈新构造时期升降幅度图,1956~1977年地形形变测量结果,平原区20年间垂直形变速率不到a,属地壳活动稳定区。

区域地震历史

昆山地区地震活动不强烈,据近两千年的历史记载,其发生大于四级的地震49次,大于5级的地震9次,其中较大的地震为1974年4月22日溧阳上沛级地震和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沙溪级地震,属于地震相对活动稳定区域。

区域地下水位及水文资料

昆山市境内地表水系极为发育,为太湖下游高水网区,境内河流纵横,湖荡棋布,较大河流有吴凇江、娄江、青阳港、急水港、大直港等,较大湖泊有阳澄湖、淀山湖、澄湖、傀儡湖等。

据昆山市水利局提供的吴凇江周巷水文站资料,昆山市近3~5年最高洪水位标高约为米,最低枯水位约为米,另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昆山地区地下水(孔隙潜水)历史最高水位为米();

最低潜水位约为米()(注:

以上水位高程为黄海高程系统)。

根据《1:

5万苏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报告》,本区域内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

微承压水,其水位历时曲线与潜水动态特征相似,年变化幅度为~。

4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现为空地,场地东面为大桥路,北侧、西侧及南面大部分区域为空地,最南端局部有一河道,距离拟建地库边线约为,勘察期间测得水面标高约为,水深约为~,河底淤泥厚度约为~。

场地地势稍有起伏,勘察期间测得的勘探孔孔口标高为~,相对高差为,平均标高。

场地地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南缘太湖水网平原东部,第四纪以来地壳运动以沉降为主,广泛接受陆-海相堆积,第四系地层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地貌。

本场区地貌类型为滨海-河湖相沉积平原区,全新世沉积物以河湖、滨海相为主,岩性多为粘性土及粉土、粉砂。

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据钻探揭露,在地面下深度范围内除素填土外,其余均为第四纪河湖、滨海相沉积物,由粘性土、粉土及粉砂组成,按其工程特性,从上到下可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第⑥层分有三个亚层,各土层分布及结构特征详见附表。

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历史最高、最低地下水位及抗浮设计水位

场地历史最高潜水水位建议区域最高水位(1985国家高程,下同),历史最低潜水水位建议取;

微承压水,其水位历时曲线与潜水动态特征相似,年变化幅度为~,结合场地地层情况,常年平均地下水位可取,建筑基础设计水位(抗浮设计水位)建议按规划室外地坪标高下取值。

2、场地地下水

根据本次勘察的水文地质工作、并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查明,对本工程有影响的主要地下水为潜水层、承压水。

浅部潜水:

赋存于地层上部①素填土及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孔隙孔隙、根孔、虫孔内,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差,主要受河流补给及大气降水补给,以地面蒸发和侧向径流形式向河、湖排泄。

下伏③~⑤层粘性土的透水性差,是潜水含水层与微承压含水层之间的相对较好的隔水层。

潜水稳定水位情况表

数据

个数

稳定水位埋深

最小值

(m)

最大值

平均值

稳定水位标高

微承压水:

赋存于第⑤、⑥-1~⑧层粉土、粉砂中,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初见水位埋深为~,初见水位标高为~,稳定水头埋深为,稳定水头标高为。

补给以地表水为主,排泄则以侧向径流为主。

水位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影响,季节性变化较明显,稳定水位年变化幅度约为。

孔隙潜水量测时采用麻花钻在所有机钻孔孔位1米范围内钻探2~3米,以见水为准量测其初见水位,间隔8小时后量测其稳定水位;

承压水量测时采用套管止水措施隔断上部含水层,以见水为准量测其初见水位,间隔8小时后量测其稳定水位。

场地环境类型及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经调查拟建场地及附近未发现污染源,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及的有关规定,本场地的环境类别为Ⅱ类湿润区,干湿交替。

根据本场地取潜水水样水质分析结果表明:

按环境类型判别,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

按地层渗透性判别,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地下潜水腐蚀性评价见表。

详细指标见附件“水质检测报告”。

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表表

腐蚀

介质

规范标准(

类环境)

测试

结果

评价结论

B

规范标准

评价

结论

腐蚀等级

指标值

SO42-

(mg/L)

<

300

微腐

蚀性

pH值

>

300~1500

1500~3000

3000

Mg2+

2000

侵蚀性CO2

30

~

2000~3000

30~60

3000~4000

60~100

4000

---

NH4+

500

Cl-

长期浸水

10000

500~800

10000~20000

800~1000

1000

OH-

35000

干湿交替

100

35000~43000

100~500

43000~57000

500~5000

57000

5000

总矿化度

20000

--

20000~50000

50000~60000

60000

经判别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下和干湿交替时均具微腐蚀性。

根据《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判定方法对拟建场地地下水对管桩接头进行评价,腐蚀性等级为微腐蚀性,混凝土预制桩应减少接桩数量,接头宜位于非污染土层中。

此外,拟建场地附近无明显污染源,场地地下水位较浅,地基土受雨水的淋滤渗透及毛细作用,土中可腐蚀性介质已基本被溶解于地下水中,其腐蚀性离子含量接近地下水离子含量,所以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可参照地下水的判定结果即:

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场地抗震设计基本条件

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条之规定,昆山市抗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详细勘察阶段在整个场区内,采用RS-K1616浮点式工程动测仪,在钻孔J4、J9、J18、J21、J33内进行单孔波速测试,测试深度均为米。

各测孔的测试结果及附图见“地基土剪切波速测试报告”。

由测试结果可知:

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Vse值为:

J4为s、J9为s、J18为s、J21为s、J33为s,其中A区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s,覆盖层厚度>

80m,因此A区场地类别为Ⅲ类;

B区及C区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s,覆盖层厚度>

80m,因此B区及C区场地类别为Ⅳ类。

具体分区界线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建筑场地类别、特征周期及抗震地段划分

据昆山市区域地质资料(由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5年1月),场地覆盖层厚为140~230m,根据勘探成果及波速测试结果,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规定,有关地震参数见表。

地震参数表表

昆山市抗震设防烈度

工程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标准设防类)

抗震地段划分

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场地覆盖层厚度

80m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等效剪切波速

范围值为s~s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建筑的场地类别

A区为

类、B区及C区为Ⅳ类

场地特征周期

本场地类别分别为

类、Ⅳ类,分界线见平面图,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本场地特征周期可按地质分区进行取值。

地震液化判别

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本场地20m以内揭露了饱和粉土、粉砂层,本次勘察布置了14个取土、标贯试验孔,在20米内部分揭露了饱和粉土、粉砂层(⑤层、⑥1层~⑥-2层),经初判⑤层粉土夹粉质粘土黏粒含量>

10%,初判不液化;

第⑥-1、⑥-2层经初判认为需要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现取几个代表性钻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条公式对20m深度范围内揭露的饱和粉土、粉砂层(⑥-1、⑥-2)进行液化判别,其中β取,地下水深度取,液化判别结果见表。

标准贯入试验液化判别及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表

试验深度

岩土名称

液化判别

地下水位

dW

黏粒含量

ρc

实测击数

N

临界击数

Ncr

(%)

(击)

J9

6-1

粉土夹粉砂

不液化

6-2

粉土

J27

J39

从表内看出,各钻孔标贯点液化判别结果均为不液化,据此综合判定:

本场地内的饱和粉土、粉砂不液化。

软土震陷

根据波速实验成果,场地表层素填土及第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平均剪切波速大于90m/s,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50021-2001)(2009年版)条文说明第条,本场地可不考虑软土震陷的影响。

不良地质作用、地下障碍物(不良埋藏物)及特殊性岩土

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有构造断裂、滑坡、土洞、岸边冲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影响工程和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在本工程场地内除发现深厚软土外未发现其它诸如暗浜、暗河、孤石、管线、墓穴等不良埋藏物。

本场地特殊性岩土为:

①层素填土,近年堆积,表层为耕植土,结构较松散,含植物根系等,工程性能差,厚度为~,平均厚度,为本场地的一般软弱土。

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态,触动易变性,土质软弱,天然含水率平均值为%,孔隙比平均值,层厚~,平均,根据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指标计算该层土的灵敏度为~,平均,属中灵敏度土,各测点先期固结压力试验结果表明该层属正常固结土层。

该层土自西向东厚度变化较大,西部稍薄,东部极厚,为本场地的主要软弱土层,在邻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时,或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中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着压缩沉降时,可能产生负摩阻力的影响,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及条文规定说明,负摩阻力系数可取,设计施工中应注意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负摩阻力的影响。

5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室内土工试验

本次勘察共采取原状土样144件,扰动土样83件,在实验室对土试样进行了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其中剪切试验采用固结快剪,压缩试验最大压力加至800kPa,并针对基坑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的部分地基土层进行了三轴UU试验、渗透试验试验,并对场地内软土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高压固结试验,粉土、粉砂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等;

试验成果详见《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设计需要其他压力段的压缩模量时,请查阅“综合压缩试验曲线图”。

根据室内试验结果统计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范围值、平均值、变异系数详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原位测试

双桥静力触探采用15T液压式静力触探机,将15cm2的探头压入土中,用LMC-D310型静探微机记录贯入深度、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锥尖阻力qc和侧壁摩阻力fs的统计成果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及《双桥静力触探统计表》。

标准贯入试验

勘察中主要对粉土层、粉砂层进行了标准贯入原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