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1981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8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化学用语化学计量与STSEWord文档格式.docx

A.根据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分析;

B.根据铁离子水解分析;

C.根据甲烷和乙烯均含有4个氢原子分析;

D.根据反应是可逆反应判断。

A.常温常压下,124gP4的物质的量是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体结构,含有6个P-P键,因此其中所含P—P键数目为6NA,A错误;

B.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100mL1mol·

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小于0.1NA,B错误;

C.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个氢原子,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其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

D.反应2SO2+O2

2SO3是可逆反应,因此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大于2NA,D错误。

答案选C。

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白磷的结构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与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区别。

3.【2018新课标3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

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

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错误。

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

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

×

2=

mol和

3=

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

C.重水为

,其中

含有1个中子,

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mol重水含有10mol中子。

水为

没有中子,

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mol水含有8mol中子。

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

8=5:

4,选项C错误。

D.乙烷(C2H6)分子中有6个C-H键和1个C-C键,所以1mol乙烷有7mol共价键。

乙烯(C2H4)分子中有4个C-H键和1个C=C,所以1mol乙烯有6mol共价键,选项D错误。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中含有的各种粒子或微观结构的问题,一般来说先计算物质基本微粒中含有多少个需要计算的粒子或微观结构,再乘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结果。

4.【2018新课标2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

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

D.碳酸钡可溶于酸。

A.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正确;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正确;

C.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C正确;

D.碳酸钡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生成可溶性钡盐而使蛋白质变性,所以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应该用硫酸钡,D错误。

答案选D。

本题主要是考查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灵活应用即可,注意碳酸钡与硫酸钡的性质差异。

5.【2018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答案】A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

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6.【2018北京卷】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A.AB.BC.CD.D

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

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

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

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3N2↑+2CO2↑+4H2O,属于化学变化;

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7.【2018天津卷】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

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

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

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

选项A不合理。

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

选项B合理。

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

选项C合理。

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

选项D合理。

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

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

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

本题的选项D就是一种固液萃取。

8.【2018江苏卷】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

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

A项,光合作用消耗CO2;

B项,自然降雨时H2O会与少量CO2反应生成H2CO3,不会引起CO2含量的上升;

C项,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燃烧后生成CO2;

D项,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装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2,有利于碳酸盐沉积。

A项,光合作用消耗CO2,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可表示为6CO2+6H2O

C6H12O6+6O2,光合作用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下降;

C项,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C元素,C元素燃烧后生成CO2,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D项,碳酸盐沉积指由形成于海洋或湖泊底部的粒装泥状碳酸盐矿物及其集合体,通过生物作用或从过饱和碳酸盐的水体中直接沉淀,水体中生物活动消耗CO2,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碳酸盐沉积不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

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答案选C。

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等,掌握化石燃料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

9.【2018江苏卷】用化学用语表示NH3+HCl

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B.HCl的电子式:

C.NH3的结构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A项,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

B项,HCl中只含共价键;

C项,NH3中含3个N-H键;

D项,Cl-最外层有8个电子。

A项,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的质量数为15,表示为

,A项错误;

B项,HCl中只含共价键,HCl的电子式为

,B项错误;

C项,NH3中含3个N-H键,NH3的结构式为

,C项正确;

D项,Cl-最外层有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为

,D项错误;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侧重考查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和结构式,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如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区别、电子式与结构式的区别等。

10.【2017新课标3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解析】A.通常将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称为PM2.5,故A正确;

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故B正确;

C.燃煤燃烧产生SO2和CO2,其中CaO可以和SO2结合生成CaSO3,并最终氧化为CaSO4,而CO2在高温下不能与CaO结合生成CaCO3,则加入CaO可减小SO2的排放,但不能减小CO2的排放,故C错误;

D.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故D正确。

【名师点睛】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其中绿色化学的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11.【2017北京卷】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解析】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

而丝绸、茶叶、中草药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答案选A。

【名师点睛】明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以及常见物质的组成是解答的关键,有机物是针对无机物而言,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需要注意CO、CO2以及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由于其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更接近,一般归为无机物。

12.【2017天津卷】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

D.用烧碱处理含高浓度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解析】A、石灰、碳酸钠都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A正确;

B、铝盐、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B正确;

C、氯气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对重金属离子没有作用,可以加入硫化物生成硫化物沉淀来处理重金属,C错误;

D、烧碱可与铵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D正确。

故选C。

【名师点睛】本题从各种水处理技术方法等方面设计考核知识点,让考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正确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和功能。

展现学科价值,灌输绿色化学思想。

13.【2017江苏卷】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解析】A.设定温度很低时,空调会一直工作,浪费电能,A错误;

B.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是浪费资源的行为,B错误;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应该提倡,C正确;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浪费资源,D不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社会生活。

解题的关键要抓住节能、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环保等要素。

化学学习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化学在能源、材料、环境、健康等方面的作用,关心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化学服务于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4.【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

【解析】A.P的质子数是15,A正确;

B.F原子的电子数为9,B错误;

C.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隔排列,其电子式中离子分开写、不能合并,C错误;

D.明矾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D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用语,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原子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常见物质的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关键,如原子结构与离子结构的区别、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有机物的分子式、实验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区别。

15.【2017新课标2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A.1L0.1mol·

NH4Cl溶液中,

的数量为0.1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解析】A、

是弱碱根离子,发生水解:

+H2O

NH3·

H2O+H+,因此

数量小于0.1NA,故A错误;

B、2.4gMg为0.1mol,与硫酸完全反应后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

24mol=0.2mol,因此转移电子数为为0.2NA,故B错误;

C、N2和O2都是分子组成,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都为0.1NA,故C错误;

D、H2+I2

2HI,反应前后系数之和相等,即反应后分子总物质的量仍为0.2mol,分子数为0.2NA,故D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是高考的一个热点,主要从物质结构、水解、转移电子、可逆反应等角度考查,本题相对比较容易,只要认真、细心就能做对,平时多注意这方面的积累。

16.【2017新课标3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0.1mol的

中,含有0.6N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A个P-Cl键

【解析】A.B的原子序数为5,即质子数为5,在质量数为11的B原子中含有6个中子,0.1mol11B含有0.6NA个中子,A正确;

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

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

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A个,D错误。

【名师点睛】考查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另外还要谨防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的离子微粒的数目时,要考虑:

①溶液的体积,②离子是否水解,③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

涉及化学反应时要考虑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D涉及可逆反应,反应的限度达不到100%;

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

【考点深度剖析】

一、注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1.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所处状况有关。

在标准状况下,单质溴、H2O、HF、苯、CCl4、CH2Cl2、CHCl3、CH3OH、CH3CH2OH,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均为液体;

SO3为固体。

以上物质在标准状况下,均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2.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在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22.4L气体的物质的量并不是1mol;

故在非标准状况下,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

3.物质的组成

物质组成中分子数、原子数或离子数的准确判断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

高考常涉及的物质有:

(1)稀有气体、臭氧(O3)、白磷(P4)分子中的原子数;

(2)Na2O2、KO2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

(3)混合气体中原子数的判断。

如混合烯烃、环烷烃中碳原子数或氢原子数的判断。

4.特殊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

高考常涉及的化学反应有:

(1)Na2O2与水(或CO2)的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即为参加反应的Na2O2的物质的量,或生成的O2物质的量的2倍。

(2)Cl2与水(或碱)的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即为参加反应的Cl2的物质的量。

(3)变价金属铁(或铜)与Cl2、S的反应,Cl2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均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而S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的是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

(4)MnO2与浓盐酸反应,Cu与浓H2SO4反应,Cu与浓硝酸反应,均需要考虑浓度的降低对反应的影响,从而判断对转移电子数目的影响。

5.电离、水解对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影响

因忽视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水解或弱电解质的电离而造成错误。

如1L1mol·

L-1的CH3COOH溶液中,由于CH3COOH为弱酸,故溶液中CH3COO-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

1L1mol·

L-1的Na2CO3溶液中,由于CO

的水解,使溶液中CO

的物质的量小于1mo1。

6.一些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

准确判断物质中化学键的数目是解题的关键,1molCH4中含有4molC—H键,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1mol晶体硅含2molSi—Si键,1molP4中含有6molP—P键,苯中不含碳碳双键。

7.常见的可逆反应或隐含反应

任何可逆反应都不能进行到底,如2NO2N2O4、2SO2+O2

2SO3、合成氨的反应等。

8.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或分子中的微粒数

关注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及分子中所含的中子数、质子数是破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如D2O、T2O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0g·

mol-1、22g·

mol-1,所含中子数分别为10、12。

9.物质的存在形态

注意物质的存在形态不同,离子的种类、数目不同,如NaHCO3晶体中只含有HCO

和Na+,而溶液中还会因为HCO

的电离产生少量CO

,由于HCO

的水解产生少量H2CO3,1molNaHS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存在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而1molNaHSO4溶于水电离出离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二、注意化学用语的表达。

1.混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

如:

将氯化钠、氯化铵和水的电子式:

错写成

2.电子式的书写不完整。

将四氯化碳和氮气的电子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