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31389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5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

《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告定稿Word文档格式.docx

单位面积总投资17.26万元/km2,单位面积中央投资11.78万元/km2。

本项目各项治理措施全部发挥效益后,每年总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为2626.2万元,间接效益30.73万元。

经过分析计算,项目总的经济内部回收率为11.20%,经济净现值为2626.20万元,项目经济效益显著。

1.6设计提交成果

1.《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宁夏青铜峡市双河子沟项目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2.双河子沟综合治理项目区附表

3.双河子沟综合治理项目区附图

表1—1双河子沟项目区工程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建设条件

1.项目区面积

km2

40.67

2.项目区人口

2049

3.农业人口

4.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185.4

5.实测最大24小时降雨量

6.多年平均大风日数

d

30

7.多年平均气温

8.9

8.林草覆盖率

%

24.14

9.水土流失面积

39.29

10.土壤侵蚀模数

t/km2·

a

2646

11.治理面积

9.82

12.治理面积比例

占总面积

占流失面积

24.99

二、设计标准

1.工程防御暴雨标准

(P=10%)

94

24小时

(P=5%)

120.5

2.造林保存率

>

85%

三、工程规模

综合治理面积(新增)

24.04

基本农田

hm2

乔木林

111.16

灌木林

1175.18

经果林

304.14

天然草场补播改良种草

813.29

保土耕作

小型水保工程

座、处

1

道路(田间)

km

7

预防保护区面积

/

续表1—1双河子沟项目区工程特性表

四、施工

1.主要工程量

万m3

土方量

砂浆

m3

混凝土量

砌石

砌砖

2.交通道路

3.主要材料

水泥

t

钢材

柴油

树苗

万株

390.56

种籽

万kg

19.3

4.所需劳力及设备

总用工日

万工日

43.42

年均用工日

14.47

5.施工期限

3

五、工程效益

1.年拦沙能力

万t

5.43

2.年蓄水能力

225.64

3.林草覆盖率

83.25

4.累计治理面积比例(占水土流失面积)

86.17

5.经济效益

万元

2626.2

六、经济指标

1.静态总投资

702.06

工程措施费

66.06

林草措施费

547.71

封禁治理措施费

12.14

独立费用

55.71

基本预备费

20.45

2.动态总投资

3.综合经济指标

单位治理面积总投资

万元/km2

17.26

单位治理面积总经济效益

64.57 

效益费用比

1.5

7%

经济净现值

内部回收率

11.2

投资回收期

13

2基本情况

2.1自然条件

2.1.1项目区概况

双河子沟项目区综合治理项目区位于宁夏青铜峡市中西部,树新林场西侧,四至范围主要是西干渠以西,明长城以东,庙山湖以北,马莲沟以南,距青铜峡市区10km,地理坐标东经105°

45′03″,北纬38°

01′(见地理位置图),呈东西走向,扇状。

双河子沟项目区面积40.67km2,位于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境内,为黄河左岸一级支沟,项目区位置见附图1。

2.1.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该项目区地处贺兰山山前洪积扇倾斜阶地,属贺兰山东麓山前洪积扇向平原过渡地带,海拔1160—1250米左右,地形复杂,主要有山地、洪积扇、过渡地带川地等类型,土层深厚。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4067hm2,土地坡度组成为:

<5°

的面积862.79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1.21%;

-15°

的面积2112.41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1.94%;

15°

-25°

的面积873.44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1.48%;

25°

-35°

的面积218.36hm2,占项目区总面积的5.37%。

土地坡度组成详见表2-1,项目区土地坡度组成图,见附图4。

表2-1双河子沟综合治理项目区土地坡度组成表

单位:

项目区名称

土地坡度组成结构

25°

小计

面积

比例

(%)

双河子沟

862.79

21.21

2112.41

51.94

873.44

21.48

218.36

5.37

4067.00

100.00

2、气象、水文

该区域气候特点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气候干燥。

年平均气温8.90C,最低月份(一月),平均气温-8.40C,最高月份平均气温24.50C;

年平均降雨量为185.4mm,年平均经流深7.9mm,且年际、年度分配不均,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70%以上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内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年平均风压7MP,平均风速2.9M/s,最大风速25M/s,全年超过17M/s的大风天数平均为30天,无霜期平均151天,有风沙、寒潮、霜冻及暴雨、冰雹等灾害天气。

表2-2双河子沟综合治理项目区气象特征值表

省(区)

项目区

站名

气温(℃)

≥10℃

积温(℃)

年日照

时数(h)

无霜期

(h)

大风

日数

(d)

平均风速

(m/s)

观测

年限

(年)

年最高

年最低

年平均

宁夏

37.2

-25

9.1

3146.6

151 

2.9

在项目区西侧分布着两处地下涌泉,庙山湖泉水储存于奥陶系灰岩的岩溶裂隙中,受西部山地丘陵中地下水侧向径流和构造破碎带深部循环的垂向两个方面的补给。

泉水流量动态稳定,枯水期的最小流量1538m3/d。

双河子沟口泉水属鸽子山泉水系。

该泉水为上升泉,矿泉水储存于奥陶系灰岩的岩溶裂隙之中,矿泉水补给来源为西部山地丘陵中地下水侧向径流和构造破碎带深部循环的垂向补给。

矿泉水流量动态稳定,可开资源采量为1244.83m3/d。

以上泉水水位高程为1220米左右,泉水水温为17。

C。

根据区水文地质一队资料表明,该泉水系奥陶系石岩裂隙水流受到第三系红粘土阻挡,或沿断层面、裂隙破碎带上涌,在花布山、柳木高一带山前直至双河子沟一线多处出露。

3、土壤、植被

根据土地资源调查表明,项目区内土壤主要为灰钙土,PH值8.1-0.07,有机质含量0.45以上,植被区划属干旱草原植被。

多年来,由于人口增长,过渡放牧等原因,天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从2005年开始,通过封山禁牧,实施大面积封山禁牧措施,但恢复较慢。

项目区内现有人工植被主要有柠条、新疆杨、酿酒葡萄等,项目区林草措施面积981.96hm2,占总面积的24.14%。

乔木林面积194hm2,经果林面积(酿酒葡萄)787.96hm2,并在沿201省道两侧种植防风林带。

项目区植被状况详见表2-3。

双河子沟综合治理项目区植被状况统计表

表2-3hm2

人工林

人工

种草

封育

措施面积合计

林草覆盖率

乔木林

灌木

经果林

合计

194.00

787.96

981.96 

981.96

24.14

占总面积比例%

4.77

19.37

2.2社会经济条件

2.2.1人口状况

项目区属树新林场。

涉及农户500余户,人口2049人,劳力838个。

人口密度为50.3人/km2,人口主要分布201省道以东的洪积扇和冲积平原过渡地带。

根据当地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10‰左右递增。

项目区社会经济现状见表2—9。

人口、劳力现状表

表2—4

辖区

总人口

(人)

农业

人口

劳力

(个)

总土地

(km2)

水土流

失面积

密度

人/km2

人均

土地

(hm2)

年产值

年纯收入

(元)

县区(个)

(镇)(个)

村(个)

(户)

总(万元)

人均(元)

500

838

40.67

3929

50.3

1.98

2836

13844

1589

7758

2.2.2土地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土地利用状况

双河子沟综合治理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1.98hm2。

项目区除有部分乔木林地及经济林外,其余全部为天然草场和未利用地,占项目区土地面积的75左右%,土地利用现状见表2-5,土地利用现状图见附图2。

表2—5土地利用现状表hm2

现状各业用地

农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荒地

未利用地

其它用地

面积合计

土地利用

2945.96

139.16

4067.09

比例

72.43

3.42

2、土地利用潜力

1)土地自然生产潜力。

虽然当地降水量小,地势较高,不适合发展灌溉农业,但凭借贺兰山东麓得天独厚的客水资源与光热资源,极适合发展酿酒葡萄种植。

2)土地后备资源潜力。

项目区荒地2945.9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2%。

因此,土地后备资源潜力大。

3、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率低

项目区总面积40.67km2,已开发利用9.82km2,仅占24.14%,其余全部为荒山草场,且生产率低下。

2)天然牧草地退化

由于干旱缺水,无人工抚育和管护措施,虽已全面封育,但天然草场自然恢复效果不佳,加之近年来连续干旱,草场退化较为严重。

3)土地管理的法制、机制和体制不健全,土地资源和资产管理不到位,土地利用不充分。

2.2.3经济状况

青铜峡市树新林场始建于1963年,拥有固定资产4500万元,林木资产21929万元,下设六个分场,包揽了林、农、牧、渔、工、商、建筑、加工、运输等,有固定职工838人,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70人,离退休职工211人。

建场以来,坚持“以林为本、多业并举、内引外联、加快发展”的治场方针,深化林场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充分发挥林场的资源、技术、人力优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林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形成了以林为主、其他产业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林场综合势力和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职工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1990年以来,先后被国家林业部和自治区林业局评为先进国营林场,并列入全国国营林场500强和100佳单位之一,包兰铁路、201省道和县级小大公路穿境而过,林场全境架通了电信、铁通程控电话和宽带网络,交通、通讯十分便利。

医疗、卫生、教育都与青铜峡市同步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树新林场着眼长远,认真分析林场实际,以发展林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深化改革,放开搞活,制定优惠政策,内引外联,先后与广夏、御马、伊信、汇德等六家企业签订土地综合开发合同,引进大量外资,为林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甘城子地区建成以酿酒葡萄、苹果、红枣为主的高标准经济林基地2000公顷,黄河旅游区开发正在有序实施。

投资560万元建成储量为1500吨果蔬气调保鲜库一座;

投资360万元,硬化场区道路24公里;

建成年出栏家禽、家畜万只以上的综合养殖场3个、养殖小区一处、养殖长廊一条;

形成集林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开发、机械运输、建筑建材、林产品加工销售、经贸等行业为一体的新型国营林场,并在福州、杭州、广州、内蒙等地设立办事机构,探索出“围绕林业办林场,跳出林场办林业”的国营林场改革之路。

在此基础上,林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建设庭院经济小康楼和别墅式小康住宅楼。

开通程控电话总量400多门,职工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007年,全场总产值达到7500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1万元。

建立了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林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项目区产值达到2836.67万元,人均收入达到0.78万元,见表2—6及附表。

双河子沟综合治理项目区农村产业结构与产值现状表

表2—10

各业产值(万元)

各业产值所占比例%

种植业

林业

牧业

副业

2836.67

100

3、农业经济结构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项目区农业经济以林业为主,主要发展酿酒葡萄。

主要原因是当地水资源短缺,生产环境差,发展农业耗水量大。

当地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潜力较大,需要从改善环境条件入手,控制水土流失。

由于当地人口增长率较大,人口增长迅速,生产水平低下、单一,物质再生产与人口增长失去平衡,人口持续增长、畜牧业、草地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导致农业产值结构不尽合理,直接影响项目区生态安全。

2.3对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的评价

2.3.1土地资源丰富

项目区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由于土地瘠薄,土地承载力降低,环境容量及人口承载能力不断下降,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2.3.2光热资源充足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经济林果光合作用及果品糖份积累,是经济林果尤其是酿酒葡萄等的适生区和优质高产区。

2.3.3植被覆盖低

项目区植被覆盖低,草场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造成生态系统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和防御保护能力降低或基本丧失。

为此必须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增加林草覆盖度,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小气候的调节能力,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2.3.4水资源短缺

由于当地地势较高,加之降雨量少,水资源短缺,当地水资源利用主要靠附近扬水工程和项目区内的泉水,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3水土流失现状

3.1水土流失概况

双河子沟综合治理项目区是青铜峡境内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39.29km2,占总面积的96.6%,侵蚀模数为2646t/km2.a,以风力侵蚀为主,尤其是冬春季节,地面覆盖物覆盖能力降低,由于项目区干旱缺水,土壤干燥,多呈粉末状,风力侵蚀十分活跃,“大风刮起沙满天、随风满地石乱走”的风沙弥漫景象时有发生,风蚀极为严重。

项目区内土壤侵蚀强度以中,强度为主,在靠近沿山公路及西干渠区域,由于地势相对平缓,植被较好,土壤侵蚀以中轻度为主,沿山公路以西至贺兰山脚,随着地面坡度的逐渐增加和植被的稀缺,土壤侵蚀强度逐渐增加,以中强度侵蚀为主。

详见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表3-1,土壤侵蚀分布图见附图3。

表3-1项目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表

侵蚀强度

面积(hm2)

微度

137.93

轻度

176.35

中度

2648.32

强度

1104.40

流失面积

3929.07

总计

4067.09

3.1.2水土流失成因

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为干旱缺水、风大沙多,地表植被覆盖少,易形成径流加剧地表冲刷,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强度大,形成水土流失。

项目区人为因素主要为不合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开山采石、取土等人为的经济开发建设活动,破坏、扰动了地表植被和原生坡面,加之废土废渣的随意倾倒,造成了新的人为水土流失。

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吞噬着水土资源,降低土地生产力,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恶化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威胁。

3.2水土保持现状

3.2.1水土保持现状

截止2008年,项目区周边累计治理水土流失32.25km2。

项目区内原有林地和酿酒葡萄9.82km,林草覆被率为24.14%,治理程度为24.99%,主要树种有:

新疆杨、刺槐、臭椿、白腊、榆树、沙枣、苹果、梨、桃、葡萄、红枣以及针叶树等20多个品种。

通过几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了林业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林场经济发展,减少了风沙的袭击,在一定程度上节制了水土流失、荒漠化及沙漠的发展,为本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2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区内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和过度放牧,使植被遭到极度破坏,植被恢复任务艰巨。

2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局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3地方经济落后,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经济发展以林业为主,生态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薄弱,由于地方财政收入少,可投入水土保持公益项目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而该项目区水土流失目前仍很严重,治理需要集中投入大量资金。

4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和和工程总体布局

4.1建设目标

4.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主要表现为:

一是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民生存与发展;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

生态问题已成为危及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因此,仅依靠群众参与还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支持,促使该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创造和谐的环境条件,到了非治不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