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9986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专科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的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7.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A.概括说 

B.相同要素说

C.三维迁移理论 

D.关系转换说

8.一个学生面对问题时不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属于( 

A.场依存型 

B.抽象型 

C.沉思型 

D.场独立型

9.数学中学到的逻辑推理规则,有利于物理问题的解决,这属于( 

A.正迁移 

B.近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生的学习心理 

B.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D.人与动物的心理现象

11.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学生内在动机的因素有( 

A.父母的奖赏 

B.教师的表扬 

C.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D.竞争情境

12.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13.人们常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C)

A.整体性 

B.独特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1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是( 

)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C.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15.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B.法国心理学家比纳

C.德国心理学冯特 

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16.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出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的看法,学生在进行分数除法的运算时所表现出的是( 

A.陈述性知识 

B.观念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8.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有( 

B)。

A.持有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 

B.会骑自行车

C.会讲某种语言 

D.有效记忆的方法

1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之一是( 

A.图式 

B.产生式 

C.命题 

D.概念

20.认为学习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的心理学家有( 

A.巴甫洛夫 

B.皮亚杰 

C.维果茨基 

D.奥苏伯尔

21.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迁移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学习知识的相互作用,影响学习迁移的关键因素中,下列哪个是不正确的( 

A.稳定性 

B.可辨别性 

C.可利用性 

D.系统性

22.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以( 

)占主导地位。

A.抽象逻辑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语词逻辑思维

23.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指的就是( 

A.纵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负迁移 

24.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 

)解释。

A.心理定势 

B.酝酿效应 

C.迁移 

D.功能固着

二、名词解释(合计17题)

1.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

2.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3.智力技能

智力技能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因素,其中抽象思维因素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

智力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按照客观的、合理的、完善的程序组织起来的认知活动方式,是一种内隐的智力操作,没有明显的外部动作。

4.概念同化

概念同化指将新概念纳人到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概念之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5.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习得性无力感

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7.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习目标,主动地运用与调控元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

8.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认识,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9.创造性

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

10.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

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以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

11.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

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12.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对信息加工的方法、技巧或规则。

13.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当一个人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

14.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15.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进行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16.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指在人脑中记载和贮存知识的方式,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具有不同的表征形式。

17.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简答题(合计13题)

1.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2分)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2.简述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

答:

(1)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

(3)恰当地运用外部强化;

(4)使学生学会自我强化。

3.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

(1分)

维纳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3分)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3分)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

(3分)

4.学优生和学差生都有哪些方面的人格差异?

①动机差异。

对学优生和学差生的成就动机进行总体性的研究发现,学优生的成就动机显著高于学差生的。

②主体性差异;

学优生和学差生相比,更具有自觉性、坚持性、自信心、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

③人格适应差异。

学优生通常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整合性、高独立性、更成熟等特征,很少有人格适应问题,而学差生常出现人格适应不良问题。

(4分)

5.程序性知识的获得由哪几个阶段构成?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技能的过程。

它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

(1)陈述性阶段;

(2)程序化阶段;

(3)自动化阶段。

6.学习策略教学应遵循哪些原则?

(1)过程性原则;

(2)训练性原则;

(3)分解性原则;

(4)一体性原则;

(5)迁移性原则;

(6)效能感原则。

7.浅论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培养智力技能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1)形成条件化知识。

(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

(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

(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

8.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1)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2)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

(3)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9.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1)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并且使这种观念同一定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

(2)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具体、生动事例的感染作用,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扩大他们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内容。

(3)要注意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既要注意到广度,又要注意到深度的发展。

(4)要注意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

10.促进概念学习有哪些条件?

(1)提供概念范例;

(2)利用概念之间的联系构图;

(3)消除错误概念;

(4)在实践中运用概念。

11.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迁移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3)认知结构;

(4)认知技能与策略;

(5)心理定势;

(6)学习态度与方法;

(7)智力与年龄;

(8)教师的指导方法。

12.如何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

习得性无力感,简指无力感,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4分)

消除学生的习得性无力感:

(1)消除学校中的“不可控状况”;

(2分)

(2)防止学生产生“结果不可控”的认知;

(2分)(3)培养意志,增强免疫力。

13.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学习论是20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

他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

(2)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即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3分)

(3)学习过程的实现需要通过强化来进行,包括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等。

四、案例分析题(合计4题)

1.李小辉怎么了?

李小辉不爱学习,他讨厌学习,甚至对学习恨之入骨。

他为何如此讨厌上学?

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

物理不及格有他,数学考试他也不及格。

而且,数学老师还甩着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

“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因为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

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绩:

小学连续三年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

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

分析:

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他自身的因素。

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

第二,外部原因。

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因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

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对策:

(6分)

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

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2.英语期末考试结束了,三个玩得要好的同学拿到了各自的英语考试成绩单。

“小林,你这次考得怎么样?

”小兰问。

“糟透了,还是不及格。

”小林回答说,“英语对我来说太难了。

“我也没考好,只得了及格。

叫、兰说,“但我知道我不是不能考好,只是因为我最近老是迷恋电脑游戏,学习不够努力。

考前我就知道这次考试肯定要出麻烦。

小明则拿着成绩单说,“嗨,我本以为这次考不好,结果却得了个良好。

我没复习到的那些部分这次都没考到。

以上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们经常出现的问题,请你依据教育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学习动机的知识,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1)这个问题可采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解释。

(2)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四个原因: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具体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

(3)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努力或运气这些稳定性不强的原因,那么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的实际结果可能不一致;

如果把成就行为归结为能力或课题的难度这些稳定性较强的原因,那么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期待往往与这一次成就行为结果是—致的。

(4)归因还会使人出现情感反应。

把成就行为归因为内部原因,会出现较强的情感反应,在成功时感到满意和自尊,失败时感到内疚和羞愧。

但如果把成就行为归因于外部原因,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会出现太强的情感反应。

(5)其中小林把英语考得不好归因为英语对他太难了,因此,既感到羞愧,又感到无可奈何,他知道下次考英语还是照样考不好。

小兰则不同了,她将英语没考好归因为努力不够这种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她相信以后用功学习,英语就会考好。

小明将英语成绩归因为运气,是一种不稳定的外部因素,因此没有表现出太强的情感反应。

3.小王老师是刚到光明中学任教的一名新教师,从她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她就严格要求自己。

尽管她生性活泼开朗,但为了在学生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她轻易不露笑容。

工作一段时间后,小王老师发现虽然自己每天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但教学成效不理想,学生们因为俱怕这位严肃的老师,平时都躲她远远的,甚至连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敢去问。

为此小王老师不得不深人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既让学生惧,又让学生爱的好老师这个问题。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教师心理的相关知识,对以上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并谈谈你的看法。

(1)小王老师能够认识到教师威信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工作,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对于教师威信又缺乏全面的理解,教师的威信是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积极肯定的关系,既要有“威严”,也要有“信服”。

(2)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有许多,只有充分认识到各种因素对教师威信的影响和作用,才能真正建立起对教学起促进的教师威信。

(3)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教师各种能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学会教学,才能不断调整增加,超越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小王老师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也是要充分肯定的。

4.幼儿园规定,午饭后,小朋友都要午休,当小二班别的小朋友都准备睡觉时,有一位叫亮亮的小朋友怎么也不去睡,非要去玩玩具。

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也不想睡觉,也想去玩玩具。

王老师看到这一情况后,就对所有的小朋友说:

“谁能先躺到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谁就不能玩玩具。

”这时,小朋友都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床上安静地躺下了。

试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位幼儿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王老师的这种做法可以用斯金纳的儿童行为强化控制理论来解释。

他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

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

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加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

王老师在教学中正是运用了强化控制理论,爱玩而不睡午觉是儿童的不良行为,王老师以“玩”来奖励睡午觉的孩子,这是一种积极强化的方式,所谓积极强化是由于某一刺激的加入增进了某一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

后来,孩子们为了能够玩都乐意睡午觉。

五、论述题(合计4题)

1.如何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

要促进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第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速度。

教学速度与学习内容的分量是密切相关的,首先要减轻学习内容的分量,其次要组织好教学内容,达到“精讲”;

第二、要使用表象,具体的容易形成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表象的材料记忆效果更好,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想象;

第三、使用类比,对不熟悉的材料可采取用熟悉材料去类比的方式来促进精加工,使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类推,这样的效果更好一些。

第四、使用典型例题。

教学应该促进的是从例子中抽取一般性的原理,所以选择具有关键特征的典型例题非常重要,并且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例题中所包含的原理;

第五、组成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也被称为图式,通常指系统的结构化的知识。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教师威信的影响力?

教师的威信是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积极肯定的关系。

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观条件是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客观条件是指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者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家长对教师态度。

但对教师威信形成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其自身的主观条件,即教师本身的素质,这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5分)

具体内容包括:

(1)崇高的思想品质(1分,对此要点展开论述另加1分)。

(2)优良的心理品质(1分,对此要点展开论述另加1分)。

(3)较强的业务能力(1分,对此要点展开论述另加1分)。

(4)得体的仪表(1分,对此要点展开论述另加1分)。

(5)良好的“第一印象”(1分,对此要点展开论述另加1分)。

教师威信的形成,虽然主要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主观条件,但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来说,起作用也不是等同的。

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继续保持、不断发展和提高,也可能逐渐下降,甚至丧失。

为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不断提高。

3.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代表。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人脑中储存的记忆信息和信息加工策略与当前接受到的环境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信息的意义。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体现在:

(1)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

(2)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的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理解性的学习。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外来动机和内在动机。

外来动机的激发:

使学生建立起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对学习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开展竞赛,选用有效的强化物,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

内在动机的激发:

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实施发现学习,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掌握目标的定向,满足与发展学生的合理需要,培养学习兴趣,发挥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