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9392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

《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现浇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

2.2.4.养护不当8

2.3.其它因素9

3.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10

3.1.混凝土拌制现场控制措施10

3.1.1.优选厂家、明确要求10

3.1.2.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11

3.1.3.严格控制配合比11

3.2.施工现场控制措施12

3.2.1.砼现场检测12

3.2.2.提高操作水平12

3.2.3.对预埋管线的构造加强处理。

12

3.2.4.加强施工工艺控制13

3.2.5.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养护14

4.混凝土裂缝处理15

4.1.裂缝处理原则15

4.2.裂缝处理方法15

4.2.1.表面处理法15

4.2.2.填充密封法15

4.2.3.压力灌浆法16

总结17

致谢18

参考文献20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领域的节能、降效、减排和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工程使用功能的复杂化,以及结构抗震性能、整体性能等要求的提高,土木工程,尤其在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得到了广泛使用。

现浇钢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渗、抗漏性能强等优点,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一个非常普遍的质量问题,即裂缝问题。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裂缝常常出现的部位,部分表现为:

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

这些裂缝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但对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观感却有一定的影响,给住户心理上造成“不安全感”。

本文将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出现的部位和形式进行分析,对裂缝的控制和预防和控制的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1.裂缝的表现及危害

1.1.裂缝表现 

一般情况下,楼屋面裂缝表现为:

斜向裂缝,纵横向裂缝以及表面龟裂。

1.1.1.斜向裂缝

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成45°

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

如某写字楼工程,结构总长度约为100m,设有两道温度缝,其基础一侧为条形基础,其余为独立承台基础。

在工程交接时后两个月左右突然发现在靠其中一条温度缝的一跨柱角楼板有45°

裂缝,从三层至六层楼板每层均有3条,但均未贯穿楼板。

1.1.2.纵横向裂缝

主要表现为纵横向裂缝。

如办公楼,其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大面积出现宽度0.1-0.3mm不等的纵横向裂缝。

1.1.3.表面龟裂

此类裂缝主要表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容易控制与处理。

如某在建工程,因板面面积大,在晚上浇混凝土,第二天早上派人浇水,但前面浇,后面就干掉,到中午时板面出现龟裂缝,用肉眼可辩识。

1.2.裂缝的特点

1.2.1.裂缝深度

裂缝深度多为贯通裂缝和纵深裂缝,少部分为表面裂缝和浅层裂缝(h<

0.1H为表面裂缝;

0.1H<

h<

0.5H为浅层裂缝;

0.5H<

1.0H纵深裂缝;

h=H贯通裂缝。

H:

板厚,h:

缝深。

1.2.2.出现时间

按裂缝出现时间统计多为中期裂缝。

(早期裂缝一般出现在3个月之内,中期裂缝均在6个月之内,其后1—2年或更长,属后期裂缝)。

1.2.3.裂缝宽度

裂缝宽度在0.1mm—0.5mm居多。

个别的大于0.5mm,或只有0.05mm。

1.2.4.裂缝形态

裂缝形态呈上宽下窄形式,或肉眼只观察到上部裂缝,下部没有缝,但浇水试验,渗水轨迹清晰。

1.2.5.呈现部位

裂缝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大开间多、小开间少;

南向房间多、北向房间少;

底层多、上层逐渐减少;

进深方向多、开间方向少;

条形楼中间单元多,边单元少。

1.3.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危害

混凝土是多组分复合材料,在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

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形。

由于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互相约束而产生初始应力,造成骨料与水泥粘结面或水泥本身之间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缝,我们一般称微裂。

这种微细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互不连贯,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度变化,养护不到位失水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互相连通,从而出现较大的肉眼可见裂缝,成为宏观裂缝,严重的形成楼板上下贯通缝,这就成为有害裂缝。

这样的裂缝将对结构的承载力,防火性、抗渗性、抗钢筋锈蚀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能产生严重的危害。

化学侵蚀,冻融循环、碳化、钢筋锈蚀、碱集料反应等,都会对混凝土结构体产生破坏作用。

这些破坏作用的发生或进行的快慢,除了受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质的影响外,裂缝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般从结构拆模到装修完成,要经过2~3个月的时间,有的大型工程还要跨年施工。

这时空气中的CO2、SO2气体及雨水等就会顺着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促成钢筋锈蚀的加快,碱集料反应及碳化速度的加快进行;

从而引起耐久性的下降和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2.1.混凝土的影响 

  混凝土是一种由粗细骨料(砂石)、水泥、水及其他掺合料和外加剂混合而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

由于由于混凝土施工、本身变形和约束等一系列问题,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从微观上看,商品混凝土又是由水泥、砂、石、空气、水等多相结合体,由于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微观构造以及所受外界影响的不同,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

2.1.1.材料选用

水泥品种选用不当,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泌水性大,收缩变形也比较大;

使用过期的水泥或水泥的安定性不合格,外加剂未达到质量要求;

砂、石含泥量或其他有害杂质超过规定,骨料中有碱性骨料或已风化的骨料;

这些因素的存在会不同程度导致混凝土浇捣后裂缝的产生。

2.1.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水、水泥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在用水量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大的幅度较小;

在骨灰比一定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水灰比的增加而明显增大;

在配合比相同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砂率的增大而加大,但增大的幅度较小。

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

一般坍落度较大,流动性好,但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混凝土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混凝土配合比方面的影响:

包括单位用水量,单位水泥用量,水灰比,砂率及灰浆比等参数 

2.1.3.混凝土搅拌时间的影响

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遵守规范规定,不得随意缩短,保证拌合物的均匀性,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和间歇时间应由硬化条件决定。

一般来讲,混凝土标号>C30,气温≤25℃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80min;

气温>25℃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50min;

混凝土标号≤C30,气温≤25℃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210min;

气温>25℃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80min;

若混凝土的运输、浇筑、间歇时间过长,混凝土一旦开始初凝,再进行振捣,水泥的黏结力将会受到破坏,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

2.2.施工方面的原因

不良施工质量导致的混凝土裂缝往往占有较大的比例,以下重点就施工阶段现浇砼板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2.2.1.过分振捣、模板干燥

施工过程中过分振捣混凝土后,粗骨料沉落,水、空气被挤出,混凝土表面因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从而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容易形成塑性收缩裂缝。

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2.2.预埋管线较多

楼面混凝土内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混凝土截面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的发生。

当预埋线管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也较小,管线的敷设走向又不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

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并且房屋的开间也较大,管线的敷设走向又垂直于混凝土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2.2.3.施工工艺不当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或断裂。

(1)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配置位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裂缝的宽度。

如现浇板的钢筋位置不正确;

负弯矩钢筋放置在板的下方;

板的上层钢筋在施工人员的踩踏后就弯曲、变形、下坠;

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间距设置过大、甚至不设,会使上层钢筋跟下层钢筋重合等,从而使板在支承边附近普遍发生裂缝,严重的甚至使板有折断的危险。

(2)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在施工中使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

(3)施工材料堆放不当引起裂缝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

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未达到24小时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

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

除了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小开间砼收缩值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以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

2.2.4.养护不当

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收缩裂缝的产生。

过早的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

而过迟的养护,混凝土会因受日晒风吹令其表面游离水分过快蒸发,水泥由于缺乏必要的水化水,从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据有关资料反映,当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率超过每小时0.5kg/㎡时,混凝土体积将急剧收缩),此时的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未能抵抗该种收缩应力而产生开裂。

特别是在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差较大,养护不当最容易产生温差裂缝。

2.3.其它因素

砼运输不及时、浇筑顺序失误、浇筑速度过快、混凝土终凝前钢筋被扰动、模板拼接不严、漏浆漏水、后浇带处理不当、设计承载力不足、细部构造处理不当、构件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局部承压不足、设计中未考虑某些重要的次应力作用、钢筋锈蚀及地基沉降等。

3.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 

针对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不难看出,除了要掌握商品混凝土本身具有的特性,严格把握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拌制计量和运输关,更重要的控制重点还在施工环节这一关。

一般可以从商品混凝土拌制现场和施工现场控制两大方面人手,严格控制、严格把关、全过程监督。

3.1.混凝土拌制现场控制措施

3.1.1.优选厂家、明确要求

近年来,为实现文明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率逐年提高。

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导致商品混凝土质量显著下降。

因此施工单位在使用商品混凝土之前,一定要考察供应单位并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

合同中不仅应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与供应时机,更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初凝和终凝的时间等技术指标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

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3.1.2.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根据供应合同并结合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更应注重对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与外加剂等)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结构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致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及后期降温而产生的温差变化。

因此要优选低热或中热水泥、收缩量较小安定性好水泥。

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3.1.3. 

严格控制配合比

在满足可泵性、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出机坍落度、降低砂率、严格控制骨料的含泥量、掺加粉煤灰等混合材料,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如出现裂缝,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光,然后及时洒水或覆盖。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根据施工的具体条件降低水灰比,减少水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离析等现象,使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减小。

另外,还应控制施工工期,尽量不要在高温季节施工,可减少温差应力对混凝土变形的影响。

3.2.施工现场控制措施

3.2.1.砼现场检测

当使用商品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首先应在浇筑前做坍落度测试,并掌握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的具体时间,按实际测试的坍落度要求控制施工进度和划分浇筑区段和分层厚度。

3.2.2.提高操作水平

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保证模板湿润。

并加强混凝土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

在浇筑混凝土前按施工方案认真模板及支架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并浇捣过程中监控模板的变形情况,控制不致因为模板及支架挠度过大而影响混凝土挠动,并尽量避免由于提前拆模而产生板缝。

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3.2.4.加强施工工艺控制

(1)加强楼面上成品钢筋的保护措施。

在楼面钢筋绑扎完毕、砼开始浇筑前应加强对成品钢筋网片的保护,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并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避免踩弯负筋及钢筋走位的现象发生。

(2)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只对现浇板拆模时间所需混凝土强度按板跨作了相应的规定,没有对混凝土龄期的具体要求。

实践证明,早期较高强度的混凝土质量尚未稳定,过早拆除模板,结构往往要承受本身的自重以及上一层结构的自重,包括模板、支撑的重量和施工活载,为节约成本,施工单位往往在用于支撑的钢管下不设置垫木,使楼板与钢管的接触所受到的较大的集中应力得不到有效扩散,应力最大的地方容易形成裂纹。

所以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验算,满足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

跨度大于4m的楼板,应按规定其拱,拆模龄期宜控制在15天以上。

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并应在该区域的新浇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模板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3)严格控制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期的载荷。

整体浇捣好后,在强度未达1.2Mpa时,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得上人和载荷,待强度达到10Mpa时,才可陆续堆放物体,应分散、分次加载,尽量避免集中堆放,形成集中荷载,同时控制堆载时吊车卸物冲击。

3.2.5.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捣后完成之后,将要逐渐凝固、硬化,这个过程主要由水泥的水化作用来实现,而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完成。

因此,为保证根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在施工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

养护方法:

用湿草袋、湿麻袋和薄膜复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薄膜复盖养护效果较好),并经常浇水使之保持湿润。

晴朗的白天每隔2小时浇水一次。

混凝土的浇水养护起止时间:

用普通水泥时,浇捣12小时后连续潮湿养护不少于7昼夜,如果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时则养护时间延长2倍为14天;

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时,浇捣20小时后浇水养护不少于14昼夜。

4.混凝土裂缝处理 

4.1.裂缝处理原则

目前现并行砼楼板施工中彻底杜绝裂缝,还不太现实,而且设计规范允许一定宽度的裂缝出现,一旦出现了裂缝,处理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裂缝宽度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时,可不作处理。

(2)裂缝宽度超过规范要求时,不要急于处理,先查清开裂原因,一般应待其发展基本稳定后再处理。

若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不要擅自决定处理意见,应提请设计或主管部门处理解决。

(3)不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应结合使用情况,按下述方法处理依据混凝土裂缝宽度,深度以及扩展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4.2.裂缝处理方法

4.2.1.表面处理法

沿裂缝铺设环氧树脂玻璃布或橡胶沥青棉纸等,起到粘贴封闭裂缝的作用,可用于对防渗要求较高的楼面上。

修补前砼表面应预先干净、干燥,才能与基层有较好的粘结。

但此法仅用于修补表面细小的砼裂缝以满足美观和耐久的需要。

4.2.2.填充密封法

这种方法用来修补中等宽度的砼裂缝,将裂缝表面凿成凹槽,然后填以填充材料进行修补。

对于固定裂缝,通常用普通水泥砂浆、膨胀砂浆或环氧胶泥等刚性材料填充;

对于活性裂缝则用弹性嵌缝材料填充,以使裂缝有伸缩的余地,避免产生新的裂缝。

常用的弹性密封材料有:

丙烯酸树脂、硅酸脂、聚硫化物、合成橡胶等。

4.2.3.压力灌浆法

此法也称为注入法,它不仅修补砼表面,而且能注入到砼内部,对裂缝进行粘合、封闭和补强。

为了提高灌浆的饱满度,灌浆时一般都施加一定的压力。

目前常用的有纯水泥灌浆和环氧树脂灌浆。

总结

综上所述,裂缝问题并不是一个无法跨越的难题,如果做到事先对混凝土裂缝原因有分析,有针对性控制措施,加强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和落实施工过程监控,一环扣一环,层层有人管,事事有落实,裂缝确实可控制,乃至杜绝。

同时,工程实践也表明,施工时加强防范整治措施,裂缝问题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因此要强化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密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工序和工序搭接,加强施工中各个过程的质量通病监控,尤其是对细部处理做到严格把关,总之,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分析原因,不断实践,就一定能够解决现浇楼板裂缝的质量通病问题。

致谢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程云虹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范文昭,建筑材料[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第三版)2002 

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 

建筑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