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229367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考博复习中山光华口腔考博口组病历年真题总结Word文档格式.docx

06j简述口腔黏膜非角质形成细胞的种类、来源及功能

黑色素细胞;

位于上皮基底层,来自于神经哺细胞;

胞质内含有黑色素

朗格汉斯细胞;

位于棘层或基底层,来自于造血组织;

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与黏膜的免疫功能有关。

梅克尔细胞;

位于基底层,来自于神经哺细胞或上皮细胞;

是一种压力或触觉感受细胞。

16j简述半多能双储备细胞理论

排泄管的基底细胞和闰管细胞为半多能储备细胞或干细胞,是唾液腺再生和肿瘤形成的细胞来源。

排泄管的基底细胞「可分化为排泄管的柱状细胞、鳞状细胞「是鳞状细胞癌、导管癌、粘液表皮样癌的来源

闰管细胞「可分化为腺泡细胞、闰管细胞、纹管细胞、肌上皮细胞「是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的来源

16j简述ameloblasticfibroma的临床特点及病理表现

14j成釉细胞纤维瘤的病理

临床表现: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平均年龄15岁,最常见于下颌磨牙区;

肿瘤生长缓慢,除颌骨膨大外,无明显症状;

X线显示界限清楚的放射透光区。

病理表现:

肉眼观肿瘤在颌骨内膨胀性生长,有包膜而无局部浸润,剖面灰白色,与纤维瘤相似。

镜下:

由上皮和间充质两种成分组成。

肿瘤性上皮呈条索状或团块状排列,周边为立方或柱状细胞,中心类似星网状层;

间充质由较幼稚的结缔组织组成,类似牙乳头细胞;

上皮与结缔组织界面可见无细胞带或透明带,类似于牙发育过程中牙源性上皮与间叶组织的诱导现象。

16jVerrucouscarcinoma的病理表现

14j疣状癌的病理

—种非转移性的高分化鳞癌的亚型,以外生性、疣状缓慢生长。

疣状癌由厚的棒状乳头和具有明显角化的分化良好的鳞状上皮呈钝性突入间质内构成,呈推进式侵犯间质,无浸润边缘,可见密集的淋巴细胞、浆细胞。

16j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

临表:

青壮年男性,腮腺区、耳后;

缓慢増大的无痛性包块,对称,皮肤瘙痒、色素沉着。

病理:

肉芽肿结构,主要特征为1、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灶性或弥散性浸润2、病变血管増生。

16j上皮异常增生的病理表现

11mepithelialdysplasia

1上皮层次紊乱2上皮1/2内可见有丝分裂3棘层细胞单个或成团角化4上皮钉突呈滴状5基底细胞极性消失6可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7细胞多形性8有丝分裂相增多,可出现异常有丝分裂相9核浆比例增大10核浓染11核仁增大12细胞粘附能力减弱

07w试比较口腔扁平苔薛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与病理改变

15w扁平苔薛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发病机制

llw试述口腔扁平苔薛的病理特征及其癌变的分子机制

10j扁平苔薛的病理学特征

04w试述口腔扁平苔薛的病理及免疫病理表现

临表

颊舌唇牙龈等黏膜,颊多见,常对称

黏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条纹,条纹之间的黏膜发红,这些条纹呈网状、线状、环状、树枝状;

皮肤病变特征为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中心凹陷,鲜红色-褐色斑

病理

光镜下:

白色条纹处上皮不全角化,发红部位上皮无角化;

棘层增生,少数萎缩;

上皮钉突不规则延长,呈锯齿状;

基底细胞液化、变形,基底膜界限不清,可形成上皮下疱;

固有层有密集的淋巴细胞浸润带。

电镜下:

基底细胞内出现空泡,严重者结构消失;

基底细胞和基膜间半桥粒数量减少。

16w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

14j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病理特点

llj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

多发于口颊部的皮肤与黏膜,先发于外露部位,面部鼻梁两侧皮肤呈鲜红色斑,覆盖白色鳞屑,称蝴蝶斑,也可发生于面部其它部位或手背等,表现为圆形红斑,覆盖鳞屑;

口腔部位多位于唇颊黏膜,特征为红斑样病损,可有糜烂、出血,唇部可出现结痂,陈旧性病变可有萎缩、角化,周围可见放射状白色条纹。

上皮过度角化或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变薄,有时可见上皮钉突增生伸长;

基底细胞发生液化、变形,可形成上皮下疱;

上皮下结缔组织内有淋巴细胞浸润,多T。

免疫病理: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可检测到上皮基底膜区有免疫球蛋白、补体沉积,形成一条翠绿色荧光带,称狼疮带。

16w实性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

12w试述成釉细胞瘤的分型及各型的临床病例特点

llw试述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04w试述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三种亚型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1实性/多囊性成釉细胞瘤

30-49岁,下颌较上颌多见,下颌磨牙区、升支部多见;

无痛性、渐进性颌骨膨大,膨胀多向唇颊侧发展,骨质受压变薄,乒乓样感,肿瘤区可出现牙松动移位脱落,上颌可侵犯颅底。

X线表现为单房或多房透射影像,边界清楚,可见硬化带。

肉眼:

大小不一,剖面囊性和实性,囊腔内黄色或褐色液体,实性区白色或灰白色

组织学:

成釉细胞瘤的上皮岛或条索由两类细胞组成:

1周边的立方或柱状细胞,核呈栅栏状远离基底膜,类似于成釉细胞;

2中央多角形或星形细胞,类似于星网状层细胞。

可表现为滤泡型(上皮岛)、丛状型(上皮条索)、棘皮瘤型(上皮岛内广泛鳞状化生)、颗粒细胞型(颗粒样变性)、基底细胞型(缺乏星网状细胞分化)、角化成釉细胞瘤(充满角化物的微

小囊肿)。

2骨外/外周型成釉细胞瘤

发生于牙龈或牙槽黏膜而未侵犯颌骨的一类亚型,患者平均年龄高于骨内型

肿瘤可完全位于牙龈的结缔组织内,易于早期发现和手术切除,术后无复发

与骨内型成釉细胞瘤相同

3促结缔组织增生型成釉细胞瘤

常位于颌骨前部

X线示肿瘤界不清,表现为透射/阻射混合影

实性,质韧

肿瘤以间质成分为主,挤压牙源性肿瘤上皮成分;

结缔组织显著増生,胶原丰富,排列成束状,可见玻璃样变;

肿瘤性上皮岛或条索位于纤维束之间,上皮岛或条索周边细胞呈扁平状、排列紧密;

邻近上皮的间质常发生粘液变性,间质内有时可见类骨小梁形成。

4单囊型成釉细胞瘤

临床和X线表现单囊性颌骨改变,类似于颌骨囊肿。

多见于青年人,10-29岁,下颌磨牙区

囊腔的衬里上皮可表现成釉细胞瘤样改变,增生的肿瘤结节可突入囊腔内和浸润纤维组织囊壁。

依据成分和结构分为三型:

I型:

单纯囊性型;

II型:

囊腔内瘤结节增殖;

III型:

囊壁内肿瘤浸润,伴或不伴囊腔内肿瘤浸润。

16w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组织发生14w多形性腺瘤病理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12j简述多形性腺瘤镜下的基本细胞构成及病理学特点

10w试述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变化及组织发生

最常见唾液腺肿瘤,80%腮腺;

生长缓慢肿块,不规则结节状,触之软硬不一可活动;

发生于腭部或多次复发者可不活动,生长加快伴有疼痛时考虑恶变。

病理肉眼:

不规则结节状,剖面多实性,灰白或黄有白色条纹,可囊性,囊腔内蓝色软骨样组织或黄色角化物;

周围有包膜,包膜完整,以粘液样结构为主或发生于小唾液腺者可不完整。

基本结构为腺上皮,肌上皮,粘液、粘液样组织,软骨样组织。

1腺管样机构:

腺上皮呈立方状或矮柱状,形成导管样结构;

外周为梭形的肌上皮细胞或柱状的基底细胞;

2肌上皮结构:

肌上皮细胞区分为:

浆细胞样细胞(圆形或卵圆形)、梭形细胞(类似于平滑肌细胞)、透明肌上皮细胞(偶见)和上皮样细胞(偶见)。

可见鳞状上皮化生;

3粘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腺管及上皮条索周围常见到上皮细胞疏松排列,逐渐移行为粘液样组织和软骨样组织。

粘液样组织的细胞呈星形或梭形,疏松排列;

软骨样组织类似于透明软骨。

肿瘤间质较少,纤维结缔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

免疫组化:

腺管样结构内层细胞表达上皮标记物(CK);

肌上皮细胞表达上皮和间叶成分标记物(CK、肌动蛋白、波形蛋白、S-100蛋白、GFAP);

黏液软骨样结构表达间叶成分(肌动蛋白、波形蛋白、S-100.GFAP)

组织发生:

来源于闰管或闰管储备细胞,既可向上皮分化,也可向肌上皮细胞分化;

肌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为粘液软骨样组织,从而形成了肿瘤的多形性结构。

15m牙乳头dentalpapilla

牙乳头细胞为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在内釉上皮诱导下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形成牙本质,也可分化形成牙髓。

具有诱导非牙源性上皮成牙和决定牙形态的功能。

15m托姆斯颗粒层Tomes'

granularlayer13jTomesgranularlayer

在牙的纵剖磨片上看,根部牙本质透明层的内侧有一层未矿化区,称为托姆斯颗粒层。

可能为牙本质细胞的末端膨大、牙本质小管末端形成的祥或小的球间牙本质。

15m转移性成釉细胞瘤

是指具有良性组织学表现,但发生了转移的成釉细胞瘤。

其“恶性”主要表现在临床行为,而不在组织学特点。

其转移灶主要见于肺。

15m缩余釉上皮reduceddentalepithelium

llmreducedenamelepithelium

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星网状层和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成为缩余釉上皮。

当牙萌出口腔时,缩余釉上皮在牙颈部形成黏膜的结合上皮。

15m棘层松解acantholysis

上皮棘层细胞间张力原纤维及黏合物质发生变形、断裂破坏,细胞间桥溶解.使棘层细胞间联系力松弛,严重时解离,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可见于天疱疮等。

15j牙髓基本结构细胞组成

12j简述牙髓细胞的组成及相应功能

07j简述牙髓的细胞种类及分层

06j简述牙髓的细胞成分及主要功能

10w试述牙髓主要细胞成份的组织学特点及牙髓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1成牙本质细胞,位于牙髓周围,形成牙本质

2成纤维细胞,是牙髓中的主要细胞,又称牙髓细胞,其形态反映了牙髓组织的功能和活性;

3巨噬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巨噬细胞可以吞噬死亡细胞或炎性细胞,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具有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的潜能;

4树突状细胞,具有抗原提呈作用,是牙髓免疫防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5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是正常牙髓中的一种细胞,包括有CD4和CD8阳性细胞。

15j牙本质齿禹病理变化

07j简述牙本质龌的病理学改变

04j简述牙本质龌的分层

牙本质驕形态上是一个三角形病变,顶指向牙髓腔,底向着釉牙本质界,可分为四层结构:

1透明层,牙本质龌最深层。

透射光下呈透明状(牙本质小管管腔内有矿物质沉积,管腔内折光率与周围间质相似);

电镜下,小管内矿物体为针形或方形,来源于脱矿层游离出的无机盐沉积。

2脱矿层,位于透明层表面,是在细菌侵入前酸的扩散导致的脱矿改变。

透射光下呈暗黑色不透光,称死区(牙本质小管内牙本质突起变形坏死,代指以空气所致);

此层已软化,无菌。

3细菌侵入层,位于脱矿层表面。

牙本质小管内有细菌侵入,细菌的侵入分为两个阶段1产酸菌2产酸菌和蛋白溶解菌。

4坏死崩解层,牙本质龌的最表层,几乎无正常牙本质结构保留,牙本质完全崩解破坏。

15j牙源性腺样瘤adenomatoidodontogenictumor

llj牙源性腺样瘤的病理变化

07w试述牙源性腺样瘤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及生物学特征

10-19,女,上颌尖牙区,常伴阻生牙,骨内少数牙龈;

一般无明显症状,生长缓慢;

X线:

边界清楚的单房性透射影,常围绕一个阻生牙的牙冠;

与含牙囊肿类似。

较小,包膜完整;

剖面囊性或实性,实性灰白;

囊性大小不等,腔内含淡黄色胶冻样物质或血性液体,可含牙

形成不同结构1结节状实性细胞巢,梭形或立方状上皮细胞形成玫瑰花样结构,其中心部可见嗜酸性物质沉积;

2腺管样结构,立方状或柱状细胞形成腺管样结构,管腔内含有嗜酸性物质和细胞碎屑;

3梁状或筛状结构,肿瘤的周边或实性细胞巢之间;

4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组成的小结节,细胞间有钙化团和淀粉样物质沉积。

间质成分少。

15j牙源性钙化囊性瘤

14w牙源性钙化囊性瘤临床及病理

12j简述牙源性钙化囊性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临床

10-19岁,上颌前磨牙区,也可发生于颌骨外的软组织内

界清的放射透光区,单房或多房,有时可伴有牙瘤的发生

呈囊性,衬里上皮的基底细胞,立方状或柱状,胞核远离基底膜,浅层由排列输送的星形细胞构成,与成釉器的星网状层相似;

衬里上皮和纤维囊壁内可见数量不等的影细胞,并有不同程度的钙化,影细胞的胞核消失而不着色,在胞核部位出现阴影。

10j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临表

20-60,下颌双尖牙和磨牙区,无特殊症状,仅见颌骨逐渐膨胀;

不规则透射区内含大小不等的阻射性团块。

颌骨膨大,剖面实性,灰白或灰黄,可见埋伏牙;

1上皮细胞排列成片状、岛状,偶呈筛孔状,有时可见双核或多核,核多形性明显(但核分裂罕见,可与恶性肿瘤鉴别);

2肿瘤组织中可见圆形嗜酸性均质物质,为淀粉样物质,其内常发生钙化,钙化物呈同心圆沉积。

属于良性肿瘤,具有局部浸润性;

来源于埋伏牙的缩余釉上皮。

15w腺样囊性癌临床表现,病理,生物学行为,组织发生adenoidcysticcarcinoma

12w试述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生物学行为

05w试述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学改变及病理学鉴别诊断

06w试述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改变

40-60,腮腺、腭腺居多,发生于舌下腺的肿瘤首先应考虑腺样囊性癌

生长缓慢,圆形或结节状,质地中等,浸润性生长,不活动,在腭部侵犯周围神经可引起疼痛和神经麻痹症状病理

圆形或结节状,平均直径3cm;

剖面灰白或褐色,无包膜

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变异肌上皮细胞。

导管内衬上皮细胞,立方状,卵圆形;

变异肌上皮细胞,梭形或不规则形;

两种细胞排列呈筛状、管状和实性结构。

1筛状型,最常见的结构,肿瘤细胞团块内含有筛孔状囊性腔隙,筛孔内充满嗜酸或嗜碱性粘液样物质,腔隙周围有基底膜样结构;

2管状型,内层为导管细胞’外层为变异肌上皮细胞;

3实性型,此型细胞较小,容易复发和早期转移。

间质常有玻璃样变。

生物学行为:

恶性肿瘤,生长缓慢,但侵袭性强,容易浸润神经血管,术后常有复发;

淋巴转移少见。

来源于闰管的储备细胞,或闰管、排泄管的基底细胞。

llw试述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07w试述粘液表皮样癌的病理学表现及生物学特征

女,腭部

高分化,与多形性腺瘤相似,生长缓慢无痛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质地中等,活动度差,部分区域有囊性感;

低分化,恶性肿瘤表现,生长迅速,瘤体较大,界不清,不活动,常出现疼痛及面瘫,可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高分化者与多形性腺瘤相似,无包膜,剖面灰白或浅粉红,有散在的小囊腔,囊腔内有淡黄色粘液;

低分化与癌相似,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不清,向周围组织浸润,剖面实性灰白,常见出血和坏死。

光镜:

由粘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和中间细胞构成。

粘液细胞较大,为柱状或杯状;

表皮样细胞为多边形;

中间细胞较小,呈立方状;

有时可见透明细胞、柱状细胞和大嗜酸粒细胞。

根据主要细胞成分的比例及细胞分化程度分为三种类型:

1高分化型,粘液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肿瘤细胞排列呈巢状或片状;

2低分化型,中间细胞和表皮样细胞为主,排列成片或实性上皮团,缺乏囊腔和腺腔结构,向周围组织呈浸润性生长;

3中分化型,介于上述两型之间。

PAS、粘液卡红和阿辛蓝染色阳性;

角蛋白、CEA阳性

低度恶性肿瘤,常复发和转移,预后较差。

来源于排泄管储备细胞。

14m上皮根鞘Hertwig'

sepithelialsheath10mHertwig'

sepithelialrootsheath

牙冠发育即将完成时,牙根开始发育,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的根尖孔方向生长,而星网状层和中间层不在其中,增生的上皮呈双层,称为上皮根鞘。

上皮根鞘内侧为牙乳头细胞,外侧为牙囊。

14m继发性牙本质

牙根发育完成,牙和对颌牙建立咬合关系之后形成的牙本质为继发性牙本质。

是一种牙本质的増龄性改变,其形成速率与食物和牙所承受的咬合力有关,其牙本质小管的走行方向较原发性牙本质有较大的变异,小管也更不规则。

14m非角质形成细胞

分布在口腔黏膜上皮内,包括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

位于上皮基底层,来自于神经悄细胞;

胞质内含有黑色素;

位于棘层或基底层,来自于造血组织;

是一种抗原呈递细胞,与黏膜的免疫功能有关;

位于基底层,来自于神经皤细胞或上皮细胞;

14j牙周主纤维的分组及功能

10j牙周膜主纤维的分组及功能

06j简述牙周膜中的纤维组成和功能

1牙槽悄组,釉质牙骨质界下方牙骨质向外下方止于牙槽悄顶;

对抗侧方力,保持牙直立

2水平组,牙槽哺组的根方,起于牙骨质,止于牙槽骨;

对抗侧向力,防止侧方移位

3斜形组,数量最多,力量最强,除牙颈部和根尖区外都是斜形组分布的区域;

限制牙的转动

4根尖组,起于根尖区牙骨质,呈放射状止于根尖周围牙槽骨;

固定根尖,保护进出根尖的神经血管

5根间组,只存在与多根牙,起于跟分叉处牙根间骨’止于跟分叉区牙骨质;

防止牙根向冠方移动的作用。

14j鲍裂囊肿临床及病理branchialcleftcyst

临表常位于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

下颌角以上及腮腺T第一鯉裂来源,肩胛舌骨肌以上下颌家一下「第二鯉裂来源,颈根区「第三四鲤裂来源;

20-40年轻患者,中午质软,界清,可活动,无明显症状,继发感染时可伴有疼痛。

囊肿内为黄绿色或棕色清凉液体

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可伴或不伴角化,部分囊肿可内衬假复层柱状上皮’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

14w两种癌前病变的临床及病理表现

12j简述白斑的定义及病理学诊断依据

07j简述白斑的定义及病理学改变

白斑定义:

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不包括因局部因素去除后可以消退的单纯性过角化;

白斑属于癌前病变或为潜在恶性病变。

1白斑临表:

多发于颊舌黏膜’男性多发,白斑为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界清,与黏膜平齐或略高于黏膜,稍有粗涩感。

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均质型白斑表面平坦;

非均质型白斑白色病损中夹杂有疣状、结节、溃疡或红斑样成分,非均质型恶变危险性更高。

主要改变为上皮增生,上皮过度正角化或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生,上皮钉突可伸长,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上皮疣状增生见于疣状白斑,上皮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增生,表层过度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增生,上皮下结缔组织内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白斑伴有异常增生时,其恶变潜能随上皮异常増生程度的增加而增大。

2红斑临表:

40-50岁,红斑界清,范围固定,临床有不同表现:

1均质型红斑,鲜红色,质软,界清,表面光滑,不高出黏膜表面;

2夹杂型红斑,红白间杂;

3颗粒型红斑,边缘不规则,稍高于粘膜面,有颗粒样微小的结节,往往是原位癌或早期鳞癌的表现。

均质型红斑上皮萎缩,有的上皮异常增生或原位癌;

颗粒型红斑大多为原位癌或已经突破基底膜的早期浸润癌。

红斑的表面上皮由不全角化层所覆盖,钉突之间的上皮萎缩变薄,结缔组织中血管增生且扩张充血,因此临床表现为红斑。

12mJunctionalepithelium

10mjunctionalepithelium

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龈沟底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是无角化的鳞状上皮,无上皮钉突,如受到刺激,可见上皮钉突增生,深入结缔组织中。

其是一未成熟的分化低的上皮,属于简单上皮,结合上皮在牙表面产生基板(透明板和密板)样物质,通过半桥粒紧密结合在牙表面,这种结构类似于上皮与结缔组织连接的方式。

12m外胚间叶

06j外胚间叶组织

05j神经箱与外胚间充质

胚胎发育的第三周,三胚层结构已经形成。

发育中的脊索和周围的间充质有道表面的外胚层形成神经板。

神经板在发育过程中,其柱状细胞变为上窄下宽的楔形,使神经板的外侧缘隆起,中轴凹陷处为神经沟,隆起处为神经褶,神经褶的顶端与周围外胚层交界处为神经悄。

头面部的大部分结缔组织都来自于神经哺细胞’由于它们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箱细胞,所以这些结缔组织又称外胚间叶或外胚间充质。

它们包括面部所有的骨、颅骨、鲍弓软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牙周膜、血管周细胞、血管平滑肌、横纹肌、腺体及皮肤脂肪组织的周围组织、眼角膜、巩膜、睫状肌、甲状腺、甲状旁腺、泪腺和唾液腺等。

12w试述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临床、病理学表现,以及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联系

10w试述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病理变化及生物学行为与病理学的关系

10-29.40-50两个发病高峰期,男,下颌骨磨牙及升支部

生长方式特殊,主要沿颌骨前后方向生长,病变较大仍不引起明显的颌骨膨大,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通过X线检查偶然发现;

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颌骨膨大,继发感染则疼痛,有时引起病理性骨折或神经麻木症状。

单房或多房透射区,边缘呈扇形切迹。

缺乏特异性,类似成釉细胞瘤、含牙囊肿、发育性根侧囊肿或根尖周囊肿等特点,对其诊断应基于组织病理学检查。

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黄白色发亮的片状物或干酪样物质。

组织学衬里上皮,5-8层复层鳞状上皮,无上皮钉突,上皮-纤维组织界面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