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9208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综合测试二Word下载.docx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D.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8.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B.由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

C.由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

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9.(2013·

浙江嘉兴基础测试)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h

1

2

3

4

胰岛素含量/(μU·

mL-1)

14.2

12.0

8.9

7.5

6.2

胰高血糖素含量/(pg·

65

100

153

220

420

A.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B.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增强,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10.人民子弟兵在长时间的抢险救灾中,自身机体也要进行极其复杂的调节,才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进行调节

B.产热增多,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方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C.缓冲物质中的NaHCO3与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反应,以维持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的分泌进行调节

11.下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

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移植的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⑦有关;

预防接种主要与①、②、③、④、⑤、⑧有关

C.⑤、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导致细胞内DNA分子数量的减少

D.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

12.“四大家鱼”混合饲

养可以获得高产,其原因不包括(  )

A.它们占据的主要空间不同B.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同

C.它们之间的竞争较弱D.它们之间形成食物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3.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适时施肥、除草、治虫,后期进行排水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在田里焚烧稻秆。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适时适量地施肥,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除草、治虫可使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C.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河流造成污染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14.荔枝蝽会使荔枝遭受严重的虫害,在荔枝园中放入平腹小蜂可以防治荔枝蝽。

平腹小蜂通过在荔枝蝽的卵内取食卵液,使害虫致死,长大后钻出卵壳,又找到其他荔枝蝽并钻入其卵中继续生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腹小蜂与荔枝蝽是捕食关系B.该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

C.喷洒农药是杀死荔枝蝽的最好方法D.荔枝蝽在该生态系统中一定是次级消费者

15.在生态茶园建设过程中,从长远考虑,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降低病虫危害的是(  )

A.清除茶园内的所有杂草B.保护茶树害虫的天敌资源

C.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预报,适时防治

D.种植能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阻止害虫进入茶园

16.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  )

A.图中的甲、乙、丙、丁、戊所代表的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群落

B.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碳元素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沿着该食物网流动

D.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17.将长势相同的完整大豆幼苗分成a~d四组,并分别做如下处理,一段时间后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组别是(  )

编号

处理方法

a组

不做任何处理

b组

去掉顶芽

c组

去掉顶芽,在顶端切口放上含生长素的羊毛脂

d组

去掉顶芽,在顶端切口放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

A.a组和b组      B.a组和c组

C.a组和d组D.b组和c组

18.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影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与光照无关

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19.在番茄植株生长的不同季节,使用不同的植物激素可以有效促进番茄的生长和提高产量。

下表中对番茄不同生长时期使用的植物激素及使用目的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时期

使用的植物激素

使用目的

A.

播种前

一定浓度的脱落酸

促进种子的萌发

B.

生长期

适宜浓度的乙烯

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C.

开花期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去雄后)

诱导无子果实的形成

D.

成熟期

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加速叶片黄化速度

20.某免疫学研究人员将相同剂量的病毒A分别注入甲、乙两组小鼠体

内,其中甲组小鼠的胸腺发育不全,而乙组小鼠的胸腺发育正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组小鼠免疫力低于乙组小鼠

B.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的死亡率高于乙组小

C.一段时间后,甲组小鼠产生的抗体数量低于乙组小鼠

D.病毒A在乙组小鼠内是抗原,在甲组小鼠内不是抗原

21.如下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和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显示神经纤维处于静息时膜电位的是图乙

B.能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图甲

C.图乙所处状态时,没有离子进出神经元细胞膜

D.图丙中指针的偏向与Na+内流有关

22.右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

A.图中甲、乙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

B.出汗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激素丙分泌增加

C.只通过激素丙的作用,就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维持平衡

D.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甲的调节效应是抑制甲的活动

23.下图所示为一个离体的神经元。

在X位置处给其一个适宜强度的刺激,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冲动会到达效应器

B.图示神经元是传出神经元

C.冲动会到达Y处的感受器

D.在Z处会有神经递质释放

24.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下图所示能量金字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群落共有4个营养级

B.各营养级都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得能量

C.该群落中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D.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25.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来又出现灌木。

右图中曲线乙、丙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

A.曲线甲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乙表示植物物种数

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来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

D.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

26.环境激素又称内分泌干扰物质,是指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会扰乱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引发基因突变及与生殖有关的异常反应。

下图为某区域中不同物种的食性关系及体内环境激素的浓度分布情况。

根据图中数据,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内容不正确

(  )

A.这些物种呈现食物网的关系

B.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环境激素的浓度越高

C.若将此图转为能量塔应有四个营养级

D.除了此食物网外,人类可能还有其他渠道摄入环境激素

27.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免疫系统;

“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及抗体)和记忆细胞

B.乙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

C.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8.褐色雏蝗是每年只有一个世代的一年生昆虫。

某地区褐色雏蝗从卵经若虫到成虫的季节消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褐色雏蝗的卵、若虫和成虫构成了一个褐色雏蝗的群落

B.从成虫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地区褐色雏蝗的数量变化属于稳定型

C.褐色雏蝗以虫卵的形式过冬,当年成虫的数量与卵的数量呈正相关

D.决定该地区褐色雏蝗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迁出率及性别比例

29.下面的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的甲和己各代表一个营养级

B.调查图一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二中的曲线X

D.若图二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c点对应的是图三中的t1时刻,此时丙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30.“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

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B.参与②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1.下表是科学家对某湖泊能量分析得到的相关数据。

其中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注:

单位:

J/cm2·

a-1)

食物链

植物

植食动物

肉食动物

NP

367

44.2

5.1

R

96

18.8

未利用

293

29.3

5

分解者分解

12.6

2.1

微量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J/cm2·

a-1,用于植食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J/cm2·

a-1。

(2)该湖泊中生产者流入植食动物的能量占可利

用的能量(即NP)和植食动物流入肉食动物的能量占可利用的能量(即NP)的百分比分别是__________、28.5%(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3)在人工干预下,该湖泊物种逐渐丰富,______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演替。

人工干预后,该湖泊受干预种群的进化速率更__________。

32.当人体皮肤受到创伤,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免疫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B、C、D表示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为特异性免疫过程中__________免疫。

(2)细菌进入内环境后,经过E细胞的____________,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并与该细胞合成的蛋白质(MHC)结合形成____________,并移动到细胞表面呈递出来。

(3)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需要两个信号:

细菌中的抗原直接与B细胞表面的[②]____________结合,使其处于活跃状态;

处于活跃状态下的B细胞在[A]__________分泌的[①]____________的协助下,形成细胞C和细胞D。

(4)细胞D分泌大量的[③]____________释放到____________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____________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5)当同一类型的细菌再次入侵机体时,细胞C会迅速____________并产生免疫物质,做出快速而猛烈的反应。

33.下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

神经A、B上的1、2、3、4为四个实验位点。

现欲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

从蛙体内剥离出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受破坏)。

供选仪器:

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

(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

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只在神经A上完成):

①先用剪刀在神经A的__________将其剪断;

②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A上的实验位点__________,若__________,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反之为传出神经。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A和神经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为(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__________,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__次,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

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_____次,则神经A为传入神经。

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

神经细胞间具有__________传递的特点。

34.某些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微量的情况下,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一旦用量稍高时,就会严重地破坏植物的生命活动,导致植物死亡。

据此原理,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当作除草剂使用。

2,4-D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具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它在质量浓度为10mg/L时,可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把浓度升高到500~1000mg/L,就可使一些双子叶植物叶片卷缩,茎部肿胀,叶片逐渐发黄,最后死亡。

因此,在农业生产上常常把它作为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同时还可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

(1)下图是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其中表示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X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农作物和杂草的作用结果分别是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因此在施用时应把浓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范围内。

最佳使用浓度对应图中的______________。

(3)近几年春末夏初,媒体经常会报道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

①若某农民使用的是生长

调节剂类除草剂且不是假货,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生产厂家的技术员准备在一块实验田中通过实验证实该除草剂不是假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把某块实验田分成甲、乙、丙三块。

b在甲块实验田中喷洒清水(或不做处理)作为对照,乙块实验田喷洒按使用说明配制的除草剂,丙块实验田喷洒按该农民的方法配制(高浓度)的除草剂。

c.定期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假如导致作物绝产不是该除草剂的问题,请把预期的实验结果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单子叶农作物

正常生长

双子叶杂草

 

参考答案与解析

1.解析: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由细胞组成的。

答案:

C

2.解析 刺激离体的脊髓腹根时引起3细胞体兴奋,兴奋不能沿2和1传递,因为在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

答案 B

3.解析 刺激图甲中C点,由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得快,故在A点先检测到电位变化;

图乙中由突触小泡与递质受体(D)可确定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C物质(递质)的释放依靠胞吐作用而不是主动运输;

图乙中C与D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刺激神经纤维时,膜外、膜内的电流流向相反。

答案 C

4.解析:

激素是一种有机信息分子,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

激素一经起作用,就被灭活,因此需要不断地产生。

A

5.解析:

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切除垂体后,两种激素的含量都会下降。

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切除垂体后,甲状腺的重量会下降,同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也会下降,并导致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影响,最终使智力下降。

D

6.解析:

人体热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产生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体温调节由神经——体液系统共同完成。

7.解析 分析图中信息可得,结构乙为神经垂体,结构甲为腺垂体;

a为蛋白质类激素,饲喂情况下会被动物的消化酶分解而失去作用,因此物质c的含量不发生改变;

据图分析可知,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其分泌增多,可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物质d为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后,同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的靶细胞结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所以说该激素在全身的血液中都存在,只不过特异性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答案 D

8.解析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可升高血糖,因而刺激X使血糖含量降低;

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的过程是体液调节过程,而不是神经调节,②位于下丘脑。

9.解析 由表格信息可知,随着运动时间增加,胰岛素含量逐渐降低,胰高血糖素含量逐渐升高,从而维持正常血糖浓度;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含量减少;

由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人体血糖含量处于动态平衡;

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10.解析 A选项错误,失水过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细胞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选项正确,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C选项正确,NaHCO3是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能与乳酸反应,维持内环境pH的稳定;

D选项正确,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答案 A

11.解析 A选项正确,图中的细胞A、B分别是吞噬细胞和T细胞;

B选项正确,移植的器官发生排斥反应与细胞免疫有关,免疫预防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

C选项错误,⑤、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内遗传物质保持不变;

D选项正确,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会刺激记忆细胞,发生更强、更快的二次反应。

12.解析:

“四大家鱼”能够混合饲养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占据的空间重叠部分较少,食物来源差异较大,竞争较弱。

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捕食关系,不能形成食物链。

13.解析:

适时适量施肥、灌溉有利于保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除草、治虫可以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含有较多的N、P等元素,对河流造成污染。

焚烧稻秆使能量直接释放到环境中,造成能量的浪费

14.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平腹小蜂与荔枝蝽是寄生关系,放入平腹小蜂是防治荔枝蝽的最好方法。

荔枝蝽直接危害荔枝,是该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

B

15.解析:

清除茶园内的所有杂草,会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下降,更容易使病虫害大量暴发。

16.解析:

群落不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还包括分解者。

在食物网中,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17.解析:

根据顶端优势的原理可知,只要顶芽存在,或去顶芽后在顶端切口上涂抹生长素,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18.解析:

实验一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实验三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实验四缺少空白琼脂块所对应的对照实验。

19.解析:

播种前,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成熟期,使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可以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成熟;

成熟期,使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可以减缓叶片的黄化速度。

20.解析:

由于甲组小鼠的胸腺发育不全,而乙组小鼠的胸腺发育正常,因此,甲组小鼠免疫力低于乙组小鼠。

注射相同剂量的病毒A后,不论在甲组小鼠还是在乙组小鼠体内,病毒A都属于抗原,但由于甲组小鼠的免疫力较低,导致产生的抗体数量低于乙组小鼠,死亡率高于乙组小鼠。

21.解析:

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外是正电位,膜内是负电位,此时灵敏电压表偏转的方向如图甲所示。

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膜外是负电位,膜内是正电位,此时灵敏电压表偏转的方向如图丙所示。

图乙所处状态,膜内外电位相等,是静息状态向兴奋状态(或兴奋状态向静息状态)过渡的一个

过程,此时Na+大量进入(或K+流出)神经细胞。

图丙中指针的偏向是Na+内流的结果。

22.解析:

由图可知,甲代表下丘脑,乙代表垂体,丙为抗利尿激素。

出汗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