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8722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案Word下载.docx

(3课时)

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1.有两个基本数码0和1。

2.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

3.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注意:

可以结合十进制来说明。

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除二取余法”。

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按权展开相加法”。

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

(进位制标识。

1011B,235D,2A3H)

字符编码:

ASCⅡ码,使用7位二进制数,可以提供128各编码,最高位为“0”。

(字符“0”编码为48,字符“A”编码为65,字符“a”编码为97。

汉字编码:

输入码、交换码(区位码)、处理码、字形码。

用UltraEdit或WinHex工具软件观察内码,ASCⅡ码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多媒体信息编码:

(学会计算声音或图像数字化后所占的字节数。

(数字化,压缩。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

2.图像由像素组成。

1.3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

(0.5课时+1.5课时+0.5课时+0.5课时+机动1课时)共4课时

1.知道信息来源和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2.掌握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基本技能。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和技巧。

4.初步掌握信息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第二单元信息的获取

1.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方法

2.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

①保存网页内容

②收藏夹的使用

3.网上资源检索

元搜索引擎不作要求

4.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2.1信息获取的方法

(0.5课时)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

2.2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

(1.5课时)

1.访问、浏览网站。

2.保存网页内容。

(保存网页,保存图片,保存文字。

3.收藏夹的使用。

2.3网上资源检索

1.主题目录、搜索引擎、元搜索等方法进行检索。

(Google搜索、XXBaidu搜索。

2.4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

从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中确认权威、可信的信息源,从而鉴别信息的真实性;

理解信息的价值与时效性。

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统计评价、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个人推荐。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相关支持。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

(OCR文字识别0.5课时+文档编辑4课时+图表处理4课时+多媒体信息处理3课时+算法与编程4课时+智能处理0.5课时+机动1课时)共14课时

1.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

2.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和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3.能够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

4.体验部分职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第三单元信息的加工

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特征、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

2.字符识别与文字处理

①语音识别与OCR文字识别

②文档的编辑

③拼写和语法检查、批注、修订

“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不作要求

3.图表处理

①公式、函数计算

②排序、筛选

③图表创建

④图表的综合运用

4.图像处理

①图像的基本概念

②图像大小、亮度、对比度的调整

③图像的旋转

④图像的格式转换

5.声音、视频的简单处理

视频处理操作不作要求

6.算法及其实现

流程图设计不作要求

7.信息资源管理

“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领域”不作要求

8.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

“字段的添加、删除和编辑修改”不作要求

3.1现代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1.计算机的基本功能是计算,其基本特征是运算速度快,能准确地执行指令,而且还有很大的存储容量。

2.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用计算机处理。

3.2文字和图表处理

(OCR文字识别0.5课时+文档编辑4课时+图表处理4课时)

1.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的使用。

2.对录入的文字进行格式设置,版面布局,文稿美化。

(打印、预览、页面设置、查找、替换、撤销、页眉页脚、文档网络结构、插入分隔符、特殊符号、批注、引用、图片、文本框、引用、书签、超级链接、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分栏、背景、保护文档、表格)

拼写、语法检查、批注、修订

3.文稿编辑的多人合作。

利用字处理软件(如Word)的修订功能,可对一人起草的文稿,进行多人批注和修订。

4.图表处理。

(Excel)(页面设置、打印预览、打印、选择性粘贴、页眉页脚、名称、保护、选项、有效性、拆分窗口、冻结窗口等)注意知识迁移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操作。

(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1.工作表的插入、重命名与删除。

2.工作表中数据的输入与修改。

3.单元格格式设置。

4.工作表中单元格、行、列的插入与删除。

数据计算。

(1.直接利用常用工具栏的按钮,如自动求和。

2.在单元格中引用函数。

3.在单元格中引用函数。

数据排序。

(关键字、排序方式。

数据筛选。

(自动筛选。

图表的建立与美化。

图表分析及应用。

3.3多媒体信息处理

如果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可以考虑略过。

(多媒体信息处理3课时)

1.图像处理。

Photoshop。

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

像素、分辨率、位图、矢量图、颜色、图形与图像、文件格式等概念。

图像大小调整。

图像亮度调整。

图像对比度调整。

图像色数调整。

图像的旋转。

图像的缩放。

图像的裁剪。

图像的格式转换。

2.音频处理。

利用音频处理软件对音频文件进行格式转换、音频剪辑、音质调整等操作

(利用媒体播放器播放音频、管理数字音频文件库)

(音频格式转换)

(音频剪辑)

(音频强度、渐变、声音频率、声音效果等)

3.视频处理。

通过视频处理软件可以对视频文件进行编辑,用不同的格式输出。

3.4算法与编程

如果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可以略过。

(算法与编程4课时)

1.算法及表示:

算法指的是对解题方法的精确而完整的描述。

常用的算法表示形式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计算机语言等。

2.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

(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IF条件THEN

语句序列1

ELSE

语句序列2

ENDIF

WHILE<

条件>

循环体

WEND

3.流程图。

3.5智能处理

(智能处理0.5课时)

人工智能是研究机器的智能或智能的机器的一门学科。

语音识别

字符识别(光学字符识别OCR软件)

机器翻译和自然语言处理

第四章信息的管理

(0.5课时+3课时+机动0.5课时)共4课时

1.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和当前常用的管理方法。

2.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3.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4.1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沿革

信息资源管理IRM是指对信息、信息技术、信息设备和信息人员等各项资源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MIS)、数据库系统(DBS)和情报检索系统(IRS)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

通过数据库对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及网上数据进行管理,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

4.2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硬件以及系统人员和用户组成。

2.Access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元素:

二维表、字段及字段的数据类型、记录得概念。

浏览、添加、删除和修改数据库中的记录。

数据库文件的格式及保存。

第五章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0.5课时+1.5课时+1课时)共3课时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工具软件,表达意图,表达创意。

2.能够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4.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生和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单元信息的表达与交流

1.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

2.电子邮件与电子公告板的应用

①电子邮箱的申请和电子邮件的收发

②电子邮件账号的设置

③电子公告板的基本操作

5.1信息表达

1.信息表达方式

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信息接受者的特点和实际需要。

最常用的信息表达方式有文字、语言、图形、图像、声音和形体动作等几种。

2.信息表达技术

常用的信息表达技术有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其中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社会中比较重要的信息表达技术。

3.信息表达的规范化

5.2人际信息交流—电子邮件

1.收发电子邮件

(E-mail地址构成)

2.电子邮箱申请及原理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电子邮局协议(POP3)

5.3在线交流

1.电子公告板(BBS)

(BBS注册、发布信息、查看信息、回复信息、删除信息、修改信息。

2.在线游戏

第六章网页的设计与制作

(0.5课时+3.5课时)共4课时

1.了解万维网的基本结构。

2.理解网页的作用。

3.掌握网页元素和网页构件的使用。

4.学会使用基本的网页制作工具软件。

5.了解网站策划和设计的基本过程。

6.学会设计和制作简单网页。

3.网站、网页的基本概念

4.网站的策划和构思

5.网页制作及调试

①表格的插入及属性设置

②单元格属性设置

③文字、图片的插入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④超链接的设置

⑤网页基本属性设置

⑥网页的预览、调试与发布

6.1网站和网页

1.网页、网站的基本概念

网页是按照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规范要求表达文本、图像、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网页之间遵循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进行相互链接访问,围绕相关主题的若干个网页组成一个网站,网页和网站的地址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标识。

2.网页的基本元素

网页的内容有三种基本元素:

文字、图形图像和超链接。

网页还可以使用“表格”、“表单”、“音乐”和内嵌程序等构件,丰富网页的内容,增强网页的功能。

3.网页制作工具

FrontPage、Dreamweaver。

6.2网页制作

1.网站策划与构思

(网站主题、网站名称、网站结构、网站内容等。

2.素材的收集与整理

素材分类存放、素材应该取合适的文件名、素材格式转换,素材简单编辑、视频素材编辑处理

3.制作网站的基本方法

制作主页,新建网页

插入文字图片

插入和设置表格的属性

文字的输入及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等属性,插入图像、动画及设置图像、动画属性。

预览保存网页。

制作超级链接(文字、图片)

第七章信息技术与社会

(2课时)

1.知道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理解知识产权内涵,自觉使用正版软件。

3.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网络道德,能够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

4.了解计算机病毒及黑客活动的危害性,能正确使用病毒防治软件,保护信息系统安全。

第七单元信息技术与社会

7.1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数字化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数字化与生活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

7.2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196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

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

计算机病毒是认为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去传染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病毒具有:

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爆发性等。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计算机病毒防治要从预防、检查和杀毒三方面入手。

计算机病毒预防措施。

信息的保护方法。

7.4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

网络道德规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算法与程序设计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第一单元算法

1.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2.算法及算法的表示方法

3.用自然语言和流程图表示算法

4.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

第二单元VB程序设计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2.类、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和事件处理的概念

3.VB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与调试

4.事件处理代码的编制方法

5.VB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与数组

6.VB各类表达式与标准函数

7.常用VB语句

8.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的程序实现

9.过程、事件处理过程、自定义函数

第三单元算法的程序实现

1.枚举算法及程序实现

2.解析算法及程序实现

3.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

①冒泡排序

②选择排序

4.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

①顺序查找

②对分查找

5.递归算法

“递归算法程序实现”不作要求

第一章算法和算法的表示

1.了解使用计算机解题的一般过程

2.理解算法的概念

3.初步掌握算法的表示方法,能用流程图或自然语言描述身边简单问题的算法

4.理解变量和变量的用途

5.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执行的模式。

内容框架结构:

学生活动

实践体验

问题与练习

算法和算法的表示

1.1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描述解决身边问题的方法及阶段划分

将教师机上的相关实践活动和问题求解的文件复制到学生机的练习文件夹中;

用数码相机拍照的过程描述

问题求解过程的几个阶段

1.2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问题求解方法中能表示成数学公式的和不能表示成数学公式的,出租车计费方法;

剥毛豆的算法

求阶乘的值

教学范例:

用定长铁丝制作指定面积的矩形框的方法。

1.3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

剥毛豆方法的步骤化

出租车计费的计算步骤

求1-2+3-4+5……+(-1)n-1*n的示意性程序(n=1000)

求1到100之间的偶数之和的示意性程序

步骤凤姐的合理性和方法示例

示意性程序P

1.4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求矩形框的边长;

2.求最大数;

3.计数器和累加器的使用

交换两个变量值得算法

求阶乘之和的算法

算法的基本特征

“图书馆借书”问题的算法表示;

计算一个数字序列中的正负数的平均值;

能表示为算法和不能表示为算法的问题的识别

算法的特征、算法的表示、算法中的变量和变量的用途、算法的执行过程。

计算矩形边长的自然语言和流程图描述;

三种控制执行模式;

计算序列中的正、负数个数。

课时分配建议

节号

课时

1.1

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了解计算机解题的三个阶段

0.5

1

1.2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掌握用定长铁丝制作具有指定面积的矩形框的过程

1.3

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化

了解程序组成和数据的存储

1.4

算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4

合计

5

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分析问题确定要用计算机做什么(做什么)

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怎么做)

用计算机进行处理(计算机实现)

1.通常,一个程序由如下两部分组成:

指令部分,数据部分。

2.设计程序时,需要考虑:

数据的存储、计算的过程。

1.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

(算法有如下特征:

有穷性、确定性、能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2.初步掌握算法的表示方法,能用流程图或自然语言描述求解身边简单问题的算法。

(流程图,处理框、输入输出框、判断框、连接框、流程线、开始结束符)

3.理解变量和变量的用途。

(程序中的变量指的是数据的存储单元,其中存储的数据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是可变的。

(计数器、累加器)

4.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执行模式。

第二章算法实例

1.了解怎样用枚举方法来设计算法

2.了解怎样用解析方法来设计算法

3.了解对数据进行排序的简单算法

4.了解用于查找的简单算法

算法实例

2.1枚举算法

1.直角三角形边长问题的算法

2.模糊数字位置的改变后的算法

统计自然数1-2004中3的倍数的个数

总值已定的不同面额纸币的取法

一个循环中的控制条件得缺陷的识别

数字推算、包装问题

2.2解析算法

1.计算圆环宽度

数列求和的流程图描述

人口问题计算得流程图描述

递推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