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各科目学习方法指导精Word文档格式.docx
《七年级各科目学习方法指导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各科目学习方法指导精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阅读时课外古文翻译是一个难点,确实看不太懂某个字的意思时,多结合语境去“猜”,不要小看“猜”这个技巧,它比起一些学生放弃填写更体现出一种考试经验和情商。
还有在课外文言文中我们看到的很多实词和虚词,其实并不陌生,建议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多回忆和联系一下课内的文言课文。
还有翻译个别词时尽量采用组词法,慎用换词法。
例如“卸”这个字出现在语段中,翻译成“卸下”要比翻译成“搬”、“脱”等意思效果更好,安全系数更高。
换词法主要是用于现代文阅读中需要的翻译词的意思。
五、现代文阅读一般会出两篇,一篇记叙文(包括散文,一篇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占到10—16分之间。
阅读题中说明文是阅读障碍最大的,但恰恰这种文体的结构最理性,之所以产生难度大的错觉是因为许多考生总是在大量的专业术语面前纠缠不清,总觉得不搞明白就做不出题。
而事实上,专业术语是属于专业领域的,考试考的是语文能力,是对文字的理解,对结构的整体把握。
考生完全可以把什么“分子”、“血红蛋白”、“流线型”等词汇看成1234或者ABCD,根本就不必花工夫去研究,造成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六、记叙文占我们整个试卷的分值是最大的,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记叙文的考察。
分值一般在18—25左右。
记叙文是个人情感色彩比较浓重的文体,阅读过程中,要充分理解作者本身的情感点,不要过多地受命题者的题目影响,简言之,就是做记叙文阅读要在先不看题目的情况下整体阅读一遍全文,心里问自己———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有了基本概念后再看题答题。
七、作文是关键。
因为在整个试卷中作文的分值是最高的,雷打不动的50分。
1、无论是命题还是话题,都不会无话可说,不要紧张自己会不会偏题走题,顺着确定的中心点走,阅卷老师更看重你的创造力和由点到面的叙述能力。
重要的是在明确自己的主题后在脑中仔细筛选适合主题的事件来写。
2、拿到试卷千万不要迫不及待地去看作文题,无论好写还是难写,都会对冷静解答前面的题目起到负面影响,一定要到最后专门的作文时间里全心投入写
作。
3、一定要有分段意识,大量的学生喜欢三段打天下,其实三段式是指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大的部分,并不是要把自然段分为三段。
多分段的好处当然不是故意让大家增加空格,而是分段意识强的学生,他们的作文会传递给他人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信息。
建议开头一个自然段,中间叙述事件的起因一段,事件的经过两段,事件的结果一段,文章的结尾一段。
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印象分高。
4、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或者其它文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什么要像什么,很多学生在文体上的杂糅失分实在可惜。
建议在写作之前简单的列一个提纲,自己要做到哪一段些什么都心中有数,否则在匆忙拼凑下的文章一眼就能被改卷老师识破,从而使得分数受影响。
5、万一写不完怎么办,如果考场上老师说还有五分钟收卷,对你来说,在确定肯定写不完的情况下,请当机立断,把正在进行的细节描写放弃,转成记叙情节。
记住,两个考生同样只写了437个字,一个结尾是“我端起手中的……”和“一切都显得美好无比。
”显然后者可以解释为短小精悍,而前者只会狼狈地“告诉”阅卷老师:
“对不起,我没写完”。
6、选材上,稳字当头,创新为辅,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拿手的,熟悉的事物就是别人熟悉的,了解的。
考试作文还是扣住情感做文章比较好,不要卖弄网络词汇,动漫术语,这样只会让老师形成阅读障碍。
数学
一、保持高度自信和旺盛斗志。
在保证充足休息的同时,重点背记认为可能会考的内容,也可以进行模拟训练,以增强应考自信心。
一定要回归考试说明,回归课本要求,通过做题找到中等、难题的感觉。
近期要特别注意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注意梳理主干知识,还要特别注意数学知识网络的梳理和完善,不要做难题、偏题,要把握正确的初中数学学业要求。
同时可以再一次检查还有什么公式、定理、概念没有复习或遗忘了。
对考试数学“考什么”、“怎样考”有一个全面了解。
二、有选择地做题,从数学思想上进行总结。
现在,已没有必要拿到题就做,可选择三类题认真做。
第一类是初看还没有解题思路的;
第二类是最近做错的;
最后一类是以前做得比较慢的。
做完后,还要从数学思想方法上进行总结,比如它的解法中用到了初中数学中的哪些数学思想?
一道题的解法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往往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明了方向。
通过挖掘数学思想,我们就会形成一类问题的解题理念,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平时坚持使用的错题本。
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会做的题做错的现象,特别是基础题。
究其原因,有属于知识方面的,也有属于方法方面的。
因此,要加强对以往错题的研究,找错误的原因,对易错的知识点进行列举、易误用的方法进行归纳。
同学们可几个人一起互提互问,在争论和研讨中矫正,使犯过的错误不再发生,会做的题目不再做错。
比如哪些是会做但做错了,哪些是会做做不到底的,要非常清晰地把原因整理出来。
曾经犯错误的地方往往是薄弱的地方,仅有当时的订正是不够的,还要适当地进行强化训练。
四、要训练各种考试能力。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时发挥不出来,这个问题可通过加强训练来解决。
用与试卷结构相同的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并对每次训练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既可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又可提高适应考试的能力。
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
上了考场后,在接到考卷和允许答题之间,一般会有几分钟的空档,考生应该很快地把题目浏览一遍,找题目最薄弱的环节下手,寻找突破口。
首先是认真审题,要一字一句地“读题”,而不是“看题”,读懂题意后再着手解。
其次在解题时思想要高度集中。
运算时不妨一边计算一边默读,从草稿纸上抄到试卷时也这样做。
慎做容易题,保证全部对;
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
巧做较难题,力争得满分。
也就是把该拿下的分数全部拿下来。
因此,建议在做选择题时要用直接法、间接法、形数结合、特殊值排除或者验证等各种方法并用。
对于填空题,主要是以课本上的基本公式、基本定理、基本性质、基本图形来命题,考生要做到思路清晰、计算正确、注意细节,应该先把能上手的题拿下来。
解答题仍然是从易到难的梯度。
从考试角度来讲,充分发挥水平,把会做的题目全做出来,能够拿到的分数都拿下来,就是胜利。
如果某个题目是自己知识的盲点,或者难度超过了自己的水平,要果断地暂停答此题,不要把时间耽搁了,马上把后面的题目答好、把该拿到的分数都拿到,然后回过头来解答此题,可能心情放松了,盲点变成了
亮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应试技巧:
1、审题和解题的关系:
克服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的不严谨做法,要吃透题目的条件与要求,更要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达到启发解题思路。
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才能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才能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要将你的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推理和精确、严密的计算,要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况。
只有重视解题过程的严密推理和精确计算,“会做”的题才能“得分”。
3、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尤为重要。
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不是考场上所能解决的问题,一味求快,只会落得错误百出。
适当地慢一点,准一点,可多得一点分;
相反,快一点,错一片,花了时间还得不到分。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做题要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这样会造成既耗费时间又拿不到分,会做的题目又被耽误了的严重后果。
把会做的题目先做完,再去攻不会做的题,这样既能得分,又能产生心理上的胜利效果,平静下来再做难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
英语
一、英语学习之道
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要注意学习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即将英语基础知识通过大
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将其转化为自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实践第一:
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学习列入类似音
乐课、体育课等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类。
英语学习的捷径只有一条:
Practicemore.即Listenmore,speakmore,readmoreandwrite
more.,所以说多听、多说、多读、多写是培养语言习惯的最有效
办法。
英语记忆的技巧有多种,但是没有你亲自实践的前提,所谓
的技巧是空谈。
2.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拼音文字的音和形有密切联系,
可以说英语的语言声音代表着语言的符号。
张口说话(包括朗读
是英语入门的敲门砖。
语言的功能是交流,我们将听和读看作是语
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这四项技能的训练密不可分,相
互联系和相互促进。
3.掌握规律:
任何学科都有其内部规律,这种规律要靠自己的实践和尝试来获得
体验,你还可以参照一些成熟的科学方法和技巧,从中获得最佳的
学习方法,以合理的方法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是我们学习中所追求
的目标。
记忆中要记住一般规律,注重特殊规律。
4.熟练运用: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熟练地用英语交流和获取信息是衡量英语学得
好的标准。
作为学校的学生,可能衡量学生英语学习的标准就是英
语考试成绩。
但凡是考试成绩高的学生也正是那些学习刻苦、学习
得法,能够做到书不离手,语不离口的学生。
所以说学习语言实际
上就是培养一种表达习惯,这种习惯的形成是要经过不断的重复和
苦练,就如同钢琴家只有多日的练习才能弹奏出优美的乐曲,游泳
运动员经过年复一年的苦练才会站在高高的领奖台。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生来讲需要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来培养英语辨音能力、对听和看到的内容进行选择、分析,比较,掌握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辨析能力、理解能力、预测能力和判断能力。
二、英语学习之法
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是保证英语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
1.学习习惯培养:
对于初二学生一定要注重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书写规范的习惯,使用辞典的习惯,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和进行知识整理归纳的习惯。
2.学习方法顺口溜:
1英语发音是基础,读音规则来摸索,多听多学多模仿,嘴动需伴笔头练。
2单词表不离身,零碎时间利用好,随时随地拿出看。
读准是关键,词形、词性、词义不可偏。
3每个单元不欠帐,录音听写自我查,不用求人效果佳。
先听后读再动笔,不会词汇要加强。
4课前预习不可少(单词、课文难句及不理解的问题,配套练习选择好,错题改正知原由,适应考试很重要。
5一个小时早读不可少,清晨朗读记忆牢,事半功倍效果佳;
边读边念要过脑,重点词语句型反复瞧。
6课堂听课要专注,课堂笔记有诀窍,各色彩笔不同意,既省时间又直观。
7睡觉之前必回忆,窗头可贴单词表,每天20最合适,积少成多词量增,良好感觉自己晓。
8如果你要上台阶,背诵课文不可少,默写课文做检查,词语、句型样样通。
你若达到此水平,学校你是优等生。
生物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与生产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一门学科,中学生物学是学生由小学到中学,走进生命世界,更深层次认识生命世界的基础。
学习生物这门学科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习分为四个环节:
预习、听课、巩固、提高,生物当然也不例外。
预习是轻松但又必需的环节为了提高听课效率,课前可将课本的重点、难点与自己不懂的地方勾划出来,完成课后练习,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听课是最重要的环节,上课时,需将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消化、吸收。
同时,将各个知识点条理,做好笔记,还应积极动脑,尽量与老师的思维同步。
巩固就是课后复习。
复习时,应结合笔记本将课本吃透,把上课不明白的地方弄懂。
课本是基础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可提高。
同时,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这样就会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在复习巩固中得到提高。
二、“先记忆,后理解”,掌握基本知识要点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
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
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
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
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中得到提高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中都有较多的运用,它是农学、林学、医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
在生物学学习中,学习理论知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
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学习,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初中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是,在这方面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许多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持久保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稍有松弛,就会无法自制,把学业抛至脑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学校、老师、家长要注意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标,合理分配每一学科的时间,处理好学和玩的关系,使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养成。
五、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
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
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
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
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
的记忆。
此外,在生物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还有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比较和归类的方法、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等方法。
这些方法综合运用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六、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统领生物学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学习生物学知识。
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树立以下生物学观点:
1.生命物质性观点生物体由物质组成,一切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
2.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有一定的结构就必然有与之相对应功能的存在;
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3.生物的整体性观点不论是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还是个体水平都体现出整体性的特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之间,都有一定的关系,有的甚至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
5.生物进化的观点生物界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所谓产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谓发展就是生物的进化。
生物的进化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6.生态学观点基本内容是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千万不可好高骛远。
在平时的学习中,向别人请教或帮助别人解答问题都会受益良多。
在与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全面地理解问题,形成一种全面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只要细心、认真,不急不躁,成功之门就一定会打开。
历史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
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
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
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
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不分来看。
有时候我们要理解教材的内容,就要借助这些小字部分。
还有一部分内容,它们不属于阅读的范围,但他们却有助你只是的提高和思维的拓展,这部分就是课本中涉及到的练习题。
比如,七年级第一课就有“请你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如何渡过”这道题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不仅要运用历史知识,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做这类的题目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指示,还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
因此,对于课本知识,我们大家要学会分类学习。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
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
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
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
这样天长日久的训练,同学们不仅会合理利用、科学分配课堂时间,还能养成快速读、会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为日后自学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
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的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层次一。
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
在学“美国的冷战决策”时,可以将其设计成如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2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
为什么能够实行“冷战”政策?
(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
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
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层次二。
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
“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
”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
老师在教学中会鼓励大家质疑,要求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生从中可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比如在讨论美国南北战争时有同学就提出“如果当时有其他的办法能缓解当时美国的状况,林肯会怎么做?
那么美国的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
”
实践证明,勤学善思,对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知识的系统、归纳、判断、评价、分析、总结的能力会逐渐增强。
学会思维就等于找到了获取知识的金钥匙,自学能力也会增强。
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
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
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
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
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学生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
例如,我国古代几个朝代文学史上线索: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线索:
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则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总之,要学会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到竖通、横通,同类项的史实,竖看有一条线;
同时代的面貌,横看有一个面,千头万绪的历史问题都能各就各位,交织成网络,达到纵横有序,左右逢源,学会以重大线索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并能自行归纳总结历史事物的纵横联系,那么大家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便会在巧结知识网络中得到提高。
地理
初中阶段要想学地理,除了“预习-------专心听课--------认真巩固”这一般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各类地图的应用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
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
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3、动手绘制示意图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
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4、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
”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