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224607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与大学中庸有关的哲学论文2Word下载.docx

与己的和谐就是个体保持一种稳定平和的心理状态,这是个体修养问题。

为此,个体需要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

与人的和谐就是个体要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社会和谐的问题。

为此,社会需要具备规范人的行为准则。

与环境的和谐,就是人依据自然之道利用环境、适应环境,这是个体乃至社会和自然生存的问题。

为此,个体、社会都要加强对自然之道的认识和把握。

所以,“中庸”强调的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慎独自修就是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忠恕宽容就是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体仁而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至诚尽性就是以诚挚之心,持之以恒地感悟、探索、认识和实践“中庸之道”。

心诚则“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2]

在《中庸》看来,“中庸”不是儒家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世间万物的生息规律,是依据自然之道的原理抽象出来的法则。

所以,《中庸》开篇就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意思是说,上天所赋予给人的称为本性,而依照这个本性去做事情便是正道,明辨修炼正道并影响、教育他人叫做教。

儒家强调性善说,所以人的本性是善的,因为那是上天所赋予。

孟子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恶人在看到一个小孩在井边玩,突然要掉到井里。

在小孩即将掉入井里的一瞬间,这个恶人第一个念头是要伸手救这个小孩。

这个第一念头是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

这就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人之初的善的本性。

所以儒家把社会具体规范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德”,看成不仅是社会对人的德行要求,更是上天赋予的人的德化标准。

作为个体,上天则赋予了温、良、恭、俭、让这五种品德,这“五德”不仅体现了人的平和境界,也体现了上天化育万物的初衷。

认识到这些,并努力践行;

不仅自己努力践行,还要推己及人,则是循正道。

道,就是用本性来处理群体关系,是为人处世的纲领。

不处理好这个关系,就离开了中和,离开了中和,也就背离了上天化育万物的初衷。

背离了上天化育万物的初衷,世界当然是一片乱糟糟。

所以,“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3]能够达到“中庸”的境界,则天下各就其位、并行不悖、和顺而通畅地运转;

万物则生息有序、欣欣向荣。

因此,“中庸之道”就是保证天地万物、社会和人正常而健康发展的必然之道。

《福乐智慧》依据“四时之道”所铺设的“福乐之道”,亦体现了浓郁的“中庸”气息。

在玉素甫·

哈吉甫看来,所谓理想的社会运行规律,是与宇宙的运行规律相一致的。

他试图从宇宙四时变化的自然规律中,寻求社会的变动规律和人的性情特征,提出了天有春、夏、秋、冬四季,物有火、水、气、土四素、人有喜、怒、哀、乐四情,它们之间相生相伴,互为制约。

进而推演出:

四季、四素、四情,合则天清地爽,物阜民丰;

逆则天昏地暗,物敝民穷的“天人合一”政治伦理观念。

甚至《福乐智慧》还虚构了日出、月圆、贤明、觉醒四个人物以更加形象地揭示这种“应四时”对治理国家与社会的内在必然联系。

这四个人物分别代表公正、幸运、智慧与知足。

“公正”是理想社会的基石,如太阳一般普照大地而磊落无私;

幸运是人生梦想的追求,如月亮一般阴晴圆缺而变换不定;

智慧是幸福人生的导向,如北斗之星克尽职守而矢志不渝;

知足是生活目标的渴望,如摩羯座孤寂独守而无怨无悔。

他们四个人构成了社会政治的基本形态,也寓意着人生的基本价值。

玉素甫·

哈吉甫提出的“四季”、“四素”“思情”概念,其中“四季”类似儒家的“天”,“四素”类似儒家的“地”,“四情”类似儒家的“人”,“四季、四素、四情”就类似“天地人”。

这是一个和谐的系统,是保证世界合目的地发展的必然规律。

他将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昌盛、人生的追求和人性的优劣与自然的规律和变化联系在一起,为“智学”的阐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体系。

“四季”、“四素”“思情”关系中,因为“四季”、“四素”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要不断地修炼自己、提升自己,以保证能够纠正自己的认识偏差而与天地和谐。

这个修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就是发现并实践善德的过程,也是立人济世确立人生目标的过程,还是磨砺自己掌握生存方法的过程。

为了防止“四情”发生偏移,防止罪恶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开花、结果,人就必须努力抵御社会复杂环境的干扰,潜心修炼,以坚固自身的人性,彰显人性的善德。

道德自我完善是智者的第一功课,这个功课类似于儒家的“慎独自修”。

修炼的结果要求使自己“口心一致,表里如一,这样的人方为正直之士。

当他把心灵捧在手上,坦示于人,他面无愧色”。

[4]人的修炼达到这个境界,就是人性的复归。

“人为了得福,需要正直,正直即包涵着人性的意思。

人不为贵,而人性为贵,人不稀奇,而正义稀奇”。

[5]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也就标志着人性的觉醒,也就能够做到“不偏不倚”;

而“不偏不倚”也就是“中和”之美。

我们注意到,玉素甫·

哈吉甫将善德的基本内涵表述为“公正”、“正义”和“正直”,其中都有一个“正”字,“正”就是“不偏不倚”,就是“不歪不斜”,就是“不卑不亢”。

这是“四季”的运行规律,也是“四素”的运行规律,更是“四情”运行的规律。

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都是依据这样“四时之道”生息发展,也只有依据这样的“四时之道”才能延绵不绝。

而这个“四时之道”,与儒家强调的“天地人合”的“中庸之道”可谓殊途而同归。

二、过犹不及与不偏不倚

《中庸》引述孔子的话说: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

我知道中庸之道在天下难以通行,因为聪明人做事往往过头,而愚笨者又力所不及。

中庸的道理在天下难以彰明,我也知道,因为贤明者好高骛远,而卑贱者目光短浅。

所以,做任何事情如果过了头,就像做不到一样,都不符合“中庸之道”,都是不可取的。

这就叫“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是“中庸”思想最经典的注脚。

“过”不好,“不及”也不好,“不过”而又能“及”才是好的。

这个“不过而及”就是“中”,能够经常地自觉地实践就是“庸”,既能明白“不过而及”的道理,又能坚持不懈地去实践,才是“中庸之道”。

话虽如此简单,但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庸”本来是一个极为平常而浅显的道理,却常被忽略。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其味也”。

[6]就像人要吃饭喝水,但很少有人体味其中的滋味。

越是平常显而易见的道理,越是被人所忽视。

人都知道吃饭喝水是维持保障生命所必需,饥则食,渴则饮。

但暴饮暴食却使身体发胖,诱发疾病,影响了健康。

此谓饮食过度,营养过剩。

而缺食少饮又使身体羸弱,同样会诱发疾病,影响健康。

此谓饮食不足,营养不良。

但是,聪明人总是丰衣足食而依然不舍攫取,愚笨人总是饥寒交迫而依然不思进取。

这就是趋利而不知避害,避害而无计趋利。

趋利是人之私欲,当,则保全自身,惠及他人;

不当,则损毁自身,伤及他人。

趋利即便是“巧取”,如果超出自己的用度,也必然侵害他人的用度,那么貌似“巧取”,实为“豪夺”。

所以,在《中庸》看来,智者因为知识丰富便自鸣得意,以为自己懂得了趋利避害的道理,却不知陷阱就在眼前还义无反顾。

愚者因为没有知识便自暴自弃,以为自己见利忘义没有什么不对,却不知祸害就在眼前。

这就是“过”和“不及”的害处。

那么,《中庸》对此开出了什么药方呢?

第一便是“慎独自修”。

先把自己修养明白,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中庸”,然后教育那些不能依靠自己修养的人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中庸”。

人人都明白“过”不好,“不及”也不好的道理,“中庸之道”才能真正获得推行。

第二便是推己及人。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7]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举个例子:

你希望自己丰衣足食,而不希望别人利用盘剥你的手段使你潦倒;

你就不能再使用盘剥的手段使别人潦倒。

你痛恨言而无信,视这种行为是卑鄙小人之举;

你就不能言而无信,用这种小人的卑鄙之举去对待别人。

第三便是至诚尽性。

“至诚”就是以至诚之心寻求和达到合情的境界,不合情则乱人常;

“尽性”就是深刻理解事物的合理性,不合理则乱天常。

人常和天常是不能乱的,所以人的生存与发展就不能违背其规律,而要适应环境的要求。

适应环境的要求就是要做到: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8]这就是说,处于富贵要乐善好施,处于贫贱要相互帮助,处于外邦要遵守异俗,处于危难要同舟共济。

人的处境不同,行善的标准也就不同,但无论处于何等境地,都要努力实行与处境相适合的善德。

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掌握了“中庸之道”的精髓。

为了更好地教导人们明了怎样做才能到达“中庸”的标准,《中庸》例举了一些具体的行为准则,如:

忠君孝亲,礼贤下士;

上不凌下,下不攀上;

上不怨天,下不忧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谋事有度,过犹不及。

这些准则是人人可以践行的,也是人人必须践行的。

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要随时随地去教育那些依靠自己的能力不能明白的人也能明白。

知道自己愚笨而肯接受教育,也是很好的,这叫“知学者聪,知耻者勇”。

所以,为了防止人们的行为出现偏差,就要推行和实践“中庸之道”,使“上智”和“下愚”都能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能够做到人人“中和”,则事事就会“中和”;

事事达到“中和”,则国家就会“中和”;

国家达到“中和”,则天下太平矣。

《福乐智慧》教育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不偏不倚”,这正是“中庸”思想的核心。

玉素甫·

哈吉甫把“不偏不倚”当作“公正”的注脚,而“公正”则是善德的核心。

世界最大的“公正”源于真主,“你创造了千千万万的生灵,创造了高山大海,平原丘陵。

你用千万颗星星装点了蓝天,用灿烂的白日把黑夜照明”。

然而,“世间万物都有求于真主,唯有真主无所企求,无以伦比”。

[9]创造万物而惠及万方,创造万物而无所企求,这样的“公正”确实难以堪比,这样的善德确实难以堪比。

人类社会的和谐,首要的条件便是“公正”。

没有“公正”,正义得不到伸张,邪恶得不到惩罚;

善良得不到滋养,丑恶得不到鞭挞;

贪欲得不到控制,慷慨得不到奖掖;

正邪不分,善恶不辨,这样的社会必然是丑恶黑暗的。

所以,玉素甫·

哈吉甫在《福乐智慧》中将“公正”置于善的首位,以“日出”冠其名,并赋予其在社会中国王的身份。

国王是国家的治理者,国王不能以私废公,也不能以公废私,而是要“不偏不倚”地履行“公正”的职责,做“公正”的楷模。

“要慷慨善良,知耻知礼,要仁爱为怀,保护人民。

要知足知忍,虚心谦和,要恕人之过,性情文静”。

[10]只有这样谦和温良地对待人民,人民才会以国王为榜样,努力地培育自己的向善之心,努力地检讨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整个社会福乐而安康。

因此,在玉素甫·

哈吉甫看来,修炼自己、提升自己,就是不断把自己的心提升到“公正”的境界,“不偏不倚”地对待世间万物、“不偏不倚”地对待富贵贫贱、“不偏不倚”地践行人性的品德。

但是,人的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环境,各种欲望的冲突往往使人性的“四情”失控。

所谓“四情”失控,就是“四情”发生了偏倚,也就是离开了“中庸”的境界,使人背离了正道而误入歧途。

“你看这世人多么可悲,终日聚敛财物,不得享用。

有的人不停地四方奔波,有的人豁上命跳进海中。

有的人在山中挖掘山岩,有的人趴在地上,赤足而行。

有的人翻山岭,蹚过长河,有的人挖地心,开掘水井。

有的人在军中,吃了刀斧,有的人守城堡,消磨一生。

有的人当盗贼,杀人越货,有的人当土匪,图财害命。

”[11]这对人生来说可谓一大悲剧。

所以,“什么事物偏倚,它歪歪斜斜,歪的斜的东西,是罪恶的种子”。

[12]

在《福乐智慧》中,“月圆”是幸运、幸福的象征性人物。

他第一个登场,又第一个退场。

作者希望通过对月圆这个象征性人物性情的描述,表明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是生命的最基本欲求。

这种欲求是本能的,是盲目的,是寄予了身心最大的渴望的。

但是,人类往往被现实幸福的假象所迷惑,以为有了口福之乐,有了身心之乐,有了妻室儿女之乐,有了富庶财富之乐,便是幸福的了。

熟不知,这种幸福的假象其实是暗藏杀机,随时都可能因福得祸,随时都可能被幸福抛弃而饮恨黄泉。

正所谓“何处有欢乐,最终必降临灾祸,何处有幸福,便伴随着千般痛苦。

”[13]

人生的目标是追寻幸福,但幸福的含义却人人有别。

有人以荣誉为幸福的目标,有人以财富为幸福的目标,有人既要荣誉也要财富。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人对这些目标的“度”的把握。

追求荣誉过度,则变成“沽名钓誉”;

追求财富过度,则变成“贪得无厌”;

既要荣誉也要财富有时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选择不好,同样“两败俱伤”。

在这里,玉素甫·

哈吉甫阐述了一个道理,他认为获得幸福的惠顾,不是凭主观欲求所能奏效的。

不仅如此,主观欲求由于往往偏执,往往过于追求享乐,故往往将人类引入歧途,从而背离了幸福的宗旨。

因此,获得幸福惠顾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善德,用善德控制个体欲求,用善德规范个体欲求,用善德净化个体欲求。

这个善德就是“公正”之心,而“公正”之心的核心就是“不偏不倚”。

怎样做才是“不偏不倚”呢?

《福乐智慧》同样为人们提出了行为准则,如谦恭有礼,和善温良;

语言优美,言辞得当;

稳健持重,行止有度;

远避坏人、杜绝坏事;

积财有道,用得其所;

不媚权者,不卑贱者;

不逢富者,不欺弱者;

不贪酒杯,不虚时光;

不事挥霍,不费财物;

不征歌舞,不逐欢乐;

品行端方,持身正直。

认为这些体现“不偏不倚”的行为准则是善德的具体体现,是保证人与人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和睦关系,进而保证社会公正和谐的必要规范。

“过犹不及”与“不偏不倚”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指向的一致性,由此可见一斑。

三、执两用中与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是对“中庸”的注解,是认识论。

那么,“执两用中”就是实践“中庸”的方法论。

什么是“执两用中”呢?

《中庸》举了一个例子,说,远古的贤君舜虽然已经绝顶聪明,遇事还总是向人请教,即使在别人看似很浅薄的看法,也一样十分重视。

他以善心对待别人、尊重别人,不把别人的“过失”和“不及”的行为张扬出去揭别人的短,而是大张旗鼓地宣传表扬别人做的哪怕是一丁点的好事情。

这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14]掌握了人们对过与不及两个方面的认识偏差,故取中间的合乎“天地人合”规律的行为施行于民众,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什么是“中庸之道”。

因为舜有大德、有大智,

任何事物都有两端,因此,对事物的认识也就存在两种看法。

任何事物的两端之间,必然还有一个过度,也就是“中”,发现这个“中”,就是君子一生的努力方向。

《中庸》有一段很精彩,就是论“强”。

子路好强,所以问孔子什么是“强”。

孔子说,强有南方以忍让为特性的“以柔克刚”的“强”,有北方以侵扰为特征的“兵强勇悍”的“强”。

但这两种“强”都不是真正的“强”。

南方的所谓“强”,因为柔弱气质而“不及”;

北方的所谓“强”,因为凶悍霸气而“太过”。

真正的“强”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既敢于斗争又不盛气凌人,这样的“强”才是卓尔不群的。

这也就是“执两用中”。

如此看来,《中庸》的所谓“执两用中”,就是认识并克服“过”与“不及”,恰到好处地处理一切事务。

但是,恰到好处却不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它是一种境界,一种至高无上的目标。

正因为它的境界和目标十分高远,所以孔子才感叹“知者过之,愚者不及;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

也正因为如此,《中庸》才特别强调人的一生都要以“至诚”的精神坚持寻求事物的“中”,克服“过”与“不及”的缺点。

“要么不学,学了不通就不中止;

要么不问,问了不明就不中止;

要么不思,思了不解就不中止;

要么不辨,辨了不清就不中止;

要么不践,践了不到就不中止。

别人一次能做到,我用百倍功夫;

别人百次能做到,我用千倍功夫。

果真如此用功,愚昧者会聪明,柔弱者会坚强。

”[15]因诚而智,因智而仁,因仁而勇,“仁者无惧”而“行者无疆”。

仁者没有什么可畏惧,践行善德者任何地方都通行无阻。

“执两用中”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诉求,更是管理国家事务必须遵循的原则。

具体说来就是对待不同的群体和阶层,依据其对具体特性和对社会的作用,使用不同的管理措施,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极端做法。

《中庸》指出,管理国家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

第一,君王首先要修身自好,端正自己的行为,不做不合规矩的事情。

这是养身之道。

第二,要远离谄媚小人,杜绝色欲,重德而轻利,这样才能鼓励别人去做贤达之人。

这是养君之道。

第三,对于贤者,要不断提拔他们,丰厚他们的俸禄,使他们居于高位而又没有后顾之忧。

这是养贤之道。

第四,要设置足够的官位以处理国家不同的事务,使“学而优则仕”者有“仕”可图。

这是养臣之道。

第五,要真心实意地对待士人,以厚禄安抚其心,使其心生感激而为国效力。

这是养士之道。

第六,对于百姓,分派徭役不能影响他们正常的劳作,并且减少税赋,以减轻他们的负担。

这是养民之道。

第七,对于工匠,要不断考核他们的业绩,把报酬与业绩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这是养工之道。

第八,对于远方的客人要热情送往迎来,奖励能干者,同情弱者,使他们欣悦而归顺。

这是养客之道。

第九,对于诸侯,要帮助巩固他们的地位,帮助复兴衰落的国家、帮助平定其国内的祸乱。

要求他们按时朝见,适度上贡,而回赠的礼品却要丰厚,使诸侯沐浴君恩而不思反叛。

这是养蕃之道。

这九道,就是《中庸》提出的“九经”。

“九经”就是九种经世之略。

这九种经世之略,以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利益群体,集中体现了“执两用中”的管理理念。

在《福乐智慧》中,“执两用中”的实践方法是用“恰到好处”这个概念来表述的。

哈吉甫说:

“凡事不可超越过界限,超过了限度会适得其反。

凡事均有相应的尺度,只有适度,百事才会圆满。

”[16]“界限”就是“两端”,“适度”就是“中”,只有认识并掌握好事物的“界限”即“两端”,采用“适度”即“中”的处理办法,百事才会圆满。

这实际上也就是说,凡事都不可过,过了就会适得其反;

凡事都不可不及,不及依然不能达到圆满。

只有依照事物固有的运行法则“恰到好处”地去行事,才能获得圆满的结果。

哈吉甫举了一个社会现象的例子,希望用这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他说:

庶民分三等,豪绅巨富、小康之户和贫困者。

豪绅巨富和贫困者是庶民的“两端”,小康之户是庶民的“中”。

豪绅巨富贪得无厌,所以要严加制约,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

贫困者懒惰散漫,所以要怜悯关怀,使他们免遭严酷的盘剥。

但最好的办法是养息和约束小康之户,使其上不至于被豪绅巨富欺诈而家道凋敝,下不至于盘剥贫困者使他们饥寒交迫。

小康之户是社会公平财富的基本欲求和衡量标准,所以要努力养护小康之户,并促使贫困者变成小康。

“若关注贫困者,他们会成为小康,小康者得以养息,便能致富。

贫困者成为小康,小康者会变富,小康者变富,国家便富足。

”[17]这就是“执两用中”,也就是“恰到好处”。

“恰到好处”是《福乐智慧》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的人格境界,也是具体实践善德最可能达到目标的有效方法。

“恰到好处”是一个普遍原则,即便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说话,也有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

“语言是智慧和知识的表征,优美的语言能照亮人心灵”。

“人类靠语言表情达意。

但祸从口出,不当的语言又会招惹是非,甚至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慎于言辞,即是保护你的头颅;

说话简练,即是延长你的寿命”。

“话说得恰到好处,才算是学问,无知者信口开河,是自掘坟墓。

”[18]任何事都有限度,超过了限度就会适得其反,那么,适度即“恰到好处”也就成了保证做事成功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条件。

“恰到好处”既然是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当然也适用于国家的管理。

在《福乐智慧》中,“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事务,“恰到好处”地区别对待不同阶层,被看成是国家管理成熟性的标志,也是发挥不同才能、调动不同阶层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哈吉甫对如何以不同方式、不同标准“恰到好处”地对待和管理不同阶层,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分门别类地详加界定。

国家任何“恰到好处”的管理措施,都源于国君的清明与公正。

因此,第一,君主应当是人间的精英,要品质优良,口心端正。

要博学多智,爱护人民,要知足不贪,心地宏仁。

要时时处处多兴善举,要知耻知礼,富有温情。

治理国家要公正严明,推行良法,杜绝暴政;

要奖掖贤良、惩治奸佞、慈惠人民。

世界好比一块大田,你种什么种子,收什么食粮。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了善因,就把善果品尝。

此谓养君知道。

[19]第二,大臣为国君分挑重担,是巩固社稷根基的栋梁,如果他是勇士,你应赐以银子,令其挥舞战刀,为你夺取城池。

如果是多才多智的贤达之士,要敬重他,给他权力和财富。

倘若是暴虐之徒,切莫擢升,莫授之以权柄,贻害自己。

[20]此谓养臣之道。

第三,学者、哲人是另一个阶层,他们用知识为世人将道路指明。

他们好比羊群里的梢羊,梢羊会把羊群带到正道之上。

所以要用物质资助,用良言抚慰,为他们供奉饮食,为他们效力。

[21]此谓养士之道。

第四,诗人们写诗采撷语言,既将人詈诟,也将人颂扬。

他们若赞美你,你会名传四方,他们若责骂你,你会恶名远扬。

善待他们切不可忘,免得变为他们抨击的对象。

[22]此谓养文之道。

第五,还有一种人是农民,借助他们你才能解决吃饭问题。

应该和他们多多结交,态度要和蔼,语言要美好。

[23]此谓养农之道。

第六,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商人,买进卖出而追求利润。

他们从东方周游到西方,会助你实现美好的愿望。

倘若契丹商队的路上绝了尘埃,无数的绫罗绸缎又从何而来?

倘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