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221390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

《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咸丰县林业局花台山村扶贫方案Word格式.docx

7、农民科技意识得到提高,户平有1——2人掌握1——2门实用技术。

四、实施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州社扶贫开发包乡住村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若羌县吾塔木乡西塔提让村的帮扶工作,州社对原有第一轮的包乡住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进行充实调整,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

刘建中(巴州供销社主任);

副组长:

冯雪海(州社党委书记);

席援清(州社调研员)。

成员:

周冬瑞(州社行政办公室主任);

黎昌胜(州社人事教育科科长)。

州社包乡住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社办公室,具体负责包乡住村工作的日常业务工作。

    (1)组建志愿者队伍

    针对该文化低,观念守旧情况,组建一支5人以上的志愿者队伍,自费进村向各村民组轮流讲授初级文化知识和农业科技知识,转变村民观念,提高村民素质,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之能够主动配合扶贫计划。

    (2)组建村民互助协会

     通过志愿者宣传.引导,由村民自发组建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村民协会.该协会作为扶贫计划的实施动作机构,必须建立公开透明的财务机制和监督机制,这个协会的资金由村民入股和社会捐款以及政府财政支持等渠道获得,以增强扶贫计划的资金动作实力。

建立农技小分队,为村民免费提供农业技术支持。

督促村民按科学管理种植业和畜牧业。

成立民族文艺队,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为今后旅游开发作准备。

西部开发和退耕还林还草,离不开优质草种和优良品种的牛.羊,如果条件成熟就创立村级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优质草种和优良品种的种牛场.种羊场。

    (3)全村耕地加上荒坡地有3500亩左右,迎风坡上半部种花椒树,下半部和背风坡种核桃树,全部土地种黑麦草,另建牛舍9处,与村民居住点分开。

并尽量为每头牛投财产保险。

    (4)转移剩余劳动力

    鼓励村民创业;

1.帮助他们组建建筑队,在周边乡镇务工。

从乡政府我们获悉,为改变该乡交通状况,将大量修路,这给建筑队提供很多机会。

    2.组建运输队。

本方案一旦实施,运输一环至关重要,所以在实施前将一批人送去驾校学习,等拿到驾照后给予适当的资金援助,买车跑运输。

    3.办农副产品加工厂,主要进行核桃.花椒.牛肉加工,促进农业附加值的转化利用率。

    4.组织青壮年外出务工队伍,通过(阳光工程)和请企业进来培训人员,务工单位可由政府或志愿者联系,必须合法可靠。

    三.资金需求及来源

    资金需求;

经估算,需要资金大约76万元,具体如下;

    需草种1万5千斤,资金15万元;

核桃树苗5万株,约10万元;

牛舍9处,约45万元,给牛投保2万元,村活动室需购电脑.电话.彩电.VCD以及农业科技书约7千元,准备金3万元,另需按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向村民每年按时补贴以维持村民基本生活。

(村民贷款买牛.当地政府应贴息)

    资金来源;

本着国家.社会.个人出资出力的原则,政府有(退耕还林补偿规定);

社会部分主要由扶贫对口单位捐助;

个人部分可由媒体宣传.号召.志愿者宣传队走向街头,走进社区,向人们介绍.宣传西部的现状和未来,围绕(一百元.一亩田.青山绿水尽欢颜)为主题,掀起全社会关注西部,人人献爱心的高潮。

用十年时间建设一个美好的西部。

作者:

大山魂 回复日期:

2006-8-14 18:

07:

49 

这个方案比较切合实际!

希望社会各种力量形成合力,早日把它变成现实!

让茶花村的老乡早日摆脱贫困!

针对上述情况,教育局2005年扶贫工作总体思路和目标是:

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以群众的基本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加收入为核心,以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为重点,结合王良村自然条件,帮助和指导王良村群众选择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路子,实现脱贫致富、不返贫的发展目标。

一、主要目标

(一)、基础设施方面:

1、完成王良—太山的路改工程,即把王良—太山村级公路翻越垭子段靠王良一侧阴坡(容易积雪积水)1.5公里的路段改往阳坡;

2、打通王良村三岔口的一段村级要道公路,即把王良村村委会办公室通往另外三个组的三岔路口一段2公里的村级公路爆破平通;

3、在自然群居相对集中的村子各扶持架设一部村村通电话(498元/部),并规定通话费收费限额,确保每户村民打得通、打得起电话;

4、治理旱涝保收的良田10-15亩。

(二)、支柱产业方面:

1、继续扶持规模型魔芋种植100亩(含分户种植),在此基础上探索魔芋的深加工路子,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2、指导3-5户山羊养殖示范户,充分利用山场资源圈养或放养山羊500只左右,加快山羊繁殖和出栏速度,增大养殖户的收益;

3、推介良种,推广农业科技,彻底改变落后的耕作方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三)、改善人居方面:

1、按照迁移扶贫的标准和政策,继续推动迁移扶贫。

在迁移扶贫中,重点落实好迁移农户的各项配套生活生存设施,确保迁移户迁往现居地后迁得稳,能致富;

2、加大改厨力度,重点在建环保、节能省柴灶上下功夫,保证每户建成一口节能省柴灶;

3、尝试沼气建设,力争建成3-5口四位一体的沼气。

(四)、文化教育方面:

1、针对王良村学生上学路途遥远,学前生和一年级学生上学都需要跑几十里到校寄宿的状况,给王良村学生就读的小学配备一名保育员编制,确保王良村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在校学生巩固率达100%;

2、争取政策,努力使王良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全部纳入“两免一补”的贫困生资助范围中;

3、帮助发展电视接收转播事业,使电视入户率达到60%。

二、主要措施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教育局对口叶大乡王良村扶贫工作由教育局局长负总责,成立由局长时天生同志任队长,卢贵昌、丁玉璋二位同志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队。

局领导班子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帮扶专题会,研究对口扶贫规划,总结每次会议的前期扶贫工作成效。

2、动员全局力量,加大帮扶力度。

教育局要求副科以上的教育干部今年都要在王良村结队帮扶一户贫困户,结对帮扶要围绕教育局今年在王良村的主要扶贫目标选定1-2个项目做出实质性的工作。

副科以上教育干部在资金帮扶的同时,重点要搞好项目帮扶。

教育局将在今年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3-5万元,用于帮扶王良村路改工程、架设电话、农田水利建设及改善王良村人居条件。

3、以项目为龙头,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教育局2005年在王良村的对口扶贫准备做到“指导、帮助、促进、服务”的工作职责。

在宣讲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帮助王良村理清经济发展思路,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推广农业科技,增加农民收入。

在帮扶项目的规划和选择上,要尤其注意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力求使帮扶项目能扎根、有成效、可推开,达到扶一项成一项。

工作队要按照长期联系、短期驻村、多办实事的要求,切实深入对口村,搞好帮扶工作。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3月底前:

1、成立帮扶工作队,进村入户,了解王良村本年度基本情况,帮助王良村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2、召开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对口王良村帮扶工作,制订扶贫工作计划。

(二)04月底前:

1、完成2004年申报的36户迁移扶贫户的验收及迁移扶贫补偿金兑付工作。

2、帮助勘测两段公路的路线及投工投料工程概算。

3、成立宣讲团,宣传贯彻中央1号文件,并将摘要印发各个农户张贴。

(三)7月底前:

1、组织局机关副科以上教育干部每人对口帮扶王良村一户贫困户,帮扶重点口项目为主。

2、扶持指导山羊养殖户科学繁殖、养殖技术,提高山羊出栏率。

3、购送太山—王良阳坡路段的爆炸物资,完成路改工程。

(四)9月底前:

1、推进王良村农户改厨工程,建3-5口沼气示范工程。

2、购送王良村三岔口要道打通所需的爆破物资,完成三岔口要道路通工程。

3、给王良村学生就读的小学配备一名专职保育员。

4、调剂指标,使王良村的中小学生全部纳入“两免一补”贫困生资助范围之中。

(五)12月底以前:

1、架设五部村村通电话。

2、购送农田基本建设所需爆破物资,治理10-15亩旱涝保收的农田。

3、对王良村贫困户进行慰问。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追栗街整乡推进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为重点,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小康示范村、温饱示范村、生态村和文明村“四村”建设为载体,以小水窖、沼气池、民房改造、乡村道路和适用科技培训“五位一体”为主要项目,点面结合,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基本生产、基本生活、基本教育、基本医疗、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条件,美化亮化村容村貌,逐步使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和劳动力培训转移“一体两翼”同步推进的原则;

  

(二)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循序渐进、务求实效的原则;

  (三)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突出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和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长效管理的原则;

  (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群众自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

  (五)坚持政府主导,政策统筹,整合力量,整合资源,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及标准

  

(一)目标任务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通过政策统筹、机制创新、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与其它涉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新路子,探索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路子”的要求,全县2009年扎实推进追栗街整乡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积极争取组织实施完成各类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点75个,其中:

省级财政资金建设项目村50个,上海援建项目村8个,县级自筹资金建设项目村17个。

同时,高标准建设追栗街镇塘子边和松树坪2个典型示范村。

  

(二)主要内容

  1.基础设施。

路:

修通进村公路,有条件的村修建水泥路或弹石路;

村庄主干路和入户便路,尽可能按标准规范修建成水泥路。

电:

户通电率达100%。

水:

全面解决人畜饮水安全。

有水源的村实施管道引水,无水源的村建小水窖,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建设旱地水浇池。

房屋:

每个项目村要结合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全面消除危坏房,做到居住安全、卫生,人畜分开。

沼气:

户均建有1口沼气池,并与改厩、改厕、改厨相结合。

  2.经济发展。

规划:

根据全县核桃和油茶等产业发展规划及各地优势产业,认真调查研究,帮助群众理清经济发展思路,科学制定一家一户和整个示范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

种植业:

主要发展烤烟、核桃、油茶、甘蔗、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

养殖业:

主要发展养牛、养猪、养羊、养禽等,推广牛冻改和猪生料喂养,提高出栏率和养殖效益。

第三产业:

发挥协会和致富带头人作用,增强群众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开展农产品加工,有条件的农户开发“农家乐”,参与市场营销,增加经济收入。

科技培训:

开展产业发展、市场营销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自身发展能力,让农户户均掌握2门以上适用技术。

  3.社会事业。

活动室:

有条件的村建一个科技文化活动室、一块活动场地和一间公厕。

分为2个以上村民小组的,根据实际情况,本着适用、实效和村民自愿的原则,可合建一个科技文化活动室。

教育:

改善办学条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杜绝未成年人外出务工。

卫生: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解决群众看病难、远、贵的问题,做到小病不出村。

广播电视:

安装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解决群众收看电视节目的问题,条件允许的,安装闭路电视网络。

通信:

在不通固定电话和手机的边远山村,有条件的村至少安装一部“致富通”固定电话。

  4.生态保护。

实行封山育林,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植被,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谐发展,不断提高植被覆盖率;

科学合理规划,做到林粮并重;

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用能习惯,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煮饭做菜用沼气池,烤烟(姜)用煤,猪生喂,减少砍柴烧柴。

  5.村容整治。

绿化:

村内道路两旁,公共场所和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栽树种草进行美化绿化。

亮化:

将危房改造、墙体改造(粉刷)与民族特色相结合,改造后的房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墙体有文化图案或文字,注重堂屋亮化,力争做到农户家中物品摆放整齐、整洁、明亮。

净化:

村内牲畜不放养,“四堆”(柴堆、草堆、粪堆、垃圾堆)堆放整齐规范,公共场所卫生保持干净。

  6.基层组织。

组织建设:

加强村党支部和村小组班子建设,把责任心强、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人选入班子,使班子成为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的组织者,健全村内妇女、共青团、民兵、治安等组织,并能正常开展活动。

村务公开:

村政务、财务要适时公开,特别是示范村建设的资金、物资补助、分配、使用和结算情况,一定要公示、公开,确保扶贫资金使用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村规民约:

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规范群众行为,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对村内公益项目及公共设施要建立后续管理制度,管好用好,发挥效益。

  7.精神文明及其他。

文明建村:

在示范村中大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平安村”、“无毒村”创建评比活动,将所有示范村建成生态文明村。

移风易俗:

普及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知识,无违法生育,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婚丧嫁娶新事新办,加强培训和引导,提高村民文明程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家庭团结、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文体活动:

充分利用活动室、活动场地,发挥村文艺队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用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宣传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让群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示范村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中来。

展板:

展板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要展现该村的基本情况、规划建设项目情况、群众积极参与建设的场面、项目建设绩效、经济发展规划等内容。

标志牌和档案管理:

由各乡镇按《文山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统一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和小康及温饱示范村标志牌内容的通知》(文贫开发〔2007〕5号)文件要求统一制作;

档案规范装订成册,纳入微机管理。

  (三)建设标准

  1.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典型示范小康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高标准、高起点、规范建设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典型示范村,基本实现农户“八有”、自然村“八有”目标。

农户“八有”,即有1幢抗震(符合当地设防标准)、人畜分居、整洁实用的安居房;

有1个规范整洁绿化美化的庭院;

有1口沼气池(节能灶或其它清洁能源),配套建设卫生厨房、卫生厕所、卫生畜厩;

有1口小水窖或自来水;

人均有1亩基本农田(地);

有1个以上增收项目(达到人均有1亩经济林果,年人均有1亩经济作物,年人均有1头商品猪出售,年户均有1头大牲畜出售“四个一”中的1项以上);

有电视看;

有1门以上脱贫致富技术。

自然村“八有”,即有进村公路和村内硬化整洁畅通的道路;

有能满足群众基本需求的教育、医疗条件;

有进村入户的通电条件(实施农网改造);

有一个村民综合活动室,并配套建设室外活动场地和公厕;

有广播电视网络(能收看8套以上节目);

有一个基层党支部;

有一套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

有一个整洁卫生、绿化美化的村容村貌。

  2.温饱示范村。

温饱示范村的建设,应结合当地实际,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合理规划项目建设,要以解决贫困群众的入户项目为主,优先安排解决贫困农户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做到全面消除危坏房,配套建设沼气池、卫生厨房、卫生厕所和卫生畜厩,全面解决人畜饮水安全,实现人均有1亩基本农田(地),农户通电率100%,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为解决和巩固温饱打牢基础。

在此基础上,再规划安排村内其他项目建设,如村庄道路、活动室、广播电视等公益事业。

  3.追栗街整乡推进连片开发试点。

计划从2009年至2010年,用两年的时间,全面实施“整村推进”,不能纳入规模连片实施的零散户,要因地制宜实施入户项目或易地扶贫项目,即所有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乡村公路、人畜饮水、社会事业等项目要实现全面覆盖,基础建设、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群众收入大幅增加,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基层民主政治更加稳固,社会和谐基础更加协调发展;

乡镇面貌明显改变,自我发展能力较大提升,为全县全面铺开整乡推进建设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

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全县、全州的平均水平,到2010年末,80%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20%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上。

基本实现农户“八有”、自然村“八有”、行政村“六有”、乡镇“五有”目标(以下简称“8865”目标)。

农户“八有”和自然村“八有”与新农村典型示范村目标相同。

行政村“六有”:

即行政村通四级砂石以上公路,有客运车辆通行;

有农村经济信息平台,定期向农民提供经济信息;

有服务“三农”的网络(站),尽可能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有1名以上大学生在当地带头脱贫致富;

有一批劳动力得到培训和输出;

有群众信任、团结干事的村“两委”班子和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

乡镇“五有”:

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农田水利化程度45%以上,农村全面实施农网改造,乡镇有客运站,自然村通公路率100%;

有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有2-3个规模在500亩以上种植产业基地,有1-2个以上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龙头企业;

有良好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条件,村级小学校舍无危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下,初中生辍学率控制在4%以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自然村通讯覆盖率达85%以上,80%以上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全面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农户沼气池覆盖率达95%以上;

有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水平有新的提高。

  4.自筹资金建设温饱示范村。

采取多渠道整合资金、整合资源的办法,充分动员和鼓励各类企业、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和全社会力量捐资捐物参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广泛发动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建设自己的家园。

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原则上参照温饱村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群众最迫切、最急需的项目;

管理上由县扶贫办和县财政局统一管理,按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援助方报告工作情况。

  (四)资金安排。

  省财政安排的项目村和县级自筹资金建设的项目村,每个点按15万元资金进行项目建设规划;

上海援建项目村按援建方援助资金和要求进行规划。

每个项目村县级财力另外安排配套的5万元建设资金,由县级统筹安排使用,侧重安排在相对偏远、贫困面大的项目村和具有规模的产业项目点,其中40%用于发展产业项目,60%用于其它项目建设。

  四、工作步骤

  第一,调查摸底阶段。

2009年2月,工作启动后,省、州、县、乡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及工作队员要及时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和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找准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编制规划打好基础。

  第二,编制规划阶段。

2009年3月,驻村工作队员及指导员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村实际,科学合理地编制好项目规划,经乡镇综合审核后在规定的时限内报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审批。

  第三,组织实施阶段。

2009年4至7月,各示范村要严格按照批复的项目建设内容、时限和要求,积极发动群众,抢时间抓进度保质量,组织群众见缝插针,扎实抓好项目建设,并做到项目建设与农业生产两不误。

  第四,中期督查阶段。

2009年5至7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将组织检查组对项目村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第五,查缺补漏阶段。

2009年8月,各示范村硬件项目建设基本结束,各村要抓紧进行工程扫尾、查缺补漏,建立健全各套组织及活动制度,制定村规民约及后续管理办法,完善建档立卡和电子版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考核验收及总结表彰阶段。

2009年10月,县级组织考核验收组,分别对各乡镇示范村进行验收考核,迎接州委、州政府在2009年11月份的考核验收,并总结经验,进行表彰奖励。

  五、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是各项扶贫开发措施中投入最大、覆盖最广、惠及群众面最大的项目之一。

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示范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协调督促和组织管理作用,抓好项目建设,确保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