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220097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docx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docx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教学是在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在学生学过读数、写数这后,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从中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这样不但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要求①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推理论证的过程,能清楚地了解数的排列是有顺序的。

学生经历观察、验证等活动,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评价”等方法进行开放性有序实践活动。

从不同角度观察百数表的排列,从中发现排列规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积极探索数学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态度,初步培养数感。

依据教材的编排思路、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更加明确,本课我安排了“两观察两利用”来完成教学任务。

完成例题及“做一做”的练习,让学生模仿学。

“两观察”的第一次观察是没有填完整的数目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去观察。

让他们去看、去想、去讨论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来发现这些已知数的规律和排列顺序,调动起全体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有了这种愿望,学生就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积极思考,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写。

第二次观察是在学生填好数目表后,再完整地分析数目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进行思考,使学生感到在这张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数学知识。

“两利用”是在“两观察”这后进行的。

一是利用数目表找数,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知道数目表中的位置。

二是利用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和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使学生感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大小,给学生开阔学习思路,教给学习方法。

并充分利用课件和教具,用100以内数目表和两张放大的计数器等,来帮助学生了解顺序,掌握规律。

因为学生对数字间的相互联系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此教学中学生只要利用学会的方法对重排的数字进行推理论证,就能形成结论,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本课还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一环节采取阶梯式的办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掌握方法,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本课重点。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例8时,引导学生由“看图→说数→比较数的大小→说比较方法”进行学习。

使学生体会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这是阶梯式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根据例8设计练习。

使学生熟练地运用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观察、探索、自已发现规律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1、学习的基本思路是:

学习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

①先由学生观察例7表,观察已有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说出找这些规律的方法有a、找相同b、按顺序等。

然后由学生用归纳出的方法找出其他规律。

②引导学生利用数在表内的位置关系填完表后,再次观察完整的百数表。

可以横看竖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

2、比较数的大小。

先让学生看图说数,然后比较大小,接着总结方法,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3、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仅起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学会推理论证、发现规律,掌握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没有老师的罗嗦,又没有学生的死记硬背,有的只是自然接受和兴趣盎然,学生的学习情况非常令人满意。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一是有极少数孩子还不适应这种形式,不能积极的投入到情境中,还有待于老师的继续引导。

二是本节课的练习题设计的少了一点,没有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

三是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表达欠规范。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加深对巩固练习的研究,一定要做到精而全,达到预期效果,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规范化,让每一节课上得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