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0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0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核按钮专题10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的修辞手法。
使用夸张可以揭示事物本质,给人启示;
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使人联想,创造意境。
使用夸张既要注意显豁,又要注意以事实为基础,还要注意文体特征。
5.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对偶有正对、反对、串对等。
使用对偶可使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语言整齐,富于美感;
也便于记忆。
使用对偶要注意与对比的不同,前者指形式而言,后者指内容而言;
对偶中的反对则是两种修辞的兼用。
对偶有严式和宽式两种,严式的对偶通称对仗,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对对联往往就要达到这样的要求。
6.排比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组句子。
使用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使用排比要注意与对偶的区别,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
排比常用同一词语作为提示语,对偶一般不重字。
7.设问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修辞方法。
分自问自答和问而不答两种。
使用设问,可起到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有时用在文章中间,也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8.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包括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和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两种形式。
使用反问能加强语气,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但也有区别。
设问多是自问自答,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人们可从问句本身体会出答案;
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什么,答案在后面说出,反问则本身就包含着作者的意思;
设问是为了提请注意引发思考,反问则是为了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学习和研究修辞方法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和表达,高考的命题也是基于这样的共识,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和练习都要从理解运用着手,要能分清这八种修辞手法,能分析其作用。
应考方法盘点
(1)注意考查特点
历年对这一考点的考查,呈现出这样两个特点:
1.着重考查正确运用
高考考修辞,一般不考修辞方法的辨认,着重考修辞方法的运用,即根据规定的情境,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或表达对事物的认识。
近若干年来尤其如此。
2.多与其它表达方式结合
高考考修辞,注重综合表达能力的考查。
有与仿写结合的,有与“连贯”结合的等等。
即使考修辞方法,也很少只考某一种修辞方法的,往往多种修辞方法放在一道试题中考。
例:
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
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
。
如果对什么都坚守,对什么都穷追不舍,则是愚蠢的,池中的鱼儿往往不知道放弃那些诱人的美味而上钩,从而把自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
这道试题兼考修辞(拟人)、仿写、扩写、“连贯”诸项,有相当的综合性。
所给材料,首句表明对“放弃”的看法,后面的话都是用来证明这一看法的。
根据试题规定的“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的要求,“风采”后可以接写“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能赢得人们对自己的品格的赞美。
”“美味”后可以接写这样的话:
“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要放弃漂亮的衣裙,从而使自己变得形容枯槁。
”
此外,这一考点还常常出现在诗歌鉴赏题和现代文阅读题中,通常需要结合诗句或文章内容辨别使用了何种修辞方法以及修辞手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二)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
1、比喻和比拟的辨析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
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以“喧腾的大海”比作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
例2把“青蛙”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
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2)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
[例3]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4]曙色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例3出现了喻体“一片翠蓝的水”和比喻词“像”,例4只出现本体“曙色”和比拟词语“流动”。
所以,例3是比喻,例4是比拟。
(3)表达的效果不同。
比喻重在用浅近的形象的事物去说明深奥的抽象的事物;
比拟重在用模拟的方法描述人或物的行为状态。
例3和例4能够达到各自的表达效果。
2、借喻和借代的辨析
(1)相同点:
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例1]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
但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例2]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
例1是借喻,只出现喻体“黑夜”,例2是借代,只出现借体“龙井”。
(2)不同点
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
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例3]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例4]雷锋说:
“大嫂,别问了,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
例3是借喻,“害人虫”是喻体,这一句子可改为明喻:
要扫除一切像害虫一样的敌人。
例4是借代,以“解放军”代“解放军中的一位战士”,这是借全体代部分。
3、对偶和对比的辨析
(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
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例1]赤道弯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例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1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2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
[例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例4]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
4、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
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
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5、反问和设问的辨析
(1)反问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而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
而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句末只可用问号。
[例1]池水涟漪,莺花乱舞,谁能说它不美呢?
[例2]谁是最可爱的人?
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例1是反问,能明确肯定“美”的意思,句末可用问号,也可用感叹号;
例2是设问,问句本身不能明确什么意思,句末只能用问号。
6.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
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
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
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
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
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三)注意辞格的综合运用
1.兼用——一个语句,从这个角度看用的是某种辞格,从另一个角度看用的又是一种辞格。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反对党八股))
比喻、引用兼用。
2.联用———个语句中接连使用了两个以上的不同辞格。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
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科学的春天》)先引用、再排比、后拟人联用。
3.套用——一个语句,从总的来看用了某种辞格,而分解开来看,其中又包含着其它辞格。
在那天边隐约闪亮的不就是黄河?
那在山脚缠绕不断的自然是汶河;
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沮涞山等著名的山岭。
(《泰山极顶》)排比中套用反问、比喻、拟人、夸张。
考点对应直练
1.请以“小学、中学、大学、社会”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四个比喻在语意上构成一个系列。
童年是一张白纸,青年是一篇诗歌,中年是一本散文,老年是一部百科全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把下面一段文字补写完整。
一位高三的同学说:
“我们不爱写作文,和作文的陈旧有很大关系。
一些题目,小学写了,初中也写了,高中又写,真怕到了大学还要写。
难怪有的同学说:
‘我们老师是属祥林嫂的,A。
’其实,作文题目本身并不错,但是,就好像B。
(1)在A处补上恰当的语句:
(2)在B处补写上运用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语句:
3根据下面材料,紧接文意,用排比句式对“异想天开”进行分析议论。
长春光机学院职工的三个孩子私下带了六元钱,从长春偷偷出发前往大连,打算去蛇岛捉蛇,然后去西沙捉龟,最后去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进行动物考察。
有人说,这三个孩子是“异想天开”。
然而我们知道,爱迪生十二岁就开始做各种试验,瓦特小时候常望着蒸汽出神,袁隆平年轻时,梦想稻谷能像花生那么大。
令人感动的正是这种“异想天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使各句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
(字数不得增减)
身上飘落过乌鞘岭纷飞的夏日雪花,藏胞敬来的青稞美酒仰头满饮过,俯首接过喇嘛垂献的洁白哈达,铺满轻尘的南疆小路深陷过双脚。
离开高原,顺着大河,来到了“天下黄河独富”的河套。
5下面的材料对开平碉楼作了介绍。
请根据此段文字内容,为碉楼拟一则宣传语,向游客推介。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在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
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
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
加之历史上开平一带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
碉楼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将之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让人叹为观止。
开平碉楼现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6观察下面这幅漫画,依照例句,任选其余三种情况中的两种情况,各写一句40字以内的话,要求既描绘画面内容又写出蕴涵的深意。
例句:
与群众说话,眉横眼瞪,喷涌的口水如同火药爆炸,充满盛气凌人的嚣张,显示着不可一世的骄横。
(1)与同事说话
(2)与上级说话
(3)与法官说话
7假如你是学校广播台“青春热线”栏目的主持人,请你用比喻的手法为“如何与教师沟通”这个话题设计一个简短、轻松、形象、幽默的开场白,不超过50个字。
____
8滨海市作家协会为发现、扶持文学新人,举办了“文化故乡”征文大赛,滨海一中文学社社长李丽玲同学所写的散文获得一等奖。
《滨海作家报》将刊登获奖作品,作者必须附上一则“获奖感言”,表达自己参加这次征文并获奖的感受。
要求内容切合征文大赛主题和作者身份,运用一种以上的修辞手法,75字以内(含标点符号)。
请你替李丽玲写一则“获奖感言”。
9请以下列成语为上联,也用成语写出下联。
结构要相对,意义大体要相合,平仄不要求。
⑴塞翁失马,。
⑵雪中送炭,。
⑶破釜沉舟,。
10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下联内容:
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绿树池边此间有舜日尧天
调序:
上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
【参考答案】1答案略,注意四句比喻在语意上要构成一个系列。
2答案示例:
A、就会讲阿毛的故事(写成“我真傻”“捐门槛”之类不得分)B、一种好的食品,让你一日三餐总去吃它,难道你能不倒胃口吗?
3答案示例:
没有“异想天开”就不可能激发创造的激情;
没有“异想天开”,就会阻碍民族的兴旺和发展;
没有“异想天开”,人类社会就会止步不前。
4答案示例:
身上飘落过乌鞘岭纷飞的夏日雪花,双脚深陷过铺满轻尘的南疆小路,仰头满饮过藏胞敬来的青稞美酒,俯首接过喇嘛垂献的洁白哈达。
(如写成“乌鞘岭纷飞的夏日雪花飘落过身上,铺满轻尘的南疆小路深陷过双脚,藏胞敬来的青稞美酒仰头满饮过,喇嘛垂献的洁白哈达俯首接过”则只得一半分)
5答案示例:
耸立着的碉楼像手拉手肩并肩的钢铁战士一般,守卫着开平不受洪涝灾害,带给开平安定的生活和稳定的社会;
开平碉楼作为一种中国乡土建筑融合西式风格和集防卫、居住为一体的特殊艺术类型为世人所瞩目。
现在,见证了开平几百年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碉楼正以自豪的身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6答案示例:
(1)与同事说话:
挤眉弄眼,自吹的言词犹如气球膨胀,充满云山雾海的夸饰,洋溢着真假难辨的虚伪。
(2)与上级说话:
眉开眼笑,好听的话语如同鲜花盛开,充满讨人喜欢的乖巧,奉送着让人肉麻的吹拍。
(3)与法官说话:
支支吾吾,头上的冷汗如同泉水喷涌,充满心中有鬼的惊惧,表演着破绽百出的丑态。
7答案示例:
求学途中,你和老师在心灵的通道上是否撞过车?
你是否为此苦恼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搭建师生沟通的“心灵立交桥”。
8答案示例:
(1)今天,我这棵小树能够吐出一抹新绿,是因为我把根深深地伸进故乡的土壤里,尽情地吸吮它丰厚的文化乳汁。
无论昨天、今天、明天,故乡你永远是我创作之源!
(2)感谢组织征文大赛的作家前辈!
你们铺设了条条道路,引领莘莘学子追寻故乡的文化神韵;
你们搭建了高高平台,放飞了后生新人的文学梦想!
(“获奖感言”所写的感受必须切合“文化故乡”的征文主题,符合获得者身份:
中学生、中学文学社社长、文学新人,能够符合其中一种即可,能够恰当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通顺流畅。
)
9答案示例:
⑴叶公好龙,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完璧归赵,愚公移山,八仙过海。
(主谓)⑵锦上添花,雾里看花,纸上谈兵。
(偏正)⑶卧薪尝胆,厉兵秣马,乘风破浪。
(并列。
写成“连动”也可以)
10答案示例: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专题突破通练
1.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
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
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
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
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2.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
3.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写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示例: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4.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
“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
”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
答
5.北京、广州等城市最近兴起了一种名为“图书漂流”的读书活动。
一些公共场所书架上的图书贴着纸条,纸条上写着“您可以随意取阅,读完后,请把它放回‘漂流书架’;
您如果有想‘放漂’的图书,也可随时上架”。
请你也“放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写一段话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提醒他继续参与“图书漂流”活动。
要求字数在9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
6.请根据具体情境,按照要求分别拟出让人们关闭手机的告示。
(1)发言者台上讲,手机下面响。
很好的会场气氛,被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破坏了。
(要求:
运用某种修辞方法委婉地表达。
)
(2)在加油站和燃气库,手机信号会引起火灾和爆炸,使灾难从天而降。
(要求:
表达既要委婉,又要有警示效果。
7.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8.以“执著,是一条小溪”为开头,写一段话,加以想象,从而使之明确丰富起来,构成一段优美的文字,不少于30个字。
9.以“斜风细语”为表达重点,并辅以“小桥”“小草”“树木”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按要求扩写一段话,不少于40字。
要求:
表现“忧郁”的心情。
10.优秀电视节目的开篇,往往有一些精美的导语。
如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导语就是“共享阳光,分担风雨”,下面是某省卫视以挖掘、讲述新闻背景故事为主题的专题节目“背后的故事”的一则导语:
我们目击的真实,往往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凌;
冰山下面的巨大事实,更排山倒海穿透视听。
我们直面的人生舞台,也许只是化蝶幻影;
层层垂帘般幕后的故事,更震撼世道人心。
请你仿照示例为“背后的故事”栏目再设计一则导语,要求切合栏目特点,语言富有韵律、韵味,且运用两种以上修辞手法,不超过80个字。
【参考答案】1答案示例:
①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披一蓑细雨;
或在除夕,将一锅锅水饺,煮成万代永传的顺顺当当与和和美美。
②唯在除夕,江南江北,共鸣一串爆竹;
或在端午,将一只只粽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
③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共品一块蒸糕;
或在除夕,将一串串鞭炮,爆出千年不变的美美满满与平平安安。
以鸟为例:
(1)呵护小鸟,放飞希望。
(2)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3答案示例:
示例一:
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
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长着,伸展着。
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中。
示例二:
思念像春天的雨丝,柔柔的,亲着,吻着。
思念像夏天的蝉声,充斥于整个天地,缠着绕着,想逃也逃不脱。
思念像永远的秋季,任黄叶挥洒,任秋雨缠绵,任那浸透古人心神的浓郁韵味熏染。
示例三:
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
家园像青年时的单间,随时等我,随时离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